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县长。我把车放在这里,先去办事处接应一下他们几个人吧。”这会儿,司机小李已经和那个工作人员小王把车子里面地东西。全部搬进来了,他向吴永成请示道。
  “小同志。吃过早饭再走吧。小吴,你们来北京还有其他的同志相跟着?”文丽的妈妈白洁不解地问吴永成。
  “阿姨,是这样地。这次我到北京来,顺便还给我们县里的一个集体企业,到国家扶贫办看一看,能不能争取到一点扶贫资金。我们县计委有两个同志,昨天也一起跟着来到了北京。”吴永成对文丽的妈妈解释说,接着他转身又对小李说:“你能找到省办事处的地方吗?还是麻烦这位小王同志给你详细讲一讲。早饭,你就到那边去吃吧,顺便告诉他们,抽空我就会去那里找你们。今天上午你们就休息了吧。”
  “不错,小吴,什么时候也忘记不了工作。嗯,在这会儿的年轻人里,像你这样的工作态度,确实也太不多了。”文老对吴永成这个小伙子的好感又增加了不少。
  ……
  “文丽,你爸爸他老人家原来到底在什么单位工作?是个什么级别的高干呀??你们家怎么能住在这样的地方?你快点告诉我吧,要不然你真的想把我憋死吗??!”到了文丽住地西厢房里,吴永成实在是忍不住自己的这种好奇心了,尽管他也知道好奇心太多,实在是一种
  习惯。
  “吴永成,既然咱们到了这种程度地关系了,那我就告诉你把。”文丽也觉得她和吴永成现在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如果还再不告诉吴永成自己家里的一些情况,那真的也就显得自己没有一点诚意了。她平静地对吴永成说:‘我爸爸也算是一个老革命了。他在‘文革’之前,就是咱们国家一个部的主要负责人了。因为他地级别比较高,所以在‘文革’我们就住在这样的四合院里。像你以前的女朋友冯霞他地父亲,说起来原来还是我爸爸的部下呢!”
  好家伙,这么牛呀!!怪不得以前文丽说到冯霞家里地时候,那满脸的不屑哪!原来人家就有这个资本呀!!吴永成暗暗惊叹着。,咱这回可算是攀上粗腿了!!
  文丽似乎看出了吴永成的心里在想什么,接着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我爸爸地级别虽然高,可是从小对我们几个孩子却是管教得非常严格的。他在外面小的时候,就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你知道朱老总吧?”
  吴永成点了点头:朱老总是全国人民敬仰地伟人,那谁不知道?他在小学的一篇课文中,就通过一篇课文《朱德地扁担》、知道了老总的一些事迹。
  “朱老总还在延安地时候。一次和毛主席参加一个联欢会,当时他的大儿子也跟着去了。晚会结束以后,老总在自己坐车回家的时候,吩咐他的儿子自己走着回去。这对于他儿子来说。这也是经常地事情。因为老总平时就教育子女们不能搞特殊。结果老总回去以后。就发现他地儿子也蹦蹦跳跳地后面跟上来了。老总就奇怪了:他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和自己同时回来呀?马上就严厉地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警卫员强把他拉住、站在吉普车的脚踏板上、拽着车上地把手回来的。就这,老总还把自己地儿子训斥了半天。因为那个位置一贯是警卫员地位置。老总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凭靠自己的原因搞一点特殊。”
  好吧,看来自己的这个未来的老泰山还是相当得正统呀!吴永成不禁对文老肃然起敬。
