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势一个环抱,那数万只火箭,竟然全都熄灭了火光,分析了油渍,变作普通的箭矢被沈闲以斗气捆缚成一团,轻松写意地放在了甲板上!
“沈统领的功夫又有精进,当真神妙了!”樊游在后方幽幽赞叹道。
城上蜀卫国君臣见状,莫不也跟樊游一样,惊叹着沈闲身手,那些原本还对郑泰有情义在的老臣,更是不自禁赞叹道:“有此神人辅佐,武力超绝,何叹大业不成?”
“郑少主更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明君,至始至终,都未曾有一丝动容!如此气魄,哪怕是当年的神武大帝,也难盖过他的锋芒!”
郑贤风听得朝臣开始私下议论,心里再次“咯噔”一下。
他再一扫城上群臣神色,本来都是焦虑、震惊、惶恐,可在他眼中,却一下都变成了惊喜、嘲弄!
仿佛,这一座城上,只有他孤身一人是打算誓死与郑泰对抗的!
他真个成了自己口中的那个——寡人!
“陛下,此时切莫犹豫,需当机立断!”伍文旭倒也忠诚,立刻又提醒道。
郑贤风正了正神色,怒视白桐一眼,以全身力气对群臣大叫道:“白桐勾结外敌,犯了死罪,如今剥夺他大将军之职,任命伍文旭暂领大将军之位,率皇城十万守军抵御城下乱贼!然后令传命官书信给前方白家子弟,以白桐之令,命他们火速退兵!”
说罢,便有随行亲兵把白桐按下,而白桐为表衷心,却未反抗,乖乖交出了大将军的虎印。
便在这时,郑贤风为激起群臣的斗志,以乾坤一剑为祭,“锵”一声将宝剑抽出,对着天空大喊:“乾坤在手,当诛妖邪,众军整顿,再与城下贼子交战!”
他那气势着实不弱,但总有几分苍凉,如强弩之末,且他刚刚说完这话,挺拔的身姿就瘫软下去,一瞬摔倒!
伍文旭赶紧上前一探,只见郑贤风面色发紫,唇色乌黑,露出中毒迹象!
而他再一打量乾坤一剑,立刻叫声“不好”,便说:“白桐勾结外敌,在乾坤一剑中下毒,吾皇中毒了!”
以沈闲和樊游的目力耳力,自然晓得城上已经乱成一团,当下都对郑泰报以微笑。
郑泰回头看了看那接到信报而渐渐返回远去的五爪大舰,竟然苦笑了两声。
旋即他昂首挺胸,不再收敛气魄,对着城上大喊:“天之有道,数在乾坤!你们那位君王非应顺天命,自无法御使乾坤神器,而我乃天命所承之子,自有乾坤照应!”
他刚一说完,本在郑贤风手中的乾坤一剑,像是受到什么感召,竟然自主飞了起来,直接飞下城墙,稳稳当当被郑泰一手握住!
而就在此时,那乾坤一剑发出清澈的剑鸣,声音响彻穹宇,仿佛在向世人述说:“郑泰说得对啊!”
第398章 台州之变(一)
织云城十万守将,连同随行而来的诸位大臣,全都傻了眼!
说来还有些奇怪,平日里吆喝自己衷心耿耿的那些“拥新派”大臣,此时只伍文旭一人还在高呼郑贤风“英武王”之名,还在发号施令以图抗衡下方的云国来使!
群臣之中,却有一苍老的身影见得这番形势,当即便见他从最末端快步走上前来,随手从一护卫腰间拔出佩剑,凭他苍老之劲,二话不说,直接举剑一斩!
众人再次震惊,却只见得伍文旭的人头“骨碌碌”滚落在地,项上鲜血喷的郑贤风一身都是,把那金黄的龙袍披挂,都给染得鲜红!
“诸臣、诸将听令!”那苍老身影举剑而立,剑锋指天,虽说他胡须、头发已然全白,身形也有几分佝偻,但这般一站,浑身莫不透着一股孤傲之气,又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忠义!
他只吼这一声,群臣群将便鸦雀无声。
“乱我蜀卫国之奸贼已被斩首!如今天命所归,是该将皇位还与吾国旧主!各位应该记得,昔日先皇驾崩之前,曾令我等老臣和郑王爷辅佐少主治理蜀卫。虽然郑王爷在蜀卫国执政多年,又改名换朝,但依旧是受先皇之令,行辅佐之实!如今少主历练归来,大家也都看到,他身负天命,气度不凡,连乾坤神器都听他号令,此乃神皇立世之相!我等无论是顺应先皇之令也好,遵从天命大道也罢,都该迎少主进城继位,振我蜀卫朝纲!”
