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不知了。”绾华摇头,心里却想,国公夫人算是出了名的月老,上国公府能有什么事呢。
第二十四章 内务
“好了,说说你吧,怎么转性了,躲在屋里做功课,也不让初荷她们进来伺候。”绾华看韶华怏怏不乐的模样,关心地问了一句。
韶华瞥了门外一眼,看见初荷默默地低着头,她淡淡地飘开视线。“没什么,教训丫头而已。”她想了想,把那日发生的事告诉绾华,绾华听了哭笑不得。
“你这是哪门子的教训啊,明明就是在教训自己。就算她们做错什么,你打一顿,骂一顿,也就算了。再不至于,你就把她们撵回熹园,阿娘自会替你主持公道。你瞧你……”绾华朝门外望了一眼,一个守着门口,一个在扫大院,“你要是使个人,还得拉长嗓门,这像什么话。”
韶华也显得不以为意,初荷和幼菡都是刚从凌氏屋里出来的,论忠心,论手艺,自然是没法讲的。然而她们的忠心只是对于李家,对于二房,甚至对于凌氏而言。她们所能想到的对韶华的好,也只是她们向凌氏表达忠心的一种方式。如果她们无法站到韶华这一边,想她所想,忧她所忧,就算赶走了一个,照样会有无数个。
她也知道她们都不算大错,只是没看清自己的位置,她们伺候的是李五娘,而不是李二夫人。她们显然是在站在凌氏的角度,在替她做事,而不是真真正正把她当成主子。
不理会长姐的调侃,韶华扬声道:“我倒没什么,只是要她们记住,既然待在我身边就该替我想,否则她们就跟洒扫,守门的小丫鬟没什么区别。”韶华故意说得大声,她知道门外两人都在竖耳凝听。不知是心虚或者是无奈,她没有绾华那般理直气壮,初荷幼菡又不是从小伺候着她长大,站队不清也是情有可原。
再者,连凌氏都打心眼里想把她配给以琛,就无怪底下的人会有这种认知。
绾华叹了口气,点了点她的额头,“你总不能一直这样,没有人在身边伺候吧。罢了,让我这个做姐姐的替你出口气,等下你学着点。往后我要是出门了,你自己也得会管下人,别的让先生教的都没用。”
韶华眨了眨眼,好奇地看着她,点了点头,让初荷和幼菡进来。
“跪下!”一看她们进来,绾华立刻沉下脸,怒喝一声,吓得初荷幼菡二人立刻扑通跪地。
韶华也有些看傻了,这还是刚刚跟她嬉笑玩闹的人吗,怎么转眼就变脸了。
绾华冷笑一声:“夫人抬举你们,让你们伺候五娘子。你们倒把自己当谱了。看着五娘子面慈心善好欺负,连越矩的事都敢做了,下次还不翻天了。崔妈妈是怎么教你们的,你们又是怎么跟我听进去的,要是想去领家法,我可不拦!”绾华声音不大,但字字都直戳人心。
两个人都吓得瑟瑟发抖,初荷苍白了一张脸道:“三娘子,我对五娘子绝无二心,只是心疼五娘子扎伤手指,才私了心想帮她,我绝对没有逾越的想法。”
幼菡也磕头求饶,“三娘子,我知错了。是燕娘子说三娘子或五娘子迟早会有一人嫁给以琛少爷,我便是说漏嘴了。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也绝无二心,只想着伺候好娘子!”
