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徧执批判-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部分:走近西班牙“殖民”的诸多丑陋

    在欧洲南部的老牌帝国中,似乎没有一个国家没有受到过罗马殖民。在“殖民”这个词被用滥的时候,人们仍然记忆着“殖民”的诸多丑陋,其实“殖民”也可以有一个好名字:文化融和与传播。无法掩盖的事实真相是    
    ,殖民必须以军事战争先行,所以侵略干预的恶名是“殖民”的必须特征。但即便如此,从长远来看,被殖民是好事,比如罗马帝国在欧洲和非洲的“殖民”,就把自己相对高级形态的社会文明带到了世界各地,没有得到这个好处的国家甚至悔恨不已。例如德国人就哀叹,是他们善战的祖先把罗马人打败才使德国长期落后于英法国家的。所以说,假如西班牙不是在公元前3世纪的218年被罗马人临幸过,还不知道西班牙是否有后来的辉煌。只是这颗文明的种子孕育的时间太长了些,长达1000年!此前的时期西班牙一直被来自非洲的伊斯兰教文明所统治,具体的引入者是阿拉伯人,也就是摩尔人。再往前,罗马人统治了伊比利半岛7个世纪。这段文化对于西班牙不会没有意义。不过“殖民”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被相对落后善战的民族殖民那就是一场灾难了。我认为中国正是历史上不断被落后游牧民族入侵“殖民”,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中国的文明发展。    
    在罗马人到来之前的公元前6世纪,西班牙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文字。罗马人的入侵是第二次的文化融和。西班牙历史学家通常把公元5世纪来自中欧的西哥特人建立的短暂政权称作“半岛上第一个国家的缔造者”,因为这时候才出现了统一的政权。    
    8世纪初西哥特家族内部分裂,有人引狼入室,把北非的阿拉伯人延入了西班牙救急。公元711年西哥特王国灭亡。756年倭马亚国王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在西班牙建立后倭马亚王朝,开始了长达7个世纪的统治。历史上的“穆斯林西班牙”创造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灿烂文化之说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相对宽容的伊斯兰教允许犹太教和基督教与他们和平共处,并且他们长期共存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圣地亚哥应该是到西班牙传教的第一位基督教徒,所以圣地亚哥这个西班牙小城的由来就不言而喻了,同时这里也是一个著名的朝圣之地。    
    败退的西哥特贵族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半岛北部地区他们与南部的后倭马王朝的阿拉伯人抗衡,最后形成了以下这些小王国:阿斯图丽亚斯、莱昂、卡斯提利亚以及阿拉贡等。    
    1469年,卡斯提利亚王国的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与阿拉贡王国的费迪南二世结为秦晋之好,两国后来合并,成为今天西班牙的“雏形”。其他几个小王国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并,他们共同团结起来,于1492年彻底打败了阿拉伯人,统一了西班牙全境。这个驱逐阿拉伯人的战争过程可以说自从阿拉伯人实行统治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历史上被称为“光复运动”。西班牙统一同年,哥伦布在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下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开始走上扩张的殖民地道路。与罗马殖民不同的是西班牙野蛮殖民中的残酷性,在美洲西班牙的殖民过程中曾经遭到过激烈的反抗。


