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佛顶首愣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第十智度:亦名不违实相智。以上九行,一一皆是自利利他,清净无染。究竟无漏法,一真无为,非关修证,因真性本来就是这样的缘故,所以叫做真实行。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这是讲十回向位。阿难,这个修满十行的善男子,神通已满足了,佛事也已成就了。清净无漏,则藏性之体已纯洁。一真无为,藏性之用也已精真,不著于有,就不留界内之患,不滞于空,就不留界外之患。当度众生之时,不见有众生可度,亦无度生之相。回有为行,入无为心,背生死流,向涅槃路。这样来救度一切众生,永无休息,这就叫做救度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金刚经上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这是无著相之意,我们的责任是应该度生,而不应该有度生之相。

 

世上有很多人都在埋怨说:我又不偷盗,不杀生,不做坏事,为何我还不好呢?好像他的责任是应该去偷,去杀,去做坏事!这是错误的思想。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这里是说有为无为,中道妙义,坏即灭除,可坏即度相,即是灭除度生之相,故能不著于生死有为法。远离即能离。诸离,即不见我,是能离;不见他,是所离。不见中间度生之法,是诸离。能远离这些离,就不滞守于涅槃无为法。这便是中道妙义,所以叫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这是本觉妙觉,中道妙义,自己的本觉已能湛然常照,和佛的妙觉一样相等,自己的本觉法身和诸佛法身,无有高下,已能齐等,这就叫做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这是因地果地,中道妙义。精真即因地心,佛地即果地觉,发明即开发明了。自己的因地精真既已开发明了,就等于佛之果地觉,能含无边境界,能现无量国土,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这是依报正报中道妙义。世界是依报,如来是正报,前二位觉齐佛觉,地如佛地,还有自他之分。现在则互相涉入,自他融一不分了。以依报涉入正报,则一一毛孔中有无量宝刹,庄严微妙。以正报涉入依报,则一一微尘内,有无量如来,转大法轮,如帝网千珠,交光相映,一珠入多珠,多珠含一珠,一多相摄,主伴交参,故得无挂无碍,这叫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这是理事一多中道妙义。同佛地即明理是一,各生净因即明事是多。这是说始觉本觉,同佛之理地,其理是一,各各生出清净之真因,依这些真因,发出智慧之光辉,来取究竟涅槃正果,随顺一理而成多事。事理虽异名,但本体是无二,故是平等,所以叫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这是自身生身中道妙义。随顺平等善根既然已成就了,就生起大悲心,遍观十方众生所具佛性,和我原是同体。这即同体大悲心。现在我既圆满成就,也当使众生成就,不能失却众生而不化度,这叫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这是真如变不变中道妙义。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和离两者的概念也不存在,空有不著,二边双亡,虽随缘而不变,不变而又随缘,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就叫做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这是无缚解脱真如妙义。既得真如一相,一真一切真,一如一切如,真如体遍十方,自然再无障碍,无所拘束,这就是无缚解脱回向。

 

