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火中原-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9万中国人为了阻挡侵略者前进的铁蹄,为了中华民族免受侵略者的奴役玉碎殉国!600多万人流离失所。

6月13日中央社郑州电讯:“9日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遭日军飞机轰炸决堤,数日来,豫皖苏44县洪水泛滥,人民死伤无算……”

自6月中旬开始,国民政府开始组织一系列善后救灾工作,豫省灾民着豫、陕两省政府妥为安置。

抗战期间是豫人大量西迁陕甘的高峰期,其中有随军人员和陇海铁路的员工和家属,但是最大量的却是花园口决堤后流离失所的灾民,以至有“河南人说话爱说‘中’,逃荒走西不走东”的说法,其实真正有统计资料为依据的只有这一次。究其原因,首先,黄河改道,东面是黄泛区的一片汪洋,如何向东?其次,东面是我们的敌人日本鬼子占领的地方,怎能去当亡国奴?第三,国民政府明令陕西安置救济,又有陇海铁路之便,当然西迁者众多。这些人很多随着抗战期间陇海铁路从宝鸡向兰州的延伸而进入甘肃。

大量的豫人以灾民的形象出现在陕甘一带,自然当地百姓的观感印象不会好到哪儿去。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河南省政府统计的全省人口比1937年减少了600多万。豫省人民为了祖国的独立自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花园口决堤后,中原抗战的形势似乎是中国抗战大形势的一个缩影。我们来比较一下:

中国:首都南京位于国家东部,战争初期失陷,临时首都沿长江西迁中部武汉,后迁西部重庆。

河南:省会开封位于本省东部,战争初期失陷,临时省会沿陇海铁路西迁中部郑州,后迁洛阳。不同的是在战争后期,洛阳失陷,鬼子嫌洛阳名称不吉利,将洛阳改为“福阳”,我国收复后恢复洛阳旧称。

中国:相持阶段,北部、东部沦陷,南大门广州丢失,中西部为后方。在沦陷区,北方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建立的根据地、游击区,东部有共产党的新四军的根据地与游击区。

河南:相持阶段,北部老黄河以北沦陷,东部新黄河以东沦陷,南大门信阳丢失,中西部为后方,为国家的重要兵源基地。北部有共产党八路军建立的晋冀豫、冀鲁豫等根据地,东部有共产党新四军建立豫皖苏、水东、豫鄂等抗日根据地。

何其相似的一个缩影。

敌华北方面军在河南的四个师团遭到严重损失。

6月18日,莜原义男中将接替了矶谷廉介第10师团长的职务。

同一天,井关隆昌中将在新乡从土肥原贤二手中接过了14师团的指挥权。

狂妄的土肥原极不甘心,向大本营建议集结兵力从郑州、洛阳对面强渡黄河,从北向南攻取武汉。他的建议未被理睬。日军大本营6月18日当天下达了沿长江西取武汉的作战命令。豫东的日军绕道参战,由于交通不便,其到达战场比从日本国内出发花费的时间要长的多。

徐亮自从粉碎了中曾根的“扫荡”后,开始在附近的水洼训练部队划船。部队又吸收了不少新兵,已经有四百多人了。靠12条“折叠船”渡河需要分成若干批次,好在对渡河地点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了。

此时中曾根忙于他的保障交通的任务,双方虽然时有交手,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交锋。10日到河边侦察的人员报告说河里几乎没有多少水了。徐亮感到奇怪:汛期到了,怎么会没有水?

连日侦察,都报告说河里没有水。徐亮亲自到河边察看,果然,河水几乎干涸了!

