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瘦了,但他们的旅程记录在一天天增加,这是最让他们高兴的。他们策马
扬鞭,一路风尘,穿过希腊,来到了横跨欧亚大陆、神秘而诱人的土耳其。
夏季的土耳其,阳光炽烈,中午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多度,人和马都难以
忍受这样的酷暑。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只好改变时间安排,在凌晨和傍晚加紧
赶路,中午则找个荫凉的地方躲起来休息。冒险家的旅行速度减缓了,但是
他们的心情却越来越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的旅行开始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充
满危险。他们专找艰险的路走,专勘探那些没被人发现的路和那些早已被现
代的人们遗忘了的古老的道路。走这样的路,使冒险家感到乐趣无穷。进入
土耳其以后,他们经过周密的考虑,决定向安纳托利亚高原挺进,横穿这个
让古往今来的人们望而却步的干燥炎热地区。
不知走了多少路,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发现他们已进入了高原的腹地,到
处是石丘、石坡,放眼望去,一片茫茫石海。走啊,走啊,他们终于再也无
法找到走出荒原的路了——他们在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里迷路了!
烈日如火,烤得空气都发烫,烤得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头昏脑胀,全身无
力。马也吃不消了。他们只得在毫无遮挡的火一般的世界里停了下来,想积
蓄一点体力。他们无法躲藏,就躲在马的影子里避开日光,无情的热风吹干
了他们刚冒出来的每一滴汗。水壶里的水,一小口一小口地少了下去。
傍晚,天气凉快了,他们又开始寻找走出荒原的道路,一次次瞭望,一
次次试走,又一次次地转到更让人迷惑的地方。夕阳西下,航行了几千公里
的两艘“战舰”,终于第一次真正地搁浅了。
夜幕降临了,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只好露宿在这乱石的海洋中,满天的繁
星,可没有巴黎豪华饭店天花板上那一盏盏小灯那么耀眼,满地的石块,和
法国人卧室中的席梦丝更有天壤之别。但是,两位冒险家没有丝毫的懊丧。
他们席地而坐,凉水就干粮,吃得津津有味,谈得笑声不断。他们觉得,人
生不是为了追求舒适,恰恰是艰苦的奋斗,才能显示人的力量,人的价值。
在这个死神飞舞的荒野上,卡沙德和法兰高妮的笑声在回荡着。
第二天,他们一次次地研究地图,一次次测定方位,又一次次地瞭望,
一次次试走,然而,一天过去了,又一个黑夜的降临,宣告了他们的再次失
败。
第三天,他们又失败了。水,快要没有了,干粮,吃完了。现在,他们
仿佛已看见死神在得意地狞笑,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人的伟
… Page 153…
大力量。他们又商量起明天的计划来……
第四天,水和食物一点儿也没有了。卡沙德开始显得衰弱了,不知什么
缘故,他的舌头肿得很厉害。他自言自语道:“难道生命就要中止了?难道
创造世界纪录的旅行就这样告终?”
这时候,法兰高妮这位法国服装公司的模特儿,还没有显出衰弱的迹象。
她想,人类的历史和现代的科学都表明,在面临死亡的恶劣环境中,恰恰是
看上去柔弱的女人比刚强的男人耐受力要强,生命力也比男人强,她决心一
个人担当设法脱险的任务。她一边给卡沙德鼓动,一边设法找水。
法兰高妮失望地回来了,这里是乱石的海洋,空气干燥得似乎随时都可
点燃,哪儿来的水呢?找水的希望破灭了,但是,生存的希望,胜利的希望,
并没有在这位坚强的姑娘心中破灭。她可不是一位娇滴滴的服装模特儿,在
她短短二十五年的生命史上,六次参加一年一度的花样滑冰赛,她还去英国
参加过女子中长跑,更让人惊讶的是,她曾只身奔赴美国,参加国际马拉松
赛的激烈角逐。她是一个对生命充满热望,拖不垮、累不倒的坚强女子。此
刻,她继续照顾着卡沙德,同时心中考虑着走出困境的办法。她想,卡沙德
已经衰弱得很,再漫无目标地试探路径,是不可能了,怎么办?只有想法子
得到援救了。可在这渺无人迹的世界里,向谁求救?向谁呼喊?谁知道这儿
有两个面临死亡的旅行者呢?