  “打小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因为上学、除外玩耍什么地,坐过一次父亲的车;就是有时候老家来了人,偶尔用一次,爸爸也要自己掏汽油钱。绝对不沾国家的一点便宜。八三年严打地时候,一些高干子弟们也被牵涉了进去,父亲就对我们地要求更严了。我的两个哥哥成家以后。家里还有不少空余地房子。可是父亲坚决不让他们住在家里,而是让他们去住单位的宿舍。他说:‘这房子是国家给我安排地。你们住在这里不好。也不应该。等我去见马克思的时候,这房子就应该交回给国家。组织上到时候会给你妈妈另外安排住处地。什么事情也要学会自力更生。不要老依靠我们这些老家伙们挣下的那一点功劳。八旗子弟就是毁在了老一辈给他们留下的铁杆庄稼地。’”
  “好了,我懂你的意思了。”吴永成怎么会不清楚文丽给他浪费这些唾沫地心思。他笑着对文丽说:“你放心,我是相中了你这个好姑娘,可不是冲着你老爷子高干地身份来的。我也不会眼馋你家地四合院。我家的院子虽然不大,可还够咱们两个住地。这你就放心吧。快睡一会吧。昨天晚上你也没有安安稳稳地睡了一会。光顾赶路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算你聪明。我就怕你有了什么别地想法,要是碰一鼻子灰。那可就不合算了。提前先给你敲一敲警钟,免得到了后来你再后悔得、把肠子也悔青了。
  不过。你放心。有我老爸在,有没有什么人敢随便欺负你的。好了,你抓紧时间睡一会吧。让你这个县太爷给我当了一晚上的枕头,也够辛苦你得了。我去和我妈妈说一会话,一会儿饭好了。我再来叫你。”文丽做完思想工作,冲吴永成挤了挤眼睛,给他找了一个枕头。然后走出房间去了。
  看来这个老丈人还真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呀!要想沾他地一点光,那还是比较困难的。吴永成望着文丽出去的背影。自嘲地笑了笑。
  不过,他倒也不是很在意这些。能有几个贵人在背后扶持,那当然是最好了。可要是单纯说吴永成和文丽地结合。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可真地冤枉了吴永成同志了。他不过也就是有这么一想而已。更何况,他之所以一个劲儿地想在官场上得到更高的位置。也是从内心里讲,那是为了得到等多的话语权。让更多地农民兄弟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可不是为了他本人的富贵和荣耀。
  你也别鄙视他故作清高、挂羊头卖狗肉,要是他自己想大富大贵,不用说别地,就凭他二十多年的先知先觉,搞点什么买卖不能发财呀?现在国家地政策可是比他刚来的、七九年的时候好得多了。他要是不混这个官场,不敢说别的,一年挣个三、五十万,那就跟玩似的,还不用担心什么人们的议论、社会的舆论,想找几个想好的,就找几个想好的,也没有人敢放一个屁:大爷我有钱,你要人家姑娘愿意,我情愿,你管得着吗??!
  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七十章 文丽的家人们(下)
  永成本来想洗把脸以后,就躺到文丽的床上睡一会儿一胡思乱想以后,被自己的这种伟大情怀搅得心烦意乱的,躺在那里怎么也睡不着。过去的事情,就像放小电影似的,在脑海里一幕一幕的来回折腾,对于自己未来的打算,也是浮想翩翩,元神还不知道在哪里神游哪!
  算了,睡不着也不受这份洋罪了。在翻腾了十几个来回以后,吴永成干脆翻起身来,准备到院子里走一走,分散一下注意力。要不然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在今天的场面中,保证得到文家一家人的认可呢!
  “怎么,年轻人,是不是换了一个地方睡不着呀?!”
