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礼仪金说ii-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上一分钟,就会把对方的名字、头衔反复地看三到五遍。那样就容易记住了,就不会出现什么清华或者北大的高教授那样的情形了,而且还可以借此表示对人家的重视。像马来西亚、新加坡那边的一些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更高,它们通常规定:员工看别人名片的时候,要嘴里做默读状,以便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在认真地看,就是要善于表达这种与人沟通的细微环节。一些韩国、日本的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最高,它们要求员工若发现对方如果拥有重要的头衔时,一定要把它念出来:〃哦,董事长,您还是位博士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说实话您是董事长我早就知道,因为您的公司大名鼎鼎。但是不知道您还是位博士啊,怪不得您的公司办得这么好,您真是文武双全啊!〃你想想:那位董事长一听这话会是什么感觉?爽,名片没有白印。但是有些同志就会让你不爽。你递给他了,你说:〃主任,我的名片。〃他拿过来随手折折验验,好像是在检查那是不是真钞。我还经常见到有这样的人,拿起别人的名片在桌子上敲三下,敲着玩儿,你怎么能敲它?更有甚者,折叠蹂躏,将别人的名片把玩再三。说实话你不能去把玩它。上面印的是我的名字,你玩它就是不尊重我。
  第五,要存放到位。我们在接受名片时,还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要把对方的名片收藏到位,不能乱放。其一,要关注现场收藏。我建议你,把对方的名片拿过来之后,马上放在自己的名片包里,或者放在上衣口袋里,或者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要给别人一个非常妥贴、非常被重视的感觉。我最忌讳当场交换名片之后自己的名片被放在桌上。经常有这样的人,会客或者吃饭后把你的名片扔到桌子上扭头走了,你给他的名片就没拿走,那会给人非常不好的感觉。
  其二,要关注其后的整理。你收到人家的名片之后,就要及时地整理。通常可按照姓氏、笔划、单位、门类输入电脑,或放到名片册里。我这里要特别强调:对方给你的名片,无论如何不要随便扔掉。特别是不要放在办公桌上,或者随便转送给别人。对方出于对你的重视才把名片给你,对方的名片上有联络方式、各种专用号码,你把它随便给了外人,则是非常不礼貌的。我出于信任把自己私人的联络方式交给你,你未经允许就转给了别人,那无疑是对我非常不尊重的表示。

  第34节:第三篇 使用名片(10)

  最后,我还要强调: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国际交流中,名片还有一些特殊的附加的功能。
  其一,替代信件。在国际社会中,有一些人的事情很多。让他天天写信、发电子邮件自然不堪重负,所以有的时候他会把名片放在信封里面,加上一个特殊的标志就可以当一封信寄出去。
  比如,我推荐我的一个研究生到你的公司去面试,我自己可能不去,我可能打电话和你说好了。这个研究生去面试的时候,还可以递一封信给那个主管的考官。它的里面就是两张名片,第一张是我的研究生的名片,他现在在什么单位。第二张就是我的名片介绍人的名片,用曲别针把我们俩的名片夹在一块儿就行了,我上他下。在介绍人的名片上加上一个特殊的标志,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这是替代信件。
  其二,替代留言。比如说,我去拜访你了,可是你不在,怎么办?有的人可能写个条子,有的人会让别人带个话。但这些做法搞不好就南辕北辙了。此时,你留一枚自己的名片就没事了,它可以具有留言的作用。
  其三,替代礼单。名片有的时候还具有礼单的作用。比如,你给张三、李四送个礼物,男孩子给女孩子送束花,把自己名片放在礼品里面,或者放在信封里面,或者放在礼品包装里面,和礼品一起给对方,它就起到了替代礼单的作用。对方一看就知道这件礼物是送的。
  总而言之,在现代生活中,名片的使用无处不在。所谓〃礼多人不怪〃,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认真而正确地使用名片。

  第35节:第四篇 交谈之道(1)