那人说着,将长剑往城下一弃,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便对城下拜倒,继续说道:“老臣司马空,恭迎少主王者归来!”
其他朝臣见状,都晓得郑贤风大势已去,而郑泰来势汹汹,如果硬拼,指不定谁输谁赢,便想着保命苟且。而司马空一番话于情于理又都不失忠魂道义,当下齐齐拜倒,对郑泰呼唤道:“臣等恭迎少主!”
“开城门!”沈闲站在甲板上大呼一声,便有织云城守军听令,打开城池之门!
三艘大舰缓缓起锚,驶入织云城码头,待停靠稳了,在群臣的拥护之下,郑泰一路来到织云城皇宫之内,毫无保留地一屁股坐在那张金漆的龙椅上!
“恭喜少主重归蜀卫,重掌帝位!”大殿之下,群臣再次恭贺,郑泰却不怎么在意,看他此时的神态气度,当真不似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仿佛这一切早已是他囊中之物,故而不大喜,也无大忧,神色如常,对众人说了句“平身”,这才摸了摸龙椅说道:“众卿迎我入城,拥我为皇,想必均为诚心!而我本就是蜀卫国少皇子,依国理国法以及先皇遗志,理当继承皇位。只是……如今形势大不一样,蜀卫国改朝换代,有我叔父执掌皇权,而我在富州立国,称为‘云国’,以少帅自居,如此已是一国之君,哪怕有继承蜀卫先皇大业之说,却也不再高举蜀卫国的旗帜。所以‘继承’帝位一说,怕是极为不妥!”
沈闲和樊游站在龙椅脚下,一左一右,听得郑泰这番说词,心里都晓得他的用意,但还是不免有些惊讶,一个少年郎,一个看似顽劣的小子竟然能口吐这番高论,实在令人惊叹!
群臣也明白郑泰的意思,但要抛弃“蜀卫国”之名,归入云国之中,许多人又不大愿意,毕竟“国之所在,臣之所存”,没了国家,他们这些一殿之臣也就成了普通臣子,再无当下的身份、地位、俸禄和赏赐!
司马空虽然是“保皇派”,但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很固执,至少他绝对不同意废弃蜀卫国的大旗,让郑泰抛弃祖宗祖训!如果非要更名换姓,那必须得舍云国之称,以蜀卫国之名立世天下!
郑泰也知道一时无法说服这些老臣,便不继续深谈。而是命随行而来的军营统领前去收编蜀卫国皇城大军,然后简单做了番人事任命,封赏了些“立功”的官员,然后散了会议,让群臣各司其职,而后才命人将郑贤风的“遗体”抬到殿前,再把捆缚的白桐压到殿下。
郑泰小时与白桐曾见过几面,回想当日,白桐是那般正气凛然,又是那般高大,他只得仰视!
而如今这位昔日有恩于他的人却被跪压于眼前,他反倒成了俯视的那人!
“多年不见,白叔叔还是有这一身正气。只是……仍旧太过迂腐、执着,不知变迁!”郑泰对白桐说道。
白桐既不生气也不窝囊,笑道:“当日听从司马丞相之言,怜惜你姐弟二人,受忠义之道,才协助你二人逃离蜀卫国。我白家世代为蜀卫国兢兢业业,以‘中立’自居,所求所谋也无非为蜀卫国之富强。我白桐谨遵祖训,恪守家规,只为蜀卫国尽忠!谁人做这皇帝又有何干?”
“白叔叔倒是忠义!”郑泰佩服地向其行礼。
白桐笑道:“只可惜你常年在外,早也忘却你郑家祖训,如今为争权夺利,竟也使得肮脏手法,弑杀血亲!好在你这一计计谋得逞,如若不然,我白家忠义之名必被你摘除,落得一个背信弃义、假仁假义的名声!不过饶是你进城夺得皇位,我白家仍旧洗清不了背弃蜀卫国的大罪,为求忠义之名,我已暗中吩咐白家上下,绝不向你投降!”
郑泰听得一乐,命人取来一盆凉水,往郑贤风“尸首”上一泼,郑贤风立刻就“活”了过来,挣扎了几下,再看见郑泰和受缚的白桐,已然知晓一切,便不反抗了。
郑泰笑道:“昔日他想杀我,为的是皇权安定,那是他的手段和心胸。可他毕竟是我父之兄,又是此时我在世界上唯一一个长辈,我怎生能够弑杀他?况且……我自立云国以来,以仁义治国,从不滥杀无辜,而我云国势力,已然控制整个西南,有此大势在,何必再血刃血亲?”
