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你的不对,”樊老太太意味深长,“怎么都不知道家里人活脱脱就是位女仙,否则老身怎么能站起身来走路。”
目光相接,周三夫人心里翻江倒海,她不想说杨氏的好话,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她不想夸奖杨氏一句。
可是樊老太太就这样望着她。
第三百一十四章 戳穿
杨茉微微笑着不准备帮腔,二太夫人一家向来和她说要长袖善舞,今天她也看看周三夫人要怎么舞袖。
其实真的假的谁还能不知晓,什么长袖善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周三夫人脸皮绷着。
樊老太太笑意更浓,“都是妯娌,三夫人还不舍得夸十奶奶,那我可就夸了,十***药真是比仙丹还灵。”
周三夫人眼睛里立即露出怨怼来。
平日里只会将别人置于尴尬的境地,现在换成三夫人自己,也没比旁人好到哪里去。
周三夫人道:“我们家十奶奶医术是很高明。”
樊老太太听得这话更加高兴,“三夫人这话说的是,”说着顿了顿,“怎么今天这么凑巧,将周三夫人也请来了。”
好像浑然忘了周二太夫人写帖子的事。
周三夫人立即道:“是搭粥棚的事,我们家太夫人已经和老太太说过。”
“对了,是这件事。”樊老太太点点头。
周三夫人被压制的心立即又欢跳起来,只要能成事她才不管杨氏来做什么。
周三夫人立即道:“这可是好事,去年米粮欠收,今年的米价才会贵起来,京里不知有多少灾民吃不上饭,保定那边又有战乱……”
樊老太太颌首道:“我知道是好事,做善事当然好,等一会儿,童家、朱家、傅家、胡家,几位太太一起来了。我们一起商量。”
周三夫人笑着点头。
杨茉已经开完了药,却不急着走,坐在一旁和樊老太太说起话来。
“吃药的时候应该准备些食物,免得药到肚子里不舒服,我开的这张单方也要按时服用,大太太给您用热盐敷腿也是能缓解,针也要每天用一遍,哪样都不能少。”
樊老太太点点头,“不过我看这些东西。都没有你的药好用。”
她的药不过就是柳树皮天然的水杨苷,就是阿司匹林的最初版本,她也是来给樊老太太诊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一盏茶的功夫几位太太相继到了。
大家坐在一起喝茶,笑着说话,周三夫人正要提起开粥棚的事。
樊老太太看向樊大太太,“米都准备好了吗?”
樊大太太点点头。“准备好了。”
说着看樊大太太,“粥呢?熬的粥拿过来,给每个人都盛一碗。”
樊大太太目光闪烁,停顿了片刻,还是起身道:“媳妇这就去拿。”
熬好的粥,那不是她一进门就闻到的那股怪味。
周三夫人仔细地看着樊老太太的神情。樊老太太笑容满面,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怎么会在这时候让大家吃粥。
樊家下人将粥端上来,周三夫人立即又闻到那股恶心的味道。
一碗热腾腾的粥就放在旁边的矮桌上。
周三夫人不自觉地用帕子捂住口鼻低头看过去,这是什么粥,米粒黄黄的。
屋子里的太太们面面相觑。
童大太太用勺子盛起一些米又放下,惊诧地道:“老太太您这是熬的什么粥,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樊老太太的脸已经沉下来,“这就是粥棚里拿出来的米。不知是哪家送来的霉米,混在其。各位太太都是吃精细米粮的,只要一闻就能闻的出来。”
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个。
就像晴天霹雳。
周三夫人觉得地底下仿佛钻出来根铁钎一下子将她整个人串起来,让她从头到脚一片冰凉,她立即看向身边的管事妈妈,管事妈妈也是脸色难看。
家里用霉米的事让人发现了。
谁也没料到会这样快被人知晓。
樊老太太道:“我们家本也要送米去开粥棚,听到这件事,我就让我家大太太压下来,若是出了事,我们谁都逃不了干系,这种米你们大约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樊老太太说着看向樊大太太,“去,将老太爷屋子里的罐子拿出来。”
樊大太太应了一声急忙进内室里取东西,一会儿工夫就捧着只青花缠枝莲的陶瓷罐子过来。
樊老太太道:“盖子打开,抓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
樊大太太抓了把米小心翼翼地放下。
大家看过去,桌子上的都是变成了黄色的米粒。
“我们都是武将的家眷,有些事大家大约都听男人们说过,军营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稍稍不对就会上吐下泻,好多兵将因此生病,就是吃了这样的米。可是打仗没办法,运送粮草有时会受潮,虽然都知道这样的米粮吃了会有问题,那种情况下也只能吃下肚,我们老太爷上次打完仗就带回了这些霉米。”
“我本不当回事,我们老太爷却每到逢年过节都会将这罐子请出来,我开口问,老太爷才说,许多兵将都不是因武力不如敌军,而是因伤病才会阵亡,他坐在家里的时候常常想起战场上的事,捧出这些东西,就当是和那些阵亡的兵将在一起……”
“我们没去过战场,自然不明白这些事。”
“不过,我却明白一点,男人们在外打仗吃这些东西,我们没有法子,但是我们决计不能给别人也吃这样的东西,所以樊家不管是施米还是给下人,都是白白净净的大米。”
“男人们在外搏命,我们若是做出这样的事,等他们回来如何交代?”