“到底五娘子是你主子,还是燕娘子是你主子!”绾华怒目。
“是五娘子!”幼菡已经哭得语不成声。
这几日被韶华冷落不说,还去做下等丫鬟的事,她都能听到那些小丫鬟在背后嘲笑。初荷比她好,虽也是不让近身,但只是让她守着门口。但凡有事韶华都是喊了初荷进去,而把她落在外面,她恼悔很久,可韶华总是对她爱理不理,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求三娘子开恩,五娘子您打我也好,骂我也好,求您别这么冷着我。就让我伺候您吧,我往后绝不会再做逾越的事了,否则你就是把我撵出去我也绝无二话。”初荷站在门口把屋里听得最清楚,有时候韶华踢到脚,扎到手指,她就只能忍着。没得命令而踏进屋子一步,立刻就让韶华给赶出来。
幼菡泣不成声,只得一个劲地磕头。绾华得意地冲韶华眨了眨眼,低声道:“瞧着没有,丫鬟是这么教训的,不是让你冷着,晾着。”韶华则回她一个白眼,绾华转过头,变了脸色,对她们道:“这一次便饶过你们,下回再让我知道你们敢逾越本分,我立刻把你们撵出去。”
说完,绾华用手肘碰了韶华一下,示意她出声。韶华叹了口气道:“起来吧,都去洗把脸。”看她们抬起头,可怜犹豫的模样,顿了顿,鼓着脸道:“我饿了。”
“是,是!我这就去!”听到韶华这句话,初荷忙不迭爬起来,高高兴兴地福了身,幼菡也跟着起身出去。因为每回韶华想吃点心,总是鼓着脸一副委屈的模样看着她们,初荷被她看得无法招架,只好去厨房捣鼓点心。
绾华则被她的话气得扶额,她好不容易给她塑造的威严,就这么让她一句“我饿了”给毁掉了。敢情在她们眼里,吃货才是正常状态。绾华连形象都顾不上,对她摇头又叹气。
看长姐哭笑不得的模样,韶华嬉皮笑脸地挨过去。不过对于绾华的举动,韶华心里还是有些小感动,所以也就没取笑她,一物降一物,至少她面对锦华总是一筹莫展。
也不知道是韶华的铺垫做得好,还是绾华的威严更有效,至少两人都变得谨慎小心起来。
只是,被凌氏知道这件事,特意叫姐妹过去训话。
“你这做姐姐也真是,都说让你照拂着五娘,你连她屋里人犯浑都不知道。”凌氏气呼呼地看着低头揉手指的绾华,又看看一脸事不关己的韶华,“还有你,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说一声。兴是她们头回没胆做出格的事,万一将来把你卖,你哭都来不及!”凌氏瞥了一旁默默擦汗的崔妈妈,“调教丫鬟向来是崔妈妈的拿手,你要是寻不到我,让崔妈妈处置也行,她断然不会纵容她们。”
“是、是啊,五娘子,这两个丫头要是做错什么,您尽管打骂,要不然交给我,我也会打她们的。”崔妈妈立刻表态。
韶华抱着凌氏的手臂,撒娇道:“阿娘,我瞧着崔妈妈教挺好的。而且三姐姐也替我管教一番,您就别气了,才多大的事。”她知道凌氏和崔妈妈一定可以帮她出气,只不过她根本不是想出气,而是想要认清位置的人。她宁愿要个笨手笨脚但绝不会出卖她的,也好过养着个聪明伶俐到头来帮着别人把她卖掉了。
“就是,阿娘,若是万事都你们替她解决,那她出了门怎么办。”绾华对母亲的责怪也一肚子怨气。
凌氏想了想,也绝对绾华说得没错。绾华是从小就让她开始管教下人,又是嫡长女身份,所以处置下人早已得心应手。“罢了罢了,你们姐妹感情好,我也就不多说了。下回让我知道了,我非扒了她们的皮不可。”
韶华笑眯眯地应是,以凌氏的脾气,让下人生不如死倒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送走两个不齐心的,再送来两个不齐心的,那还不如自己调教的好。崔妈妈也擦着汗连连答声,这两个丫头毕竟是她一手教出来,细算还有些沾亲,如果她们出事,恐怕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母女三人亲亲腻腻地说着闲话,乐文到饭点了,丫鬟布置的碗筷却少了一份,好奇地问:“八郎去陪祖父吃饭了吗?”
凌氏立起眼睛,不屑地道:“是你爹爹不来吃饭。”
“怎么?浣思苑又闹起来了。”绾华坐直了身体。
“不是,是我赶他过去的。”凌氏一脸怨气地说:“苏姨娘不知是哪根筋扭着,每到吃饭就带着七娘过来,说是来伺候我吃饭。你们没瞧见,这一顿饭下来,他们眉来眼去,反倒我成了外人。”
两个女孩都听得张大嘴巴,没想到苏氏竟然出这么一招,难怪凌氏怨恨。
“那阿娘也不该让爹爹过去,这不是中了她的计嘛。”苏氏等的就是凌氏这句话罢。
“那又如何!难道让我看着他们眉来眼去?”她都算上放下性子了,可奈何比柔情,到底比不上苏氏的曲意恭顺。“七娘倒是客气,一顿饭母亲前,母亲后,还当着你爹爹的面给我夹菜舀汤,你说我怎么吃得下!”
