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广东大荡匪-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长期受封建会道门势力控制,这里民风剽悍,宗族争斗不断。
  伪乡长许锐礼组织匪特近百人,并发展外围组织“大刀会”千余人,伺机进行反革命暴乱。
  1949年11月,大刀会血洗乡政府,16名乡政府工作人员顷刻间倒毙在乱刀之下……
  县大队前往解围也被青面獠牙的大刀会重重包围,当场牺牲20多名战士。
  1950年1月,第四十一军接到进剿铁岗匪患任务。
  剿匪部队兵分多路袭击顽匪。
  短兵相接,敌众我寡,我军暂时退却,土匪们以为解放军惧怕他们,大量灌饮烈酒,挂着红胡子,舞着明晃晃的大刀,嘴里念着咒语,一个个失去理智,凶猛异常……
  剿匪部队的机枪响了,尸横遍野,原来这些所谓的“神兵”并不是刀枪不入!
  1。 千余大刀会徒歃血为盟,抄起磨得闪亮的大刀“杀啊!”
  龙门县铁岗,地处罗浮山脉北端,四周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号称“山中王国”。
  解放前,这里有居民4000多人,是龙门县下辖的一个乡。
  由于长期受封建会道门势力的控制,这里民性剽悍,时有宗族格斗,匪患绵年,农民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三支队,曾活动于罗浮山区,并建立过人民政权,进行减租减息。
  但铁岗圩封建势力相当顽固,政权落在了伪乡长钟绍文及反动会道门头目许悦礼、戴礼等人的手里,他们组织匪特武装近百人,并掌握其外围组织大刀会千余人,一时声势大振,企图进逼县城。
  东江三支队虽多次对大刀会进剿,也未能彻底平息,恶性势力依然顽劣。
  1949年10月,龙门地区各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此时,东江三支队奉命进驻珠江三角洲,龙门地区仅剩下一个组建不久的县大队,势单力薄。
  匪特武装头目钟绍文、许悦礼、戴礼等人,以为时机已到,便紧急策划武装暴乱,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他们广泛散布谣言:
  “政府要的民夫都是给共产党当炮灰的。”
  “乡政府已准备好500根麻绳,要从铁岗乡绑500个壮丁去前线当炮灰。”
  “乡政府贪污我们几百担公粮,现在该清算这笔账了。”
  “我们有神来保佑,大家起来打倒乡政府呀!”
  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随之起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许悦礼、戴礼乘此之机以大刀会的名义,召开会徒盟誓大会。
  他们要到会的农民斩鸡头,割手指,歃血为盟,叫嚣攻打乡政府,打跑共产党。凡不参加者,格杀勿论,云云。
  他们在神像面前盟誓,1000多会众将原先埋藏的数十条枪支挖起,抄起磨得闪亮的大刀,一场暴乱的血光之灾在反动势力的操控下下倏然爆发……
  2。 20多名县大队战士被暴徒疯狂追杀
  1949年11月1日,大刀会围攻乡政府的行动开始了。
  这时,乡政府内16名工作人员,持有长短枪13支,依托乡政府的院落和两座砖石炮楼,奋起抵抗。
  铁岗乡政府遭大刀会围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县里,龙门县县长李绍宗即带领县大队前往解围。
  但由于县大队不足百人,且多为新兵,武器也十分陈旧。他们刚一到铁岗圩东边的老鸦口,便遭大刀会匪徒的包围。
  由于大刀会人多,每张脸又用锅底污垢涂成青面獠牙,狰狞可怕,县大队的新战士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一见大刀会土匪这副模样便吓得惊慌失措,不少人拔腿便跑,来不及跑的20多名大队战士被暴徒疯狂追杀,不幸先后牺牲……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三天,李县长再次组织救援,终因兵力不足,未能奏效。
  霸气书库 www。87book。com
10。血腥“大刀会”(2)
坚守乡政府的乡长杨其祥,副乡长于炳南等16人,在院内多次插起红旗,坚守阵地,浴血奋战,最后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