正纳闷,收音机里传来了花园口决堤的消息。

就这样,徐亮率部队穿过了黄河的故道,到了豫北。

史雨农按照上级指示留在高粱洼一带坚持斗争。李维明等一些伤员也被留了下来。

不久,史雨农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英勇牺牲。徐亮和他从分别后再也没有见过面。

正文 第三十九章 谋划进犯(1)

  师团长阁下,没有强大的皇军为后盾,治安的确是很难维持的。自从1938年黄河改道以后,我们和中国军队隔新黄河对峙已经三年了

1941年初秋,开封,日军35师团司令部。

敌35师团师团长原田雄吉中将正在和宪兵司令鸠山武夫交谈。

鸠山:“师团长阁下,您和35师团的到来真是太及时了,这必将彻底改变豫东地区的治安状况。”

原田:“鸠山君,我们35师团可不是来给你维持治安的。”

“是的,师团长阁下,不过没有强大的皇军为后盾,治安的确是很难维持的。自从1938年黄河改道以后,我们和中国军队隔新黄河对峙已经三年了,这期间皇军主力纷纷调往其他地区,在泛区以东的广大豫东地区,皇军力量最少的时候只有3000多人,连一些县城都没有皇军驻守。”

“不是还有皇协军和警备队吗?”

“那些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十分不可靠。上月,我在汴新铁路警备队中抓获了一个叫王文举的连长,此人就是混入警备队的共产党分子。”

鸠山所说的汴新铁路是鬼子在黄河改道后修建的从开封到新乡穿越黄河故道的铁路。

原田:“哦,这样一来就可以一举扫除潜伏在汴新铁路的共产党分子了。”

“中将阁下,我原来也这样认为,可是没料到这个王文举只供出了一个和他单线联系的铁路工人李豫禾,而这个李豫禾却是个中国勇士,我们用尽了各种手段也没有从他嘴里得到一点儿有用的东西。”

“后来呢?”

“我们正准备对汴新铁路警备队全面整肃,不料一部分警备队在共产党徐亮部队的接应下,携带武器哗变叛逃了。”

“徐亮?这个支那军官的名字我听说了很多次,他的部队据说是很能打仗的。”

“是的,阁下,此人现在是共产党的冀鲁豫军区38团的团长。此人在1938年曾率部攻取过14师团防守的兰封和内黄集车站,后来在我军攻取开封前夕,此人竟然违反国际公约率部袭击了我军后方医院,造成数百皇军官兵玉碎。后来又袭击14师团设在黄河渡口的兵站,使14师团的燃料储备全部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军的机动力。去年,共产党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此人率部积极活动,破袭平汉铁路、汴新铁路,一度还袭扰过东陇海铁路。此人诡计多端,善于出奇制胜,部队装备在敌军中也属于上乘,战斗力十分强悍。”

“哦?我倒真想在战场上会一会这位支那英雄,可惜我们师团此次作战的对象不是共产党的军队。不过,自冈村宁次大将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沿铁路、公路构建封锁线,并从前线调回大量军队强化治安,谅这些只会游击的共产党军队难逃我们的天罗地网。”

“是的,这些共产党军队确实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了,在开封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就有数个他们的根据地。”

“这倒不必多虑,鸠山君,在这大片的平原地区,我们应该很容易消灭他们。支那政府军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鸠山愣了一下,显然他最头痛的事情不是原田最关心的方面。他停顿了一下,说道:“支那政府军方面也有一些游击部队在豫东活动。这个地区情况复杂,还有许多民团、自卫队、土匪武装。要说最有战斗力的是国民党的骑兵92师,他们最近和共产党方面的军队发生了冲突,把新四军在豫东、皖北的部队赶到了津浦路以东的苏北地区。”

“鸠山君,我不太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原田雄吉一副傲慢的神气,“我是说关于西面支那一战区的情报,你了解多少?”

“一战区?”鸠山一下子没转过弯子,他说的事情在他心目中可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是的,敌人一战区的情报,我很想尽可能多的了解,听说对面的汤恩伯部队是支那的主力,装备精良。汤本人久经沙场,是一员名将,不大好对付。还听说此人不仅是敌人第一战区的副司令长官,而且还是什么豫皖苏鲁四省游击总司令,那些让你头痛的游击队应该都算是他的部下了。”

“是的,名义上是这样。”

“哦?”

“中将阁下,据我们的情报人员报告和我以往掌握的情况,这位汤副总司令是他们蒋委员长的亲信,此人就任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后手握重兵,却与司令长官不和,自成体系,不服调遣。”

“是这样?”