郑泰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今天下世家,已有三家向我投诚,若是能够再借白叔叔白家之力安抚蜀卫,我想也能免去一场暗流。更何况,白叔叔和白家不是以效忠蜀卫自居吗?若是能够为蜀卫百姓免去一场动荡,又能治理蜀卫成富庶和平之地,岂不一举两得?”
白桐无话可说,但看得出他确有几分犹豫。
此时郑泰才看向郑贤风,还是向他行个大礼,说道:“叔父,事已至此,我想你我都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你比我年长,又做过蜀卫国的皇帝,该是晓得这种情况很是难办。不过,我跟你不一样,不会把皇权看作我的唯一,我绝不会杀你,也绝不会薄待你,更不会威胁你的至亲、我的伯兄弟们。但为求蜀卫稳定,也为了保存我郑氏一脉,我希望你能前往炎州与叔母好好生活,便莫在贪图这一地的统辖权了!当然,我也不会在这里逗留太久,因为,我跟你还有不同,我要取的,是整个天下!”
郑贤风听得阵阵心惊,没了权力,没了人心,他就像被拔了牙的老虎,泄了气的皮球,再无气势,只得应下郑泰这份“善意”!
郑泰对此很是满意,这才有心对沈闲说道:“韩丞相三日后便会到此地,之后会由他整理事务。在来之前,他特意让我告知你,台州那边有大动向,恐将举大军进犯海州。‘云海城’城主想唤你返回,与房将军等人一同应对!”
沈闲听到“台州”二字,不觉想起秦羽和言小虾来,倒是也知道义父房杰的打算,无奈地叹口气,便应诺下来……
第399章 台州之变(二)
沈闲未在织云城待上些时日,听得“台州有变”的消息,便带着岳银、狄孟赶往云海城。
三日之后,他便出现在云海城城主府。而韩子琦,则如之前约定,赶去蜀卫之地安排事宜。
也不知他跟白桐晓以什么利害,反正几乎是他一来,白桐以及白家人便宣布归顺。
郑泰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任命白桐为“蜀地郡王”,晋封侯爵,仍旧不改其大将军之名,让其在蜀卫训练兵丁。
而韩子琦考虑深远,为求制约平衡,自让手下亲信到蜀卫之地做太守,同时安抚蜀卫国旧臣,承诺一切职务如常,只是再重新提拔老臣司马空任蜀地丞相,并吩咐其可按旧约治理,但大体之上,还需遵从云国规章。
如此,既不宣扬蜀卫国归并云国,也不说让云国更名改姓,只实际上控制地盘上的军政,其余民风、体制都可根据实际,结合云国国家章程进行变化。
司马空等比较守旧的老臣,虽然也知道这法背后的含义,但他们更关心郑泰的心思,所以并未再加阻扰。
虽然有利,但这国法也有弊端,只是当时新奇,并没有谁人注意到。而韩子琦设想,待两地民族文化有了交融,云国国法得以被当地人接受,到时再行转变,也就没有什么阻力和难度了。
郑泰作为一国之主,自不能短短时间就离开蜀卫,还是要跟这里的旧臣熟识一下。
沈闲刚到云海城,便已然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肃穆气氛。
原本此地是浊海帮经营,鱼龙混杂之地,多喧闹嘈杂,气氛一向欢悦,哪怕是生死攸关的时候(指三方势力争夺浊海城),却也没有这般严肃!
此时的云海城已不是昔日的浊海城,有了国家之名,军队之实,自然变得正规起来!
满城守军——全是由城主房杰和岳银调教出来的“云海军”,还有一部分是从富州调过来的“雷云军”。
云海军在建设之初,只不过上万人马,如今短短几月,已然扩充到五万之数!
其中自有参与三方权力相争的旧部,此时却已经成了军中老兵,更是一只军纪严明的精兵!
而雷云军十分特殊,按照性质,它该属于皇城禁军,人数本不该设置较多。但韩子琦为精简部门和冗杂手续,只在皇都所控范围之内设立下一支军队,便是这雷云军!
