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未料,当时驻武汉地区即将开赴徐州战场的国军嫡系主力200装甲师副师长邱清泉见到此报道,立刻去找二十八军军长桂永清。这邱清泉和桂永清都是留学德国出身的国民党将领,人称“德国将军”。200师是当时中国仅有的装甲师,邱清泉与师长杜某一向不和,所以去找即将一同开赴前线的桂永清帮忙。他一见到桂永清,就拿出报纸:“桂军长,你看看,军政部怎么搞的,这么新式的德国造高射炮,怎么就随随便便配给了地方一支四不像的杂牌部队?我们马上就要开赴前线,我的装甲部队如果没有空中掩护,再没有足够的防空力量,那不就成了敌人空军的活靶子?我们好不容易建成这点已形成战斗力的装甲部队,可不能遭受无谓的损失!”又补了一句:“这可都是国人的血汗呀!”说的倒也正气凛然。桂永清道:“邱师长要如何?”“军座,应该向军政部,不,向委座要求把这些高射炮调归28军或者200师,以掩护即将奔赴前线的装甲部队!”桂永清笑笑:“原来你想要这些高射炮?”“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些个高炮可不能让这些人给浪费了。”“邱师长言过了,这些人不是打下敌机了吗?委座都传谕嘉奖了。你是想把这些人马收编过来?”“军座,报纸上说的,怎能作为依据?我只想要炮,不要人,他们就那么几十号人,可上校、中校、少校快一个班了,不定是谁家的公子、少爷在那儿充数呢。坐在省城后方,瞎猫碰上死耗子,不知是真打中了敌机,还是敌机自己失事掉下来的,这就升官?这官来的也太容易了。我手下的主力团团长才是个上校,这些人久经沙场,流血流汗,熬了多少年才混上个上校。那个什么陈浩,二十多岁,上校?不知是谁家公子,走了谁的门路。这样的人我可不要!我要的是那些高射炮,那可是德国造的新式高射炮,好东西呀,军座,赶快向军政部交涉,晚了别让别人给弄走了。我们就要开赴前线,急需加强防空力量呀!”“好,我这就找军政部交涉,不行的话,就直接找委座。”
就这样,陈浩手里剩下的5门高射炮被调给了28军。按桂永清的意思,反正28军即将开赴兰封,等路过开封时顺便接收即可,但邱清泉坚持立即着开封办事处接收高炮并马上装车运回武汉。他一是怕这5门高炮再有战损,二则要将新接收的高炮与他的人员一起训练磨合,尽快形成战斗力。
高炮没有了,一战区命令陈浩的部队为骨干组建开封保安司令部第四团。此时开封的警备司令是原西北军的一个师长。一战区在河北撤退的时候,刘峙为扩充自己的实力,用开封警备司令的职位为饵诱此君将队伍拉到了开封。但刘峙等人对这位王司令也颇有戒心,不想让他的力量发展壮大。眼看黄河北岸28县尽落敌手,战事逼近开封,南京、济南等处流入开封的难官、难民也为数不少,扩充保安部队势在必行。陈浩被选中当作牵制王司令的力量。首先,失去高炮的陈浩部队需要安置,陈浩本人黄埔军校毕业,在正规主力部队干过,参加过淞沪战役,防空作战又受到过委座嘉奖,上校军衔当保安团长也算是有了妥当安置,再者,他们原来就归警备司令部指挥,由他的人马来组建保安四团,比起一战区另派人来,面子上让警备司令部过得去。
开封警备司令部第四保安团就这么成立了。说是一个团,连军官带士兵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排。上边除了发军装和管吃饭外,其他供应就难说了。兵员也要自己招募。即使招来了士兵,武器来源也是问题,就是步枪也不敢奢望人手一支。当时国军正规军步兵团一个连一般有轻机枪6挺,七九步枪60支,每个营有一个重机枪连,有重机枪4挺,团部直属炮兵有82迫击炮4门。杂牌部队装备就更差了,著名的29军大刀队实在在火力装备不足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而地方保安团就更别提了,能有枪就算不错了。保安团不仅战斗力弱,而且名声也坏。
抗战初期,那些开赴淞沪战场路过开封的国军各主力部队都感受到精忠报国思想影响下的豫省人民从军热潮。到陈浩的保4团成立的时候,开封及其近郊的适龄青年要么已经从军,要么参加青救会等各种抗日组织撤往大后方、小后方。陈浩要招兵只能到远一些的农村地区。
