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ㄊψ髁烁雒危煲侠锤嫠咚邓窃谘膊欤纯椿褂忻挥忻蛔叩模涤腥挝竦模孟裼兴闹宦煲纤抢囱膊欤晕颐遣荒艽砉炙R院笪颐蔷椭溃惩扯甲吖饬耍褂屑钢唬茄膊斓摹K孕《锿樾裕坏铮参镆膊焕猓髂净ú荩颐堑牟嗽爸至撕芏嗖耍纪ǎ纪ㄈ饲椤�
所以这七百二十亿菩萨范围很广,就是与佛有缘,善根深厚。这个善根深厚从哪里来的?就是广修供养。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除业障,你把这四个科目做好,认真去做,这就是成就善根,植众德本。礼节很重要,不能疏忽,对人有礼貌,人家欢喜,别人对我有礼貌,我也很欢喜,所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头一个是礼敬诸佛,从内心生起恭敬心,最重要对什么?对未来佛,就是对一切众生要有恭敬心,不能轻视,你轻慢就错了。不尊重他是小事,损害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性德不能现前,这产生障碍。这是傲慢、狂妄、自大,这是把自己的性德、把自己的善根障碍住了。所以佛头一个教给我们这桩事情。儒也是如此,你看《礼记》,一翻开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跟礼敬诸佛是一个意思。天主教的《玫瑰经》是他们的早晚课诵,我讲过,我的光碟在天主教流通,第一段就讲谦卑,圣母玛利亚的谦卑。耶稣的妈妈对一切人谦卑恭敬,她做了个很好的榜样,她那个榜样就是佛法讲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我们应当要向她学习。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隐恶扬善,别人有好的事情我们要赞扬、要赞叹,别人做的有过失,绝口不提,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这叫修行,这叫学佛。为什么?我们学佛到底学什么?净土修什么?经题上把我们修学的纲领都说出来了,修清净心,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净宗修学的总纲领。我们常常要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垃圾桶,你怎么能得清净!你要是得到清净心,清净心是事一心不乱,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同居土,生方便有余土,品位大幅度的上升。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明了这个事实真相,还会把别人的不是放在自己心里吗?吃大亏了,这就铸成大错。常常念着别人过失,纵然你能往生,你是在凡圣同居土,品位不高。
所以净宗同学,我们明白了,我们认识了,决定不干这个傻事。人人都懂得隐恶扬善,那个作恶的人他有良知,他会想到“我作恶,别人都原谅,都不说我;我做一点好事,他都赞扬”,慢慢就把他良心唤醒,他就会改过自新,你就帮一个人回头是岸。诸佛菩萨的用心我们细心去观察,渐渐就明白了,要向佛学习。其实许许多多做错事情的人,我们看到,我们用什么心态去对待他?如果用佛的心态,我们的境界就提升。所以他行善、行恶全是我们的善知识,都能帮助我们提升。儒家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个是什么人?自己是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个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见到,想想他的善行我有没有,没有,向他学习,要有,很好,要保持住。那个作恶的人也是我的老师,我看到,想一想我有没有这个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那个作恶的人比作善的人对我们还有利益,为什么?在修忏悔的时候,诸位晓得,找不到自己的过失,好像自己没有缺点,看别人全是缺点,看自己一个都找不到。
你怎样能发现自己缺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回光返照我有没有,找出来了。那是自己的大恩人,那是自己的真善知识,他帮助你改过自新,你能不感恩他吗?你还能说他不是,那就忘恩负义;感激他,知恩报恩,自己修学的功德常常给他回向。不是他,怎么能提升?不是他,怎么知道自己还有过失?所以六祖在《坛经》上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没有过,都是像唱戏一样,他唱反面的,他来提醒我的,哪里是他真的过失。我们把他当菩萨看待,他没有过失,他那个作为是帮助我,让我发现自己过失。我们用这种心态,这就是菩萨心,就是菩提心。忘失菩提心,纵然修一切善法,祖师大德讲,那都叫魔,他不是佛,佛决定不能够离开菩提心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就是不要忘记时时刻刻植众德本。
“彻下,则《观经》中,五逆十恶,临终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这个事情是真的,《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所记载是古人的,我们如果稍稍留意,现在有,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早年我在美国华府,华盛顿DC有个华侨,中国人,周广大。这个人不是五逆十恶,这个人是好人、善人,但是他一生不相信宗教,哪个宗教都不信,人心地善良,很厚道。得了癌症,在临命终时,医院里放弃治疗,让家人把他带回家去。这个时候家人到处去求神拜佛,看有没有奇迹出现,叫临时抱佛脚,找到我们这个佛教会。那个时候华府有佛教会,就叫华府佛教会,成立没有多久,是几个修净土的同学成立这么一个会,请我做会长,我跟黄念祖老居士认识就在这个地方。我们有几个同修去帮助他助念,看他那个样子真的是没法子,就劝导他,跟他讲人生苦,何必留恋,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把极乐世界讲给他听,介绍给他听。这人有善根,这个善根是过去世的善根,他一生没有遇到善缘,这个时候才遇到,他一听就欢喜、就接受。告诉他的家人,不要再给他到处去寻找治疗的方法,不需要,全家人都帮助他念佛求往生。