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火中原-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权取而代之。

到了十月底,终于得到了热河方面小皇帝一伙准备返回北京的消息。奕欣积极进行着政变的准备工作。为了大小热河方面的疑虑,我军在北京的部队已经全部退出,政变主要由在京的八旗军以及曾格林沁的骑兵进行。我们虽然表态支持奕欣他们,但是不直接参加政变。奕欣他们当然也不希望我们直接参与。但是他无论如何想不到我们是另有打算的。

情报部门密切关注着局势。在长江流域,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已经明显占据了优势。

褀祥政变终于爆发了。比原来的时间略略早了些日子。

我们立刻派密使进京向奕欣表示支持,同时表示支持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肃顺立刻被心狠手辣的西太后斩杀在了菜市口。另外两个清朝王爷载垣、端华被赐死。

奕欣和西太后达成了交易,改元同治。垂帘听政的丑剧就要上演。

正文 42。政变(8)

  我们严密控制住山东和直隶南部的交通要道,不断截获清廷向南方督抚们征求意见的函件。凡是我们认为可能不利的信息一律截断,只让我们认为可以传出的信息传出去。河北、山东沿海港口、船只一律不准出海,两条军舰在天津外海不断巡逻,防止不经我们控制的信使从海上到达南方。

骑兵部队悄悄从彰德一带向北移动,第二师的部队也在向德州、天津一带集结。

清廷终于昭告天下要垂帘听政了。牝鸡司晨、女主主政,封建王朝中绝大多数人是难以认同的,但是曾国藩们虽然号称名教的卫道者,可是对此却没有公开反对的勇气。

我们可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早就印好的讨伐檄文立刻发了出去。

比檄文更快的是我们的部队。第一师立刻从保定一带北上,骑兵师主力从西侧绕过北京向曾格林沁的部队警戒。崔明贵的战车和炮兵部队也迅速到达了北京城外。第三师一部向胜保的部队猛扑过去,而留在冀东的地方武装以及民兵也得到了向各自地区清军攻击的命令,如果暂时无力消灭当面的敌军那就把他们围困起来。几乎一夜间,冀东的大部分县城被我军收复。胜保带的部队还没来得及得到西太后的封赏就在第三师的暴风雨般的攻击下瓦解了。战斗完全一边倒,大部清军被俘虏。胜保本人却不在军中。此前他已经经过我军的防区南下,路过天津的时候还和秦雄见了一面,这个家伙牛皮哄哄的,什么二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文武全才云云,以前在与太平天国北伐军以及捻军的作战也多有胜绩,可那些人其实只是拿起武器反抗压迫的一群农民而已,其实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军队的。秦雄当时忍住气,硬着头皮招待了他。路过山东,刘奋战根本不和他照面,只是让那个傀儡巡抚谭廷襄出面接待他,主要是为了迟滞他南下的时间。这家伙不知道出了我们的防区没有,赶紧通知南面的部队抓住这小子。

第二师和第三师一部从东南迅速进占通州。骑兵师迅速占领了怀柔、顺义和密云。曾格林沁的部队一触即溃,残兵败将再次向察哈尔方向逃窜。

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以及炮兵、战车部队把北京城团团包围。师出有名,冠冕堂皇。上一次是抵抗洋人的侵略,北上“勤王”这一次是反对“妇人篡政,维护国本”,中华军将再一次扮演“挽救大清国命运”的角色。

西太后和奕欣等的恼怒和恐惧难以形容。奕欣身边有我们的联络人员,他急忙忙叫来责问。这联络员是申俊逸手下的特工头目,很是机灵。连忙答称误会,愿意立刻出城充当信使解释误会。带着恭亲王的书信,召集身边的部下出了王府,潜伏在城内的特工和100多名以及崔明贵留在原来在北京的大宅院里的两辆装甲车已经聚集在了恭王府附近,零零星星的枪声已经在城内响了起来,敢于阻挡这伙人的清军实在不多,现在都已经横尸街头了。他们也不管王府内外的纷乱,装甲车搭载步兵向东面东直门开进,一些步兵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马车,步兵们荷枪实弹搭载马车跟在装甲车后去夺占城门。百姓家家关门闭户。

正文 43政变(9)

