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指农女-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情,她是养了一窝子白眼儿狼了,就连银蛋都知道讨好苏柳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多事之夏

老宅闹心的事不断,因着被村里人孤立,黄氏认为这始作俑者就是苏柳她们,尤其连自家孙子都养不熟了,更是恨她们恨得要命,不顾苏老爷子的阻止,硬是去苏柳那找了一回茬。

可苏柳她们却是听而不见,依旧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滋润日子,不受半点影响。事实上,苏柳也没那空当去理会黄氏的无理取闹,为什么?还是因着粮食的事。

大坳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高温一直在持续,不仅是大坳村,便是整个庆州内,还有其它州省也出现大面积干旱,河流干枯,快要收成的庄稼也大部分枯死,百姓开始恐慌,纷纷抢收那尚未成熟的稻谷等不耐旱的庄稼作物。

雨一直不下来,田里的稻谷还没完全成熟,就已经有枯死的迹象,而那些活了好几十年的老庄稼把式更是放言这稻谷现在不收,怕是等不到雨下来,就已经全枯死,于是,大坳村也开始抢收了。

庄稼还没完全成熟就收割,这收成上肯定会减产,那些佃租的佃农更是愁苦不已,因为这样一来,交了租子,他们就剩不了多少了,便是下一茬庄稼的粮种都艰难。

苏柳家里头的地都是以四成租子佃租出去,粮种佃农自己准备,眼看着这茬庄稼要收成却要枯死,她的心也揪了起来,特意去陈田村看了一眼。

武升亲自陪着她往田里走去,一路上,惶恐不安地说着这天气和这收成,还赌誓似的保证租子一定会先交,唯恐苏柳不将这地佃租给他们了。

“大姑娘,你放心吧,这租子,便是我们一家子不吃,也会先给您。”武升的背有些弯,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亦步亦趋地落后在苏柳身后半步。

田里,有不少乡民在烈日下忙着收割,见苏柳戴着帷幕走过,纷纷站起来往这边张望。

到了苏柳的地,可以见到那一片地的谷穗沉甸甸的,稻禾已经有些发干,可还没到安全枯死的迹象,甚至比其它田地要青绿些。

“自打这天热起来后,这禾田抽了穗,就没放心过,一天都来看上好几遍,觉着这地里干得比较快,就引水过来,没法引了,就挑水去灌,所以。。。”武升像是看出苏柳的疑问,便憨厚地解释。

便是他不解释,苏柳也知道,她的这块地里头的庄稼长得好些,肯定离不开人细心的料弄。

她来的时候,见到武升家的儿子个个都晒得跟黑炭似的,再看到这地,就知道这一家子都很是用心。

“你们辛苦了。”苏柳很满意,道:“我看你们这块地一时半刻也不会枯死,估摸着也能等上几天,可晚些再收。”

武升闻言立即道:“大姑娘可说中了,我正是这么打算的,再看上几天,若是还不下雨,收成少也得收了。租子也会按时交给姑娘的。”

“这个倒不急,这是天灾,若真是收成不好,这租子可以斟酌减少,你们也不要有这个心理压力,关键是先把来年的种子准备好了。”苏柳安抚地道。

武升听了双眼一亮,差点没跪下来给苏柳磕头,激动地道:“有姑娘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苏柳笑着点了点头,又去看另一家佃农李桂河的地,李桂河正在地里的田埂上坐着,还抽着旱烟,见武升领着苏柳来了,忙的跑过来。

李桂河的地也还好,许是和武升一块,大家都有心比较,所以也不会太难看,他也是说准备再看几天,实在不成就收了。

苏柳同样安慰了几句,许诺两家人,若真是因为天灾地里的收成减少,她会斟酌着减租,两人都感恩戴德的十分感激。

从陈田村离开,苏柳又去了镇子上走了一圈,发现这米铺里的米价都升了,不由更忧心,若是这样,百姓这个年可就苦了。

大自然的威力是无穷的,一个人最强大,最有魄力,在天灾面前,也是渺小的,这趟夏收因为旱灾而收成大幅降低,那些佃农若交全了租子,咬牙把粮种从齿缝省下,口粮就基本没着落,如今米价又升了,那对穷困的老百姓来说,真是晴天霹雳。

“让开,让开,掌柜的,你们这精米有多少,我们邱府都买了。”一个肥胖的穿着打扮像总管似的男人走到米店豪气地一挥手。

苏柳皱起眉,抿着唇不动声息,在一旁冷眼看着。

这男人看着大米都过了称,让送到邱府,便往下一间米店走去,苏柳忙上马车,跟了上去。

到了下一间米店,苏柳派霜凝去打听,果然,那男人同样把精米等好一些的米都买了,连续走了好几家。

苏柳一路跟着,眉头是拧得死紧,这邱府她知道,家里同样是卖米的,风评却不怎么好,短斤少两不说,所卖的米还渗些小石头,生意一直不怎么好。

可这关头,邱家却大肆收购米,难道这是要把镇上米店的米买了,日后好趁机提大价售出?