樊老太太的声音抑扬顿挫,说得大家都垂下眼睛去看那把霉米。
原来在外打仗吃的是这些东西。
她们在家锦衣玉食,从未曾想过。就算是听说也并不当回事,现在亲眼所见,心里才觉得酸涩。
老爷们在家都是让人伺候的妥妥帖帖,在外面却要受这份苦……
樊老太太道:“我们要是给人吃这些东西,怎么对得起他们在外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
是啊,怎么对得起他们在外舍命打仗。
童大太太皱起眉头,“我们家没用霉米。”
“我们家也没有。”
“我们家也没有用。”
声音彼此起伏,周三夫人心越来越慌。
童大太太道:“一会儿我就让人将家里送去的米拿回来,也好弄个清楚。”
若是人人都要将米粮拿回来。剩下的岂不就是她们的……周三夫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就觉得头脑发热,心跳仿佛到了脸上,眼睁睁地看着众人,就怕大家想起她来。
大家说了一阵子,似是想起什么。目光都纷纷看过来。
周三夫人紧紧地握着帕子,“这……和那些米不一样吧,谁说这粥能吃坏人……我们家也都是现买的米粮。”
“我说的,”杨茉站起身拿起身边的粥碗,“今天一早保合堂就接治了病患,病患就是吃了粥棚的粥。”
杨茉紧紧地看着周三夫人。“若是吃粥棚的米生了病,就要好好查煮粥的米粮。别人的事我不能管,三嫂施粥我就多问了几句,这才拿出了几碗粥棚里出来的米。”
杨氏,周三夫人瞪大了眼睛盯着杨茉看。
杨茉微微笑着,“三嫂信吗?这种病我会诊治,有一个我就诊一个,只要有人吃坏了。我必然就会去粥棚瞧。”
凭什么,凭什么去瞧。
不过是新进门的十奶奶。
周三夫人不断劝说着自己。杨氏不敢,可是她的手却在发抖,因为她心里清楚,别人做不出来的事,杨氏一定能做得出来。
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情形。
杨氏问,三嫂信吗?
