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我可不能跟黄玉朗比。”上官小宝笑得有些勉强,他跟黄玉朗就是一对冤家,一个发达的时候,另一个必然倒霉。
现在的黄玉朗即将登上事业的最高峰。手底下除了画报和漫画期刊外,还经营着5本杂志和3份报纸,拥有25年历史的《天天日报》前阵子刚被黄玉朗收购。
聊了几句,康剑飞突然问道:“邝先生对漫画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问得很正经,上官小宝认真地想了想说:“日本那边的漫画越做越大。已经渗透到了港台和南洋,从创作到发行各个环节都值得港漫学习。否则早晚被日漫成功抢占市场。”
上官小宝的话明显还没说完。第一次见面他自然不可能跟康剑飞掏心窝子,似模似样的从宏观角度评价一两句即可。而他说的也并非独特见解,香港漫画界是个人都能感受到日漫的威胁,黄玉朗对漫画创作的流水线改革,其实就是在模仿和借鉴日漫的工业化流程。
“是啊,日本的漫画很厉害。”康剑飞跟着感慨了一句,才说道,“所以我觉得港漫要迅速成熟起来,题材类型也要丰富。不能老是靠着功夫漫画来撑门面。”
上官小宝原本还搞不清楚康剑飞找他干什么了,现在却有了些眉目,试探着问道:“康先生对漫画行业很感兴趣?”
“是有点兴趣,”康剑飞没有直接说收购八二画社的事情,而是说出自己对港漫的想法,“港漫的最大弊端在于市场太窄,台湾审查严格很难卖进去,南洋地区的发行又比较困难。加上现在年轻人娱乐方式选择更多,漫画市场比十年前萎缩了一半不止。像《龙虎门》、《李小龙》、《中华英雄》这三部成名漫画还好说,其他漫画能不能赚钱都没保障。”
一个东西要形成产业,首先就是市场要足够大,有了市场才会有利润,才能吸引到人才加入这个行业,庞大的后备人才群体又能推动这个产业的繁荣,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而现在的港漫由于市场萎缩,造成漫画人才大量流失,很多满腹才华的年轻人只能给黄玉朗、上官小宝打下手,熬出头的机会就仿若在起点码字成大神一样渺茫。
这个道理上官小宝又何尝不知?他感慨地说道:“市场萎缩是大势所趋,这又有什么办法?”
性格决定行事方式,面对着残酷的港漫市场现状,黄玉朗的做法是对港漫进行流水线改革,并依托几部成名漫画,进行漫画、杂志、报纸的多元化经营,如今已搞得有声有色。而上官小宝就要保守得多,他是看到什么东西比较流行,就跟风将其画成漫画,这样才能做到有赚不赔。
如果要康剑飞选择一个合作者的话,黄玉朗才是最好的人选。可惜黄玉朗跟康剑飞一样喜欢吃独食,在另一个时空里,他的玉郎国际遭遇股灾,为了避免被人收购,他甚至冒着风险做假账,最终因此而锒铛入狱。
“香港的人口就这么多,港漫想要发展的话,就得像港片一样走出去,把漫画卖到南洋和台湾。听说黄玉朗正在筹划玉郎国际上市,说不定他能借着上市的东风,将《龙虎门》卖遍南洋。”康剑飞故意提起黄玉朗来刺激上官小宝。
上官小宝确实被刺激到了,他的《李小龙》跟黄玉朗的《龙虎门》,曾经都有卖去大马和新加坡。可惜由于长达十多年的创作,两部漫画的故事又臭又长,海外读者变得越来越少,最终海外出版社不再帮忙发行出版。
倒是这两年火起来的《中华英雄》,在新加坡卖得不错,而其作者马荣成又是上官小宝的徒弟,现在却在帮黄玉朗做事。康剑飞故意提起黄玉朗筹备公司上市,这让上官小宝如何平静得了?
“黄玉朗总是异想天开,玉郎国际能不能上市还两说。”上官小宝酸溜溜地说道。
康剑飞笑道:“上市无非就是方便集资筹钱,我手里倒是有点闲钱没处用,准备投资在漫画上。”
上官小宝的心脏狂跳几下,他没有黄玉朗的野心和闯劲,只想老老实实的画漫画赚钱。若是有康剑飞这样的大财主投资八二画社,上官小宝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如果我向八二画社注资100万,能拿到多少股份?”康剑飞开门见山地问道。
土豪就是土豪啊!