低价纳入,高价售出,想到这个可能,苏柳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如此,百姓可就要吃贵米了,这么一来,在这天灾跟前,那不得要卖儿卖女才能吃上饭?

“回去。”苏柳一直跟着那人到了邱府,见他果真是邱府的人,这才驱车回去。

一回到家,苏柳喝了两碗冰镇绿豆汤,便回房去给宋斐写信,今天这个事可要和他说一说才好,若是干旱也就罢了,一旦要打仗的消息传出来,朝廷要备粮草,这米粮肯定会更紧张,百姓没饭吃,甚至要逼着买贵米,那肯定会出事儿。

宋斐接到苏柳的信,立即和宋知府以及他的嫡亲大哥关上书房商量了半天,只要宋知府在位一天,这庆州算是他们宋家的地盘,可乱不得。

于是,一道道指令发下去,其中一条,任何商家不得恶意提价屯粮,若有发现高出市价一成卖米的,便勒令关铺,受刑法处置。

至于那些大幅存了粮食的商家,宋斐也没动声息,只让人将他们购买了的量暗暗地调出来,只等着日后的契机要他们吐出来。

苏柳知道,宋斐他们这样的老狐狸,要那些商家把米粮给吐出来,有的是办法,便也就安心了。

饶是如此,苏柳也暗暗提醒了和陈氏交好的媳妇婶子,让她们各自通知自家亲戚,别急着把粮食卖出去,若是真要卖粮,她这里可以按着市价高出二钱的银子收购。

这消息一传出,这家里有地的人都沸腾了,这粮食卖给谁都是卖,苏柳这里愿意用市价高出二钱的银子来收,那自然是谁都愿卖给她的。

不过,也有好些人都在猜测苏柳这样做是为何,是图个好名声还是想要做啥子?

便是苏小和陈氏也不能理解苏柳这作法。

“姐,我们的粮仓不是都已经满了么,还收那么多粮食作甚么?你是想要开米铺吗?”苏小睁着一双大眼睛问。

陈氏也看着她,道:“对啊,柳儿,咱们家也就这么几口人,那些粮食就是吃个两年都吃不完呢。”

苏柳微微一笑,解释道:“咱们家的粮仓是满了,但那都是去年冬的旧粮,这粮食,肯定是以新换旧,有新的粮食,肯定要把旧的换出来,这才不会变成陈粮。”

“那旧的呢?”

“卖出去呗。”苏柳眼都不眨,道:“如今市面上的米粮已经少了很多,新的米粮,都被那些大户人家给收了,今年又是这样的天气,这粮食肯定短缺,物以稀为贵,这粮食一少,价格自然就贵。陈粮虽是陈粮,可在稀少的情况下,那可是能救命的。”

“这,妥当吗?到底是旧粮。”陈氏有些迟疑。

“娘,咱们收的,可都是去年的粮,也不算旧了。若是真闹饥荒的时候,别说是去年的,便是几年前的,也是金贵物。”

苏柳说的也是实话,饥荒年,谁还管你是啥时候的粮,能吃饱肚子就好了,她就听前世的爷爷说过,闹饥荒的时候,连树根都扯出来吃掉。她们是幸运的,收到的都是去年的旧粮,便是吃个两年,也不会有问题。

还有一点苏柳没有说,就是她一直在担心的边关打仗的问题,就怕这战事一传出来,朝廷会为了征集粮草而大幅征粮或提赋税。一旦这样的话,百姓可就雪上加霜了,真到这时候,大商家的粮食肯定要被征集,市面的粮就会更少,她这些粮还有曹奎那些,可就金贵了。

而很快的,苏柳的担心成真。

七月末的一天,黑压压的乌云在天空积压着,镇子上的春满堂酒楼突然冲进来一个学子,举着自己手上的文报,大声道:“鞑子勾结北国,向我大齐下了战书,我大齐国接了,要打仗了!”

要打仗了!

轰的一声,天际传来一道响雷,乌云翻滚,不过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哒哒的下了起来。

差不多俩月没有下雨的老天爷,终于下雨了,而太平了十五年的大齐国,要打仗了,这是一个多事之夏!

