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姑爷是喜脉-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赵晨苦着脸,还有些犯恶心,摇摇头道:“不用了,不想吃!”

小方姑爷则打着饱嗝:“刚喝了一碗番茄鸡蛋汤,还不饿呢!你们俩快吃吧!”

ps:

感谢磨叽宝儿童鞋投出的催更票。这一章实在有点恶心,胃浅看不得的就跳过好了,话说我觉着这一章应该跳订才对。不过对于有洁癖的人嘛,这种办法最适合了。就像有人说过的,密集恐惧症,去北京坐地铁,一趟就行,严重的坐个来回,保证痊愈!

☆、100 小方姑爷有个梦想

整了胡三,方沐阳心情大好,顿觉神清气爽,天高云淡。所以方平安趁机提出刘敏的哥哥想要见她一面的时候,方沐阳满口就答应了。

回头才觉得恼火。

见?见你妹啊见?有毛好见的?老纸又不是伎楼里头出来卖的,说见就见?难道老纸是贱人么?就是伎楼里头出来卖的,人家还有回报的好不好?人家头牌出个场动辄都是百两银子上下的!老纸虽说不是日进斗金,起码也是分分钟几个茶叶蛋的水准,哪里来的那么多空闲随便跟人见面?

还好赵晨在旁边提醒了一句:“是刘奎刘大爷的儿子。”

好吧,无论何种关系,都得见一见了。

定州三虎亲自下了帖子,规规矩矩的拜帖,拿小木盒子装着送到铺子里头来的。这是极正式的礼节了,地点是刘奎府上。提前一天,方平安就围着方沐阳给她打扮,挑衣服,挑头巾,挑鞋子,各种挑剔。

方沐阳好笑:“又不是女孩儿家,哪里那么多讲究?刘大爷也是实诚人,别弄得花里胡哨的。”

谁知方平安竟然红了眼圈:“要不是因为我们,沐阳哥哥又怎么会以男装示人,也该涂脂抹粉好生打扮才是!”

好吧,跟纯正小白花没法比,最后还是方沐阳哄了半天,又屈从方平安的意见,选了一件粉色的长袍,墨绿的腰带,这才作罢。

第二天一穿戴起来,连赵晨都摸着胡子茬嘿嘿直乐:“小方姑爷一打扮,还是挺俊的!”

方沐阳斜个白眼:“老纸什么时候不俊过?”

这倒是,她生得其实挺好看,就是跟金帮的小子们混得久了,身上总是有股匪气,或者说是痞气。如今还没长开就这么俊,再过几年,只要她邪邪地扫一眼,不知要迷倒多少小娘子去。

刘奎打发了蒋信亲自来接。见面也是将小方姑爷好一番夸赞,只是方沐阳听着心里总不是个味儿,好像哪里哪里有点儿不太对劲似的。

到了刘府,笑面虎刘奎和霸王虎郑铎亲自迎出门外,中门大开,这可是极高的礼节了。用刘奎的话说:“浩然先生都称好,小方姑爷一定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也让咱家沾点福气,保佑我家儿子早点高中!”

方沐阳那个冷汗,刷就下来了。

学问。她还不如方平安那半桶水呢。哪里能够指点刘奎和郑铎的儿子?不过是见面说了两句闲话。互相恭维了一番,满足了对方看看“活?方沐阳”的心理。如今方沐阳就跟浩然书院的吉祥物似的,浩然先生愣是让人在石碑和楹联上头落了“瑞昌 方沐阳”的名头,所以在定州。小方姑爷的名气可真不小呐!

但是看看肆意洒脱的小方姑爷,再瞧瞧自家人高马大的儿子,刘奎和郑铎哪儿都舒坦不起来。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本来还觉得自家儿子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怎么跟小方姑爷放一块儿,哪儿瞧着都不太对。

平时听儿子拽文觉得挺享受的,这会儿听着,觉得这俩货怎么连好好说话也不行了。霸王虎郑铎本就是个粗野性子,一不高兴。脸就黑得跟锅底似的。也没说什么难听的,只是将手一挥:“出去自己玩去,我们跟小方姑爷说说话!”