上官小宝苦笑道:“把整个画社买下来都绰绰有余了。”
八二画社那几台破机器不值几个钱,最值钱的是成名十余载的《李小龙》系列漫画,以及其他二十余本漫画的版权,还有上官小宝亲手调教出的几位漫画高手。其中就包括牛佬,此时还只是上官小宝的弟子,但他未来的代表作《古惑仔》被拍成电影红极一时。另外画《中华英雄》的马荣成也是上官小宝一手教出来的,可惜被黄玉朗笼络,没有跟着他一起离开玉郎国际。
康剑飞又问道:“听说八二画社还有两个股东?”
“同德书报社和友声印刷公司,前者负责漫画的发行,后者负责印刷事务,”上官小宝说道,“两家公司的老板都是我的老朋友,他们分别占有画社10%的股份。”
康剑飞想了想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花100万将八二画社连同其漫画版权全部买下来。”
上官小宝问道:“那康先生买下画社后,准备怎么处置我?”
康剑飞笑道:“我还会买下令弟上官小威的漫画社,到时候合并另组一间新的画社,会给你们一笔合理的新画社股份。”
上官小宝真没想到康剑飞会把他弟弟的画社也买下来,他问道:“康先生真准备进军漫画界大展拳脚?”
“这样来说吧,新的画社会成为东方文化娱乐集团的子公司,可以低价获得梦工厂、凤凰台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版权,同时我的小说改编漫画版权也全部交给画社。”康剑飞阐述着自己的想法,“由于邝先生你不擅长经营,所以画社的总经理另有其人,你的职位是画社的创作总监。同德书报社和友声印刷公司,他们在八二画社的股份会被我收购,不过以后画社在香港的印刷和发行业务仍交给他们来做。”
上官小宝问道:“我能得到新画社多少股份?”
“最多10%的股份,不过你能一次性拿到100万现金,算是我买下你在八二画社股份的钱,八二画社另外两位股东的股份我会另外给钱,这样你还满意吧?”康剑飞说道。
上官小宝为人很知足,他想了想便很快做出答复:“成交!”
康剑飞笑道:“那邝先生就做好准备,把画社搬到将军澳影视城来吧。另外《飘渺之旅》准备漫画化,希望你能组织策划一下改编工作,我会叫人帮你宣传炒作。”
“《飘渺之旅》?那太好了!”上官小宝心头一喜。《飘渺之旅》非常适合改编漫画,黄玉朗就好几次试图买下这部小说的漫画版权,可惜康剑飞一直没有答应。(未完待续。。)
497【挖社会主义墙角】
想要在香港发展漫画产业,就必须要有一个有名气的系列漫画撑着,否则永远是小打小闹。康剑飞之所以买下八二画社,就是因为《李小龙》系列漫画在香港热卖了十几年,另外画社的其他一些漫画也小有名气。
至于收购上官小宝亲弟弟上官小威的漫画社,则是想把漫画从单一的功夫漫画多元化,因为上官小威是香港少有的惊悚漫画家,而且还是很有名气的惊悚漫画家。
对手里有大把钞票的康剑飞来说,进军漫画界非常轻松,他都没有自己亲自出面,只花30万就买下了上官小威的漫画社,连带着漫画社的各种版权和几个漫画人才。
两家漫画社随后几天就会搬进将军澳影视城的3号行政楼,合组之后的漫画社名字还没想好,一切都还在商量筹备当中。
康剑飞不仅仅是想做漫画而已,他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想做动画片。
跟70年代曾经繁荣一时的港漫相比,香港的动画产业起步并不晚,1948年就有动画镜头出现在电影里。而从40年代一直到70年代,香港的动画都只是给人做商标设计、给电影电视剧做动画镜头,电视里放映的动画片完全靠进口。
一直到1976年,无线tvb才联合香港电台成立动画组,给电视剧制作一些动画片头和片尾,并拍摄一些动画短片。
进入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广告商采用动画的形势做广告,香港的动画产业得到发展,并在1982年拍摄出香港第一部动画电影《老夫子》。
即便是这样,香港的动画人才也是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供职于tvb动画组。剩下的专门做动画广告。至于凤凰台现在播放的动画片,抱歉,大都是从日本和台湾进口,部分购买自美国。
