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了么?我已经也读过几本史书。知道这朝堂纷争最是厉害,再加上您年少袭爵。又远离京城回到了漠北,我就猜测这里头一定大有文章,不过这话是我万万不敢说出口的,毕竟当时您尚在蛰伏。要说您会造反,别人肯定都说这是无稽之谈,可这毕竟是杀父之仇,谁能说放下就放下呢?王爷先回漠北,又去江南,又频繁的在京城来来回回,我就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
赵凌道:“你倒是心思细腻,见微知着啊。”
王蘅微微一笑:“虽然身为女子。可我却敢说我不输给任何男子,不过世事如此,在别人眼里。女子都是温婉贤惠的,我自然也要紧守本分,虽然心中也爱琢磨这些事,却也只是在心里罢了。”
赵凌道:“既如此,你为何要回避我?早就猜测我会起兵,早就猜到我会做皇帝。那么为什么不嫁给我?难道那些权贵荣耀在你眼里就真的一文不值?”
王蘅摇头:“王爷,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一个即便有话也会顾忌别人的看法,却从来不敢说出口的平凡女子罢了,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谁不爱呢?可这些东西却是得来容易守住难,我自认为没有那个本事,索性也不去想,也不去要,我向往的,从来都是平凡夫妻的世俗生活罢了。”
赵凌心中一震,如果这么说的话,前世的王蘅应该也是这般想的?她聪慧敏锐,知道自己要造反,可是她却只希望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所以才会对自己那么冷漠?
赵凌的声音有着几分连他也没察觉到的颤抖:“为什么?你真的不稀罕那些?”
王蘅苦笑:“许是我从小失去母亲的缘故吧,父亲又不在身边,外祖母和舅舅舅母固然疼爱,却怎么也代替不了父母的关怀,您应该知道生了庶长子的罗姨娘吧,我九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她勾心斗角了,她这个人不是那种罪不可恕的人,但却能给你找各种各样的麻烦,给你添堵,这是她最拿手的,她这么做为了什么我也知道,不过是王家的家产罢了,因为我父亲之前说过,家里就我一个女儿,把家产都给我做嫁妆,罗姨娘怕她的儿子分不到东西,这才来回的折腾,荣华富贵又如何,锦衣玉食又如何,我已经厌倦了因为这个所层出不穷的争斗,我那时候就告诉自己,我不稀罕富贵,也不稀罕权势,我想要的只是一方净土,有那么一个人,他能毫无条件的珍爱我,照顾我,生活固然艰难,但我们却可以相互扶持,相濡以沫,这是我最诚恳的心愿。”
王蘅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她看赵凌默然不语的样子,笑道:“我的这种心情,也许王爷是无法理解的……”
赵凌打断她的话:“不,我理解,也都懂,一直以来,是我用错了方法,我希望把最好的给你来体现我的心意,可是我却本末倒置,也难怪你一直躲避我,你一定以为我是那种眼中只有富贵权势的人吧?”
王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她一直挺奇怪的,因为赵凌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让她听不懂,想着推心置腹的谈话也就这一次,趁机就把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王爷,我有一句话一直想问您,您以前是不是认识什么长得跟我很像的人?”
赵凌一愣,王蘅解释道:“因为您总是说欠我的,可是我和王爷第一次见面便是那次在戏园子里,之前并无交集,我实在想不明白,王爷究竟欠我什么了?”
赵凌一笑,满是怅惘:“是啊,我的确认识一个跟你很像的女子,是我拿荣华富贵禁锢了她,让她芳华早逝,抑郁而终,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在世上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了。”
王蘅道:“既然人已经去了,王爷也不必徒增伤怀,我想那位姑娘在天有灵的话,也不会希望看到王爷如此情形。”
赵凌心中一动,试探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当初你嫁给了我,你会怎么想?”