上面所说是理无碍,这里是理事与事事两无挂碍,即入法界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此是法界有量无量中道妙义,既无所著,已得性德的全体。既然无碍,当获性德的大用,体用俱遍,性德圆成,体用周遍。一毛一尘,皆等法界,不再有限量了,这就叫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阿难,这个修圆通的善男子,从干慧地,以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共四十一心,全是清净心。这信住行向修证后,再加功用行,渐次进到入道要门的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现讲四加行,第一暖地:佛即心,以初地所具之佛觉,用作自己加行的因地心,以求证得佛即是心的境界。然心见未忘,果地未发,将要觉悟而还未圆觉,这时,就好像钻火,火譬喻本觉智光,本在木中。木譬喻无明,本觉智光欲出还未出;无明之木,将燃还未燃。加功至此就如钻木燃火,先得暖相,叫做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第二顶地:心即佛。又以自己加行的因心,为佛觉的所履,心为佛依,有如履地,好像有依,但实在又不是依,好像登高山,身已经高入云霄,但是脚还未离开山顶,脚下还有些微阻碍,也即心相还未完全破尽,这叫顶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第三忍地:即心即佛,顶地是以己心为佛觉的所履,故还有心佛二相,现在到达忍地,则心佛不二,即心即佛,不著二边,善得中道妙义。但在将证而未证,这时,心中自己明白,很想告诉他人,又觉得难以用语言表达,欲说而说不出,就和忍事人一样,故叫做忍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第四世第一地:非心非佛。暖地中以佛心为己心,尚有己心的数量,顶地以己心为佛所履,又有佛履之数量,忍地虽是心和佛相同,但还有相同之数量,现在则数量都已消灭。既不迷中道,亦不觉于中道。为何不迷?因根本不迷。为何不觉?因根本无觉。无己心亦无佛心,心佛双忘,非心非佛,什么都没有,还归于零字。零字是万物的母体,但没有母体名。没有名故勉强起个名字,叫做世第一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现在浅释十地位。阿难,这个善男子,于无上的菩提大道,已能通达,以自心的本觉,与诸佛的妙境,融合贯通,能证诸佛的微妙境界,回归零字。零字什么都没有,才是真空。真空就生出妙有,原来妙是这样奇妙!现在才明白,生出无量欢喜,叫做欢喜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九法界众生之性,各各不同,现在都能融入如来的平等佛性,就成同性。有同还是垢,要连同性亦消灭,方是完全离垢染的真正清净,这就叫做离垢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上面离开尘垢还有个离字,现在连离字都离去,就成净极。净极则明生,明生则真觉显露,灵明无碍,叫做发光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净极则明生,明极则觉满,觉智圆满,如大火聚,能烧烦恼之薪,故叫焰慧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在初地时,自己之觉和佛之觉,已经相同,在二地时,连同之性亦灭,故静极明生。在三地时,净极明生,明极圆满。到了四地,则前面种种同和异都杳然全不存在,就叫做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明生觉满,超出同异,什么凡情圣解都没有了,有为功用亦已达到极点,就契合无为真如,而真如妙性,本来是清净无染,所以净性亦得分明显露出来,叫做现前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真如本来无际,什么都没有,望之不见其影,穷之地有分量,哪还有什么边际呢?现在能尽其边际,是形容能回超无涯,故叫远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既能尽真如之际,就已得真如全体,一真凝然,湛寂不动,一真一切真,亦即如来藏性,一真法界,法法皆真,法法皆知。已能彻法的底源,无动也无坏,故叫不动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以上各地已得真如全体,现在是称体起用,能发真如之大用。既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常不变随缘,常随缘而不变。这种大用是大智慧作用,所以叫做善慧地。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自此地名修习位。

 

阿难,这些修圆通行的菩萨,从此以后,修行的功行已告完成,出世的功德亦告圆满。今后只论证,不再论修,因为习修功行,到此为止,所以还是叫这位为修习位。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慈悲普被,弥满成阴,妙智祥云,霭霭密布,覆盖涅槃之果海,叫做法云地。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如来以因圆果满,得证涅槃,而不舍众生,乃倒驾慈航,逆涅槃流而出。而此菩萨从初发心起,入金刚干慧地,其中经过五十四位,才到达等觉,此是顺流而至。而如来之出,也是先到等觉一站。故始觉和妙觉相交之时,即成等齐之际,故叫做等觉。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等觉菩萨虽和佛平等,但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故还未达到妙觉,还未成佛。

 

阿难,从干慧心,即金刚初心,到等觉菩萨位,这干慧地是欲爱干枯,还未与如来法水相接。现在这个干慧地也叫金刚后心,已破无明,即生相无明已干,还未和如来妙庄严海水相接,故叫初干慧地。

 