法兰高妮终于想出了办法。她支撑着疲惫的身体,搬动一大块一大块石
头,在荒原上垒着。死一般寂静的世界里,只有这位坚强女性呼哧呼哧的喘
气声和时时响起的“哐哐”的石块碰击声。她垒出了一个巨大的“S”。休息
了一会,她又垒了一个巨大的“O”。最后,又垒了一个同样大的“S”。(“SOS”
是国际通用呼救信号。)巨大的字母,足以使有可能经过的飞机上的人看见。
垒完字母,法兰高妮累得躺在地上快要不能动了。是什么力量使这位胃
里空空如也,口中干燥冒火的姑娘,搬动了那么多那么大的石块,垒出了如
此巨型的字母。人啊,你的力量是多么不可估量啊!
法兰高妮和卡沙德就这么躺在地上,仰望天空,心中祈祷着:飞机啊,
快来吧!来吧,飞机!一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没有,什么也没有。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法兰高妮又有了力气。她一鼓作气,又用大石块
垒了卡沙德和她自己名字的巨大字母。她知道,自他们启程以来,两人已经
成了新闻人物,她希望飞机上的人们看见他们的名字,会下来救他们。
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
第五天,一切依然如故。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兰高妮也衰弱之极了。两位冒险家都出现了脱水的
症状,他们消瘦得很厉害,时时痉挛,头昏眼花,形骸可怖。
两匹马,也衰弱得奄奄一息了。法兰高妮早两天就让它们卧倒在地,希
望它们能静静地熬过生命的关头。此刻,卡沙德和法兰高妮望着两四坐骑,
心中不约而同地想着——如果用刀子割开马的动脉,喝它的典,他们或许还
可以维持几天生命;如果吃马肉,他们或许就能得救,就能找到走出荒原之
路。但是,他们谁也没开口,商人的目光对视着,都用服神,否定了这个念
头。他们觉得,马是他们的希望,他们坚信他们仍将骑着马儿,踏上新的征
租。
他们已经无力动弹了。两人都很平静地躺着,心中都很明白,此刻再讨
论眼下的情况,已经无济于事了。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闭口不谈争取脱险
… Page 154…
的亭,只是以微弱的声音吃力地谈论着未来,谈论着法国,谈论着明天的憧
憬。也许正是对未来的希望,给他们注入了一股涓涓的生命之流,使他们那
快要熄灭的生命之火忽闪忽闪,总不熄灭。渐渐地,他们不能说话了。渐渐
地,他们失去了知觉……
第六天,他们还活着。
第七天,他们还活着。
第八天,奇迹出现了!由于非常偶然的原因,土耳其山民发现了他们。
山民们立即把早已失去知觉的两位法国人送进了医院。经过几天的抢救,他
们苏醒过来,脱离了危险。当医生们对他们生命力的奇迹表示惊讶时,他们
说:“不甘心就此葬身荒原的坚强意志支持着我们去战胜体力上的极度衰竭。
这是一种特殊的滋味,永远吸引着我们去奋斗。”
他们就要出院了,两位冒险家面临两种抉择:一是调转马头,返回法国,
以免再一次跌进死亡的深渊,二是按原计划前进,不创世界纪录不回头。卡
沙德和法兰高损毕竟是两位冒险家,这一次在石海中的危险经历,在他们眼
中,并不是什么死里逃生,捡来了性命,而只不过是一次迷路,而迷路,怎
么能使冒险家退缩呢!