王蘅看了他一眼:“我从来不想这样的如果。”
赵凌道:“因为她跟你实在是像,所以我想通过你来了解她的想法。”
王蘅想了想,道:“应该是很无奈吧,王爷是人中龙凤,嫁给王爷这样的人,心中必定有几分得意和骄傲,再加上别人的吹捧,肯定是很开心的,毕竟没有哪个女人会跟一个如意郎君过不去,在这种时候,应该都是想白头到老之类吧。可是王爷偏偏是个成就大事的人,是一辈子都过不了平凡生活的,如果是我,我就会把所有的感情都收起来,因为没有付出,那么受伤的时候就不会难过,一开始就不抱希望,那么也就不存在失望,可是明明有感情却要讶异自己的感情,一定是又痛苦又无奈。”说着,王蘅摇头叹息。
赵凌却如遭雷击,天旋地转,险些站立不住,他一把扶住了桌子,心中涌出了千般滋味,让他几欲疯狂,前世,王蘅应该就是抱着这种心情吧。
她遇到了对的人,却偏偏在错的时间,她的自尊和骄傲不允许她让自己陷入到那个可以预见的悲惨境地里,于是拼命压抑自己的感情,拼命给自己伪装了一层厚厚的保护层。
没有付出,受伤的时候就不会难过!
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
如果他当时了解王蘅心里的想法,会不会放弃起兵,一辈子做个悠闲自在的王爷?
如果王蘅知道自己有多爱她,会不会改变心意与自己并肩作战?
如果……
好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
王蘅观察着赵凌的神情,觉得有点不对劲,心想那个女人一定给赵凌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居然让赵凌露出这种神情。
赵凌慢慢缓过神来,心中的那股痛也慢慢消散,他颓然倒在了椅子上,闭上了眼睛,觉得这命运是如此的可笑,他重生也许是上天怜悯他和王蘅的错过吧,可他却把这当成是一次复仇的机会,如果他能慢慢了解王蘅,放弃报仇,那么今天的王蘅也许就是自己的妻子了。
是他,再次错过了老天赐予他的机会,再次错过了王蘅!
赵凌深吸一口气,鬼使神差的看向了王蘅:“如果你马上要死了,你想对我说什么?”
王蘅无语,她才不会想这么不吉利的事情好不好,不过看赵凌那样子,似是不知道答案就不会罢休,于是就认真想了想。
如果她是那个可怜的女人,她会对那个又爱又恨的罪魁祸首说些什么?
鬼使神差般,王蘅喃喃道:“如果有来生,也许我会妥协。”
如果有来生,为了你,我甘愿放弃骄傲,即便未来遍体鳞伤也绝不后悔!
连王蘅自己都被自己下意识的这句话给吓了一大跳,她看向了赵凌,赵凌也好不到哪儿去,脸上满是震惊和错愕!
外面传来梆子声,那声音在这寂静的夜晚越发响亮清脆,王蘅轻声道:“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王爷不必当真,已经三更了,我该回去了。”
ps:有读者给我指出了一个错误,汗颜,犯了个好低级的错误,已经改正了,希望大家重新阅读上一章,因为最近忙着考试的缘故,整个人都被烤糊了,更新不如以往准时,脑子也晕晕乎乎的,现在考试过去啦,雨过天晴啦,一切又将回归到正轨上去,希望大家继续支持!ps:这是补昨天的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释怀
赵凌点点头,却又忽然叫住了王蘅:“收阿顺做义子的事我会考虑,你放心,我明白你今天的来意,不过是怕周旭介怀罢了,我很庆幸,因为你现在很幸福。”
王蘅微微一笑:“也许王爷所说的那名女子和我很像,也许换个身份,我会跟她一样面临痛苦的抉择,但是我永远也不会是她,因为我已经有了周旭,在我最需要依靠的时候,偏偏周旭出现了而不是王爷,也许这便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赵凌点头,语气极为平静:“我真心的祝愿你和周旭白头偕老。”
王蘅道了谢,关上门出去了。
夜风吹来几分寒冷,王蘅紧了紧身上的斗篷,谢绝了清莹要送她回去的好意,亲自打着灯笼出了院子,没走几步路,她便在回去的必经之路上看到了提着灯笼默默等待的周旭,她眼眶一热,情不自禁奔了过去,扑在了周旭的怀里。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好幸运,她拥有了周旭!
