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真是太厉害了。”迈克尔略微惊讶道,显然伯恩施坦的名字还是能唬人的。
康剑飞问道:“小帕特里克先生和江之强认识?”
迈克尔笑道:“当然认识,我们认识五年多了。马丁院线有时候需要欧洲购片,江也经常出现在欧洲的各大电影节上买片,我和他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遇到的,一来二就熟悉了。”
两人话之间,荧幕上东方梦工厂的片头动画已经开始。当音乐一想起,帕特里克父子就被那片头给吸引住。
卡尔帕特里克低声念道:“梦工厂,梦工厂……老汤姆,重新放一遍片头。”
“好的,先生。”放映员应声道。
迈克尔好奇地问父亲道:“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事情。”卡尔帕特里克笑道。
看到荧幕上梦工厂的英字母,这位老先生显然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往事。
35年前,卡尔帕特里克还是个年轻小伙子,抱着对电影的满腔热爱之情,进入经营不景气的马丁院线成为一个小放映员。
从一个普通的放映员,一点点地成长为购片员,常年奔波于美国的各大电影公司。再到后来。他成为一家影院的经理,然后又成为整条院线的总经理。
卡尔帕特里克为马丁院线付出了很多,他也因此得到了很多。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源于年轻时候的电影梦。
卡尔帕特里克一直认为,在影院里做小放映员的那段时间,是他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可以不用掏钱,每天观看各种不同的电影,那种工作简直就是享受。
卡尔帕特里克转头对康剑飞道:“年轻人,你公司的名字很棒。”
康剑飞笑道:“多谢夸奖。”
很快放到了正片。这版拷贝的《皇家师姐》,是康剑飞专门请人做了英字幕的,不过对白仍旧是粤语和ri语。
等到电影放映完毕后,原对港片还颇有些不屑的迈克尔,已经完全放下了轻视的念头。
纯以这部电影中的飞车和爆炸场面来看。即便是放到好莱坞也是一流水准,电影情节也非常不错,那动作戏更是完爆现在好莱坞动作片。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部片子的演员都是亚洲人,故事也发生在亚洲,这可能会降低美国观众的观影热情。
“啪啪啪……”
卡尔帕特里克率先鼓掌,赞叹道:“非常jing彩的动作电影。即便是好莱坞也不多见。康先生,马丁院线决定放映它。”
康剑飞问道:“帕特里克先生准备如何运作?”
卡尔帕特里克:“宣传发行我会搞定,康先生不用担心。如今圣诞节已经过了近一个月,正好是电影淡季。也没什么好片可放映,我决定分出100块荧幕给这部《皇家战士》。”
康剑飞心中感叹:美国就是不一样,随便一出口就是100块荧幕。香港的三大院线打得那么热闹,影院数量最多的嘉禾院线一共才19家影院。
康剑飞问:“票房怎么分?”
卡尔帕特里克想了想:“如果票房在200万美元以下。我就只能给你15%的票房分成。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万美元的票房。我就给你增加1%的分成。”
康剑飞粗略的算了一下,100块荧幕虽然多,但马丁院线都是小型社区影院,1000座以上的影院都没几家。按照每块荧幕平均800个座位来算,每天放映三场,就算场场爆满,每天也就48万的票房。
但这种小型社区影院上座率一向很低,每天能有个24万的票房就算猛片,十天下来也才240万。十天以后上座率可能更低,打死都卖不到400万。
也就是,卡尔帕特里克最多也只给他17%的票房分成。
康剑飞笑问:“票房分成由18%起算如何?就如帕特里克先生所,现在正是美国电影市场淡季,并没有什么好片可供上映。如果没有我的《皇家师姐》的话,马丁院线只能找其他烂片凑数。那样不但不能赚钱,反而放一场就会亏损不少。”
旁边的迈克尔道:“康先生,马丁院线由于是小社区院线,盈利一般都很低,给你多一点点分成的话,我们就会亏的。”
康剑飞耸耸肩:“如果分成这么低的话,那我还不如找那些主流院线首轮放映。帕特里克先生,你是吧?”