当时的中国农村,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信息十分闭塞,没有电视自不必说,收音机、报纸等传播手段也几近于零。中原地区经历多年军阀混战,老百姓对当兵的没有好感,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农村地区,本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口居住的地方,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征兵工作主要是以强制摊派和抓壮丁为主,战争动员远远谈不上充分。许多老百姓根本分辨不清“老蒋”、“老冯”、“老日”是怎么回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闻,说是到豫西南山区勘探焦枝铁路线路的人员在山区遇到老乡,老乡问:“城里的老日现在走了没有?”其实这是对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一种写照。反观日本方面,在1937年上半年总兵力25万人,“七七事变”后迅速扩充而且形成战斗力。例如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战争爆发后在广岛编成,7月27日奉调到我国,8月中旬在大沽口登陆,迅速投入了战斗;109师团8月24日在日本金泽编成,31日奉令编入敌华北方面军序列,9月11日抵天津加入敌第二军作战。因此,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分析对比中日双方力量时,专门将“组织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列出。而共产党方面的组织力要比国民党强有力的多,其进行战争动员的能力也就大大优于国民党,当时在不能公开建立基层政权的情况下,共产党方面深入农村宣传抗日,在河南农村许多地方建立起了党领导的农救会组织和民兵等地方武装。相比国民党,共产党更贴近中国的民众,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陈浩对募兵一筹莫展。警备司令部不但不帮忙,反而以设立防空指挥部统一指挥防空为由来要他手里剩余的高射机枪,陈浩愤愤然,和大家商议后决定:交武器不交人,只把高射机枪移交,人是一个也不能给。这时第四保安团拥有四挺双轮式马克沁重机枪,四挺捷克式轻机枪,三十多支七九步枪,十几只仿德式冲锋枪,手枪若干支,另外还有两辆三轮摩托车。在兵器火力方面与寻常保安团大大不同。这其中只有步枪是陈浩他们从上海带来的,其他轻重机枪、冲锋枪都是在巩县装备的。这个保安团的两个主将,一个是正规军校毕业,满腔杀敌报国情怀的少壮军官,一个是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久经沙场,军政素质极高的共产党员,现有骨干一部分在战场上与日寇拼死搏杀过经过生死考验,对日寇刻骨仇恨,另一部分则是经过共产党干部的培训,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较高军事素养。只是在扩充方面遇到了困难。梁有田建议说:“团长,也许徐副团长招兵方面有办法。”这下提醒了陈浩:“对呀,徐副团长住院这么久,咱们原来忙于防空走不开,这样,我这就带人去看望徐兄。”“团长,你离开要向警备司令部请假,不一定好办,还是我去吧,我去过一次,路熟。”“那好,还是带上小旺子一起去。别坐火车,人太多,不方便,开咱们的摩托车去。如果徐副团长可以出院,就把他接回来。”
就这样,梁有田带着中校军装和委任状与小旺子一起到当时一战区总部所在地郑州找他们还在住院疗伤的副团长来了。
正文 第十章 募兵
徐亮已经通过党的联络员知道了保安第4团成立的消息,正准备根据党的指示尽快返回这支部队,这时,梁有田来了。
他们招到的第一个新兵就是严学文,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他是铁了心要跟着徐亮了,无论徐亮到哪里,他都要跟着去。耿中岳听说徐亮他们招兵买马,扩充队伍的事情,也主动提出帮忙。战争期间,铁路部门是准军事单位,政府一般不在铁路员工中间强制征兵。耿中岳告诉徐亮,他们段里有不少从黄河北岸沦陷区撤退过来的临时安置人员,这些人宁愿离乡背井当难民也不愿意在鬼子占领下的铁路部门工作,应该容易动员参军。工人是共产党的第一依靠力量,所以徐亮听了十分高兴。两人不顾医生劝告都立即办了出院手续。