这个念头一转,他那个病很痛的,痛苦就没有了,就不痛了,欢欢喜喜跟大家念佛,三天就走了。真的,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没错,念了三天三夜他就走了。走的时候瑞相好,全身柔软,火化的时候有舍利。这是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临终遇到善友,他成功了。纵然是造五逆罪、十恶,能不能救?能救。四十八愿里后头有一句,他要不相信就没有救,造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他有坚定的信心、愿心,还是有救。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是有没有信愿,真有信愿,决定得生,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这个很有道理。念到清净心,我们就用经题上的话说,念到清净心是方便有余土,念到平等觉是实报庄严土。平等觉是理一心不乱,清净心是事一心不乱,我们要向这个目标去努力。平等是什么?分别心没有了,真的觉悟了。分别心没有,再一提升就入不二法门,性相不二、理事不二、生佛不二(众生跟佛),这个人往生生实报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可见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
底下说,“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能愈万病”。阿伽陀是印度话,像我们中国人讲的万应丹,这个药什么病都治,决定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说这部经什么样的根机都行,上上根像文殊、普贤,下下根是造五逆十恶,只要你能信,你肯发愿,决定得生,这个不可思议。临命终时能信、能愿,我想那也不是偶然,因为一个人他有宿世因缘,他有过去世,这一生没有缘遇到,过去生中肯定学过佛,肯定修过这个法门,所以临命终时遇到有善友给他提醒,他阿赖耶的种子立刻起现行,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今天帮助那些不相信的人下种子,怎么帮助不相信的人下种子?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手上拿着念珠,口里念着阿弥陀佛,那就是给众生下种子。你在马路上走,一路走一路念佛,旁边的人有意无意听到、看到,阿赖耶识都种了种子,跟净土宗就结了缘。这个种子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来生后世遇到缘它会起现行,它起作用。所以说出家人,出家人再不好,说老实话,他就是破戒,他的功德都比你大,为什么?他穿那个衣服这个形象,一走到外面人家一看到,佛的印象就种下去了,你没有这个能力。这还得了!你说他一生当中给多少人种善根,应当尊敬,道理在此地。我早年在学校教书,在大学教过几年书,教过五年,我就告诉同学,那时候同学好像在学校里觉得学佛别人说他迷信,难为情,偷偷的学。我就告诉他,你要正大光明的学,你要普度众生,手上戴念珠、戴手珠,不会有人笑你。人家纵然笑你,“你看那个同学迷信”,虽然说你迷信,他那个佛的种子也种下去了,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在学校里面念的书本,书本上统统写个名字,我说你不要写自己名字,你就写阿弥陀佛,人家一看这个书,一念阿弥陀佛,你看看,这不就又度了一个人吗?很多同学真的用我这个方法,以后慢慢就形成风气。所以善巧方便广度有情,这里头大道理、大因缘我们如果懂得,我们会对出家人、会对念佛的人起恭敬心,他们的表相也就是表法,功德无比殊胜。
末后,“故本经云: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他用这句话来做这一段的总结。遇到这部经,值就是遇到,遇到这部经,你看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个随意的意思非常之广,就是我们佛门里所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随意所愿就是有求必应。你求什么得什么,求极乐世界你得极乐世界,求见阿弥陀佛你就能见阿弥陀佛,求成佛得成佛,求成菩萨你得菩萨。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亦复如是,那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有所求都能求得到,没有求不到的。但是你一定要觉悟,不脱离六道,你永远不能离苦,六道太苦了!人天是善道,善道都这么苦,何况恶道。你要细细观察,现在的畜生苦不苦?特别是家里面养的。现在你要投畜生道,变成一只猪,变成一只鸡,变成一只鸭,你看看现在那个猪、鸡、鸭,甚至于牛,专门做牛肉的牛,你看它的生活状况,从出生就关在笼子里,笼子里养大的,一个笼子装很多,它转身都转不过。它在没有被杀之前过这种日子,终身监禁,到被杀的时候,你说它是什么心情?它有没有怨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跟畜生没有两样,它有怨恨,它有不平。怨恨,它的肉就有毒,就带很多的病源。所以现在吃肉为什么那么多的病,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是真理。现在不但肉不能吃,那是毒,现在素食也变成有毒,蔬菜有化肥、农药。
这个人世间太苦了,不要再留恋人世间,早一天往生就是早一天解脱,留恋这个世间是错误的。我们念佛,佛还没有来接引我们,说明我们的业报没消掉,业障没消掉。业障要是消掉之后,业障靠谁来消?靠自己,谁都帮不上忙。怎么消?我有寿命,我命里还有福报,不要了,统统舍掉,障碍就没有了,佛就来接引你。如果你发大乘心,我统统舍掉,现在还有这个身体在,利用这个身体多帮助一些苦难众生,劝导他们、帮助他们,多带一些人往生,好事情,佛菩萨没有一个不赞成的。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一点挂碍都没有,这更好!我们看到这个世间人太可怜了,尤其灾难这么多。我们知道有灾难,从哪里知道的?从佛经典上,佛在经典上常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真理。这世界上的人想什么?“二0一二”那个电影片全球联播,播了之后人人都在想灾难,没灾难,灾难也来了,想来的!所以我看了这部电影,我说这是天意,它有两个作用,一个教人提高警觉,断恶修善,再不造罪,这是帮助自己、成就自己;另外一个,生恐惧心,天天念灾难,没灾难念来了,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看了那个电影跟很多同学说,这是天意,大概现在人造的这些罪业没法子治,法律也治不了,国家也治不了,总统、皇上也治不了,那怎么办?只有老天爷来。老天爷来治的话,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灾害,确实很可怕。