卡尔帕特里克考虑了一下:“那就从16%起算。”
康剑飞讨价还价道:“17%。”
卡尔帕特里克虽是大型实业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裁,却还是那般斤斤计较,居然爆出了小数点:“165%。”
“好吧。”康剑飞服了。他只能期待《皇家师姐》上映之后,能够引起轰动,否则根没法拿到20%以上的分成。
jing彩推荐:
186【美国进行式】
read_content_up;
由于江之强只想租一个月,影院的租金最终没能减下来,只能以每月3万到6万美元不等的价格,一共租下25家华人社区影院组建临时院线,只影院租赁费就用130多万美元。
一家影院的经营成,包括拷贝租金、员工工资、场地租金、广告费用等等。
由于临时院线是直接从影院商里租赁,所以场地租金不用算进单部电影的放映成中。而员工的工资,那些影院商在不降低租金的同时,也承诺自己来支付员工工资,康剑飞和江之强只需要支付一些临时员工的工资即可。
另外,影院除了电影票收入外,还有专卖权收入(卖爆米花、啤酒等)。别小看这个收入,专卖权收入好的时候,几乎能有票房收入的八分之一。
如此一来,就算每场的上座率只有5成,临时院线和影院还是有不少收入的。放映一下月下来,康剑飞和江之强可以各自分到几十万美金。
几十万美元不少了,折成港币好几百万。一般情况下,江之强要买十几部西片回香港放映,才能赚到几百万港币。
影院开销最大的就是拷贝租金,几乎占到了影院开销的一半。
影片拷贝应该由发行公司来制作,不过由于这次情况特殊。康剑飞与卡尔那老家伙商量了一下,最终由康剑飞自己联系拷贝制作公司,花了15万美元制作了150个拷贝,平均每个拷贝1000美元左右。
如果这150个拷贝全放出,每天康剑飞至少能坐收拷贝租金3万美元。一个月下来,不管票房情况好坏,只要这些拷贝还在影院上映。光租金他就能收获近100万美元。
当然,现在还只有120多家影院决定上映《皇家师姐》。如果上映情况不佳的话,那影院减少放映场次或直接提前落画,康剑飞制作拷贝的十多万将有一大半打水漂。
另外临时院线那边,由于不收任何发行费用,康剑飞作为制片方,还得承担部分的宣传费。
临时的东方院线建立起来时,已经是农历腊月24,眼看着就要到中国chun节。
江之强作为临时院线的总经理。每天至少要打几百个电话,指挥着租来的25家影院进行具体运作。到了腊月26,各大影院门口都换上了《皇家师姐》的海报,由于林清霞在海外也有一定知名度,所以海报上林清霞的名字和画像格外的突出。
康剑飞亦不轻松。他联系了一家收视率比较好的华人电视台,非常无耻地再次用林清霞来炒作。讲他为了拍这部电影,专门跑美国花一个月时间才将林清霞请到香港。虽然没有明炒他跟林清霞的绯闻,但节目组还是在后期的时候插入他们的绯闻报道。
除了上电视节目,康剑飞又与美国的几家华报纸取得了联系,只花了一笔小钱,就让这些报纸非常配合地帮他宣传。
美国华报纸增加销量最重要的是什么?