在工人们中间一宣传,立刻就有50多人报名应征,徐亮从中挑选了三十多个没有什么拖累的年轻人。张林早就想投军杀敌,耿中岳一直舍不得放他走,这次也忍痛割爱,把他交给了徐亮。老耿很有些动感情:“说实话,要不是有公务在身,我都想当兵上前线和这些小鬼子拼命!徐团长是个好样的,你跟着他我也放心,记住,你当的是国家的兵,不是土匪,是保护老百姓的,对鬼子要狠,上战场保家卫国,不能贪生怕死给我们丢人。”“放心,耿段长,徐团长也是这么说的,才有这么多的弟兄愿意跟他投军。我张林一定要学岳家军、杨家将当个杀敌报国的好男儿。”
徐亮让梁有田把新兵们带到开封,自己带着严学文和小旺子乘摩托车回到巩县兵工厂。临分别,耿中岳依依不舍,道:“好兄弟,这一回没有好好招待你,下回到我家来,咱们要好好的喝上一回。巩县那边的工厂专用线有铁路电话,咱们要多联系呀。”耿中岳的话提醒了徐亮,他嘱咐梁有田要借用开封车站的电话加强联系。当时,电话是罕有之物,能利用电话联系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行动能力。要知道,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许多县城也还是全县只有一部总机电话。
何武庭见到徐亮,高兴的一下子从桌子后面弹了出来:“啊呀,我的老弟,你可回来了,伤好了?留在咱厂治疗的几个重伤的弟兄后来又殉国了两个,咦——,我当时可是担心你了,赶快叫人到郑州去看看,回来说你没事儿,我真是要歌颂一下咱们的李厂长英明啊。你在郑州多清闲,啊呀,这些天可把我烦死了,这个留守处,七七八八,大事小情,啰里啰唆。不过最近好多了,人也散的差不多了,晚上弟兄们好好喝一顿!我请客!哎,老弟升官了。好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更要庆贺一下。”徐亮微笑着等何武庭说完,道:“感谢老兄,小弟住院,老兄隔三差五派人探视,衣食无缺,关照有加,真不知说什么好。”“老弟这话就见外了,李厂长每次与我联系都提到你,说你是咱们厂安全完整撤退到大后方的功臣,要我好好照应,兄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愚兄也是十分佩服的,别说了,先休息,你的房间还给你留着呢,咱们厂现在人丁稀少,房子可不缺,先休息一下,我让勤务兵打酒买肉,晚上好好聚聚。”“老兄,此次回来,有事麻烦老兄呢。”“有什么话晚上说。小旺子你开的车吧?呵,也少尉了?我听见摩托车响,还以为手下这几个家伙,谁又开车兜风呢,原来是你们来了。晚上都来喝酒,小严,你也来!”“我?也来?”“你跟着照顾徐教官几个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该奖赏一下,再说徐兄弟一向主张官兵平等,你跟着他来的,也平等一回,呵呵。”
徐亮到他原来住的房间收拾私人物品。不多会儿,一些原来相熟的和严学文一起跟着徐亮学文化的工人三三两两地上门来看徐亮。徐亮原本想让小严去找他们的,没想到这些骨干这么快就来了。原来,他们进厂时有人看见了,加上何武庭的勤务兵出门买酒买肉的,一下子徐亮回来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厂。还留在厂里的人员已经不太多了,其中一些是专门在这里等徐亮的。徐亮给这些人讲起了抗战的形势,谈到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和鬼子在中国土地上的种种暴行。这些工友个个义愤填膺。徐亮借机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不仅要打败日本鬼子,保卫自己的国家,还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那时,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农民都有土地,种地都用机器,全体老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住的是高楼大厦,用的是电灯电话。”徐亮自己也被自己描绘的前景所深深地吸引,那些工友们则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远景,热血沸腾,愿意为这个美好的理想,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的强大的国家奋不顾身,牺牲一切。