第六部分:走近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

    今天,胡安·卡洛斯一世的祖母是英国王族,妻子索菲亚是希腊公主。在卡洛斯的身上依然体现了古老西班牙的王室婚姻特征——国际性。据说这夫妇俩都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后裔,也是伊丽莎白二世的表弟妹。惟一不作美的是索菲亚是东正教徒,欧洲王室之间是不与异教徒结婚的,这对早已相爱的情侣在卡洛斯祖母与罗马教皇的斡旋下才得以顺利结婚。    
    我本来想罗织一张简要的西班牙与欧洲王室的婚姻表,但是手中资料不全,只好作罢,只有等以后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再来继续这个有趣的工作了。我打算掉头把西班牙的王室做简要的介绍。    
    西班牙人看来宁愿承认来自欧洲的西哥特王室,也不愿意承认在他们国土上统治了700年的阿拉伯王室。就如英国人一般从1066年才开始计算他们的朝代,西班牙人则喜欢从15世纪的伊莎贝拉女王开始叙述他们的王室历史。并且这个王室其实正是西哥特人的后裔,他们始终在北方抵抗阿拉伯政权,这个长达几百年的收复失地的“光复运动”其实是在1212年阿方索八世领导的战役中就扭转了西班牙的政权局面,只是在15世纪的伊莎贝拉这里获得了最终的彻底胜利而已。    
    我看到的《西班牙王室》连阿拉伯人根本提都不提,人家毕竟在这里称王700年。其实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况且那也有过一段辉煌的穆斯林历史。不过我更愿意把那段辉煌总结为一种文化的交融结果,东西方文明汇合学习的结果。想必作者是想把重点放在近代,说是王室,其实更多是讲卡洛斯国王与佛朗哥的事情,而故意忽略阿拉伯人也可能是西班牙的习惯。    
    伊莎贝拉的丈夫在与其结婚后5年才出任他自己王国的国王,实际上他们合并后的国家存在着两个国王,事先伊莎贝拉就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王了,最后历史把这个期间命名为“男女王时代”。从这里开始西班牙走向繁荣统一。    
    “男女王”之后西班牙进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伊莎贝拉的女儿胡安娜接替王位,其夫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尽管丈夫不忠导致女王精神崩溃,但王位却依然必须传给哈布斯堡的后代,这就是他们的儿子卡洛斯一世(和今天的国王听起来一样,但是西班牙人的名字很长,并不全部一样,所以今天的国王是另外一个“卡洛斯一世”)。他从母系继承了西班牙、意大利、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地,从父系方面继承了奥地利、尼德兰、卢森堡等国。1519年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欧洲他被称作“卡洛斯五世”。西班牙被称为横跨四大洲的“日不落帝国”。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殖民帝国的    
    出现。这个时期可以视为西班牙在世界上最为显赫的时期。    
    西班牙有个新近拍摄的电影《疯女胡安娜》就是上面所说的女王。她的事迹被数次搬上银幕,充满了爱情与婚姻的感伤。    
    菲利普二世(1556…1598)接替卡洛斯一世的王位,但是没有继承辉煌,却将西班牙带向没落。这时的英国成为西班牙海上霸权的威胁。英国的海盗猖獗,成为西班牙的心头之患。又加上苏格兰的玛丽女王与英格兰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之争,菲利普二世屡次在中间阴谋挑拨,最终玛丽被伊丽莎白处决。这样菲利普二世与伊丽莎白女王必须决一死战。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之后西班牙迅速走向衰落。    
    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执政使西班牙深深地嵌入了欧洲政治。菲利普二世之后统治西班牙的是:菲利普三世(1598-1621在位),菲利普四世(1621…1665在位)和卡洛斯二世(1665…1700在位)。据说菲利普三世之后的西班牙国王一个比一个昏庸,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    
    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卡洛斯二世,接替他的是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称菲利普五世,他来自法国波旁王朝。路易十四的王后是卡洛斯二世的姐姐。法国宣称,卡洛斯二世的遗嘱传位给姐姐的后人,也就是菲利普(路易十四的儿子早死,只有孙子)。卡洛斯在奥地利的妹妹一家也争夺王位,从而发生了一场长达13年的世界大战,英国、荷兰支持奥地利,西班牙、巴伐利亚则支持法国,在美洲这次战争称作“安妮女王战争”。以菲利普不得同时兼任两个国家的国王成为停战的最后协议。波旁王朝由此开始。    
    波旁王朝的前三个国王是:菲利普五世(1700…1846在位)、费迪南六世(1746…1759在位)和卡洛斯三世(1759…1788在位)。    
    卡洛斯三世是个开明的君主,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随后的卡洛斯四世(1788…1808在位)上台时,革命的警钟正在敲响,他是个徒有其名的国王。在拿破仑的威势下西班牙派出海军和法军一起与英国作战。但拿破仑没有把西班牙的独立放在眼里,占领葡萄牙之后拿破仑占领了西班牙。惊惶之中卡洛斯四世宣布退位,其子费迪南七世在1808年登基。插图《人类》232 1808年5月3日 戈雅 油画 西班牙 1814年    
    拿破仑用计谋把西班牙王室成员全部软禁在法国,然后选定自己的哥哥约瑟夫·波那巴为西班牙国王。波那巴王朝在西班牙只存在了不到5年,这期间遭到西班牙本土人民以及英国的强烈军事抵抗,史称“独立战争”。    
    费迪南七世重新回到西班牙,但是他回国后对于自由民主的压制引起民众起义,1820年费迪南七世不得不宣布他忠于1812年的宪法,大赦政治犯。1823年西班牙进入“黑暗十年”。