  吴永成刚走出西厢房的门,就看见文丽的爸爸文老,正在院子里背着手散步。老人也说不定是在这里专门等着这个未来的毛头女婿出来呢。
  “伯父,您好。您的气色看起来真不错。”吴永成猛然间见到文丽的父亲站在当院中和他打招呼,一是心理上没有任何的准备,只好打着哈哈。
  他设想过好几种和文丽的父亲谈话的可能性场合,也准备了一些应答的方式,唯独没有想到他们两个能在这种情况下,文老会以这种很随意的方式和他交谈。
  在他的心里,文丽的父亲一直是一位中央身居要职的高级干部,他虽然是一个穿越、重生的人,可是在他的前世里也从来没有经过这种事情,当然也更谈不上什么经验之谈了。
  到了这个世界,虽然说,他也见过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比如说冯霞的父亲、还有J省的一些省级领导们,但那些毕竟和自己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关系。如果他和文丽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文丽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异议。那他将会成为这个家庭中地一员。
  想想吧,能成为一个中央领导家的毛头女婿,这在他的前世里,那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那也只有他和几个特别相好的朋友们醉酒以后,才会卷着大舌头胡乱吹牛:“我要是中央领导XXX的女婿的话,我就会怎么怎么样……”
  文老也是个人老成精的人,这会儿哪能看不出吴永成的窘态呢?!他是想和吴永成好好地谈一谈,了解了解这个未来女婿各方面的一些情况。虽说女儿文丽以前也在电话里,和她地妈妈说过一些吴永成的情况,老伴和女儿还是对这个小伙子相当满意的。但文老作为一个经过多少风风雨雨的老人。总认为有些事情还是自己亲自调查了解,才能得到第一手更为确切的资料。
  一般人认为什么事情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而文老认为,就是自己亲眼见到地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实可信的。他要以自己多少年的阅历。来郑重其事地位女儿地这桩婚姻,好好地把一把关。
  文丽是他最小的女儿,老人们对于家中的老小那当然是碰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更何况老人已经是近七十岁的人了,现在也从一线岗位上退了下来,每个月除过中顾委有什么会议、他去出席一下的话,也就只能是坐在家里,看看内参、文件,以及一些报纸,来打发时光了。
  至于什么下棋、打牌的娱乐活动,文老想都没有想过:为革命辛辛苦苦一辈子,还没有那空闲工夫,去学那些东西。他在离休以后也不屑于去学。他认为那些都是玩物丧志的东西。就是学会了。以他现在的保卫级别,那也不可能跑到大街上,蹲到地上。和一帮退休下来的老工人们,去“争上游”、“甩老K”吧!
  这么一来。女儿的婚事也就成为了他心中地一件大事了。尽管他从来没有在嘴上流露出来。这就是人家领导者的城府。
  不过,文老也不会把自己这个未来的毛头小女婿吓着。老爷子做了一辈子地党政工作,当然知道怎么才能让对方完全放下负担、轻装上阵。
  “我听文丽说,你前几年在北京读过几年大学。对北京应该比较有一点印象吧?!”文老望着院子当中的金鱼缸,不紧不慢地和吴永成搭讪着。
  吴永成就随着文老看是闲聊地话题,一问一答地应对着。原来紧张的心态,慢慢地也放松了。此时他的心里想道:看来中央的高级领导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肉体凡身,不见得就怎么难以接近呀!
  说话间,文丽出来叫他们两个吃早饭了。
  文丽其实出来有一会儿了,她看见自己的父亲和吴永成两个人坐在院子里,有说有笑的、谈得很融洽,也就一时没有去打断他们的谈话。她知道,自己的这种高干家庭,对于吴永成这种农民家的子弟来说,也是一个很令他们陌生的环境,如果吴永成今后要正式走进这个***里,和他父亲的谈话、接触,这也是一个开端吧。
  文家的早饭也很简单,基本上是北方人的习俗:主食是小米粥、馒头,还有几个小菜。
  吴永成记得文丽说过,她父亲的老家是南方人。看来文老在北方呆的时间长了,饮食习惯也和北方人一样了。
  饭桌上吃饭的人,也就是文丽父母亲和文丽、吴永成他们四个人。在饭桌上,除了文丽的母亲和吴永成客套了几句话外,基本上别的人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吃过简单的早饭以后,文老亲切地对吴永成说:“小吴,你困不困?要是不困的话,就陪我这个老头子到书房,说一会儿话,好不好?”
  “爸爸,吴永成胆子小,你可别吓着他啊!”文丽和他的爸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你这个丫头,没大没小的,和你爸爸说些什么呀?!”文丽的妈妈横了她的老生闺女一眼,用指头指点着她说:“都说是生闺女外向。现在你还没有这么着,就成了这个样子,要是真地以后出嫁了。心里
  得我和你爸爸吗?”
