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一八20)这个应许,不但适用于公众崇拜,也适用于日常的相交生活。当两个或以上的基督徒聚集分享属灵的事物时,神就在他们中间,正如在主日崇拜中一样。
有什么因素拦阻相交?最少有四样:
第一种障碍是傲慢。一个人若看不见他需要彼此倚赖;藉此得着属灵的帮助,就不能有相交。属灵上的傲慢态度,可能反映出一个人未经历悔改,在灵性上是死的——对他来说,一切属灵的事情都看似不真实;或许也反映出懒惰的基督徒的属灵状况,他们的属灵眼睛是半瞎的(参来五12等节;罗一二l一3)——他们做了基督徒多年,始终仍停留在尚未成熟的阶段;或出于一种文饰的态度,一些人因着骄傲、内疚,或故意假冒为善(或三者兼备),而不愿意与人分享他属灵的需要,也不请求别人帮助。但无论它的根源是什么,傲慢自始就排除了相交的可能性。
第二种障碍是形式主义。有些人以为参与公众崇拜的正式程序,尤其是守圣餐,就等于基督徒相交的全部;至于更亲密的相交,他们则退避三舍。这些人的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颇受打击,尤其是经过灵恩运动那有力而无拘无束的作风影响之后,但在某些地方,这种观念仍然继续存在。充满生气的仪式礼拜肯定是相交,但相交并不是仪式礼拜;我希望大家对这一点现在已很清楚了。
第三种障碍是苦毒。这是一种持续的敌对态度。希伯来书十二章十五节警告说,有一些“毒根”可能会扰乱信徒。苦毒很多时候是出于受创的自尊和自卫式的恶意,是由于感到受屈、受苛待或被人出卖,或对别人的恩赐、地位或成就存有不赢的嫉妒。特别是嫉妒:它经常在争论中、在个人的冷漠中、在闲言闲语中(有人为此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就是一种为别人的罪认错的艺术)、在反对中和在分裂中成为一个隐藏的毒根。在真正的相交中,如果目标是要使另…个人在神面前有长进,那么,批评就有其应有的地位(正如为父母者都知道的,批评可能是出于爱心的);但批评必须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批评的人要知道自己也是一个罪人,明白到我们各人在任何一个时候所能接受的批评是有限的,就会以温柔的心,谨慎地予以批评。然而,当动机是出于苦毒的时候,批评的人就自会傲慢地任意批评,以致不但下能促进相交,反而否定相交。
第四种障碍是优越感,把其他人拒于千里之外而产生小圈子的优越态度。这是撒但所制造真正相交的膺品;而真正的相交除了不信之外,什么都不排斥。当一些自视“高人…等的小组自成圈子,而维系着他们的,是一些特殊但微不足道的信念,或一位领袖的个人魅力的时候,骄傲就滋生,而相交就荡然无存。
关于相交的障碍,还可以列出一张很长的单子,但这是不必要的。从上文所说的,要回答”为什么这里没有相交?“这问题,就不应该有困难了。无论这个问题是在哪里提出,都可以有答案。从上文所说的,我们还可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今天的基督徒需要交。每一个世代的基督徒都需要。没有一个人在灵命上可以自给自足的:神没有把我们造成可以如此。若没有相交,不论我们能否觉察得到,我们始终仍会是软弱的基督徒,这是一个属灵生命的定律。我们已引用卫斯理那明智而真确的明言:没有什么比基督徒离群独处更不合基督教的精神。
第二,今天的基督徒缺少相交。我们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所谓”团契“或相交的聚会,但普遍来说,部没有相交的实质,而且甚少人追求真正的相交。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思想中,我们用一种世俗的社交观念,去取代圣经中所说与三位一体的神有关的相交;我们只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却没有藉着圣灵的能力,彼此帮助,使各人更亲近圣父和圣子。于是我们自以为已经在享受着相交,但事实上却一点也没有经历到相交。对于这一方面,我们需要更现实地重估我们的现况。
第三,今天的基督徒必须追求相交。孤单和孤立的基督徒、灵性枯干和灰心丧志的基督徒,还有很多兴旺的教会的会友,和忙碌事奉的基督徒——他们全都需要相交,并且必须下定决心去追求得到它。昔日清教徒习惯求神赐下一位”心腹之交“(bosom friend),让他们可以分享任何事情,并且保持全面的祈祷伴侣的关系;同时他们需要小组讨论,经常聚集,分享属灵的事。我们应该有智慧,在这两方面效法他们的榜样。在历史和神学上,相交和复兴是相辅相成的——事实上,基督徒之间重新燃起相交的精神,也是一种复兴。倘若我们看重自己的灵命和基督教会的健康,就必须学习珍视相交,并且竭力恢复它应有的地位,使属于基督身体的各肢体能藉着相交领受神的恩典。
第十八篇 死亡