  匪徒们攻下乡政府之后,即刻成立了以匪首钟绍文为“乡长”的“乡公所”。他们在圩上捕杀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的家属,手段极为残忍。
  于炳南的妻子和13岁的儿子,被会匪枪杀。
  另一名东江纵队战士牺牲后,其妻被会匪逼迫上吊。
  一时间,铁岗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龙门县县长李绍宗心焦如焚,他曾求助邻区和路过此地的部队,对铁岗会匪实施过几次进剿,但都因时间短促,或战机延误,未能将会匪全歼。
  大刀会匪狡猾如狐,往往你来他溜,你走他回。
  这种胶着性的拉锯战持续了一两个月,匪势仍炽,平民遭殃。
  3。 塔山英雄团初碰大刀会
  1950年1月,第四十一军由桂入粤,担任守卫海边防和平息广东匪患的任务。
  军部刚在惠阳安定下来,县长李绍宗就上门报告匪情,请求派兵围剿。
  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副军长李福泽等军首长,热情地接待了李县长。
  军首长听罢匪情后,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立即令一二三师三六七团去执行剿匪任务。
  三六七团即是名震中外的塔山英雄团。
  塔山英雄团于1940年组建,原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十六团,后为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
  1948年秋,国民党军在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将东北地区的全部军队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地,实行重点防御。
  东北野战军根据毛泽东关于封闭国民党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和以主力首先攻克锦州就地全歼国民党军的指示,于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危,飞抵沈阳,坐镇葫芦岛,以11个正规师组成东进兵团,救援锦州,并将主要突击方向选在塔山。
  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以三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于塔山、虹螺山一线布防阻击,第三十四团奉命扼守塔山堡等主要阵地。
  塔山一带地势平坦低洼,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抢先在塔山以南高地修筑坚固工事,使第四纵队阵地全部处于其火力控制之下。
  10月10日开始,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每天集中3~5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和军舰炮火支援下,向塔山轮番攻击。
  第三十四团官兵凭借临时构筑的土木工事,发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搏杀。
  工事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修复。
  前沿堑壕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有的连队伤亡大半,仍以一当十坚持战斗。
  子弹、手榴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直至进行肉与肉的碰撞,刀与刀的格斗。
  经六昼夜激战,第三十四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先后打退国民党军几十次集团冲锋,弹痕累累的阵地始终飘扬着被炮弹撕破的红旗。
  此战,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使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在塔山阵地前沿丢弃6600多具尸体和大批武器。
  15日12时,国民党军全线溃退。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对保障攻打锦州部队的侧后安全,夺取锦州,进而取得辽沈战役全胜起到了重大作用。