  第四篇 交谈之道
  交谈,乃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最为常规的方式。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交谈。交谈,亦称谈话。谈话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你若不注意谈话的问题,有的时候说了还不如不说,话越多越伤人。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场合,朋友们去吃饭,本来都很高兴的,你带你的朋友,我带我的朋友,吃着吃着有人就开始聊了起来。
  一个同志问我:〃金教授哪里人?〃
  我说:〃我是上海人。〃
  〃你们上海人全是抠门,而且怕老婆呀。〃
  〃嘿,你怎么知道我怕老婆,〃我说:〃我老婆怕我。〃
  一会儿,另外一个同志说话了:〃你们谁知道大白菜现在多少钱一斤?〃那天很冷,我们吃的是火锅没人吭声。人家又盯上我了,因为我坐在他对面,他问我:〃你知道大白菜多少钱一斤?〃我这个南方人不大爱吃大白菜,但是他问我也不好不回答。我说:〃好像晚报上登过,三毛钱一斤吧。〃 〃谁说三毛,明明是两毛八嘛。〃差两分钱,他非要跟我过不去。这时,旁边一位老兄出来打岔说:〃北京今年天气反常,太热。冬天不像冬天,怎么这么热?〃刚才那个人又说了:〃北京热,哈尔滨也热,广州更热。〃
  说实话,上面所说的这种人到哪儿都只起一种作用给别人添堵!你要碰上了这位之后还真有可能让你不爽。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谈话的问题,真的不可不慎。
  谈话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要和对方交流信息。谈话所拥有的以下三个功能,人人不可不知。
  首先,交流信息。交流信息,这是最基本的谈话的功能。小孩儿饿了,会跟妈妈要饭吃。自己吃饱了,会说不吃了。这就是借助于谈话与人交流信息。
  其次,表达情感。你对别人友好还是不友好,有的时候表情是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则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和表情在一起可以互补,二者均可起到表达个人情感的作用。
  最后,进行互动。有的时候,你所说的一句话的本意,和别人对它的理解,可能会不大一样。要使交谈行之有效,就要力求交谈双方的互动。打个比方,男女有别,男人有男人的长处,女人有女人的长处,有时候你要不了解它就比较麻烦。比起来,女人的长处是什么呢?女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她能说会道,观察细腻,感情丰富,善于幻想,比较小资。
  女人的语言能力甚强,此点男人往往是比不了的。曾经有个男同志开玩笑说,对老婆最好的惩罚方式就是不跟她说话,言下之意就是憋死她。我经常和年轻男同志说:再忙再累,回家也要和老婆多说几句话。道理很简单,女人都爱说话。你不和她说话,别人就跟她说话,你不就亏了。不能给〃敌人〃机会!这是原则问题。一定要知己知彼。我知道女同志语言能力强,所以我从来不和老婆吵架,因为吵不过她。我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做不了的事我绝不做。
  有一天,一位老兄挑衅地问我:〃你老婆找你吵架怎么办?〃我说那家伙其实也经常找我吵,每个月总要吵上几次。每当她向我进攻的时候,我总是以静制动,笑眯眯地看着她,先累死她再说,因为我知道吵不过她。
  就交谈而言,内容和形式这二者哪一个更为重要呢?交谈礼仪其实就主要涉及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说?第二个问题,则是说什么?二者相辅相成,在交谈中所发挥的作用往往难分伯仲。
  首先,我们来介绍有关〃如何说〃的礼仪。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言为心声,语言是用来沟通的,是用来交流感情的,是要传递信息的。但是,怎样表达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操作性问题。没有形式,往往就没有内容。形式用以表现内容,内容则通常体现于形式。
  〃如何说〃,即运用语言表达一定的信息、情感或思想,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难以回避的问题。其实有的话你是不大愿意说的,但是你必须说。举个例子,有六名学生报考我的研究生。人家信任我、看得起我,才来报考的,我应该感谢他们的支持。大家都不考我的研究生了,我就没饭吃了。但是,我每年只能取两三名,必须优中选优。在我按考试成绩与有关规定斟酌之后,恐怕有人就要被淘汰。那我怎么通知他呢?其实我很不愿意和他讲这种不好的消息。他被录取了很高兴,他被淘汰了则会很不高兴。但那时我必须通知人家。所以有些内容你是必须表达的,这个时候就必须关注其具体形式问题。