自然就是报道关于华人的稀有新闻。
康剑飞是少有能登上洛杉矶音乐中心舞台的华人。他演奏的还是传统中国乐器,而且是由美国的著名音乐家伯恩施坦亲自编曲并指挥,这些内容对于华人报纸来,都是极好的新闻素材。
除此之外。康剑飞在电视节目当中与印度阿三大战的新闻,也再次出现在华报纸上。
连续三天的报道下来,康剑飞在美国许多地区的华人圈子里已经是小有名气,《皇家师姐》也渐渐打开知名度。
反正以后还要卖电影到美国来。就算是为以后铺路吧,康剑飞又忍痛以制片方的名义。花了足足10多万美元(近100万港币)请华报纸报道他自己。
什么东方梦工厂的崛起奇迹,《皇家师姐》在ri票房大卖,康剑飞真功夫刃越南劫匪,从大陆游海过来一年就成为青年富豪等等,全都成了华报纸的新闻内容。
除此之外,富卡实业旗下的那家菲尔普发行公司,亦开始在为《皇家师姐》做着宣传。除了制作海报广告外,发行公司还在一家南方电视台上了《皇家师姐》的片花广告。片花内容很短,前后也就五秒钟,不过却是剪辑的整部电影最具视觉冲击力的五个画面,每个画面只有一秒钟。
马丁院线旗下的影院,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国南部的一些州县,中部和东部也有少数,西部和北部就鞭长莫及了。
这次给《皇家师姐》做的宣传,马丁院线和康剑飞的临时院线是分开的。临时院线指向xing很强的对准华人群体,而马丁院线则是是以南方州县为主,双方都尽可能缩减宣传费用。
一直到2月14ri才开始正式放映,马丁院线才开始放映《皇家师姐》,这时已经是农历的正月初十了。
而临时院线那边,则是在宣传不足一周的情况下来,抢在腊月28那天就火速上映,比马丁院线提前了近两周的时间。
…………
…………
纽约唐人街。
这里是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30年后已经发展到4个中国城、10个华人社区的规模,华人的人口接近80万。
不过此时嘛,大陆的中国人还没有大规模出国,整个纽约才不到40万华人。
康剑飞与江之强组建的临时院线一共25家影院,只纽约唐人街就2家,亦是这里最大的两家,座位数量都超过了1000座。
唐人街别的不多,餐馆却是一家接着一家。
临近着农历新年,许多餐馆商店都挂上了红灯笼,或者是扎着红绸子,一眼望尽是喜气。
一家名叫福隆记的餐馆中,一男一女两个华人捡张桌子坐下。
由于要过年了,伙计和大厨都已经放假回家,老板亲自过来招呼道:“两位要吃点什么?”
男的那个对老板道:“炒几个你们这里的特sè菜,不要给洋人吃的那种。”
“那就来四菜一汤?”老板看了一眼二人,发现他们穿得都很朴素,不像是有钱人。不过马上就要过节了,一般人点菜也不会斤斤计较,他估摸着两人的食量,亲自跑厨房做正宗中国菜了。
这一男一女,正是未来的大导演李桉和他的女朋友林慧佳。
两人是以前伊利诺伊大学的校友,李安从伊大毕业后又转到纽约大学念电影硕士,而林慧佳则继续在伊大读书。
眼看着就要到农历新年了,林慧佳特意从香槟市赶到纽约来,与男朋友一起过年。
两人等菜之际,李安顺拿起旁边放的一张华报纸。报纸是昨天的,朝上的版面正是港片《皇家师姐》在ri大卖的新闻,后面还有一行字,的是《皇家师姐》马上要在美国上映。
李安看了一遍问道:“慧佳,你年回了一趟台湾,有没有听过这个康剑飞?”
林慧佳道:“我回的时候,正好《僵尸先生》在台湾卖得很火,那部片子好像就是康剑飞拍的。”
李安:“吃了饭一起看电影吧。”
林慧佳好笑道:“别的情侣看电影都是浪漫,跟你一起看电影好像是在研究学术。”
李安听了也是莞尔,转开话题聊其他事情了。
两人吃完饭后,牵着在唐人街逛了一阵,才朝电影院走。
也许是临近新年的原因,也许是康剑飞的宣传起了效果,又或者是林清霞在美国华人圈子里还有点名气,今天来看电影的观众还不少。
当然,这个不少是相对于平时而言,还不可能出现排队买票的情况。
买票进入放映厅,别人都是在聊天或者猜测电影情节,李安想的却是其他的事情。他看看还有许多空位的放映厅:“这部《皇家师姐》只在华人社区上映,应该是没有美国的大公司愿意购片吧,华语电影想卖到美国还真是困难。”
林慧佳道:“那部《僵尸先生》还挺不错,我回台湾的时候被小弟拉看的。康剑飞既然选择把《皇家师姐》搬到美国上映,这部电影的质量应该也不错吧。”
李安道:“卖过来也赚不了多少,华语电影卖到美国的话,发行公司会收取30%票房分成做发行费,院线公司会拿到7%的分成,电影院又分40%多,再刨各种税金,制片方也就只剩下10%多一点点了。一般的华语片,在美国最多有200万的票房,最后制片方顶多能分到30万美元。美国还算好的,加拿大和英国的电影发行费用是35%的票房,法国是40%……在亚洲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在东南亚,港台的制皮方一般能拿到35%的票房分成,就算是ri也能拿到接近30%。”
林慧佳是学生物和药剂学的,搞不清楚这些,她问道:“为什么发行费用差这么多?”