  1948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领导机关授予第三十四团“塔山英雄团”荣誉称号……
  驻在惠阳坪山的三六七团,接到命令之后,团政委郑戈令即率第二营前往军部,听候军首长的调遣。
  吴克华、欧阳文等军首长向郑戈令介绍了在座的东江军分区副政委黄庄平、龙门县长李绍宗,然后坐下来共同研究平息铁岗匪乱的作战方案。
  李绍宗介绍了龙门地区匪患情况和几次进剿铁岗会匪失利的教训。
  
10。血腥“大刀会”(3)
黄庄平谈了该股匪的特点和铁岗地势,提出了改变进剿战术的建议。
  军首长根据他们谈的情况,对郑戈令政委率队执行这次平暴任务进行了具体布置。
  郑戈令接受任务后,率二营直奔龙门。
  到达龙门县城后,剿匪部队打听到土匪武装已多次逼近城郊,县政府所属机关不得不搬往别处办公,不少商店关门停业,一派萧条冷落的气氛。
  当地群众见解放军剿部队开进县城,纷纷夹道欢迎,说是李县长搬来了救星。
  正在这时,第四十四军一三一师炮营的一个连,带着两门步兵炮和两挺重机枪,在李副营长的率领下也路经龙门。
  当李副营长听了郑政委和李县长的匪情介绍后,征得上级同意,也欣然加入平息铁岗匪患的战斗。
  为了一举荡平匪患,各方人员在龙门县召开了一个小型军事会议。
  第三六七团政委郑戈令,东江军分区副政委黄庄平,龙门县长李绍宗,三六七团二营营长于长友、教导员范丕忠,三六七团侦察股长王急进,一三一师炮营李副营长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大家根据前几次与大刀会作战的经验,作出了几项规定。
  首先是调整进攻路线。前几次都是从龙门县一路向西经左潭圩、约坊、新围、老鸦口一带冲进铁岗,土匪已摸到进剿部队的行进线路,早有预防。    这次改为从铁岗以南绕过铁岗,进入圩后从西向东打,使土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其次,着重打击匪特分子和大刀会的头目。要求在作战时注意识别匪特分子与一般会匪,匪特分子着便衣持短枪、步枪,大刀会徒多穿黄色法衣,手持刀棒等原始武器。在战场上主要打穿便衣的持枪者,对盲目冲击的刀会会徒,主要打击组织指挥的头目和点传师;
  其三,在兵力的布局上实施多层次的纵深配备,让土匪逃不出进剿部队的火力圈;
  其四,要以严明的纪律,秋毫无犯的形象进入铁岗,用行动粉碎匪特分子制造的谣言,并决定部队食用的粮食、蔬菜全部外运进来,绝不动群众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
  会议决定由李县长组织几十人的工作组配合部队一起行动,充当向导,开展群众工作。
  会后,各方进入了紧急的战前准备,一场围歼大刀会匪的战斗即将打响。
  正在这时,匪首钟绍文派人送来一封求降信。
  郑戈令即找黄庄平、李绍宗商量。
  黄、李两人看完信后说:“钟匪玩弄这套假投降的伎俩已经屡见不鲜了,我们不能再上他的当了。”
  郑戈令道:“既然如此,铁岗会匪仍用军事手段解决!”
  4。 刀枪不入的“神兵”挡不住大军的子弹
  1950年1月21日下午,进剿部队向铁岗圩进发。
  由于采用了新的进剿线路,比原先的线路要远出一倍多的路程,加上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部队行动速度较为缓慢。
  但指战员们剿匪心切,毫无怨言,不时也传来轻松的说笑声。
  部队进至永汉村时,郑戈令政委又命令六连按地图标记的羊肠小道,翻过五老峰,直扑山辰村,突袭钟绍文匪部的老窝。
  第二天拂晓,主力部队通过铁岗西口陡峭的石阶,进入西部腹地。
  二营的四连、五连立即对附近的几个村庄展开搜索,但没有发现匪踪。
  正当部队准备向铁岗圩中心的乡公所推进时,忽地在几个村庄同时响起锣声、牛角号声以及擂鼓声。伴随着这些嘈杂之声,又响起了枪声和匪徒的呐喊声。看来土匪早有防备,钟绍文的投降信不过是迷惑人的鬼花招。
  这时,天已大亮。从蒙蒙薄雾中可以看到各个村庄的人影晃动,匪徒们正在集结队伍,向剿匪部队咄咄逼来。
  郑戈令见状,立即指挥部队占领铁岗西面普济堂南北梁两处高地。
  四连、机枪连、一三一师炮连及县大队一部,控制往普济堂北面的168高地。五连在教导员范丕忠的指挥下抢占了普济堂南面的144小高地。
  
10。血腥“大刀会”(4)
这两处小高地皆可向东俯瞰铁岗全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时,太阳已经冉冉升起,绿色的山野涂上橘黄色,站在高地上的指挥员,纵目远看,铁岗周围的地形尽收眼底:
  南面,是高耸入云、山头上覆盖着白雪的五老山帽子峰;从西至北,是险峻的鸡枕山;东南,是铁门似的山峰夹持着铁岗圩的入口。
  所有山峰上都覆盖着浓绿阴沉的原始森林,高峰顶上的冰凌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从高处往下看,铁岗圩就像一片桃叶形的峡谷地带,夹在群山峻岭之间,方圆不过十数平方公里。从高地往南望去,便是逶迤连绵、烟云缭绕的罗浮山;北边则是奇峰插云的新丰山区。
  如此险要的地势,难怪人们称这里是匪霸遮天、妖邪不灭的“山中王国”。
  早饭后,匪徒们分成两大队人马缓缓地向高地开来。一队约有六七百人,逐渐接近普济堂后168高地;另一队约有三四百人,向144小高地靠拢。不一会儿,匪徒们越来越近,只见这些人脸上涂有不同色泽的油彩,身着各色道袍,下面勒着一个红兜兜,即所谓法衣,头上包着红黄黑三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布,一手拿着芭蕉扇,或擎着一个小菩萨;有的嘴上还挂着红的或蓝的、黑的胡须,一步一忽悠。
  他们一个个凶神恶煞,拥簇一起,脚步趔趄,手摇芭蕉扇,挥动着刀棍,口里吚吚哇哇地发出怪叫,装出吓人的样子。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据本地人介绍,他们口里喊的是几句壮胆的咒语,意思是“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打不倒,打不倒!”“刀枪不入,刀枪不入!”等等。
  在“神兵”队伍的前后,夹有一些穿便衣持枪的人,这大概是指挥和督阵的匪特分子。他们混在大刀会中,操纵会徒,为首作恶。
  守在高地上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看得十分真切,早已严阵以待。
  168高地上的二营于营长,考虑到会匪人多势众,经请示后将前沿阵地适当地收缩,使兵力、火力配备更为集中。
  正当部队调整的当儿,刀会“神兵”以为是解放军畏惧后撤,大声喊道:“###怕我们了!弟兄们,冲啊!”便从东、西、南三面簇拥而上。
  这些人在临阵前吞食了朱砂、雄黄等热性药物,又大量灌饮烧酒,一个个昏头昏脑地失去了理智,显得凶猛异常,不可一世。
  这时,只见冲在前面的一个挂着红胡子的“神兵”,手里舞着明晃晃的大刀,嘴里念着咒语,后面跟着一群会匪,直往四连阵地冲来。
  郑政委判断,这是“神兵”的一个头目,立即下令:“打!”
  四连班长马明超举起冲锋枪,一个点射,那个挥舞大刀的红胡子头目,一只膀子被打中了。但这家伙仍不死心,继续往前冲。机枪手张挺见状来了一个连发,红胡子仰面倒地,丢了大刀,心窝里直冒血……
  战士们端着枪专找那些穿着便装的匪特分子和带头冲锋的刀会头目进行射击。片刻工夫,已有三四十名匪特分子和头目由张牙舞爪的活物变成了一具具僵尸。
  为了控制和震慑蜂拥而上的“神兵”,设在山顶上的步兵炮、六○炮、重机枪,也一齐怒吼。顿时,炮声、枪声、喊杀声,震荡着整个铁岗山谷。
  匪特分子和“神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强烈的炮火轰击,纷纷向东面的冷水坑一带溃逃。168高地上的指战员们冲出阵地,穷追不舍,很快把300多“神兵”包围在河谷里。144高地上的五连,也把一两百会匪驱赶至冷水坑河谷。
  到了这时,这些所谓“打不倒”的“神兵”才稍为清醒了一点,连忙脱掉法衣,扯下胡子,丢掉手中的法宝,一个个地现出了狼狈不堪的丑相。
  有几个顽固的匪特分子和刀会点传师,还想试试身手,结果被解放军战士一个点射,就伸直了大腿。
  于营长非常诙谐,指着脚边一个被打穿肠子正在地上挣扎的刀会点传师,大声地问这些“神兵”:“喂,子弹能不能打倒‘神兵’?”
  
10。血腥“大刀会”(5)
“唉!谁说打不倒。点传师都打倒了,我们算啥啊?‘神兵’顶不住解放军!”
  “那你们还不赶快放下武器?”
  这些会徒赶快都放下了手中的棍棒刀枪。
  这时,郑政委命令部队将500余名俘虏押至附近的一所大院,进行甄别和教育。
  四连、五连由西向东展开搜剿。
  在搜索中,部队遇到武装会匪的抵抗。
  这是匪首钟绍文、许悦礼率领的土匪骨干队伍。
  战斗持续了一天,部队显得十分疲惫。
  郑政委原设想六连从铁岗南面自天而降,突发攻击。但六连人生地不熟,五老峰上无路可走,战士们只有将人和武器捆在一起,从悬崖上攀援而下。当六连疲惫不堪地赶到时,战斗快结束了。
  郑政委深感这是一个用兵欠妥的教训,他虚心地向连排长们作了自我批评。看来,在崇山峻岭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