“他度过了在事业上颇成功的一生,而他唯一不能够对付的不速之客,就是死亡。”英国作家查理士?威廉斯(CharlesWilliams)在他所著最有影响力的一本小说结束的时候,写到书中一个可爱的青年人与世长辞,这个青年人评定事物的价值准则,除了看看它对自己有何用处之外,就再没有别的了。威廉斯这句话或可作为今天很多人的墓志铭,因为这句话非常准确地陈述了死亡如何打击世上每一个人。死亡确是以一位不速之客的身份来临,它不请自来,谁也不能跟它讨价还价。当人感到死亡临近时,就会张惶失措。无论一个人摆出一副多么勇敢或不屑的面孔,他里面却会感到孤立无援、软弱无力、精疲力竭。事实上,他是没法应付死亡的。
邓尼(James Denney)说,在人类一切经验中,最普遍的就是良心有愧。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人类第二项普遍的经验就肯定是对死亡的惧怕。希伯来书形容蒙救赎的人是“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5)。大家都知道死亡就是约伯记中听称的“惊吓的王”(伯一八14)。各个世代和各种文化都发觉死亡极其可怕:它使人震惊、困恼不安、丧失勇气。无论在世上任何地方,当你向人谈论死亡的时候,人总显得尴尬和慌乱。无论在哪里,丧失亲人,或朋友去世的经验,总令人震栗不已;在世界各地,死亡的期待使病人陷入绝望的深渊。(医生和医院职员往往硬着心肠,不把真相告诉垂死的病人,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圣经把死亡的境界称为“死荫”,有十九处之多,这种描述很能表达我们对死亡的感觉。死亡在我们前头隐隐呈现,构成深沉而黑暗的威胁,它在前面投下阴影,在我们最光辉灿烂的时刻,撇下一丝丝的冰冷和阴暗。我们每日都朝着死亡前进;不久,它的阴影就会完全把我们吞噬,而生命的阳光将永远逝去,我们将进入黑暗里。当我们思想这个进程的时候,就会感到莫名的不安。在那黑暗背后是什么呢?当此生终上的时候,什么是开始?这个问题带给人们的困扰,实过于他们通常愿意承认的。
当然,有些人故意置诸不理。他们说,思想死亡的问题是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去想它。但这种人的态度是否最明智,实在值得怀疑。首先,面对死亡其实不过是冷静地面对现实,因为死亡是人生唯一可以肯定的事实。逃避思想死亡的问题是愚蠢的,这种逃避主义也是神经质的,并会使人丧失斗志,其实它不比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性观念健康。如果我们承认面对与性有关的“人生事实”,对心理和精神健康都有助益,我们就应紧记:人生要面对一个更基本的事实,就是死亡迟早会介入我们的生命中,停止我们的活动;我们若要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观,就不应怀疑我们是否必要面对死亡。马其顿的腓利(Philip of Macedon)有一个聪明的做法:他命令一个奴隶,在每天早上提醒他说:“腓利,请记着你必会死亡。”我们有些人或许需要同样的提醒。
近年来,科学界深入细致地研究死亡和死亡的过程。使心脏恢复跳动的医术发展,改变了心跳停顿就是死亡时刻的旧有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当心脏停止跳动约二十分钟后,脑电波的震动也停止时,才是真正的死亡。在民间,有许多心脏停止了却又重新跳动的报告,而一些鼓吹巫术的人,曾利用这些事例去解说人类的命运;但既然这些事例不能告诉我们,当人死去而脑袋不能再控制意识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聪明的人就不会把这些事例当作是决定性的现象来处理。他也不会以为,这一切所掀起对死亡的好奇,会减低一个人当想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不知进到那里时的一种恐惧感觉。
似乎青年人此任何年纪的人更能直截了当地去思想死亡的问题。因为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感受到生命蕴藏着无限潜能,但就当这些意识在他的思想中开始结晶成形的时候,死亡将临的真正恐惧所带给他的打击,会比任何一个时候来得更沉重痛苦。很多十五至二十五岁的青年人,有些时候(或许在晚上失眠或单独在郊外)会发现自己在想:“我要活下去——我不过刚刚开始生活——但,噢,可怕的,我是会死的!”——而这个思想真像向小腹猛力一击般痛苦。这个年纪的人,视死亡为一种违反自然的邪恶,是宇宙性的暴行,使他们对真理、美敢和成就刚刚萌芽的渴求显得可笑。疑惑使他们困恼:如果在探索过程的尽头,或探索尚未完毕就要死去,那么,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还有什么意义呢?