第六部分:走近西班牙军事政变

    1833年费迪南驾崩,他的继承人只有女性——3岁的伊莎伯拉。从这个时候开始埋下了以后西班牙长期的王权派系争端,甚至一直发展到今天。起因是西班牙的“传统派”希望费迪南七世的胞弟上台取代伊莎伯拉,但最终还是伊莎伯拉登上了王位,暂时由其母克丽思婷娜摄政。伊莎伯拉实际登基是在1843年。1848年欧洲革命运动把自由主义思想传入西班牙,1868年海军起义,政治无能、作风荒淫的伊莎伯拉被迫逃往法国。    
    1869年制宪会议召开,宪法规定西班牙为世袭君主国。由于国王空位,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有机会充当国王的人选纷纷拒绝了做国王的推荐。可见在19世纪做西班牙国王已经不是个好差事了。    
    1870年西班牙制宪会议选举意大利萨瓦家族的阿玛德奥为国王,两年后的1873年,作为一个并不了解西班牙局势并且对西班牙政局无能为力的外国人,他在惊惶中迫不得已宣布退位。插图《人类》248 斐迪南德七世像 戈雅 画布油画 1814年    
    1873年,经过短暂辩论,议会宣布成立共和国,这是西班牙的第一个共和国,前后有四个总统就位,但是西班牙的无政府状态并没有真正结束。    
    1874年12月,军事政变将共和国推翻,古老的波旁王朝再次复辟。这次上台的是伊莎伯拉的儿子、流亡国外的阿方索十二世(1874…1885在位)。他复辟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修改宪法。1876年的新宪法规定,西班牙为世袭君主立宪国,议会由权力相等的两院组成;宪法承认言论和结社自由,天主教为国教等。阿方索十二世不仅自己体弱多病,而且所娶第一位妻子新婚不久就夭亡了,沉郁的心情使其健康状况更加恶化,好在他很快迎娶了新人。不幸的是在尚未看到一位男性继承人之前国王自己就撒手人寰了,时年28岁。    
    1886年出生的阿方索十三世1902登基,这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人物。可以说他在母腹已为国王,也就是说他是阿方索十二世的遗腹子。并且从以后的政治功绩来看他可谓是个有魄力的君主,这部分应该感谢他那来自奥地利的母后。这是一位沉着冷静而又品性高尚的女性,在儿子即位之前由她摄政。并且最奇特的是她力排众议,没有立先前的两个女儿为王,而是指定腹中的儿子为王——她很肯定地说她怀的是个儿子。    
    在阿方索十三世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方索利用中立国名义大发战争财,他的优裕生活引来了无数欧洲王室羡慕的眼光,西班牙的经济也得到空前发展。乐极生悲,1931年西班牙波旁王室统治遭到重大挫折,君主制与革命的冲突不可避免。一系列社会难题在很短的时间内换了11届政府后还没有得到解决。军人政府驱赶文人政府,下层工人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矛盾无法    
    调和,1931年推翻国王实行共和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局势越来越复杂难测。为安全考虑阿方索十三世离开了西班牙,定居意大利罗马,留下了一个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西班牙。但这个流亡王室政权与西班牙共和国相对抗,和佛朗哥保持一定的合作联系,成为一只西班牙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阿方索十三世的三子是胡安·卡洛斯,是当今国王的父亲。很不幸阿方索十三世迎娶的漂亮英国公主带有血友病基因,导致他的后代有数个先天残疾,非聋即瞎,还有的直接在轻伤后死于血友病。所幸胡安·。卡洛斯是个健康的孩子,他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因为与平民结婚而失去王位——按照西班牙传统,王储一旦与平民结婚便等同自动放弃王室全部权力;另外一个哥哥是聋哑人,他书面自动放弃王位继承权。所以胡安成为惟一的继承人,但他从来没有真正拿到过王冠。今天的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是胡安的长子,父子俩同名。    
    提起大家再一次注意的一个有别于中国历史的事实是,西班牙王室从来都只遵循了一个血统,无论是西哥特王室、哈布斯堡王朝还是波旁王朝,同一个血统从来就没有中断。除了阿拉伯人和波拿巴·拿破仑家族,农民起义在西班牙从来就没有成功夺取过政权。