李安解释道:“东西方化的诧异,造成华语电影很难被西方观众接受,这大大增大了发行公司的宣传费用和发行风险。”
两人又聊了一阵,都是李安在电影专业上的事情,林慧佳只是不停地点头和提问。
及至电影开始,这家超1000人座位的影院,上座率居然达到了7成。
————
推荐一“小清新”的新书:《我的老婆能升级》。
听是某大神的马甲,喜欢“小清新”的同学可以过瞅瞅。
jing彩推荐:
187【涨了】
read_content_up;
对于李安来说,他选择跟女朋友一起来看这部电影,更多的是想在农历chun节期间,感受一下中国的味道,对这部电影的水准并不抱希望。
走进电影院的大部分观众都与李安的想法相同,过农历年出来的看电影,自然要看华语片才行。
临时院线的25影院,自然不可能全天都放《皇家师姐》,安排完每天五场之后,其他的空隙都排给一些老电影。这些老电影的拷贝租赁价格非常低,几乎就是白送,算是聊胜于无地多给影院增加点收入。
《皇家师姐》一开始,那先进的拍摄手法和优美成熟的动作画面,就给这些华人观众带来了意外之喜。因为以前在华人社区放映的,都是那种旧式功夫片,像这种现代化的电影几乎没有。
当看到香港的许多摩天大楼和豪华餐厅时,一些十多年没回去过的华人甚至会心生感慨:原来香港已经发展得这样好了啊!
李安与普通观众不同,他看的是电影专业方面的东西。《皇家师姐》颠覆了他对华语电影的认识,他现在才发现,原来香港也有不输于好莱坞的好片。
李安在台湾念了三年戏剧电影专业,又在伊利诺伊大学念了三年导演,更在纽约大学读了一年电影硕士。此时看了《皇家师姐》后,虽然觉得这部电影一些细节方面可以处理得更好,但真写好剧让李安来拍,他却认为自己拍出来的整体效果肯定远远不如康剑飞。
“打得好!”
“哈哈哈……”
“抓住那个混蛋。”
“主演怎么死了?”
“痛快……”
放映厅此起彼伏地传来各种声音,显然观众看这部电影已经看得入迷。不知不觉地就随势叫喊出来。
哄笑、叫骂、喝彩声穿插在整部电影放映之间,一直等到影片结束,观众都还在讨论着刚才的电影。
“这部港片好带劲啊,比好莱坞的动作片还拍得棒。”
“听说电影里死掉那个米高就是导演。”
“那么年轻啊?”
“你没看报纸吗?人家还被请到洛杉矶音乐中心表演过。”
“我听说这个人是大陆叛逃出来的兵王。还参加过中越战争的,他木头都不抱一根,一口气就游海到了香港,当天就在香港街头杀了四个越南人。”
“说大话吧你。他只是杀了两个,而且那两个越南人是劫匪,昨天《世界ri报》登的消息。”
“你们说导演做什么?这部电影林清霞最有看头。”
“是啊,以前也在唐人街看过林清霞的电影,都是艺片,没想到她居然也拍功夫片了。”
“那些飞车镜头才真是拼命,我看幕后花絮好几个人都受伤了。”
“……”
李安与女朋友林慧佳混杂在人群当中,耳中尽是观众对电影对导演对演员的议论,心中不禁憧憬道:“什么时候我的电影也能被观众这样兴奋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