他们又跨上骏马,继续前行。这时天已转凉,他们又开始白天马不停蹄,
晚上休息,行进速度比酷暑时节快了许多。他们一路南下,直奔叙利亚。
一进叙利亚,他们就被地中海东岸这个古老的国家迷住了。这里风光旖
旎,吸引了世界上千百万游客。但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心中也清楚得很,这里
被人们称为多事之地。这儿不仅有大自然造成的旅途险阻,还有人为的种种
危险和灾祸。你看那处处密林,幽深可怖,正是强人歹徒、蒙面大盗打家劫
舍的有利地形。两位勇士格外机警地行进着,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
他们穿过一个叫艾尔拉斯但的小镇,走上了一条婉蜒的山间小道。走着
走着,突然,只听得一声吆喝,一群强盗从密林中冲了出来。他们用枪对着
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喝令他们交出身上的全部钱财。
两位冒险家大吃一惊,勒住马头,怒目以对。
众强盗围成半圆形,一步一步逼向卡沙德和法兰高妮,嘴里还喊着:“交
出钱来!”“交出来!”“统统给我们!”为首的那个大汉用来福枪指着卡
沙德说:“钱,全部交出来!”然后,又用枪指指法兰高妮,继续对卡沙德
说:“她,也交给我!否则,你别想活命!”
这一对冒险家此刻危急万分,但他们临阵不乱,配合默契。只见他们各
自一拉缰绳,两匹马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卡沙德自忖道:就是死,也要保护
好法兰高妮!空气沉静得就像凝结了一样,似乎随时要爆炸。
正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卡沙德和法兰高妮的两匹坐骑,好像有灵
性一样,它们似乎明白主人处在险境之中,它们竟然同时猛然昂首跃起,引
颈怒吼,声势威武,咄咄逼人,向挡住去路的众歹徒猛扑过去。众歹徒大吃
一惊,猝不及防,一下子乱了阵脚,纷纷不由自主避让。说时迟,那时快,
两匹骏马夺路而奔。待到众强盗回过神来,转身举枪时,两位冒险家已冲出
很远。马蹄得得,一路尘烟,转眼间消失在丛林中了。
经过这次险遇之后,卡沙德和法兰高妮马不停蹄地离开了叙利亚,到达
了约旦。这里的国王得知他们来到,把他们奉为上宾,盛情款待。约旦国王
的女儿雅尼娅公主也喜爱骑马,她听说这两位冒险家的旅行壮举和马救主人
的奇事后,赞叹不已,送给他们一人一副马鞍,还祝他们旅途平安。
… Page 155…
1983年11月4日,卡沙德和法兰高妮终于如愿以偿,抵达目的地——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政府通知各地,热情接待两位法国冒险家,并把卡
沙德和法兰高妮的相片发给各地,使两位勇敢的骑士一路绿灯,受到殷勤的
接待。
沙特阿拉伯到处是沙漠,壮丽的沙漠景色使两位冒险家感叹不已,他们
不避艰难,横穿沙漠。夜晚,沙漠上寒冷静谧,使这个古老的阿拉伯国家显
得那么神秘,那么深不可测。突然,远处的篝火映入眼帘,点亮了沙漠之夜。
两位法国来宾受到游牧部落的盛情招待。卡沙德向他们述说着他们的沿途际
遇,勇敢的冒险精神和引人入神的故事把两个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的心,
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卡沙德和法兰高妮经过休整,终于踏上了回程。他们大致依原来的路线
返回,只是对叙利亚遭遇强人那幕险景仍心有余悸,只得绕道而行,改为乘
船横渡地中海到希腊,经意大利,回到了法国。
经过两年多的长途骑行,两位冒险家跨越欧、亚两个大洲,走过了许多
国家,创下了骑马旅行二万多公里的世界纪录,也创造了人类勇敢精神、探
索精神的新篇章!