第六部分:走近西班牙西班牙的内战

    我一般看历史的兴趣来自于急切澄清我不了解的一些事实,不管是一个令我迷惑的社会历史结论还是令我疑惑的人物评论。对于西班牙和佛朗哥就是这样的考虑。    
    在我们印象中,佛朗哥是一个独裁者,是一个冷血的人,简单地说十恶不赦。不过在搜集了一些资料之后我开始反思某些东西。但这个前提是不会改变的:他确实是个独裁者,并且他确实使西班牙封闭了36年。佛朗哥是共产主义的仇敌,同时,佛朗哥有着极其强烈的传统王权观念,甚至在他与胡安谈到与已经过世的阿方索十三世的交往时,这位强硬的将军竟然会热泪盈眶。实际上这两种思想贯穿了佛朗哥全部的政治思想:不惜一切地反对共产主义在西班牙上台,同时维护西班牙的传统——君主王权。    
    1931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没收国王的全部财产,宣布国王不受法律保护,并且判国王有叛国罪。这个事实本身引起一些传统派和军人的反感。1936年社会党、共产党、左翼共和党组成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取胜,引起国内外反对势力惊惶。王室、军队、共和国以及其他各方势力集合起来的矛盾迅速膨胀,引发了西班牙内战,最终实际上演变为一场法西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阵线的大对抗。    
    西班牙是个传统势力很强的国家,自1931年开始推翻国王之后就政局不稳,1936年的内战爆发几乎是必然的结局。在大选中失落的资产阶级、军人和国王站在一个阵营之内,军人政变的首脑正是佛朗哥将军。他们兵力不够,并且英法拒绝了要他们出兵的要求,阿方索国王与佛朗哥共同出面努力,向德国和意大利求援。德国是第一大援助国,仅意大利就送来了2000门大炮、1万件自动武器、24万支步枪、900辆坦克,还有汽车和舰艇等,仅飞机就有1000架,另外有15万意大利正规军和德国军人参加了与共和国的作战。    
    所有人都承认这次震惊世界的内战是西班牙的一场灾难,包括佛朗哥都这样认为,并且在佛朗哥统治期间,西班牙人把内战爆发日定为国庆节来提起纪念,佛朗哥还把内战的死难者集合起来埋葬,并且说自己最后也将和他们埋葬在一起。三年里的死伤规模是西班牙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场大屠杀。    
    按照当时的混乱,很难说佛朗哥不获胜的话,西班牙有什么样的未来,是苏联式的或者西方民主式的共和国得以建立也难说,但历史事实却是佛朗哥获得了胜利。佛朗哥在1975年83岁时去世。尽管佛朗哥在任期间百般努力,但他依然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最后不得不实行自力更生的自强政策。    
    佛朗哥的孤立有着独特的西方尤其是欧洲色彩。这里起码有四个原因:首先,佛朗哥和德国与意大利的特殊亲密关系,甚至他曾经将一只部队交给希特勒的长枪队指挥到苏联打仗,无疑这些行为都影响了他与盟国的关系。他后来迅速做了一些弥补,例如宣布中立等,却没有最后挽回影响。第二,他实行真正的专权独裁统治,这与西方的民主政治是相违背的,也遭到欧洲的唾弃。第三,他是反共产主义的,所以在红色国家他根本就是个天然的仇敌。第四,欧洲国家有着深远的贵族传统,甚至欧洲至今都存在着许多君主制国家,他在稳居首脑之后迟迟不将国王迎回,是不符合欧洲古老传统的。为此连佛朗哥自己都感到羞耻,所以为了掩饰他的独裁统治的长期过渡性,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