她信了,她信了。
杨氏一张嘴,她就已经信了。
她相信她不换米,杨氏就会追究到底,杨氏连常家两次告上公堂,还紧紧地攥着乔家不放手,最终常大老爷进了大牢,乔景被砍了头。
杨氏就是这样的人。
只要想及这个,周三夫人就遍体生寒。
“三嫂回去好好查查,如果真是霉米一定要追究是谁的过错,我们施米是好事,如果用的是霉米,就丢尽了脸面,”杨茉声音清楚,“三嫂身子重,我劝三嫂一句,这样的事还是让别人来办的好,三嫂应该在家安心养胎。”
杨茉说完话屋子里立即安静下来。
没有一个人替她说话,好像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话,周三夫人只想顺着地缝钻进去。
她已经丢尽了脸面。
周三夫人恼怒地看着杨茉,偏偏杨氏说的字字句句都在理,她想要反驳却无从下口。
周三夫人吞咽了一口,只觉得喉咙**辣地疼,“定然是哪里出了差错,我们是决计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到底有没有做,大家都看的明明白白,杨茉也不会在这时候跟周三夫人计较。
耍嘴皮子又有什么用处。
她就要周三夫人清清楚楚的明白,只要伸手害人,就一定会被她抓住。
借着国难搏名声,亏二太夫人一家想得出来。
樊老太太看向杨茉,难得会有这样的宗室妇。
都说杨氏出身低微,又抛头露面做那些事。
可就是这样的人,比哪个外表光鲜的夫人、奶奶都要心善。
“杨大小姐保合堂买的米粮和草药都已经运出城了?”樊老太太忽然问起来。
杨茉道:“送出去了几车,后面还要陆续送走一些。”
樊老太太立即来了精神,“这么说,现在我们凑些米粮和药材还不晚。”
“不晚,”杨茉笑道,“不止是现在要用,等到打完仗军队回来,伤兵都会被留在后面,我们是将这些东西准备给伤病用的。”
童大太太道:“这事好,医治的都是伤兵……”
“是啊,我们也凑米粮和草药过去。”
大家笑着说话,将周三夫人晾在一旁。
周三夫人咬紧了牙,看到笑容满面的杨茉,此时此刻她恨不得伸出手来掐住杨氏的脖子,让杨氏也尝尝不得喘息的滋味。
第三百一十五章 输
周三夫人不知道怎么从樊家出来的,跌跌撞撞回到家中,见了周二太夫人就哭起来,“娘,媳妇这次是没法出去见人了。”
二太夫人让人煮了一碗冰糖粳米粥正要吃,忽然听到周三夫人这样一哭,顿时没有了心情,挥挥手让妈妈将粥拿下去。
“这是怎么了?”
周三夫人道:“那个杨氏,跑去樊老将军家里搬弄是非,说我们家用的是霉米,武将家的几位太太听了,都要将自家的米粮拿回来给杨氏,让杨氏开什么养乐堂。”周三夫人一口气说出来。
话说到最后,二太夫人的脸色也变了。
本来都安排的好好的,杨氏怎么会突然之间杀出来。
二太夫人挺起脊背看着周三夫人,“你用霉米了?”
周三夫人点点头又慌忙摇头,眼泪从眼睑上掉下来,又是生气又是害怕,“就是从庄子上运下来的米。”
二太夫人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这个蠢货,她一句话没有嘱咐到就让三夫人惹出事来,“你怎么那么蠢,第一天施米怎么能用陈米,应该用从商家那里买来的新米,如果能用陈米,我还让你去买米做什么?前几天开粥棚,所有人家都盯着,你这时候动手脚一定会被人抓住,这个道理也要我跟你说清楚?”
周三夫人被骂的浑身颤抖,“我交代下去了,开始一定要少用陈米,不知道杨氏是怎么发现的,樊家还端了用陈米煮的粥上来,我就……我就……”她就慌了。
二太夫人仰起头,“你就认了?”
二太夫人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周三夫人这才打了个哆嗦,兀然想到一件事,“娘……娘……你的意思是杨氏在陷害我。”她因为知道要用陈米,就没有多想,听到所有人要将米粮认领回来,她也就慌了,虽然当场没有说话,却等于是认了。
杨氏从来有一说一,没有什么心思,谁能想到从头到尾都是在诈她。
在武将内眷面前丢尽脸面,可是到现在她也没明白,到底是有人发现了她们用陈米,还是在骗她。
周三夫人的冷汗一下子从身上冒出来。
“娘,这件事媳妇一早就不该办,媳妇也办不好。”周三夫人不停地掉眼泪。
不该让她去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二太夫人已经恨的说不出话来,心头如同被针扎了的疼。
窝心啊。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认了。
管事妈妈从旁边道:“要不然让人去问清楚,看看今天是不是掺了陈米煮粥,还是有什么生人去粥棚。”
“问什么?”二太夫人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就算改口也让人笑话。”
现在外面人已经在笑话他们家。
周三夫人硬着头皮,“娘,要不然就认了算了,就说是下面婆子办事不利,有一袋米沾了水发霉了,别的都没问题,将陈米换成新米,施粥就……照每年的样子做几日就好。”
刚受了一点挫就要缩回来。
二太夫人怒其不争。
“没有别的人家施米,我们也要撑下去,你半途而废就会让杨氏抓住话柄,只有心里有鬼的人才会不了了之。”
二太夫人冷声道,“你好生操持,不要让杨氏看了笑话,等到拿了功劳,我自然去找杨氏算账,”说到这里顿了顿,“现在就去献王太妃那里去哭诉,告诉献王太妃,杨氏欺负你这个怀孕的嫂子。”
周三夫人跑了两日觉得腿软,“娘,媳妇能不能歇歇再去。”
二太夫人皱起眉头看着周三夫人的肚子,“你身子不舒服?”