一般来说,憎厌死亡的感觉,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显得强烈。到中年时期,年经时代的远景已变得模糊,人对死亡就只会听天由命,视之为人生必经之路(虽然人不会因此喜爱死亡)。到老年的时候,那远景已几乎忘怀了,而生理上的活力已大大降低,这时候,甚至会欢迎死亡以作解脱。但年轻的成年人会把死亡看作是一只恶毒的猛兽,因而恨恶它;这一点可反映出他们比老一辈的人有更敏锐的现实感。事实上,死亡的确是一种违反自然的邪恶,这一点我们会在下文讨论。
死亡的本质
当一个人因患病或年老而死亡,我们称为“死于自然”;至于意外或暴行致死的,则称为“死于非命”(或是不自然的死)。但圣经引证我们的本能感觉,从最深层的意义去看,死亡是不自然的。死亡是什么?死亡是灵魂与肉身分开:“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一二7)这里涉及最初的创造故事。起初神造人的时候,把生命吹进用尘土所造的物体中(创二7),如今他藉着死亡使两者在某个程度上还原,把他原初联合在一起的两个实存物分开。对人来说,这种分解是极度不自然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敏感的人会觉得死尸十分可怕。虽然有些人说死人的样子很“安祥”,但这是不大正确的。其实,尸体木无表情,给人空寂的感觉,使我们惴惴不安——感觉到这个身体和面孔所属的那个人已离去了。
死亡是不是意味着个人的灭绝?其实不是。用保罗的话来说,死亡是人“脱下”衣服,把属他的“帐棚”拆毁(林后五l等节),但这不是他个人生命的终结。圣经到处都假定了个人必然继续存在。旧约圣经描述到死人是“下去”(一个自然的象徵说法)一个叫做阴间的地方(原文Shem,七十士译本、和新约希腊文则作Hades)。英王钦定本圣经把Sheol和Hades都译作”地狱,(hell),这是一种误导人的译法,因为两个原文名词都没有暗示住在这地方的人是否快乐。(一些其他英文圣经译本则在经文当中保留其专有名称。)
然而,阴间并不是死人最终的居所。圣经展望基督再临的时候,阴间的人都要出来,死人要身体复活受审判(约五28等节;启二〇12等节:参但一二2等节)。那些名字写在生命册上的(启二〇12),将被迎进无穷福乐中(“永生”,太二五46;“荣耀、尊贵和平安”,罗二10;一个国度,太二五34;新耶路撒冷,启二一2至二二5)。而其他的人将要经受神的怒气最严酷的彰显(“不灭的火”,太三12;可九44;“地狱”'Gehenna——原意指耶路撒冷城外一个焚烧垃圾的地方'——“在那里虫是不死的”,可九47等节;“外面黑暗”,一个“哀哭切齿”的地方,太二五30;“永刑”,太二五46;“为魔鬼和它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4l节;“忿怒、恼恨……患难、困苦”,罗二8…9;“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帖后一9;“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二一8,另参二〇15)。
有些人相信,这些经文暗示那些遭弃绝的人的灭绝——在火中一阵剧烈的痛苦后,就消失于无影无踪。但事实上,这个“第二次的死”,跟第一次的死一样,不单单是一种存在的终止,因为:(1)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九节译作“沉沦”的那个字(希腊文作olethros),其意思不是灭绝,而是毁灭(ruin,参此字在帖前五3的用法);(2)这些经文明显表示火、刑罚和毁灭是永恒的(希腊文作aiōnios,字义是“世代之久”),而在地狱中的虫是不死的,如果我们以为这一切会在瞬息间消灭,那么这些经文就变得毫无意义而且不恰当了,正如一个人如果受到枪伤,瞬即死亡,而竟说他受着一种“无止境”的痛楚,也同样是无