只是在雷云军内部又将其分成了两部,即“雷部”和“云部”。
雷部主要是可外调出征的大军,设置双统领,而沈闲作为少帅军统领,基本上属于大将军之职,所有军队都听从其调派。
狄孟则是新规划进来的统领,执掌雷部,但因为是“空降”之位,实际上他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便是个从属的身份,真正的雷部统领是岳银。
而云部则主要负责皇城护卫,以樊游为统领,设置人数在五万之内,其之所职倒也并非只是拱卫皇城,还兼练习水战,无战事时则规划成民兵,帮助国家建设,兴修水利等等。
云海军内也大致按照双统领制划分职权,也有两部划分。
一部是有由孙卫、聂少宇执掌,由郝文担任军师,带领三万人马镇守北部,以防大齐国突击。一部是由房单统领,在东部抗衡台州和雷州的巨雷国大军。主帅房杰在云海城指挥作战,并且兼顾海州一地的太守之职,治理海州要务。
“此次从富州调派来雷云军,着实是无奈之举。虽然单儿一直在东边驻守,与台州、雷州之部偶发小战,但双方势均力敌,况且单儿凭借地势,以逸待劳,以守为攻,一直未曾尝过败绩!可就在数天前,不知台州为何一下多出万众之兵,联合雷州部队,围攻单儿所守的‘霆山’。因为其兵马远超我方,单儿连连败退,此时已然退至云海城边沿!可我等又不敢调动北方的防军,生怕大齐国与巨雷国再商合作,趁机北下突袭。所以不得已才请命调来雷云军!”房杰简单说了说当下形势,好让大家商议应对之策。
“这倒怪了,我来之前,韩子琦也未告知我对策,莫非他无暇顾及这边战事?”沈闲觉得有些古怪,按照道理,这边战大事,韩子琦一向了然于胸,也该早有部署才是,可自他出发到到达云海城,韩子琦却未来过书信,甚至做下安排。
房杰笑道:“丞相日理万机,国中大小事都是他一人操办,总有顾及不暇之处。说来,我等之前还在想,是不是该再找来另个能人为他分担些!我还跟骆管事商议,去游说欧阳拓,但不想灵瑶国那边再起战事,而巨雷国又突然发兵,我们也自顾不暇!”
沈闲听到灵瑶国战事,心里有几分忐忑,但他晓得事情轻重,便未深究,只是说道:“看来眼下困顿,我等需自己解决了!”
“不知地方将领排兵布阵如何?”岳银对战事把握更有经验,当即便问。
房杰说道:“领兵之人为巨雷国两位上将,其一乃智勇双全的秦羽将军,另一位是有‘骁勇’之名的言承焕将军。两人虽然年轻,但自蒙州带兵,如今也熟练军法战术,此番攻克‘霆山’,先用夜袭之策,以骑兵冲散阵营。而后却换成带甲持枪的步兵,作盾防阵,攻守兼备,然后还有一支刀斧步骑兵,以闪电突击战法,两方结合,有动有静,打得单儿毫无招架之力,一味退守!”
岳银皱了皱眉头说道:“巨雷国虽然地盘变小,但国力尚在,且那‘巨雷枪卫’自古闻名,也是一支棘手的骁兵悍将,与我岳家军都有‘固若金汤’之称!那刀斧步骑兵倒是新奇,骑兵便是骑兵,步兵便是步兵,怎生还有‘步骑兵’一说?”
房杰说说道:“我也不知他们如何练成这古怪的兵种,只知道其作战风格,有些游牧民族的特色!”
“那并非是巨雷国自己训练出的,而是兴州‘白斩帮’的子弟兵!”一个声音忽地从殿外传来,紧接着就见一道精干的身影走到切近,对着众人一一抱拳。
房杰和沈闲一看,不免惊喜,却是高兴道:“郝军师回来了!”
郝文再行拜礼,对众人说道:“受丞相之命,返回云海城协助主帅破敌!”
沈闲听得一笑,说道:“我就说,韩子琦怎么会撩手不管呢?他可是有八只手、又料敌之先、攻其脆弱的妖怪啊!”
众人听得,不免感觉轻松几分,都轻声笑起来。
而远在织云城内正在整理文献的韩子琦,冷不丁打个喷嚏。在一旁再次露出百无聊赖神情的郑泰觉得有趣,便随口问了一句:“丞相,是身体不适么?”
韩子琦的回答也颇有逸趣,手里捧起一幅蜀卫地界的详尽地图,悠悠说道:“这个喷嚏打得这么响,来得又这么突然,我想应该是沈兄在说我的坏话!”
第400章 昔日兄弟
虽然众人因沈闲一句玩笑减轻了几分负担,但事实上就连沈闲自己,亲眼见到巨雷国大军时,都不由得一阵心虚!
此时在离海州东部狭小山脉——霆山处,云国大军与巨雷国大军在旷野上排兵布阵,对峙在霆山左右!
霆山本地势低洼,多坑滩,因雨水充沛,土地常年潮湿带泥,不利于行军,更不利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