那要问:能不能化解灾难?在佛法上讲,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回心向善。佛教给我们两句话,这是佛门的口头禅,“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灾难就化解。你要是真干,它真有效!从什么地方见效?从自己,自己有灾难、有病苦,如果你依照这个方法去修,你的病苦就好了,你个人的业障就消了;业障消了,身体健康就恢复。所谓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都是佛经上常说的,相貌随着你的念头在转变,身体健康也如是,你心地是善念,健康长寿,如果心里是净念,那就更是健康长寿。心行都善,我居住这个环境不会有灾难。纵然这个地方造作恶业的人很多,可是有一部分人在修善,这个地方纵有灾难,它也轻,不严重。古德曾经说过,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修善,那九十九个人都沾光,百分之ㄧ。这话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上明本经,广应群机,而其恩德尤深于我侪凡夫”,这个侪用现在的话是等,就是我们同辈分的。前面是讲应机,这一段讲功德。“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我们就看到此地,这是一小段。这说到我们现前。黄念祖是当代的人,往生还不久。早年我每一年至少到北京去一、二次,不是为别的,专门去看他。他走了之后,我还去看过一次,看他的女儿,看他的学生。这就是讲的我们现代,现代人真的福薄慧浅,没智慧也没有福报;从反面来讲,我们的烦恼习气深重。垢是讲染污,障是讲业障,我们所造作的不善就是业障。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对于善恶的标准不知道,总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不知道自己的过恶。所以我们细心去观察就了解,不要去看别人,看自己。
早年,我在年轻的时候讲经,常常提到我们的早课,早课的目的是什么?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不要把佛陀的教诲忘掉,常常提高警觉,依教奉行,这是你真做早课。我们曾经把古人编的课诵本,古人编的里面咒语太多,咒语现在不了解意思,那就收不到效果。所以我们重新选定经文给我们净宗同学,净宗同学有个《朝暮课诵本》,那个本子是我编的。早晨念的经文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早课的时候想一想,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我有没有发,跟自己对照对照,希望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那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就相同。晚课我们选的经文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讲什么?教我们持戒、反省、改过自新、忏悔,用这个来做晚课。晚课真的要反省、要检点、要改过,这个课诵对我们才有利益。都是采取《无量寿经》,这是方便法。专修的,早课念《无量寿经》,晚课也念《无量寿经》,专修!我们一般没有这么多时间,就节录《无量寿经》重要的经文,朝暮提醒自己,目的无非是消业障,远离烦恼习气,我们学佛的功夫才能够得力。这个经文你要是记不住,你要是不能理解,你怎么修法!
化解现前的灾难,现前灾难很重,全世界哪个人不造业。造的是什么业?十善业道一展开你就晓得,全犯了,真的叫五逆十恶。十恶是什么?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瞋恚、愚痴。你说现在这个世间谁不造,小孩都造!小孩怎么会造?小孩跟电视学,天天看电视,电视教他。上学了,在中国我不知道,在外国,小学一年级就用电脑,电脑里面资讯很多,他什么都学会了。这还得了,造十恶!造十恶就有五逆的行为出现,杀父亲、杀母亲、杀老师,杀阿罗汉就等于是杀老师。这是我们现前社会,愈想愈可怕,愈看愈可怕。我们这一代还能维持眼前的现状,二十年之后怎么办?谁有能力维持社会秩序?没人了。我们老祖宗常说,到人治不了,父母治不了儿女,法律治不了人民的时候,上天就来管。上天管的时候那就是灾难,许许多多的灾难统统都出现。所以拯救这个世界,说实实在在的话,就是《无量寿经》,在大乘佛法里头这最有效!这个法门真的是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这三个条件,真信,丝毫怀疑都没有,真愿往生,持名就是念佛,真干,这一句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
前几天东北刘素云居士到我这里来,在这边做报告,讲了十几个小时。那个人什么?那个人真干!她五十九岁的时候得到重病,北方人知道,红斑狼疮。得这个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得这个病就是要走的,中西医都没法子救,她有好多朋友得这个病都走了。她得这个病,她就是信愿持名,对阿弥陀佛、对极乐世界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生死看得很淡,一心一意就是要求生净土。医生告诉她,也讲老实话,他说:你这个病没有指望,你心理上要有准备,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她笑嘻嘻的,我要死那就是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