“另外,他当了四省游击总司令后,主要精力似乎放在肃清辖区内的共产党军队方面。据情报,他到任后在豫东周口和皖北临泉召开了两次会议,主要布置的事项一是修筑新黄河西大堤,巩固防守,另一件就是全力消灭四省游击区的共产党部队。最近,豫东、皖北、苏北发生的一系列国共两党军队的冲突应该与他有关。他的这些行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敌人对我们交通线的袭扰压力。”

“那么据你看来,他的部队战斗力怎么样?”

“这位汤司令的部队装备虽然不错,但是部队士气普遍低落。他的部队里裙带风盛行,任人唯亲,军官整体素质差,士兵多为强征的壮丁,战力不强。而且在他的辖区里,军纪败坏,军民关系极为紧张。地方官员贪污腐化十分严重,连他们修筑河堤的款项都被大量贪污挪用。现在他们只控制了了半个河南省,可是赋税却远远高于他们战前全省的水平。”

“照你这么说,他的部队应该就是支那人说的‘银样蜡枪头’,不堪一击了?不对吧,他这么大的名气,总该有些能打的部队吧?”

“是的,他手下原来也有一些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但是在贪污腐化、任人唯亲的风气下,已经为数不多了。不过近年来,有一支原非嫡系的116团表现倒很出色。”

“116团?”

“116团是三年前组建的团队,现在隶属于郑州城防司令部。团长叫陈浩,是中国陆军军官学校炮科的毕业生,参加过淞沪战役。此人在1938年率部攻取过兰封车站。”

“等等,鸠山君,你刚才说是共产党徐亮率部攻取的兰封车站。”

正文 第四十章 谋划进犯(2)

  “是的,将军阁下,当时他们都在开封第四保安团,陈浩是团长,徐亮是副团长。”

“可这个徐亮却是个共产党?”

“是的,将军阁下,在中国,这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

“请继续说下去。”

“后来,陈浩率领他的部队在开封战役时驻守开封机场,使攻占机场的16师团一支快速部队全部损失。”

“哦?”

“他们又用抢来的16师团的山炮,炮击攻击开封火车站的14师团部队,为此,14师团和16师团还发生了争执。”

“这个可恶的家伙!”

“还有,1938年6月7日至6月10日,此人率部在郑州与中牟间的白沙镇一线设防,皇军一个联队攻击一昼夜,损失惨重,丧失进攻能力,后来接替进攻的部队遭到洪水袭击后全军覆没。”

“鸠山君,你是否认为这个陈浩的战绩有支那方面有意夸大的成份?要知道,支那一个保安团人数不会太多,经过战斗损失,又被徐亮带走相当大一部分—不然徐亮无力袭击兵站,以我们了解的支那的补充能力,怎么可能使这支部队迅速恢复到可以与皇军一个联队抗衡的能力?”

“将军阁下,此事方面军司令部专门下令调查过,陈浩所部是从开封向西撤退途中沿途收拢支那其他部队散失人员得到补充的,撤退到白沙镇后才获得116团正式番号。”

“幺希,一些散兵游勇,惊弓之鸟,到了他的手里却成了战力强悍的团队,此人的确不可小视。奇怪的是,三年过去了,这个战功卓著的陈浩却怎么没有得到提升?”

“这个,据我们了解到的情报,程潜、卫立煌主持一战区的时候都曾想提拔这个人,他的部队也扩充到了三千多人,直接隶属于郑州城防司令部。但是中国军队和其他各国军队一样,从校官提升到将官的程序是很严格的,而这个陈浩在‘中国事变’开始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中尉,升迁已经够快了。不过,汤恩伯主持后,裙带风盛行,任人唯亲,这个陈浩怕是升迁无望了。”

原田雄吉听到这里,心中竟然涌出一股失望的感觉。原本以为要对垒中国的“名将”汤恩伯,让他感到兴奋,现在听了鸠山的介绍,所谓“名将”其实是草包一个,让他兴趣索然。这陈浩倒算个人物,可惜层级太低——堂堂皇军中将师团长,怎可将支那上校当作对手?他心中有一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寂感,又随口问了一句:“那个徐亮的资料有吗?”