韶华恍然大悟,难怪最近都没见锦华出现,原来是跑熹园来尽孝来了。
其实只要凌氏比苏氏脸皮更厚一些,理所当然地享受她的伺候,再主动给李勋卓示个好。男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妻妾和睦,安享齐人之福,苏氏比凌氏高招的地方是她吃得下委屈。
“阿娘,你就让七娘往后过来陪您吃饭好了,到时我和三姐姐也过来,我想她也闹腾不出什么来。至于苏姨娘,就说让她留在浣思苑,家里又不是没下人,用不着一个姨娘来伺候吃饭。”只要不让李勋卓看到苏氏就好了,苏氏和凌氏同处一个空间内,凌氏立刻就不战而败。
绾华想了也想也觉得有道理,“没错!把七娘和苏姨娘分开,也好让她们闹不出浪花来。”
凌氏本想拒绝,她压根都不想看到跟苏姨娘长得一个样的锦华,但拗不过两个女儿,只好吩咐下去。
而接到消息的苏氏一愣,左右思虑一番:“夫人真这么说?”丫鬟点点头,娇气道:“夫人说了,姨娘您身子不好,就不用过去伺候了。七娘子到底是一家人,老是不和老爷夫人他们一起也不好,所以往后跟三娘子五娘子一起吃饭。”
锦华躺在榻上,枕着苏氏的脚,抬起眼睛看她的愁容,“阿娘,这不是挺好的嘛,你不是说过让我多去爹爹面前示好。带吃完了饭,我把爹爹带过来就是了。”
“傻丫头,你以为那么容易,两位娘子又不比夫人,她们摆明就是想把我们分开,不希望你爹爹看到我罢了。”苏氏叹了口气,“也罢,只要你好,我不去就不去。你要记住,别跟她们起劲,咱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第二十五章 英华郡主
“好了,别折腾了,又不是我要相看,你赶紧去看看两位娘子过来没有。”凌氏阻止莲香往她头上插发簪,不耐烦地催促她出门。今日是英华郡主登门的日子,把绾华打扮好才最重要。“记住,叮嘱五娘子也要捯饬妥当。”
莲香刚出门就碰上折身回来的李勋卓,连忙驻步行礼,凌氏听到门外的声响,好奇地走出来。
“老爷,你怎么回来了?”凌氏纳闷地看着李勋卓。
“徐老爷临时有事,不来了,我瞅着没事就回来。”李勋卓打量了凌氏的打扮,“你要出去?还是有客人来?”
“我不是和您说过,国公夫人递了帖子,说要和郡主娘娘过来看三娘。”凌氏心里抱怨,这两日李勋卓又回浣思苑过夜,根本不在乎熹园的事。“我让莲香催促两丫头赶紧过来,万一她们来早了,就怠慢了。”
李勋卓点了点头,莲香福身,正要离去,却听到他开口:“顺便去把七娘也叫来。”
“为什么?”凌氏惊叫一声。
李勋卓淡淡看了她一眼:“既然把五娘都叫上了,多个七娘也没什么,横竖她们也差不多年纪。”莲香迟疑地望了凌氏,只好领命而去。李勋卓看着一脸不情愿的凌氏,“你既然把七娘叫来一起吃饭,那出门见客就该把她一起带着,三个都是女儿,你不能厚此薄彼。”
“你既然说不能厚此薄彼,那私底下做什么给七娘买那么多东西,你当我不知道?!”凌氏扭过身,直直看着他。
“那还不是因为你什么好的都紧着三娘,什么时候想到七娘了?”李勋卓道。
“照你这么说,那五娘怎么办!”凌氏立刻反击。
李勋卓最烦凌氏拿韶华来说事,毕竟这是他心里的刺。韶华又不比锦华,问她要什么,她总是说只要他跟凌氏和睦相处就好。这样懂事乖巧的女儿,他心里是喜欢的,奈何凌氏总是不配合。“你又拿五娘说事,我什么时候缺过五娘的好了。”
凌氏正要开口,女孩们的谈笑声打算了她的话。
“爹爹怎么也在。”绾华身着一件水蓝底子花卉刺绣镶领淡青对襟褙子,内衬一件墨色镶领象牙白色中衣, 是一条霜青色的百褶裙。乌黑柔顺的长发盘成一个朝云近香髻,一侧斜斜插了两支金镶玉发簪,手上一对羊脂白玉镯,通透晶莹。她依偎过去,笑得一脸 。“爹爹,瞧我这一身好看吗?”