  第36节:第四篇 交谈之道(2)

  比如,当我向别人提出忠告时,我往往喜欢这样说:〃您一定知道〃,〃正如您知道的一样〃。我很少问他〃知道吗〃,〃听说过吗〃。我说〃您一定知道〃,意在照顾对方的自尊心。人人都希望自己知道。反之,你说〃知道吗〃,〃听说过吗〃,他就不开心。
  有的时候,在向别人提一些比较宽泛的建议和意见时,我喜欢用我自己或我的家人来打比方。比如,我们家那口子,我以前怎么怎么样,我们家孩子或者老人怎么样。因为人们容易对号入座。你一说什么什么,他可能认为你说他呢。这种事儿,你不注意就不行了。
  一般来讲,说话的时候,有一些最重要的技巧性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要懂得礼让对方。当别人说话的时候,你不要争、不要抢。晚辈要让长辈先说;下级要让上级先说;男士要让女士先说。让对方先说话,有时候并不吃亏,而且也是一种礼貌的做法。
  第二,要懂得少说多听。在一般情况下,智者善听,愚者多说。别忘记古训:言多语失。比如,在三口之家里,面对太太、孩子,你身为老公或父亲要真正树立自己的权威,就要少说话。一旦说了,则要说一不二。不然的话,你一件事情啰嗦起来没有一个完,可能就没有人再听你的了。
  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的年龄、地位往往与他说话的数量是成反比的。
  第三,要善于同别人合作。要注意:在交谈之中,不要搞一言堂。当你遇到那种话不投机的场合,切勿一如既往。有的人好像是记者招待会上的新闻发言人,管你爱听不听,我就一如既往地这么说。与别人交谈时,当别人对某一话题不感兴趣了,就不要再说了。如果你面对一群文化素养不高的人,你去跟他侃侃而谈信息技术,谈电子战、谈3G,他们虽然也有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权利,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感兴趣。你和一个大学生谈就业、谈恋爱观、谈日常工作的经验,谈对生活尺度的把握,他才会感兴趣。如果你要谈的那些东西谈话对象没有任何兴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不容易互动,对方就不大可能积极与你在交谈之中进行合作。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双方之间的位置。谈话人之间的位置摆不准了,也是很麻烦的。专业的讲法把它叫做角色定位。它有两个意思:其一,我干什么,我像什么。其二,我要因人而异地去选择谈话的内容和形式。即俗话所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当我们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摆正自己和对方的位置。在此方面,主要有下述五点需要注意。我们把它称为〃交谈五忌〃,或〃交谈五不准〃。在形式上,这五条界限是不能越过的。

  第37节:第四篇 交谈之道(3)