因为长久在寒风中站立的缘故,周旭的身体又冰凉又僵硬,他紧紧拥抱着王蘅,这才感觉到了一丝温暖,王蘅一边把斗篷往他身上裹一边埋怨:“怎么出来的时候也不披件斗篷,若是病了,可没人伺候你。”
周旭唔了一声,却还是紧紧拥着王蘅不撒手,王蘅陪着他傻站了一会,然后撒娇道:“我冷。”
周旭这才松手。帮王蘅裹好了斗篷,两个人手牵着手回去了。
阿顺早就睡了,丫头们也都被周旭给打发回去了。如今回去了满屋子黑灯瞎火的,不等王蘅喊人,周旭就一把把她抱起来,狠狠地吻住了,两人一边纠缠着一边倒在了床上,周旭的热情让王蘅有些惊讶,但她也理解。并没有反抗,反而比平日更加的顺从。
周旭喘着粗气把王蘅身上的斗篷和衣服都脱了下来。又去撕扯自己的,直到*相对,之间再无一丝缝隙,他才长长舒了口气。觉得心中的那股火消去了不少。
他一边大动一边看着黑暗中婉转娇吟的王蘅,这时月亮出来了,柔和的月光打在了王蘅的身上,映衬着她白皙的身体,王蘅有些羞涩,伸手去拉被子:“周旭,我冷。”
周旭俯下身去,阻住了她的手:“宝贝,我想看看你。”
王蘅眼睛微热。伸手紧紧揽住了周旭,默许他今夜的一切放肆行为……
……
晚上的纵情缱绻让王蘅有些吃不消,第二日直到听到阿顺的哭声才睁开了眼:“阿顺怎么了?”
周旭在旁边道:“没事。你继续睡,有我呢。”
王蘅还是爬了起来,把阿顺抱在了怀里,昨天睡觉前没有娘亲陪着哄着,今天早上睁开眼睛还是没有见到人,阿顺这是委屈了。探着头直往王蘅怀里拱。
王蘅哭笑不得,在他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
周旭拿过熏笼上的小袄替王蘅披上。眼神有些关切:“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昨天是我太鲁莽了。”
王蘅面上一红,嗔道:“当着孩子你说什么呢,我没事。”
周旭淡淡一笑,把阿顺接了过来,让王蘅起床穿衣服。
刚用过早饭,姜寒便吊儿郎当的过来了:“周少爷,王爷有请。”
王蘅和周旭面面相觑,王蘅有些担忧,周旭示意她放心,跟着姜寒去了书房。
赵凌一夜未眠,满脸憔悴之色,见了周旭也没什么特别,只示意他坐下,缓缓道:“我为我之前的行为向你道歉,我承认,我对王蘅有几分不轨之心,但是到底是我错了,王蘅已经不是王蘅了,她说得对,她已经有你了,如果我和她之间存在什么变数的话,那么那个变数就是你,我承认,我自愧不如。”
周旭面无表情道:“王爷向我道歉,我可没听出一点歉意,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如果我有能力护住王蘅,压根就不会让你有道歉的机会。”
赵凌笑道:“看到你这么在乎王蘅,我的确放心了,我马上就要离开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这次叫你来是想告诉你,你和王蘅可以带着孩子回家了,不用继续待在府衙。”
周旭看了赵凌一眼,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赵凌又拿出一个羊脂玉雕成的巴掌大小的玉如意来:“我已经决定把阿顺收为义子,这是我的见面礼。”
周旭瞪大了眼睛,赵凌笑道:“别那么看着我,这个事你要去问王蘅。”
……
面对周旭的问题,王蘅倒是十分坦然:“我是怕阿顺吃亏才这么提议的。”
周旭有些不悦:“我的儿子干嘛要认他做义父啊。”不过即便如此,倒是没有追究,只说了他们可以搬回家的事情。
王蘅又是惊讶又是高兴,赶忙命人收拾东西,这时清莹过来了,也是如是说,笑道:“奴婢倒是舍不得少奶奶,不过住在府衙终究不比在自己家自在。”
王蘅现在心情很好,于是道:“我看你整天也是闲着,不如跟我去齐家住两日。”
清莹笑着推辞了,帮忙收拾东西。
当天下午,王蘅和周旭便搬回了齐家,在府衙住惯了,回到齐家一瞧,怎么都觉得好,阿顺被厚厚的襁褓包着,还盖着一个小斗篷挡风,齐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抱着阿顺时不时的亲一下,又张罗着要好好庆贺庆贺。
周惠和曲卿是最高兴的,毕竟阿顺是周家的嫡长孙,一直待在府衙,他们也很是担忧,总怕出了什么意外,如今回到齐家来就好了,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可对于赵凌这突如其来的一笔,大家也都十分疑惑,王澜可能有所了然,没有问,只嘱咐王蘅好好休息。
打从这件事以后,赵凌就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打仗上,他并没有接受周伯清的提议而停下脚步,反而比之前的攻势更加猛烈。
三月份,他攻占了山东,五月份,到达了京城兵临城下,朝廷先后七八次下旨议和,头几次还都端着架子,可后来几次却放下了身段,语气颇为妥协,最后一次的时候,甚至承诺与赵凌平分天下,以长江为限,江南江北互不干涉,但赵凌不干,他现在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要把京城给攻下了。
直到七月,赵凌攻入京城,占领了皇宫,包括太后和皇上在内的数十位皇亲国戚,都成了阶下囚。
九月,赵凌昭告天下,登基为帝!