意义和不恰当的,上文的字词若非表示一种无止境的煎熬,就显得浅薄甚至有误导之嫌;(3)有人说ai6nios(永恒)这个字是指“未来的那个世代”,而不表示任何无终止的时限,对于这个论点,我们只需要说:如果马太福音二十五章四十六节所指的“永生”是一种无止境的福乐(这肯定是如此),那么这里所提到“永远”的刑罚也必定是无止境的;(4)圣经告诉我们,在“火湖”(“为魔鬼和它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太二五41)里,魔鬼将“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启二O10),从启示录十四章十节等经文中类似的言语看来,可清楚看见任何被扔到那里与魔鬼在一起的人,也将受同样的永远惩罚:“他(拜兽的人)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昼夜不得安宁。”(启一四10)
这些经文所教导的,似乎很清楚不是“人死如灯灭”,而是一种更可怕的景况,就是不断认识到神基于它的公义和圣洁而产生对罪的不悦。我们或许会觉得,思想这种事情是令人难以忍受,而对于基督和使徒们曾论及的那些犹太人启示文学中的喻象,我们或许会感到厌恶(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党大量屠杀犹太人的一个时代);尽管如此,我们总不能把无止境的地狱从新约中删除,正如我们不能除去永无穷尽的天堂一样。正因为如此,对于没有基督的人来说,肉身的死亡(第一次死亡)是一种极度可怕的景况;这不是因为死亡代表灭绝,而是正因为死亡并非代表灭绝,相反,是意味着第二次死亡那种永无止境的痛苦。透过神的普通启示(罗一32),不认识神的人也能隐约意识到这方面的真理:那就难怪他们惧怕死亡。
旧约圣经中有关死亡的经文,无论怎样也只是指到肉体的腐朽;但新约圣经中的死亡观念是极度深刻的。新约圣经把死亡看作一种属灵的景况,就是人类没有了基督的景况。正如肉身的死亡是指到灵魂与身体分开,同样,属灵的死亡则指到人与神分隔,不能领受他的恩惠,更不能与他相交,“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二l、5;参太八22:约五24;罗八6;西二13;提前五6)。正如圣经所言,“生命”两字多次指到与神相交的喜乐(参约壹五12),同样,与“神的生命”隔绝(弗四18),就相等于“死亡”。我们最大的需要,就是从属灵的死亡之中被拯救出来。
死亡和罪
圣经由始至终都把肉身和属灵的死亡看作是一种刑罚,是神对罪的审判(参结一八4)。保罗说,死亡是被罪恶雇用的人所得的“工价”(罗六23)。当神对亚当说:“因为你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的日子必定死”(创二17)的时候,所指的很明显是肉身的腐朽,这点在创世记三章十九节有清楚的说明。(“的日子”是表达其结果的肯定性,而不一定指到这种结果会即时产生,可参同一句语在列王纪上二章三十七节的用法。亚当过了很久才死去,见创五5。)因此,当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二十二节说“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的时候,其上下文显示他思想中所指的只是肉身的死亡,而这种死亡是基督要藉着使死人复活来废除的。
但在罗马书五章十二节起那一段经文中,当保罗说到基督把那些被亚当牵连在内的“众人”从“死亡”中拯救出来的时候,他所指的范围则更广泛。因为他所阐释的拯救,不仅是肉身的复活(其实,这段经文根本不提肉身的复活)。相反,这种拯救是指现今的“称义”(16一19节),并引致“生命”的恢复(17、18、21节)——换言之,就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