  其一,不打断对方。不打断别人,俗称不插嘴。当别人发言的时候,他有说话的权利。你既然尊重别人,就要让别人把自己的话说完。你自己可以把话说完,但也要让别人把话说完。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不会打断别人说话的。万一别人和你同时说话怎么办?那就要退一退、让一让,注意礼让。要让对方先说话,互谅互让是一条基本的礼仪。只有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才可以打断对方的话。
  其二,不补充对方。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就不要补充对方。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地位不一样,知识构成不一样,兴趣所在也不一样,所以其关注的问题往往也就不一样。比如,一场球赛,你喜欢的可能是甲方,我却喜欢乙方;或者我们都喜欢甲方,你喜欢6号队员,而我却喜欢9号队员。所以人家爱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我们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就不要去补充他。可是有些人就喜欢补充别人。补充对方的结果,无非是逞强好胜,显得自己比人家懂得多,其实大可不必。
  比如,你说现在流行钓虾,他说现在流行钓鱼。你说现在北京流行钓虾,他说广州也流行钓虾。你说现在上海流行钓虾,他说那是广州人发明的。你说广州流行钓虾,他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无论如何,他总显得要比你懂得多一点,知道得多一些。其实,一个真正懂得交往艺术的人,是会给对方创造表现机会的人,而不是努力表现自我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必要自己处处都要去争强好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其三,不纠正对方。与别人交谈时,不要随便对对方的是非进行判断。有些人喜欢是非分明,这个应该没错。但是我们所讲的是非分明,应该是大是大是非。诸如党纪国法、国格人格、四项原则、财务制度、人生观、世界观等等,这些大的问题,就要是非分明。但是,有些小是小非,比如,这个地方的白菜卖三毛;那个地方的白菜卖两毛八,实际上难言是非,那就得得过且过。那时,往往就没有必要讲谁是谁非,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啊。非要讨论清楚你为什么卖三毛,他为什么卖两毛八有意思吗?!你要是这种事儿上无休止地纠缠下去,会浪费多少宝贵时间啊!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想的事情不一样,很多事儿你谈不上孰是孰非。有的事情,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肯定是对的,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可能又错了。
  比如,你要用动作来表示理解和支持,你会怎么样做?一般都会是点头,或者是鼓掌。但有的国家和地区,则是点头不算摇头算。像保加利亚、马其顿、希腊、斯里兰卡,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第38节:第四篇 交谈之道(4)

  有位朋友到保加利亚旅游时,就出了一次洋相。他不懂保加利亚文,到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去了。他当时想到黑海边上去逛一逛,黑海非常的漂亮,很有异国情调,他买了火车票就去了。索菲亚站台上就两列火车。他上了头一列火车之后,把票递给大胡子乘务员,问人家:坐这列火车对吗?人家摇了摇头表示对呀。朋友一看人家摇头便理解为,那是不对呀。他连忙就下了车,赶快往另一列车跑去。上了车后,他又问是不是这列火车,人家点头表示不对。但是朋友不知道人家点头的确切含义,就坐在这列火车上了。结果南辕北辙,这列火车跨过巴尔喀千山,并到罗马尼亚去了。
  这一案例表明:是非有的时候是相对的。因此,不要轻易对别人说Yes or No。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一定要宽容,不要随随便便判断人家的是非。
  其四,不质疑对方。它的含义,就是不对人家所说的话表示怀疑,俗称不抬杠。有的人就好这口,他做人的最大乐趣就是要显得胜你一筹,他存在的唯一乐趣就是让你不爽。你说这个东西比较贵,他就说不贵。你说这个东西好吃,他就说不好吃,还有更好吃的。其实抬杠这个问题,你得看对象。不能说谁跟谁抬杠都不对,夫妻之间、家人之间抬杠,我觉得挺好,年过半百的夫妻了有时还是要抬抬杠。老两口抬杠,可以锻炼身体、帮助消化、排遣那寂寞的时光。老两口不抬杠多寂寞呀?它也是老两口互相逗趣的一种方法,它是热身运动啊。但是,你没有权利动辄去跟别人抬杠。你愿意,人家还不愿意呢。和别人抬杠,怀疑对方所言所语的准确性、可信性,人家肯定会不高兴。你要是不注意这一点,就会自找烦恼。
  其五,不挖苦对方。所谓挖苦,指的是在交谈中使用尖酸刻薄的话,去讥笑嘲弄别人。在任何情况下,交谈之中用语刻薄,或跟他人开过了头的玩笑,均为失礼之举。
  一般来讲,在交谈之中,交谈双方均应有意识地进行合作。关于交谈之中双方合作的问题有以下几个要点,我们应予注意:
  第一,表情要合作。一个人的表情,在谈话中必定会被对方所注意到,有时它恐怕比交谈的内容更被看重。一位专家说过,如果我们说话,比如,你说〃金老师你讲课很棒〃,这句话我是信你还是不信你呢?你语言上的可信程度,大概占到1/4的比例,也就是25%的样子,而你的表情和动作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