两个小的本来还想跟方沐阳说会儿话,也不敢违逆,乖乖走掉了。

可方沐阳不晓得跟他们俩有什么好说的。到底又是在别人家里,不好走掉,只好陪着两只老虎大眼瞪小眼。瞪着瞪着,方沐阳想起了一首儿歌,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本来刘奎两个对着方沐阳也没什么好说的,他一笑,倒是让两个大老爷们一愣,也跟着笑了起来,虽然不知道在笑什么。可这孩子就是有这种奇怪的能力,好像他开心不开心,都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心情一样。

心情一放松,方沐阳倒是陡然想起一件事情来。第一次来定州的时候,她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将金帮做大,曾经动过心思说服定州三虎联手。后来发生了许多事,竟把那件事情抛到了脑后。此刻突然想起,也是灵光一闪,就算是跑路,也要有依仗地跑路,体面地跑路,不能落荒而逃吧,是不?

不知道跑路什么时候还有体面了……

方沐阳想了想,看那两位心情都不错,装作无意地开口恭维道:“定州确实是个好地方,要不是瑞昌还有一大家子抛不下,沐阳都想迁到定州来了。”

笑面虎刘奎打了个哈哈,他个子大不代表没心眼,但是弄不明白小方姑爷提这茬是个什么意思,只是敷衍道:“定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小方姑爷喜欢,往后常来就是了!”

“那是自然,几位都对沐阳照顾有加,说不得日后还要常来打扰,就怕刘大爷嫌我麻烦!”小方姑爷“腼腆”地笑了一下,瞧得郑铎嘬了嘬牙花子,思忖自家几个娃怎么就没人家瞧着可爱呢?

这种场面话刘奎自然大包大揽:“这有什么,小方姑爷说这些就见外了。别的不说,我定州三虎在道上还是有几分面子,朋友们也都赏脸,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往后就别说了。”

方沐阳一脸崇拜之色:“那沐阳就厚着脸皮承您照顾了。也是到了定州,我才晓得原来三位爷的威名如此显赫,要不是您照顾着,那铺子我能那么容易就拿到?我脸皮厚,也就不说什么谢不谢的,但凡是日后有用得上沐阳的地方,您只管吩咐就是!”

提起铺子,刘奎又想起当日李家人对小方姑爷不同寻常的态度,那天吃饭的时候问了两句,叫这比泥鳅还滑的小子跟混了过去,今儿又没外人,刘奎是打定主意要问个清楚:“说起这个,我老刘也托老问一问,小方姑爷以前跟李家人熟?”

方沐阳摇摇头:“不敢瞒您,并不是很熟。李家那两位公子跟我以前在瑞昌有过一面之缘,也做过一回生意。可要是说熟,哪里有什么熟悉的,不过是人家贵人看咱们这样的好玩罢了。”

这有些落寞萧索的口气登时引起了刘奎和郑铎的同感。郑铎也有些无奈道:“可不是么,李家那样的人家,何曾把我们这样的人放在眼里,不过是当咱们耍猴的一样,逗个乐子罢了。”

刘奎也道:“江湖上的朋友再赏脸,说破大天去,咱们也不过是小混混,如何能跟定州李家那样的门阀世家相比?你没瞧见如今李家娘娘得宠,就是王家人,也得让他们一尺么?”

方沐阳惊讶地睁大了眼:“刘大爷这话怎么说的?他家是门阀世家。跟咱们又不是一路人。虾有虾路的。还能碍着他不成?”

这孩子,果然还是稚嫩了些,刘奎笑了一声,给他解释道:“本来不是一条道上的。可都在一个城里,难免有遇上的时候。李家人多,总有两个不良子弟,少不得往赌馆伎楼里头厮混,若是碰上了,他家不出息的旁支,也比我们这些混混高贵,得罪不起啊!”

这也是在警告方沐阳了,如今他在定州虽说开了个小铺子。又认识李家的亲戚,可不代表他就招惹得起李家这种庞然大物。便是人家招惹了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因为李家是不会让他占了便宜去的。

方沐阳受教地点点头:“那是自然,咱们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家可是玉瓶,这便是云泥之别,沐阳受教了,会小心的。只是……”他略顿了顿,露出一丝不高兴的模样:“心里虽然明白,到底还是不怎么舒坦……”

果然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刘奎又是感慨又是羡慕,忍不住笑着劝慰道:“好孩子快别这么想了,你瞧瞧郑铎,要不是年轻时血气方刚,做事不顾后果,能在矿场里头磋磨那么多年?若不是正好碰见皇太后大寿大赦天下,只怕现在还在背石头呢!”