(王建一)
… Page 156…
探长加尼和侠盗罗平
这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屈指算来,这已是六十八年前的事了。
一天早晨,加尼探长像往常一样,到警察总局去上班。他心绪很好,锐
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行人的心。啊哈,那是什么?他警觉地放慢了脚步,死
死盯住前面路旁的一个乞丐。那乞丐头戴草帽,手拄拐杖,走几步就弯下腰,
不是系鞋带就是抬手杖,然后掏出一块桔子皮,悄悄地放在路边。这种花招
骗骗别人还差不多,加尼断定,乞丐是在给什么人做路标记号,便悄悄地跟
在后面监视。果然,拐弯处出现了一个流浪儿。乞丐朝流浪儿打打手势,放
下一块桔子皮,流浪儿便用粉笔在街对面,桔子皮对着的房子上画个圈。两
人配合十分默契,匆勿赶路的行人是绝对不会觉察的。
当乞丐和流浪儿就这么一路放桔子皮、画圈儿来到一所旧房子跟前时,
两人走到一起对火吸烟,流浪儿趁机将一包什么东西偷偷递给了乞丐,两人
便一道上楼去了。加尼探长拿不定主意:是否也该上去?忽然他听见楼上有
人打起来了,桌椅乒乓响,便飞步上楼。哪知在楼梯拐弯处,一把手枪对准
了他:“您好啊,加尼探长!”加尼也立即抽枪,手在半中停住了:唉,枪
还在总局办公桌抽屉里呢。
“别害怕,探长。警察局里的人,令我佩服的只有您一个。只不过您的
架子大了点,不大好清上门。今天我有急事找您,才变个法儿引您来,希望
我们彼此能像朋友一样帮忙。”
说话的是全国有名的大强盗罗平,加尼与他打了多年的交道,就是奈何
他不得。加尼曾带了大队人马,满以为可以将他一举抓获,他却像泥鳅似地
滑脱得无影无踪。在加尼最不愿见到他时,他又会突然冒出来。今天就是这
样。加尼心中气恼,愤愤地骂了声:“流氓!”但他知道眼下的情况对自己
不利,便换了种口气问:“怎么,想跟我谈要紧事?还是想自首?”
“不,加尼探长,我从不想自首。您瞧,眼下我有急事要去处理,手里
又撞上一个案子,只好劳您帮忙了。探长,请到这个房间来。”
加尼跟随罗平进了旁边一个房间。他知道罗平与别的强盗不同。他不但
自己作案,同时也帮人家破案;他偷有钱人,同时又接济穷苦人,而且偷盗
时,从不伤害人命。于是被人称为“侠盗”。
“是这样,”罗平点起一支雪茄,同时递给探长一支。探长摆摆手,罗
平便自顾自吸了一大口,又悠悠地吐出一串圈儿来。“昨天夜里,有个歌女
或舞女被人杀了。罪犯想利用河水销毁物证,不想扔到了桥洞下驶出的一条
船上,也就这么巧,落到了我手里。您瞧,它们在这儿。”
加尼探长看到桌上有一张撕碎的报纸,上面压着个大玻璃墨水瓶,瓶盖
上拴了条长长的细绳,还有一小块碎玻璃镜片,一个揉烂的食品纸盒,还有
一段鲜艳的红绸巾,上面有血迹,很明显,绸巾被刀割去了半条。
“探长,知道您很忙,我简要把罪犯作案的情况说说,以供您破案时参
考。”罗平的口气,活像是两个探长在交换意见。探长虽说窝了一肚子火,
可还是只好耐心听下去。罗平说:“昨晚九点至半夜之间,死者被一位对赛
马有兴趣的先生用刀刺伤,然后用死者颈上的这条红绸巾勒死。这位先生穿
着讲究,戴单眼镜。谋杀前,他先跟死者一起吃过奶油甜点心和巧克力蛋糕。
您瞧,这报纸和玻璃碎片是那位先生兴趣和身份的佐证。纸盒告诉了点心的
内容。罪犯为了消灭痕迹,掏出口袋里的报纸,将点心盒、搏斗时打碎的镜
… Page 157…
片包起,又用刀割下染有血迹的半条红绸巾,擦去刀上的血。另外半条肯定
在死者手里。为了加重纸包的份量,使它尽快沉入河底,便找了这么个大玻
璃墨水瓶。据我分析,情况就是这样,我来不及亲自调查,只好请您代劳。
我想,这些物证您会用得着,我只留下这半条围巾。一个月后,如果需要,
您仍可以只身到这儿来,用另外半条绸巾来接头,我会等您的。啊,对了,
那罪犯肯定是个左撇子,您抓他时可要小心!”
罗平说完,敏捷地抽走绸巾,转身出门,将门迅速带上。加尼探长冲过
去开门,却说什么也转不动把手。他只好耐下性子拆门锁,足足化去二十分
钟。探长虽说气恼,还是将罗平留下的物证收起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