这章写了删,删了写,怎么也觉得不顺,写了几个钟,写死我了,我讨厌过渡,卡得特么销魂!!晚安了,不写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辣椒酱诞生

八月战事起,捷报传来,我军首战小胜一仗,杀敌一万人。八月中秋团圆时,边关一临境小村惨遭屠村,妇女更被奸杀,便是婴孩也不放过,尸体堆积如山,敌军所为令人发指,我军大怒,血誓讨伐敌军,大战小战不断,漠北边境人人自危,纷纷南下避祸,流民四窜。

九月,因战事物价飞涨,尤其是米粮药材,正正应了有钱没钱,千万别病,因为病不起。而粮食,有些百姓有钱都买不起,更有穷困的村农,从三餐变两餐,以地瓜渗米糠煮粥果腹。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物价大涨,但战火却没有波及到昌平县大坳村这样的小地方,百姓依然安居乐业,只不过今年才经了一次小旱灾,庄稼收成大减,日子过得没有往日滋润罢了。

大旱以后,雨水反而多了起来,像是要把过去两个月的雨都下了,所幸没有造成洪涝,新一茬的庄稼的长势还是让人松一口气。

九月初秋的天气已是十分凉爽,苏柳原本打算着自己及笄后就前往上京,却因为这个那个的原因绊住了脚步,好容易才定下行程,她却又因为辣椒的丰收而忙碌起来。

上一茬的辣椒因为种籽足够,所以足足种了十三亩地之多,因着料理得当,也算是来了个大丰收,除了供给宋斐他们家的酒楼,苏柳自己也留下了有两百斤的辣椒,做她早就想做的辣椒酱。

苏柳前世算是无辣不欢的主,因着爱辣,她还学着做辣椒酱,去桂林和四川时,还观摩了人家做蒜蓉辣酱的做法,所以,如今再做辣酱时,她的手势也是十分娴熟了。

红艳艳的辣椒被蒸过,倒在大大的圆木砧板上,两手各执一把刀,咄咄咄的,双手飞快地上下跺着,看得人目瞪口呆。

“大姑娘的刀功可真好。”崔娘子满眼崇敬,一眨不眨的,道:“这辣椒被这么跺,还不四处飞溅呢。”

苏柳听了抿唇一笑,道:“这不叫好,辣椒蒸过才跺,就比生的好跺,也不会溅得到处都是。而辣椒的生涩味因为蒸的时候去掉了,这样做出来的酱就会更鲜香。”

“姑娘懂得可真多。”崔娘子见她的动作慢了下来,便道:“姑娘怕是累了,让我来吧,您在一旁看着就成。”

苏柳也真累了,两手翻动可不是玩的,手腕酸的很,便道:“这久久不下厨,都生疏了,这才跺了一会子手就酸了。”

崔娘子接过她手上的刀,笑道:“姑娘是做大事的人,这点子小事我们做就是。”

“女儿家可要多下厨才好,不然将来去了别人家,可怎么伺候一家子?”陈氏从外头走进厨房来,恰好听到了笑说了一句。

“太太。”崔娘子见她来了,忙的放下刀,手在围裙上擦了两下,走过去行礼请安。

“你自忙你的吧,我就是来瞧瞧她捣弄那啥辣椒酱出来了没有。”陈氏笑着虚扶一把。

虽然将跺辣椒的活交给了崔娘子,但苏柳的手也没闲着,而是将剥好的白蒜头拍碎,拿起另一把刀跺起来,听了这话便笑着回道:“哪有这么快。”

做辣椒酱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但也绝对没有做阿胶的时间来的长,只要三四天,辣酱便做出来了。

苏柳将跺好蒜蓉末用一大木盆装好摆在一旁备用,又去做其它的,既然已经动手,她就想一次多做几个口味,也给宁广送去一些。

所以,牛肉辣酱她也准备做几罐,漠北边关天气寒冷,吃这些辣子正好,而且,他们生活艰苦,反正这东西也能存放,又好下饭,算是给宁广添滋味。

牛肉她早就在镇上的牛肉档给订了好几十斤,全是新鲜上好的腩肉,血水什么的都已经处理好了,鲜肉也用花椒八角什么的煮了一个时辰,又软又香的,引人垂涎。

苏柳招呼上丫头,便是陈氏也挽起袖子帮忙,几人手脚麻利的将牛肉切成小肉丁,满满的大一盆,放在一旁备用。

这时,崔娘子也将红艳艳的朝天椒剁得碎碎的,又匀又细,苏柳朝她举起了大拇指,逗得她不好意思地羞涩一笑。

辣酱谁都没有做过,自然是由苏柳亲自掌勺,芽儿早就把火给生好了,因要控制火候,便将这活给让给了更为熟稔的崔娘子。

简单的剁椒辣酱只要将辣椒剁细了,放入盐酒等调料,压紧封存,三四天就可以吃了。

蒜蓉辣椒酱也不复杂,同样的将跺好的辣椒和蒜蓉放在一个盆里,加入盐糖还有高度的三黄酒,搅拌均匀,但那过程中,都不能沾到水,不然酱就会变酸。而苏柳像是做过千百次一般,熟稔得让人意外。