别人起兵总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清君侧什么的,但赵凌直接就说这天下原本就有赵家的一半,他不过是为父报仇,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半罢了。
如此理直气壮,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其实赵凌起兵,大家都觉得他拉拢的人大都是武将,实则不然,京城也有一部分文人被他收入囊中,不过当时在打仗,文人的作用体现不出来,于是一直隐忍不发,如今赵凌取得天下,这些文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撰写登基诏书,各种文书的事就不用操心了。
王澜并周旭,王蘅,周惠,曲卿等人也于九月出发,十月底到达了京城。
重回京城,恍如隔世,经过兵临城下那一浩劫,京城有了些许颓败,失去了以往的繁华和热闹,大街上有些冷清,许多店铺都关门了,王蘅坐在马车上往外瞧,忍不住一阵阵叹气,相比京城,杭州倒是唯一一个免遭战火的地方。
永安侯府也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周惠和周旭下车的时候守门的小厮甚至大吃一惊,呆了好一会才不敢相信的跑进去回话:“二少爷回来了!五少爷回来了!”
马车刚刚驶进二门,王蘅几个就被人群给簇拥了,岳氏,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几个,并周静,周琳,周文三个,还有海氏,把王蘅围得团团转,周旭和周惠则被周安周颂和周硕几个团团围住。
大家将近两年不见,几乎是经历了生离死别,此时重逢,见到各自安好,都十分喜悦,好一番寒暄契阔。
岳氏更是抱着阿顺又是哭又是笑,当初战事一起,她就胆战心惊,整日担心周惠和周旭这两个,尤其是知道王蘅有了身孕,她更是天天睡不着,每每祈求佛祖,宁愿减寿十年也要让几个孩子平平安安的回来,如今她的愿望成真了,儿子儿媳平安归来,还多了这么个机灵可爱的孙子,她真是无比感激上苍!
因为周旭等人的回来,笼罩了永安侯府许久的阴霾一扫而光,大家簇拥着往周伯清和曹氏的院子里去,两个老人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打击,居然没有被打倒,精神也还不错。
曹氏先是看着阿顺,见他乖乖的,被没见过的人抱着也不哭,只好奇的睁大着眼睛瞧,曹氏笑道:“这倒跟小五小时候一个样,乖得很,一点也不缠人。”说着又叫奶娘抱下去好生照顾。
岳氏却不叫奶娘动手,接过孩子亲自抱着去了内室哄阿顺睡觉,海氏看着婆婆跟抱着宝贝一样,心中有些苦涩,当初去拜送子观音,周云怀上了,王蘅也生了儿子,却偏偏她没有好消息,难道是她的心不虔诚?还是她本就命中无子?
☆、第一百零九章 变化
等到各自散去,海氏跟着周安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周安尚自兴致勃勃的说着阿顺:“和小五很像,这小家伙可真精神,也不怕生,谁抱都不哭。”
海氏勉强笑笑,道:“夫君,我一直没有身孕,如今五弟都有儿子了,是我无能,让夫君失望了,不如夫君纳一房贵妾吧。”
周安一愣,随即低下了头:“再等等吧,其实咱们也看过不少大夫了,都说没有什么病症,我想也许是因为咱们俩都太紧张了的缘故,不是说越想怀上就越怀不上么?”
海氏心中一酸,忍不住哭了起来,周安拍拍她的肩膀,温声安慰,还许诺自己三十五岁的时候没有儿子再说纳妾的事,让海氏异常感动,夫妻俩的关系倒比以往亲密了许多。
因为岳氏的强烈要求,阿顺暂时跟着她住几日,岳氏道:“正好你们一路舟车劳顿,也该好好歇歇,收拾收拾东西,孩子放在我这儿只管放心。”
王蘅倒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想念儿子,只好一天三趟的往岳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