郑铎也不恼,跟着点头:“大哥说的没错。小方姑爷少年英才,想来也不会跟我似的,一时冲动铸下大错。”

方沐阳却道:“话虽如此,不过沐阳倒是有些个出格的心思,两位就跟我的叔伯一样,沐阳说说,两位可不能见笑。”

见他神色端肃,刘奎和郑铎也不由跟着正了脸色,微微抬手道:“小方姑爷但说无妨。”

方沐阳站起身来,朝着他二人微微拱手道:“沐阳受家乡父老垂青,聚了一帮子人做事。说是帮派,实则不过是码头上的穷苦人一块儿讨个吃喝罢了。若是仅此也罢了,冯员外也瞧得起我,将手下交给我一处打理。现在沐阳跟县衙里头关系还不错,但保不准哪天县令大人挪了地方,要是新换来一位不喜欢金帮,不喜欢沐阳的,说不准就要拿我开刀。”

“若仅仅针对沐阳一人也就罢了,怕就怕金帮也遭了人家厌弃,跟着遭难。”

“沐阳便想,与其如今这般闲散着,倒不如动作一番,做出些事业来,也叫那些人看看,轻易动不得我们。要不然等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刘奎有些诧异,他倒没看出来这小方姑爷还是个心大的,只是到底年轻,没经过事。这种想法蛮好的,可实际上他们这种人在官府眼里,就跟一只蚂蚁似的,只需伸个小指头出来便碾死了,哪里会有“轻易动不得”?

ps:

感谢屋顶上的雪投出的粉红票,感谢磨叽宝儿打赏的平安符,感谢狂飙小马打赏的锦囊。另外对要起广告楼的筒子说一下,广告随便发,楼就不盖了,以前也不是没起过广告楼,还不是到处发来着。所以,随便吧!对了,顺便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哦!来啵啵~~~~

☆、101 理想与现实

刘奎有这想法也不奇怪,这就是如今定州三虎的生存状态。说是威风,也不过在其他的小混混面前耍一下,少有的几门生意,都是有些见不得台面的。莫说是官府要整他,就是定州王家、李家这样的门阀世家,随便出来一个管事,他们也得屁颠屁颠地往前凑。

下九流么,哪里是官府、世家的对手呢?

偏方沐阳晓得有一个帮派,不但是官府忌惮,更能左右朝政。在她前世的记忆里,还有不少枭雄人物都是从那个帮派走出来,并且跟那个帮派关系匪浅的。

那个帮派,就是最富传奇色彩的漕帮,后来的青帮。有夸张的说法,是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青帮的堂口,可见青帮的影响力有多撒。

而青帮前身漕帮,就是依靠水路,以漕运起家,又与如今的金帮情况多么相似。但金帮只占了瑞昌一隅,若是想发展壮大,势必要联系金江沿岸的诸多小帮派,还有北上运河的各路英雄。而定州三虎,虽然在官府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在运河沿线,确实是排的上号的大人物了。但凡道上朋友有难,只要报上定州三虎的名号,人家多少都要卖三分面子。所以方沐阳想要把金帮搞成青帮一样的发展,定州三虎是一定要说服的。

不等刘奎细想,她继续说道:“我们立足难,无非是因为一个散字。定州三虎的名声响亮,也仅限于定州一隅,金帮虽然略有薄名,也只在瑞昌罢了。可若是几位爷出面,金帮配合,不说别的,就是将这瑞昌到定州的运河一带纳入囊中。也足够大家伙儿吃喝,且不受制于人了。”

这种事情,郑铎觉得插不上嘴。只去看刘奎。

刘奎却红了脸大怒:“这是什么胡话!什么纳入囊中,什么不受制于人。若是真像你说的那般,只怕还没成事,你我就都被诛了九族了!”

方沐阳却笑道:“刘大爷别动气,我这不是还没说完么?”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若是咱们能将这一条运河上下打点好,哪里会是朝廷的忌惮,分明是朝廷的依仗!每年我大齐从南楚购进的海盐、粮食、布匹等物多不胜数。只是因为金江的归金江,运河的归运河,沿途还有无数关卡,若是有一条船。能从瑞昌接货后直达定州,转送京城。商人们要少多少麻烦,朝廷也不用每一段都派人点数计税,岂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不止这条运河,还有金江往上直到巴州。多少东西要送进山去,多少东西又要打从金江运出来?就说这木头……”方沐阳随手敲了敲手边的紫檀木桌子,接着说道:“这一根檀木,产自巴州更往西的蛮族聚居之地,听说在产地。也不过一根木头一两银子罢了,可到了京城,这一根木头便立刻身价百倍。原因无他,运输实在太难,百根木头能有一根完整地运到京里,便是极难得了。可若是从金江运过来,能省多少人力物力,这利润又何止翻上一倍?”