……
将军澳影视城3号行政楼。
上官小威指挥着徒弟布置办公室,回头对康剑飞说道:“康先生要想找动画人才,眼睛不要只盯着香港。”
“难道去日本请?”康剑飞问道。
上官小威笑道:“怎么可能去日本请,日本的人工太高了,现在日本的许多动画片都外包给大陆的动画厂做。”
“日本动画外包给中国大陆的动画厂制作?”康剑飞吃惊地问道,这可是在80年代啊,中国还不是2000年以后的世界工厂。
看到康剑飞一脸疑惑。上官小威开始给康剑飞详细讲述这方面的情况。
中国的动画原本是非常厉害的,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也是在看了中国动画《铁扇公主》后才走上漫画之路的,此后的几十年中国漫画在艺术上从未落后过任何一个国家。
而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由于动画人员的工资过高。从1965年开始与低薪国家合作制作动画片。当时的首选合作方是日本,从而直接推动日本漫画及动画产业的发展繁荣。
经过20年的发展。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初步繁荣起来。同时也面临着美国动漫行业当年的问题——动画人员薪水过高。于是乎,日本动漫公司开始与韩国、台湾、中国大陆合作,将动漫的基础制作环节外包出去。
中国大陆现在最有实力的动画厂就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几年国家正在号召全民赚外汇,美影厂喜滋滋地接下日本的外包业务,赚美元赚得不知多开心。对于动画人才的流失并未警觉。
如今美影厂的动画人员公司是多少?
普通工人月薪几十块,手艺高超的老师傅也才一百多的薪水,数年来陆续有动画高级人才被日本的公司高薪(白菜价)挖走。
把情况大致介绍之后,上官小威笑道:“所以说。想请专业的动画人才就去大陆,上/海美影厂那边一挖一大堆。只要帮他们解决了香港的签证问题,1000块钱的月薪都能让他们去争破头。”
康剑飞对于挖社会主义墙角还是很热衷的,反正他不挖也会被日本人挖走,自己占了便宜好歹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康剑飞说道:“邝先生你是专业动漫方面的专业人才,要不你帮我去大陆走一趟?天朝政府方面的东西我会搞定。”
上官小威摆手道:“我对动画可没多少研究,我就一画漫画的而已。”
康剑飞说道:“反正挑人的任务就麻烦你了,接洽方面我会另外派人。”
上官小威这才点头说:“好吧,那我就去大陆跑一趟。”
上官小宝的办公室已经布置好了,推门进来对康剑飞说:“康先生,你先给咱们的漫画社起个名字吧,先把牌子挂起来再说。”
起名字这种事康剑飞一向懒得动脑筋,他恶趣味地说道:“不如就叫黑马漫画公司吧,漫画届的一匹黑马。”
在另一个时空,黑马漫画(dark_horse_ics)是仅次于dc和漫威的美国第三大漫画公司。这家公司要到明年才会成立,可惜现在名字被康剑飞抢注了,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重名。
上官兄弟对公司名字没什么讲究,像上官小威的漫画社就直接叫小威漫画出版社,他们只对公司的logo设计有兴趣。
把漫画公司的名字确立之后,上官小宝又说:“康先生,公司最好再办一张公仔报(漫画报纸)。”
康剑飞点头道:“公司的总经理人选我会尽快挑出来,到时候具体如何经营大家在一起讨论。”
上官小威接口道:“但发展方向还是要先确定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出一本销量超过《中华英雄》的漫画。”
《中华英雄》是如今香港最火的漫画,1982年开始单独成册发售后,最高的销量达到20万本,如今《中华英雄》的双周刊销量一直保持在15万本上下。