徐亮讲了来招兵的事,来看他的多数工友当场就表示愿意跟着他从军:“徐教官,我们跟定你了,你到哪儿,我们跟到哪儿,打鬼子、打江山决不含糊。”越说越热烈,直到何武庭派勤务兵来请徐亮赴宴。这些工友回去后,又有一些人受他们的影响愿意参军。还有一些原本是从贫困家乡来巩县兵工厂投亲找活路的失地农民,未料到兵工厂已迁走,这次也随着入伍的工人一起参加了保4团。徐亮巩县之行,后来总共新带回去50多人。
晚上的一顿酒喝得挺热闹。有酒有肉有白面馒头,已经是很丰盛了。酒过三巡,何武庭问:“兄弟,你下午不说有事吗?”徐亮把成立保4团的事大致说了一下。何武庭面有难色:“兄弟呀,招兵的事可真是不太好办呀,地方上的事咱们不太好插手,这里又不是你们的辖区,这个…”“大哥,我只在咱们厂的工友中找些人足矣。”“可是这些没有走的人大都是很恋家的,当兵怕不情愿,再说,兄弟,我有什么说什么啊,保安团历来的名声又不大好,兄弟,你知道我不是说你们的,可是让原来的那帮家伙已经给搞坏了。咱们也不能学他们强抓壮丁吧?”徐亮微微一笑:“好,大哥,不见外,咱们当然不能抓壮丁了,我也是找几个算几个,只要大哥帮忙出个征兵告示,工友们愿来则来,不愿便罢,全凭自愿,绝无强迫,你看如何?”“那没问题,这样,做哥哥的总不能让兄弟你白跑一趟,凡是自愿跟你老弟吃粮当兵的,哥哥我负责全套装备,让他们从咱们的这个门出去的时候全副武装,算是陪嫁的嫁妆。”“啊呀,老兄,徐亮干一杯,再敬老兄一杯!”“别忙,兄弟,我还有话呢。”“哦?”“刚才愚兄也说了,这招兵的事儿不好办,我说送装备好像有点空头人情的意思,兄弟别忙,我还有,无论你在这儿招到几个兵,哥哥我都按我守备队的标准给你弄一个步兵连的装备,那些新兵身上带的不算。”徐亮大喜过望:“好哥哥,你……让我不知道说啥好了!真的好好敬你一杯!”
正文 第十一章 最牛气的保安团
保安团新兵入伍,恐怕再也找不出这种派头的了。前面4辆三轮摩托车,侧斗都是一挺捷克式机枪,摩托车手背挎德式冲锋枪。后面两辆十轮卡车,满载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武器弹药,车头顶上,架着马克沁重机枪。一支不入流的保安团队伍,却采用当时国
内不多见的摩托化开进方式行军,那气势好像是方面大员外出巡视一般
这何武庭哪来这么多武器装备?原来,这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每一样都有小批留厂的样品。另外,厂方为了与各路诸侯拉关系,时时需要手头有些好的货色,因此总是储备一些私房货,这些都存在兵工厂的地下仓库里,未随厂运走。李待琛考虑将来如果何武庭的留守处不能再与厂里会合,有一批军火在手,投奔哪一方诸侯都方便一些。何武庭今天给徐亮的只是一小部分,他感觉把武器给徐亮他们是不会浪费的,工厂的防空作战就是例子。
征兵告示贴出来,马上就有人来报名,一天内就有50多人报名,何武庭很惊讶,连连对徐亮说:“老弟的人缘真是太好了,愚兄佩服,佩服!”
军装、七九步枪、满满的子弹袋、手榴弹,这些新兵一下子就变成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了。工人有纪律性,好教育。
一个步兵连的装备也准备好了。尤其让徐亮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还有两门82迫击炮,两挺重机枪、四挺轻机枪和十支仿德式冲锋枪!光冲锋枪的子弹就有1万发。何武庭道:“反正手枪的子弹平常消耗量小,就多给老弟些,呵呵。老弟,你看还想要点什么?”“真是太感谢了,兄弟也不能太贪心不足了。不过……”“兄弟,有啥不好说的。”“还有没有手榴弹?我准备给那些没枪的弟兄,配备大刀、梭标加手榴弹。”“好样的,爱投手榴弹的队伍都是敢拚命的队伍。一般的地方保安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加强连人马,可是兄弟你不一样,我相信你能招来一个团的人马,也许都不止。好,三千颗手榴弹怎么样?”
这手榴弹可是早期共产党军队最喜爱的武器之一。当时由于我军火力过于薄弱,手榴弹就成了步兵弥补火力不足的攻防兼备的利器。但是手榴弹投掷距离有限,当进攻一方冲到手榴弹有效杀伤的距离时,往往再有不到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冲到守方阵地,这是平坦地形掘壕据守时的情形,如果是守山头之类居高临下,地形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