太夫人最讨厌她说不舒服,管事妈妈说过,太夫人年轻的时候打着肚子办宴席,结果摔在雪地里,将下人都吓坏了,太夫人却自己站起来。
太夫人常说,越娇气孩子越容易掉,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娇惯。
周三夫人忙摇头,“没有,没有。”
“没有就回来再歇着,两家也相隔不远。”
周三夫人应下来,周五夫人正好进门,听得这话,忙道:“娘还是让三嫂歇着,我替三嫂去说。”
二太夫人看着周三夫人抖的如同秋风中的树叶只好叹气,“那你就跑一趟。”
周五夫人应下来,不敢耽搁径直去了献王府。
献王太妃仔仔细细地听周五夫人将话说了。
“果然是用了陈米?”
“没有,没有,”周五夫人急忙否认,“应该是在运的时候,下面半袋沾了水,到底是怎么样还没查清楚,今天施出去米根本不像樊家拿到的那些米……是冤枉了我三嫂,十弟妹也是,不应该在那么多人面前说三嫂的不是,让我们宗室的脸面摆在哪里,我们太夫人让我来和太妃说一说,我们家会将坏掉的米粮换了。”
“可怜我三嫂大着肚子……十弟妹应该护着她些才是……”
献王太妃看向周五夫人,“你是说兰丫头欺负了三夫人?”
献王太妃偏袒杨氏,连称呼也叫兰丫头,这样一来亲疏立分。
帘子掀开,杨茉从外面端药进来,听得献王太妃的话不禁迎上周五夫人的目光。
“五嫂来了。”
周五夫人忙和杨茉两个人互相见礼。
杨茉将药碗放在矮桌上,声音清澈,“要说欺负,什么叫欺负,那些灾民本来已经走投无路,饥肠辘辘地缩在街面上,粥棚里拿出霉米做的粥,让他们在忍饥挨饿还是毒死中选一条路,那种才是欺负,明知道他们无从选择只有接受,还觉得是做了善事,听着别人奉承和称赞。”
“难道就不觉得心里愧疚。”
“我不劝三嫂,难不成还要在一旁看笑话。”
周五夫人抬起头,愕然发现杨氏不似她们想的那样好对付。杨氏不但让武将家眷站在她这边,还当众打了三嫂的脸,做了这么多事,还能在长辈面前说出道理来。
让人哑口无言。
献王太妃颌首,“兰丫头说的有道理,依我看现在搭粥棚就不好,现在是战乱在前又不是发了大饥荒,开养乐堂就很好,是解决眼下之急。”
“我说也是,”周七夫人进来道,“别的不说,我家中十来个婆子倒是有的,都是快手,都给十弟妹调用,如今人都带去抱厦了,等着十弟妹过去吩咐。”
所有的人都在张罗杨氏的养乐堂。
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他们家开的粥棚,献王太妃是一早就料定会有这样的结果。
献王太妃看向周五夫人,“也难怪你们想岔了,这次成陵是主将。”
杨茉笑着看周五夫人,周成陵是主将,周三老爷不过是点了副将而已。
二老太爷一家不会忘记这件事吧。
周五夫人被看得脸色讪然。
这样一来好像他们是要和周成陵这个主将抢功劳。
这话已经说不下去了。
说的越多,他们错的越多。
既然被人握住了痛脚,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
周五夫人回到家中,将献王府的事和二太夫人说了。
二太夫人伸手拍在桌案上,“我还就跟她争到底了,她一个保合堂还能闹出多大的事来,我们就对着来,看谁能得来功劳。”
……
杨茉走进保合堂安排去保定的事。
她原想着有安乐堂的先例办养乐堂应该很容易,谁知道做起来就不容易,一转眼的功夫就半个月过去了。
等收到了姚御医的书信,知晓已经有了伤兵,杨茉带着魏卯几个一起出城去养乐堂。
保合堂的马车出了京,也带走了不少京城中的大夫。
魏卯眼看着周围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不由地有几分羞臊。
“各位先生要早些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