  第二师6团首先进入东直门,严格来讲并未经过战斗,仅仅是接收而已。6团迅速沿东城展开。占领控制其他城门,后续部队迅速入城抢占事先分工的各个要点。城内传来清军惊恐的喊叫声和零星的枪声。很快。第一师和战车部队甚至炮兵部队也从不同方向入城。外城城墙完全为我军控制。一些城门上架起了大炮,虽然威慑的意义更大,但是部队并没有松懈,完全最好了战斗的准备。事先动员的时候各级指挥员反复强调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充当清军的角色让这些受过中华军特色政治教育有政治追求信仰的官兵快有些'忍受不住了。这些好了,又要公开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目标战斗了,当然,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可能还要使用“清军”的名义,但是控制清廷后的情形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从这一刻起,清廷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躯壳了。

劈柴胡同,肃顺的家人被找了出来,李守业向他们宣称我们起兵入京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纲常法纪,举兵为肃中堂报仇清君侧。牝鸡司晨,妇人主政本来就不得人心,何况又刚刚杀了顾命大臣,抄了肃中堂的家?那些家人当然愿意协助我们。载垣、端华的家人也被找到了,一些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被株连清洗的八大臣的余党也纷纷向我军输诚。中华军成了他们的救星。我们现在还真是用的着他们。一些人跟着第一师去攻打恭亲王府。

迫击炮弹发出尖锐的呼啸划出弯曲的弹道落进王府发出轰然巨响,烟火,尘土、碎石和惨叫、哭喊声混在了一起。王府的卫士从墙上刚一露头就被光复枪打了下去。府门被炸开了,第一师一部冲了进去。那些红着眼急于报复的八大臣亲属、亲信跟着我军冲了进去。虽然有我军战士不住制止,但是杀戮还是发生了。我和陈浩心照不宣,对于恭亲王,我们不想留活口,但是有不想直接杀害,这些事情就让这些八大臣的人去干吧。不过,我们保留必要时事后追究的权利。至于趁乱抢劫的家伙,我们在门口包围警戒的部队是不会让这些家伙把“战利品”带走的,说不定他们还会给自己带来一个被关押或者更严重的后果。

第二师负责攻击内城,占领皇宫。同样,也带了一些协助我们“清君侧”的清廷人员,甚至一些刚被革职的官员也参加了进来。一方面是要报仇,一方面也想在新的权利分配中捞取资本。很好,杀害两宫太后的“罪名”就由他们来背好了。两宫太后是不能留的,尤其是那个西太后,我军不杀俘虏,何况还是女人呢。可是反对宦官乱政和后宫乱政一向都是很带正义性号召力的行动,谁让她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搞什么“垂帘听政”呢。我真奇怪,满口“捍卫儒家正道”的曾国藩们当初怎么会甘心听命于这个女人呢?真是奴性十足,屈服于'淫威。看来,他们对我们的二次政变应该也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至于以后逼宫让小皇帝退位禅让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这不是眼下的事情。到时候,实力说话。现在我们的名义可是十分的堂皇,立下如此“大功”,控制朝廷大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行,要趁着这个时候把那些世袭的皇族铁帽子王们多弄死几个,在北京的又一个算一个,就说是八大臣余党干的。再给他们发丧,惩办几个肃顺们的亲信死党就是了。

正文 44。政变(10)

  混乱的局面一天一夜就平息下来。我军完全控制了外城。八旗京营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一些王府的家丁们作了一些抵抗。个别王公大臣家里豢养的武林高手给我们的攻击部队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在强大火力的压制下,传统的武功实在难以发挥原有的威力。也许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武林中顶尖的角色。顶尖角色应该不会甘愿充当别人家养的打手的。

刘奋战亲自带领王弘义部进攻紫禁城皇宫。刘奋战很想和所谓大内高手过过招的。我和陈浩严令不准逞血气之勇。其实我们内心何尝没有这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尤其陈浩,号称内外兼修,玩冷兵器的高手,不过,那是后世,不知道和这个时候到底有多大的差别。

皇宫方面无疑是这次行动的重点。我和陈浩联袂进入内城。除了警卫班,还有崔明贵带了10辆装甲车随行。

在警卫人员的簇拥下进入了紫禁城,随处可以见到倒在地上的太监和御前侍卫。这里看来还是经过了一番战斗。

刘奋战迎上来报告皇宫已经完全控制。被俘的宫女、太监被集中看押。

不久,传来喜讯,两个乱政女人和小皇帝在北海园子内被抓获。现在小皇帝已经被带到一处阁子内看管,两个女人被囚禁到了灜台。真有意思,这是谁的主意?