“这要不是辣椒现在才有,看大姑娘的手势,就像做过好多回一样呢。”崔娘子无心的一句话,却让苏柳心里一跳。

偷偷地觑向陈氏,见她笑眯眯的,没有半点疑惑,心里的大石便放了下来,笑道:“崔娘子既会做得一手好饭菜,也该是个老饕才是,咋就不明白我们这种老饕的心思?咱就是一吃货的命,为了吃好,啥好东西想不出来?”

“那是,大姑娘的脑子就是灵活,不像咱们,笨的紧。”崔娘子呵呵地笑。

陈氏则是嗔道:“亏你自己还认自己是个吃货呢,谁家丫头像你这么贪嘴?去了婆家没得让人看了笑话去,这要是一般人家,还不得吃穷人家里?”

“娘这话我可不爱听,这民以食为天,为食有啥不对的,哪是笑话了?能吃才是福呢。”苏柳嘟着嘴驳道。

“太太莫忧心,咱们姑爷是个大将军,大姑娘便是天天吃不停,也吃不穷呢。”崔娘子一边添柴火,一边凑趣道。

“就是就是。”几个丫头都笑呵呵地凑趣。

苏柳闹了个大红脸,佯作恼怒道:“看来平素是惯得你们没边了,都敢取笑起主子来了。”

霜凝听了便故作惊惶地屈膝行礼:“姑娘且饶了咱们罢,咱们说实话也不中听,日后可真真不敢说了,这可怎么了的,日后咱还不得要说假话?”

这话一出,众人笑的更欢。

“小蹄子,看我不撕了你的嘴。”苏柳笑骂一句,伸手就去掐她的脸,逗得霜凝连声求饶,厨房里一片欢声笑语。

笑骂间,蒜蓉辣酱就已经搅拌好,苏柳就让丫头将整个盆搬去院子的架子上,放在阳光下暴晒,过两天就可一装罐封存了。

最后是做牛肉辣酱,这要比之前的几种复杂些,材料也更要多些。

苏柳将剁碎的红辣椒,加自制的黄豆酱加水稀释,然后锅内倒油烧热,这才放入切好备用的姜末、葱末、蒜茸、辣椒碎翻炒爆香,后加入牛肉馅,绍酒,酱油等调料。

辣椒本就辣,炒的时候,刺鼻又辛辣的味道熏得人脸红如血,喷嚏打个不停,却又让人忍不住去吸,那味道实在太香了。厨房烟囱里飘出的香味让路过的人都禁不住停留,纷纷猜测这是在做什么菜呀,这的香!

炒片刻后,又将黄豆酱水、白糖等倒入锅内,抽掉大柴改文火,盖上锅盖慢慢炖,期间还不断搅拌,等到肉呈粘稠时,这才在上头撒上炒熟的芝麻,又翻炒一下,用筷子尝了味道,这才出锅。

牛肉酱一出锅,就让在厨房内的人都吞了口水,让人取了瓦罐来装罐。

现在还没有玻璃这一回事,苏柳便是想用玻璃瓶子来装辣酱也不成了,但陶瓷瓦罐也是一样的,也更原始些,所以她早早就让烧瓷罐的订做了好几个大小的瓦罐。

装辣酱的瓦罐早就用清水泡洗了几天,也用酒液烧过毒,干干净净的不沾一点泥尘,到底是食物,尤其苏柳还是新时代来的人,自然更注意卫生一些。

满满的一大锅牛肉酱装了五六个大罐,苏柳又开始制第二锅。

她早就想好了,这大罐送去给宁广下饭,宋斐那边也要送上一些,而她也还有想法,就是要用小罐装上一些,带到上京去,看能不能打开一条生意路,当然,自家的包子铺,也要摆上一些,以作宣传用,未来不久,她可要做个小作坊,专门做辣椒酱呢。

人家老干妈,也是这么发家的,她这第一个吃螃蟹的,怎么也能先得先机吧?这样的酱又下饭,味道也好,肯定会引起风潮。

苏柳想的也没错,她的辣椒酱一出,就已经引起了好些人的注意,这辣椒作坊还没开起来,便已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