九法界众生都因为三种业流,才有五住烦恼,以致生死轮回不息。什么是五住烦恼呢?(一)欲爱住;(二)色爱住;(三)无色爱住;(四)见一切住;(五)无明住。三种流是:(一)欲流;(二)有流;(三)无明流。以前四住是欲流,有流即有分段生死,四果时就已断除。无明流是变易生死,要至八地菩萨果位才能断。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从干慧地金刚初心到妙觉,要经过重重单复十二,才能穷尽妙觉果位。什么是单复呢?单即一名一位叫做单,如干慧地、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等觉和妙觉,单有七重。复即一名十位叫做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等,复有五重。所以说重重单复十二。才能穷尽源流,达到究竟妙觉,成就无上佛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以上种种阶段,都是以金刚藏心的观察妙慧,用十种譬喻来观察,是哪十种譬喻呢?(一)观一切业如幻;(二)观一切法如焰;(三)观一切身如水中月;(四)观妙色如空中花;(五)观妙音如空谷声;(六)观诸佛国土如干达婆城;(七)观佛事如梦;(八)观佛身如影;(九)观报身如镜中象;(十)观法身如幻化。

 

这亦即是:

 

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一切都如空如幻,故在奢摩他法门中,用过去诸佛所使用之止观法门来微密观照,一步一步往前精进,才能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阿难,这样的修行,皆是依照奢摩他,三摩钵提以及禅那三大增进法门,而能成就五十五位真正的菩提大道。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能看三世如空花,一切如幻如化,依照三种精进来修行。一是修习,除其助因。二是真修,刳其正性;三是增进,违其现业。再经过五十五位阶段,用金刚心观察,微密观照,能这样就是正当修行。能这样才是以根性为因心修不生不灭法。若不是这样,而执六识为真因,修有生灭法,这都是邪观,是不正当修法。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位起立来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应当把这部经叫做什么名字呢?我及一切众生又怎样依教奉行这无上的法门呢?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这部经可以叫做大佛顶白伞盖,无上佛宝心印,即为十方如来清净心海中的智慧眼。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又可叫做救护修行人离开爱欲的亲因,使阿难及会中的摩登伽女得到菩提觉心,趣入于正遍知的性海。心生万法为正知,万法唯心为遍知。阿难和摩登伽女乃是为末世众生示范。凡无定力及欲惑炽盛,感情洋溢,若能依照三精进来修,皆能使欲爱干枯,定力坚固而得证果。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又可叫做如来密因,修行证果的最彻底义理。密因也是秘密的因地心,即须悟自己的根性本不生灭,是菩提心,依次来修方得证觉果。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又叫大方广,广大无边能通达十方,不可思议莲花藏心之王,为十方佛母,产生一切诸佛的总持神咒,总持身口意三业清净,受持无量诸佛法门,也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又可叫做灌顶部所属,为诸佛菩萨万行,成就究竟坚固的经典。你们应该依教奉行。

 

修此法门能很快将业障消除,冥冥中得到诸佛菩萨来为灌顶,开大智慧。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

 

佛说后,即时阿难及大众都承蒙如来开示秘密心印,持诵白伞盖神咒的种种利益,和这部经的彻底而明晰的义理。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

 

即刻觉悟禅那法门,应该怎样去修行,才能帮助进入各阶段圣位的殊胜妙理。既然全经明彻,思虑空寂,万象一心,再没有其他妄想,能达到言思不及的境界上。

 

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这时,阿难就得证二果,能断除三界中欲界前六品之思惑。这是很难觉察的微细烦恼。

 

思惑共分八十一品,通三界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断欲界前六品,就证二果。断后三品,就证三果。断上二界,八地七十二品,就证四果无学果位。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于是阿难再众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说:大威德世尊!你之大威能折服刚强众生,使十二类众生能顿时消除颠倒妄想,你之大德能摄受顽固众生,使他们能明白五十五位增上妙理。你之慈音能普被一切,平等教化一点都无遮盖,又用善巧方便开示众生,破除微细深沉、难知难察的烦恼思惑,令我们现在身心快乐,都得到莫大的利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若是这微妙灵明之真心,本来是清净,周遍十方,圆融无碍。那么器世界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和情世间的一切众生,甚至最微细的蠕动含灵,都是具足真如自性,也就是十方如来,成佛的真体。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既然是佛的真体,为什么又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道和天道等等的差别呢?这些六道众生,是本来就有,还是从虚妄的习气,而致有生死轮回呢?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世尊,即如宝莲香比丘尼,本来已受菩萨戒,但偷偷与人行淫,还妄说行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