前面说《中华英雄》最新一期的销量是4万多,那是因为黄玉朗为了赚钱,从去年开始给《中华英雄》发行修订本。修订本的内容全是重复的,只不过画面、材质更精美,而且修改了一些不合常理的情节,完全是卖给忠实粉丝做收藏用的,即便如此也能每期卖4万多本。
至于《龙虎门》和《李小龙》两本漫画,正常情况下销量应该是5万本左右。可惜黄玉朗最近忙着公司上市,精力不足之下使劲在漫画里灌水,而《李小龙》则因版权问题断更了五期,导致两本漫画的销量都大幅度减少。
康剑飞的黑马漫画公司想要抢漫画市场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打败《中华英雄》的销量。
而上官小威如此积极地要对付《中华英雄》,乃是因为其作者马荣成是他的徒弟。当初上官小威在哥哥上官小宝的《喜报》工作,手把手地教出同样供职于《喜报》的马荣成,是马荣成实质上的恩师,至于其兄上官小宝其实只是马荣成名义上的师父。
如今马荣成的《中华英雄》火遍香港,上官兄弟却是恨得牙痒痒,将马荣成视作“上官家族”的叛徒。
康剑飞的想出的策略是,正面战场用《李小龙》对《龙虎门》,用《飘渺之旅》对《中华英雄》。除此之外,就是用上官小威的惊悚杂志开辟第二战场,再发掘新锐漫画师创作生活类、童话类漫画,《麦兜》什么的都可以提前给弄出来。
如果《飘渺之旅》的漫画不能担此重任,那康剑飞还有其他办法,如今牛佬在给上官小宝打下手,稍微提点一下画出《古惑仔》系列也不是太难。
当然,康剑飞还有自己的拿手绝技,那就是他连设计分镜头都会使用的……暴漫。
康剑飞从上官小威的办公桌上抽出一张白纸,用钢笔刷刷地画起来,寥寥几笔就够花出一个人物。
三分钟不到,康剑飞把刚画出的暴漫递出去,说道:“以后我们的公仔报每期用一个版面刊载暴漫,而且对外公开征稿,任何人都可以用暴漫画出自己的身边事,这样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公仔报的死忠粉丝。”
康剑飞画出的暴漫一共有六格:
第一格是个火柴人身体顶着个夸张的笑脸大脑袋,啦啦啦啦地在哼着歌。
第二格的人物是同样造型,不过画了几根睫毛和头发,显然是个女性,她说道:“王尼玛,你这个人好有趣。”
第三格中王尼玛夸张地大笑。
第四格女性崩坏的香菜笑容:“不过呢,女孩子喜欢让她笑的人,爱的却是让她哭的人。”
第五格王尼玛馆长式哭笑:“呃……”
第六格里的人物终于不是火柴人身体,王尼玛一本正经地把那女人按住打屁股,那女人则是面部完全变形地哭泣。
“这个东西叫暴漫?”上官小宝是个很保守的漫画家,乍一看康剑飞的暴漫完全无法接受,不过多看几眼却越看越有趣,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
上官小威也对康剑飞的漫画大为惊叹,他笑道:“用这种风格画惊悚漫画不知道是什么效果。”(未完待续。。)
498【第四届金像奖】
1985年3月,康剑飞与内地合作修建的三家电影院,分别在上/海、广/州和深/圳动工。三家电影院都是新建六层大楼,下面几层用来开百货公司,卖家电、服装、食品等等,顶楼才是电影院的放映厅。
这三栋楼都是内地政府出地皮,康剑飞全额投资。建成的大楼归当地政府所有,电影院股份康剑飞占49%,当地政府占51%,而百货公司则完全是康剑飞的产业。至于大楼所在的那块地皮属于划拨性质,理论上地皮是国家的,但只要康剑飞没跟当地政府闹翻,那他就可以无期限地一直使用下去。
康剑飞自己当然没有时间经营百货公司,等大楼建成之后,只能高薪聘请香港的百货公司管理人才去大陆做经理。至于现在,三栋大楼的工地,康剑飞都有派人去蹲守和协调。
为了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康剑飞分别捐赠200万人民币给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三所学校建造图书馆、添置新书和体育器材。
怎么说康剑飞也是爱国资本家了,该放血的时候还是不能含糊的,人家邵一夫从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