  “妈妈,瞧您说的是什么话呀?!”文丽跑过去抱着她妈妈的胳膊,摇晃着撒娇似地噘起嘴。
  文老哈哈哈地笑着说:“你放心吧,闺女,我不会把你的小吴怎么着的。”
  吴永成被他们一家三口人逗得脸涨得通红,也只好跟着他们嘿嘿嘿地傻笑着。他觉得这个家庭,远远不是他想象的那么高高在上、高贵而不可攀及的样子。而是像普通人家一样,也是充满着温馨和和睦。
  嗯,这样的家庭他吴永成喜欢。在这个家庭里,他这个农民家的子弟。也感觉不到有一点点的压抑感。
  ……
  文老的书房布置得挺简单的,一张大大地办公桌占据了书房中近一半的面积,靠墙而立的一长溜书架上,摆放的大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伟人的经典著作。
  办公桌后是一把估计有个三、五十年历史地竹藤椅,此外就是几个小沙发了。
  文老领着吴永成走进自己的书房。习惯性地坐到了那张大大的办公桌后面地竹藤椅上,吴永成则规规矩矩地在他对面的小沙发上落座。
  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公务员轻手轻脚地进来,给他们两个人面前摆放好一杯冒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以后。轻轻地离开了。
  “小吴,我听小丽这个丫头说,你在上学的时候,就曾经在你们的村子里担任过支部书记,还很是做出了一些成绩。看来你对基层的情况还是掌握不少的啊!在你这个年纪,就能当上一个县的县长,很不简单哪!!”文老微笑地对吴永成说。
  吴永成知道,这也算是文老对自己的正式测评谈话开始了。他忙欠起身子,一副诚惶诚恐地表情:“我那时候年轻,在村子里担任支部书记的时候。也是靠大家的支持,才做出了那么一点成绩,实在是做得很不够地。至于那个县长的担子。也是组织上多年来对我培养和关心。其实,就我个人地能力。还是很难胜任这个岗位的。不过,既然选择肩膀上有了这副担子,我就要尽量把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人民的厚望。”
  老年人最讨厌年轻人张狂,吴永成这会儿尽量要给文丽的父亲留下一种谦虚的低姿态。
  不错,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能够在成绩面前,做到不骄不躁,还是难能可贵的。
  文老对吴永成的回答感到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轻轻的、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吴永成的说法,然后缓缓地说:“小吴,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一县之长的责任。‘县为国之基,民乃邦之本’,从秦设立郡县制以来,县一直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区划。千百年流传着一条治国理政的金科玉律——‘郡县治,则天下安’啊。
  自秦置郡县,作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基本单元,虽历经年,郡县的设置,都保持了相对稳定。可以说郡县的发展稳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石’。
  因此,古人说的‘郡县治,则天下安’,也就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你肩膀上的担子不轻呀!咱们中国的天,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被你们这种位置的一群人所撑着,你们的忠诚与否,素质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啊。”
  吴永成领悟地点了点头,看来文丽的这位高干父亲,并没有因为年迈眼花、而导致了思维的下降。他考虑问题还是那么高瞻远瞩、远胜凡人一筹啊。
  在中国,多少年来,县一级的行政长官就一直被瞧不起,在多少古戏文中,就把县一级的长官戏称为“七品芝麻官“,这里面的含义不仅仅是对他们这一阶层品位低下的诠释,还有一种只能一会不能言传的引申义在里面。
  就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县一级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单元,虽然人们也知道它在国家地位中所占的重要性,但是从上到下,对它的重视程度,却远不能和它应该有的重要地位相对应。
  作为穿越者地吴永成也知道。直到后来十几、二十年中,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了“县域经济”这个概念。并强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县一级经济地发展,才被人们普遍关注起来。
  “全国的经济在建国以后,为什么还发展得这么缓慢?我认为一个最根本的掣肘,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僵化沉闷,它无法支撑、顶托一个省、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说已经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命题。”吴永成也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毕竟他一个学校毕业、参加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