那个慈禧是绝对不能留下的。可是怎么处理呢?怎么没有像奕欣一样在混乱中被杀死呢?怎么办?申明乱国罪状,明正典刑?怕是也有麻烦。我和陈浩此刻都没有参观皇宫的兴致。指示刘奋战迅速清点皇宫物品,防止慌乱中丢失文物。另外赶紧让已经先期赶到的政治部下属的内卫部队接管皇宫。

一个清廷大臣过来参见我和陈浩,杜翰,前军机大臣,刚刚从天牢中被释放出来。本来这是西太后欲置之死地的深恨之人,只是政权尚未稳固,一时还没有下手,原本给他的处置是要发配新疆充军的,到时候其实难逃一死的。如今重建天日,积极协助我们的“反对妇人乱政”的“清君侧”行动。

陈浩微笑道:“杜大人辛苦,本人前番奉朝廷之命出使西洋,早就听到杜大人才名,今日谋面深感荣幸,杜大人助我们扫清妇人乱政,重复乾坤,扶正纲常,居功至伟啊。”

“哪里,两位大人举义兵,清君侧,挽狂澜于既倒,救黎民于倒悬,重振朝纲。才是大清真正的大功臣。”杜翰说。也许有几分真情,至少他本人的命运因此改变了。

我笑道:“杜大人,以你之见,对乱政的两个妇人当如何处置?”

“这个,他们叔嫂狼狈为奸,败坏纲常,又觊觎神器,冒天下大不韪,妄言牝鸡司晨,颠倒阴阳,擅杀顾命大臣,乱政祸国,罪大恶极,实在是罪不容诛!”杜翰气愤道。

“杜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这两个毕竟是当今的太后,特别是那个伶牙俐齿的狠毒的西宫,是皇帝的生母,如果下诏明正典刑,恐怕有些不便吧。”我说道。

提起西太后,杜翰咬牙切齿:“这个西宫太后,实在是伪居后宫之人,前肃中堂在日,尝言先帝曾有行钩弋夫人旧事之意,只是肃中堂心慈,加之恭亲王巧言蒙蔽致有后来之祸。”

陈浩道:“恭亲王已经在混乱中畏罪自杀了。这两宫太后好端端地落入法网,可是总不能把她们押赴菜市口杀头吧,那样也太骇人听闻了。”

杜翰无语。

我笑道:“咱们还是见一见这两位名闻天下的太后,特别是那个西太后再说吧。”

陈浩点头:“杜大人也一起去吧,不管她们是风还是虎,现在都已经在笼子里了,我们两个当了大清朝的王宫,居然连皇上、太后都没有见过,也是当时情形实在特别,一切都是天意。不过这次还是要杜大人引荐呢。”

杜翰看着陈浩的笑模样,疑惑地答应:“遵命。”

正文 45。政变(11)

  这是北海园子内的一处暖阁。秋末冬初,景色宜人。

骑兵师的女兵押着太监们把两个曾经地位尊崇的女人抬了过来。旁边还跟着几个惊魂未定的贴身宫女。

进得门来,两个贵妇一人已经吓得脸色发白,不住颤抖,这个应该是慈安太后了,另外一个倒还镇定,眉宇间透露出愤然,这个就是原本历史上祸害中国48年的慈禧太后了。

我看到坐在一边的杜翰身体也微微颤抖。不知道是愤怒、激动还是有些害怕?

陈浩微微一笑,问:“我如果没猜错的话,左边的应该就是太后陛下了。”

慈安颤抖道:“你是谁?如此胆大妄为?”

杜翰想起了陈浩委托的“引荐”的职责,说道:“这就是为国定乱的信阳公,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陈公,旁边的就是勤王攘夷的功臣洛阳王徐讳亮者。”这也滑稽,竟然不认识。当初清廷答应我们的条件当然是敷衍而已,手续不全,肯定是想日后有力量的时候再剿灭我们的。

慈禧面色冷峻看着我们:“你就是那个徐亮?”