这倒极是让刘奎动心。他花厅里头这套紫檀木的家具,不过四张小几,八张椅子,可花了他不少的钱,平素唯有贵客到来,才舍得在这花厅待客。要说价值,他怎么会不动心?况且细细思忖一番,这事也不是不可行,只是该如何操作,还得从长计议。

方沐阳也觉得自己忽悠得差不多了,讲明处境,再动以利益诱惑,换句话说,她是给定州三虎画了个大饼,至于会不会吃下去,就看定州三虎自己的了。

刘奎没说话,旁边性子直些的郑铎却跟着小方姑爷点头:“说得倒似乎有些道理,大哥,你觉得呢?”

回头看了郑铎一眼,刘奎只得答道:“话倒是说得不错,只是咱们河边儿长成,有句话都晓得,叫做‘溺死的都是善泳的’,小方姑爷想的不错,可这样的事情,莫说我大齐,便是整个天下间,都没出过这样的情况。前途未卜,有的事情,就等万不得已的时候再说吧!”

郑铎惊呼了一声“大哥!”饶是他头脑简单,也听得出来这样的好处,正在思忖,突然听见自家大哥说了这么一番话,竟是把小方姑爷说的哦全部阻拦了一般。

方沐阳笑了笑,并没什么不高兴的神色,拱了拱手说:“听刘大爷的。”

都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笑面虎当年也是有过一番风光的,只是如今耽于安逸,难免没有了当初的雄心。他要偏安一隅也不是不行,只是这样的事情,定州三虎不做,自然会有其他人来做。而小方姑爷所差的,只不过是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方沐阳相信,刘奎很快就会后悔的。照着这次南楚使节团的规模来看,定然是来跟大齐交好的。一旦两国交好,以瑞昌为中心,商贸放开,各种北齐需要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进来,必然对北齐如今的运输能力形成压力。水运比陆运的成本更低,自然会影响到瑞昌到定州的河运。

到时,多得是人想要走路子争取给朝廷运输的资格。别的地方她不敢说,瑞昌这边儿,王大人聂大人自然是偏向她的。到时只怕是她来挑选合作伙伴,定州三虎用不用,还要看她高兴不高兴了。

事情的发展果然在方沐阳的意料之中。

咳咳,那什么,南楚使节代表团受到了大齐的热烈欢迎,双方举行了高级会晤,并就边界、贸易等问题做了深入的会谈。在会谈中,大齐皇帝陛下表示,决不干涉他国内政,是齐国一贯的主张。但是对于南楚伪皇弑君弑父,篡夺皇位的卑劣行径也做出了强烈谴责,支持南楚现任皇帝秦烺讨伐叛逆,恢复正统的行为。维护皇室正统天经地义,秦烺的行为是正义的,是值得肯定的。最后,大齐皇帝陛下表示,愿与南楚和平共处,积极解决双边争端,深入探讨双方经济、贸易上的问题。

为了表示南楚的诚意,南楚使节团正使胡大人表示,将把大齐皇帝的美意带给自家陛下,并表示愿无偿提供大米一万石,海盐一万担,各色丝绸锦缎一万匹,做为大齐皇帝即将到来的六十大寿的贺礼。

消息一出,很快见了邸报,天下皆知。南楚皇帝给大齐皇帝送寿礼,在大齐人看来,这就是变相地服了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么,当然不能说得那么直白,可意思到了,天下人也就明白了。

大齐举国欢庆,唯有王克礼愁容不展。

对别人而言是好事,对王克礼来说,就是下马威了。南楚送来东西,也有人押运,问题是东西只送过江,需要大齐自己给送到京城去。上头发来的公文倒是便宜,一句话了结:“着瑞昌县配合礼部,择日护送进京。”

说得轻巧,一根灯草,这么多东西,光是粮食就得装几十车,瑞昌哪里有那么大的运力?若是强征民役,又怕搞得民间怨声四起。他在瑞昌这一任县令做到现在,名声可是两条腿实打实地跑出来的,三年也才累积了这么点名望,这一下子搞不好,就全毁了。

几个幕僚也搞了好几个意见,可没一个合王大人的心意,愁得王大人都消瘦了几分,腰带都长了。

虽说礼部迎接南楚使团的官员已经跟着去了京都,可王璟却留了下来,忍不住为王克礼出谋划策:“族兄何必为难?就叫那些苦力一人出些力气,送到京城又何妨?左右这徭役都是要服的,驾车去京城,跟修河堤也没甚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