李勋卓软了脸上的表情,“你都把五娘的姿色给盖过去了。”李勋卓把眼光投向绾华身后的韶华,和绾华同色的衣裙,只是没她那般精致的刺绣滚边,干净素雅的长裙把韶华点缀得犹如 芙蓉。
绾华立刻亮了眼色,“是五娘找不到好看的首饰,要我说,七娘那套镶了南珠的面头首饰,正好配上五娘这一身衣服。”绾华的让李勋卓微微变了脸色,韶华叹气道:“爹爹别听三姐姐乱说,今日是三姐姐的好日子,我怎么好抢了三姐姐的风头。”
韶华对绾华动不动拿她去跟锦华相比的习惯感到无奈,反正一切对敌人不利,就是我方的胜利。
“爹爹,母亲,女儿来晚了。”说话间,锦华徐徐前来,但是她一身杏黄色的衣裙让凌氏顿时黑下脸。
“穿得这么花枝招展做什么,回去换掉!”凌氏不悦地说。
锦华一听有客人来,立刻就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拿出来,没曾想绾华韶华却是一身素雅,但绾华胜在钗环首饰的精致,和水头上乘。正兴高采烈地地赶过来,没想到一进门就对上凌氏的臭脸。
“爹爹……”锦华咬着 ,委屈地看向李勋卓。
“七娘年纪小,穿这颜色正喜庆,你拦着做什么。”李勋卓斥责了凌氏一句,凌氏怒瞪了眼睛,还没反驳,外院的丫鬟便急匆匆来报:“二老爷、二夫人,国公夫人和英华郡主来了。”
凌氏心里一跳,忿忿地瞪了锦华一眼,甩手离去。
李勋卓也觉得久坐无意思,也跟着出门去,留下三个女孩面面相觑。
“七娘,你是故意的吧。”绾华看她一身明艳,心里气得牙痒痒。
今日本是英华郡主上门相看的日子,知道英华郡主喜欢素雅,她特意挑了这套衣裙。而把韶华带上,一是为了掩人耳目,也正打算趁此机会把韶华带出来见见客。再过两年,韶华就及笄,有藩国公老夫人在镇,也不怕往后寻不到好郎君。韶华也是知道这点,所以故意不加打扮,省得抢了绾华风头。
“怎么会,三姐姐冤枉我了。”锦华委屈地眨了眨眼。她确实不知道是什么客人来,只是听说凌氏要带她见客,定然是身份不俗的,所以才挑了这身衣裙。“难道三姐姐是怕被我抢了风光,还是说这客人是来相看三姐姐的?”
“你……”绾华脸色微变,锦华立刻了然。
莲香的到来及时制止了一场争斗,韶华上前挽着绾华的手,低声道:“三姐姐别跟她斗气,郡主娘娘在呢。”听到韶华的话,绾华才勉强扯了扯嘴角,大步地走向前。
凌氏正和国公夫人、英华郡主聊得正起劲,看到三个女孩前来,连忙让她们行礼。
三个女孩按顺序依次给国公夫人和英华郡主行了礼后,便乖巧地站到凌氏身后。一脸慈眉善目的国公夫人打量着三个女孩,笑呵呵地对凌氏说:“都说李阁老就二夫人好福气,养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娘子,如今一看还真是不假。这三娘子见得多了,没想到两个小娘子也这般玲珑。”
“老夫人客气了,都是三个愚钝的丫头而已。”凌氏听到藩国公夫人夸奖,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二夫人这才是客气,谁不知道三娘子端庄大方,聪明懂事,还做了一手好绣活。谁家郎君娶了去,都是件大幸事。”藩国公夫人说着特意朝自己的侄媳妇英华郡主看了一眼。
英华郡主是个年近四十的妇人,但因保养得好,看上去要比真实年纪小了五六岁。一身姜黄色缠枝莲纹刺绣缎面对襟褙子,下衬一条赤金撒花缎面的驼色马面裙,衣裳整洁,雍容华贵。打量着绾华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亲昵,看她恭顺有礼,满意地点了点头。认识英华郡主的人都知道,她自己喜欢打扮的明媚照人,却不喜欢旁的人越过她。略过韶华的目光也算温柔和善,但看到锦华时,眉头微蹙,却笑而不语。
“这两位小娘子是什么排行?”藩国公夫人看多了年轻的娘子,对三个女孩倒不至于太挑剔。
“这是五娘,今年十三了。我爹爹心疼她,打小把她接到普安,养到前些日子才回来。”凌氏热情地把韶华推出来,又瞥了锦华一眼:“那是七娘,苏姨娘所出。”
“都是如花似玉的美人儿。”藩国公夫人点头微笑,“都会些什么手艺。”
一听藩国公夫人打听,凌氏立刻喜上眉梢,这要是中了她的心意,往后就算不用她开口,国公夫人也会帮着掌眼。可没等韶华开口,锦华已经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把早先准备好的绣品拿出来。
“请老夫人过目,这是刚给我母亲绣的帕子。”锦华将一条花开富贵的手绢递给藩国公夫人。她接过一看,眼睛眨了眨,满意地点点头,对凌氏笑道:“我就说二夫人有福气,瞧瞧七娘子多孝顺,这手艺比我家那娘子可好多了。”
“老夫人要是不嫌弃,我可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