“大胆妖妇,如此无礼!”杜翰掩饰不住对这个女人的愤恨。

我笑着摆摆手:“杜大人不必如此激动,这个人毕竟还是当今皇帝的亲生母亲,纵有大过,称呼为妖似乎不妥。”

杜翰无言。旁边几个被我们拉来“听审”的清廷官员连连点头:看来洛阳王并非乱党,言辞深明大义,看来朝廷复兴有望。不知道我们打的算盘是让这个朝廷彻底寿终正寝的,现在只是它还有利用的价值。

慈禧似乎从我的话语中听出了生机,缓缓道:“徐王爷,朝廷顾念你勤王攘夷的大功,不仅赦免了你们以前倡乱中原的弥天大罪,而且破格加位王公,你保举的部下也多有封疆重任,此本朝从未有过的厚恩。汝等为何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听信小人蛊惑,作乱逼宫?如果你们现在悬崖勒马,幡然悔悟,本宫念你们以前大功,更兼新入本朝,尚难辨本朝忠奸是非,受了小人蛊惑蒙蔽,一定赦免你们的罪过,仍然倚为朝廷柱石。”

我和陈浩相视一笑,说道:“两位先请坐。”这是像一个客厅般的布置,座位没有高下之分。倒有点圆桌会议的意思。

待两位地位尊崇的女俘虏坐下,我笑着问有些不知所措的杜翰:“如何?”

杜翰鼓起勇气:“王爷仁德,但是万万不可听信这妖、这后宫乱政首恶的花言巧语,先帝在日就看出这妇人的狼子野心,曾经问计肃中堂欲行汉武钩弋夫人旧事……”

“你这贼子,信口雌黄,真正是妖言惑众,当灭九族!”站在慈禧背后的一个太监服色的人尖着公鸭嗓子叫道。

很嚣张啊。我和陈浩对望一眼,陈浩笑道:“敢问这位公公贵姓?”

那家伙立刻换了一脸谄媚:“回陈公爷话,小的姓安,小的刚才是护主心切一时激愤,请徐王爷、陈公爷赎罪。”

我脱口而出:“安德海?”

“小的贱名有汝王爷清听。”安德海其实还是很为自己的知名度得意的。

正文 46。政变(12)

  我对陈浩使了个眼色,握了一下拳头,陈浩心领神会,脸上忽然沉了下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德海?好了,我正找你。”未等安德海问陈浩找他干什么,只听陈浩喝道:“把这个安德海拖出去明正典刑!”

警卫们答应一声冲了上来,高山亲自上去指挥动手。这次带来警卫首长的人员都是他亲自挑选的警卫团中的姣姣者。

安德海吓得连连哀求饶命。

慈禧倒还镇定,这个26岁的寡妇胆色还真不是一般人具备的,起码比她旁边吓得脸色煞白的慈安强多了。要不然怎能将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呢。

只听得西太后吐字清晰朗声道:“慢,信阳公,你这是做什么?小安子虽然不该胡乱多嘴,但是他并非干政,只是怒斥乱臣贼子而已,这个杜翰犯上作乱,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可得而诛之,小安子激于义愤,一时出言斥责,虽然唐突了一点,又有何罪?洛阳王,难道你真的想和那些乱臣贼子站在一边吗?是做千古忠臣,还是被后世唾骂的乱臣奸雄,可就在你一念之间了。”说的义正词严,跟真事儿似的。

我暗自好笑,心想你是个什么货色本哥们太清楚了,而且原以为是个什么倾国倾城的脚色,其实真的是姿色平平,后世到处可见这样霸气精明凶悍的女强人的,那个在热河翘辫子的咸丰实在眼光不咋的。不过现在戏还是要演下去的,主要是给这些在座的清廷官员们看。舆论很重要啊。本哥们清楚。

我摆了一下手,暂时让高山他们停止往外拖拉那个已经被放倒在地的小安子,装模作样地对陈浩道:“陈大人,你要处置这个姓安的太监,可是因为他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胡乱插言,乱了纲纪?”

陈浩也强忍住笑,正色答道:“王爷,并非因为此事,我得到确切情报,这个安德海,其实是个假冒的太监,混入宫中秽乱宫禁,罪不容诛!”

此语一出,举座皆惊。那些清廷官员大为震动。

慈禧脸上也现出惊恐之色,仍强自镇定:“信阳公,这种荒诞不经的谣言怎么可以听信?应当把这胡乱攀污,诋毁皇家的恶毒小人诛灭九族!”

陈浩微笑:“要不要当场验明正身?”

慈安结结巴巴道:“信阳公,这个,这个,如何使得?”

我说道:“信阳公,太后在此,又有这些个宫女在场,确实不宜当众如此行事。这样,杜大人,可由你选一、二平日信义口碑好的大臣带着卫士们一起下去勘验明白着即回报,如何?”

“王爷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