鸠山很尴尬:“这个,在老百姓中间有不少传说,但似乎都不足为凭,这个,此人在中国政府军中任职时间很短,确实不好搜集资料。”

“好了,暂且不理他,西面支那政府军最近有什么动向?”

“他们时常渡过泛区袭扰,尤其是陈浩所部今年夏季数次炸毁我方修筑的东堤,在我们控制的地区制造混乱。近日开封城内潜伏的敌人活动也很频繁。数日前,宪兵队在小南门搜查过往行人,竟有两名支那便衣人员在城门口拔枪射击。”

“结果如何呢?”

“他们最终被我方击毙了。”

“那么,他们是哪一方面的人呢?”

“这个,尚未搞清楚。”

“鸠山君,难道连开封城内的治安也维持不了吗?”

“将军阁下,最近我们也给了支那谍报人员一次重大的打击!”

“哦?”

“我们捣毁了军统方面在开封的潜伏电台。只可惜让那个柳万祺跑掉了。”

“柳万祺?是什么人?”

“此人是军统的上校情报人员,在敌人一战区情报界大有名气,曾经有好几批潜入敌后的我方情报人员栽在了他的手上。他的谍报人员近年来在开封搜集情报、刺杀和我们合作的中国要员、散布谣言、破坏重要目标。此次带了一个行动小组潜入开封,我得到内线的确切情报后将其包围在一所宅子里,经过激烈交战,柳万祺带的6名谍报人员被消灭,电台被破坏。”

“抓到活口没有?”

“这些人十分顽强,连一名女报务员最后关头也烧毁了密码本服毒自杀了!”

“从我们这些年的经验看,支那人与支那人是很不相同的,有一些即使在我们大日本帝国也算得上是优秀的人物。”

“是的,可也有很多被他们称为‘汉奸’的家伙。”

“鸠山君,你对此是怎么看的?”

“任何民族都会有没有廉耻的叛徒,一般而言,这种人都是少数,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昏庸无能,对内压迫过甚使得内部矛盾激化的时候,一些绝望的人们也会选择背叛,中国自古有‘君不贤而臣走外国’之说。”

“就是说这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国家。”

“并非如此,他们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占据了辽阔的国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是因为他们共同的强大的文化背景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他们曾亡国于蒙古。”

“是的,当时蒙古人掌握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而整个欧亚大陆的强国只有宋朝与之抗衡的时间最长,而且当时宋朝一直缺乏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也就是所谓的‘明君’,无法凝聚人心、国力,所以既有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英雄,也出了许多张弘范这样的汉奸。即使如此,他们不到百年就复国了,而且中华文化没有消失。即使蒙古也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有意思,鸠山君,那么满清呢,他们统治的时间可要长的多了。”

“满清统治者主动融入中原文明,用汉字,讲汉语,尊崇孔孟,在清朝康乾时期是儒家理论学说真正在社会生活中落实程度最高的时期,满族人先把自己变成了‘中国人’。”

“那么鸠山君,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完全占领这个国家后,也会被他们同化掉?”

“不,这正是我们要避免的。我们拥有强势的科技文明,要用我们日本的文化去取代它们。这首先要消灭、根除他们自身的文化传统,用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暂时优势消除他们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从而让他们再也没有凝聚的基础,产生民族自卑感,自己甘愿成为我们日本民族的附庸,以当上二等、三等的日本人而光荣,到那时,这个所谓的‘中华民族’就再也不存在了,消灭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只有从精神上入手。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难办的地方就是所谓的‘中原地区’。”

正文 第四十一章 谋划进犯(3)

  “鸠山君,我们马上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了,支那人不能一劳永逸地用洪水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

“就是说,我们要发动进攻了?可是那黄泛区宽度平均有20公里,狭窄的地方也有10公里,而且水的深度总在变化,无法通过较大的船只,我们的重武器无法通过,从东面进攻困难是很大的。”

“鸠山君,正如你所言,这样正可以出其不意,而且我们有空军优势足可以弥补重武器问题,我们从北面佯攻,然后35师团向西主攻,还会有新的部队到达来加强我们的进攻力量,加上对面支那军队战斗力不强,在我们英勇的皇军士兵面前将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