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点绛唇-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情不自禁地嘤咛出声,满脸顿时一片绯红。

杨恪满意地笑了,望着她娇羞的面容,笑道,“你别怕,你身子尚未完全复原,我知道分寸……”一边说,一边伸手摸入她的怀中。

阮蕙的身子不由得往后一缩,他的手却紧紧相随,一把将他箍在怀中,再也无法动弹。她不禁低声嚷道,“王爷……”

杨恪沉声笑道,“都这么些天没有亲近了,让我摸摸都不行?”一边说一边促狭地看着她。

阮蕙只得低下头去,好半晌才咬着唇道,“王爷欺负妾身,明天我告诉祖父去……”

杨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闺房之事,哪有跟长辈去说的道理?你只管去,我不怕。”说着便埋头下来,温热的嘴唇已经贴在她高耸的胸脯上。

阮蕙身子一颤,发出一阵细细的喘息。

这样动情的喘息,无异于催发杨恪激情的兴奋剂,他只觉身上一阵炽热,将头埋得更低了。

阮蕙再不敢动,只得任他紧紧搂住自己。

良久,杨恪才放缓了呼吸,轻轻放开她,抬起头来,略显尴尬地笑道,“方才是我失态了,吓着你了吧?”

面对这样温柔体贴的丈夫,阮蕙还能说什么呢?她反手搂住他的肩膀,微微一笑。“王爷说什么呢?咱们是夫妻,这些事。本是份内之事,又岂能怪王爷失态?”略停了停,又道,“要不,王爷再纳一房妾室?这样,在妾身身子不方便的时候,王爷也好有个去处。”

杨恪一愣,似乎为阮蕙的话感到惊讶,好半晌,才定定地望着她。“你说的是真的?”

阮蕙垂下眼睑。“妾身说的当然是真的了,又岂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她嘴上说得轻巧,心里却是微微一沉——难道,杨恪当真想要再纳一房妾室不成?

杨恪伸手托住她的下巴,又问了一句。“你不是说过‘三个女人一台戏’么,怎么,这会儿倒不怕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阮蕙抬起头来,迎上他的目光,笑道,“放眼长宁城中,没有纳妾的男人又有几个?王爷若再不纳妾,只怕要成为长宁城中的笑柄了。”

杨恪笑道,“你怕我成为人们的笑柄?”

阮蕙笑而不答。

杨恪又笑。“看来,就算是为了我不成为长宁城中的笑柄,我也得纳几房妾室了。”

阮蕙长长的睫毛扑闪一下,又垂下了眼睑。

杨恪看她表情略显沉凝,便不忍再逗她,收起笑容。正色说道,“瞧你这副模样,只怕把我方才所说的都当真了。”他直起腰来,沉声说道,“你放心,大丈夫说话一言九鼎,这纳妾之事,以后决不再议。”

阮蕙抬起头来,也正色道,“王爷决不可轻言不纳妾室之事。眼下祖父和父亲都到了长宁,一定盼着咱们老杨家多子多孙,您若是当着他们的面提起此话,只怕他们连休了妾身的心思都有呢!”

见阮蕙这样郑重其事的样子,杨恪便宽慰道,“此事与你无关,祖父与父亲那里,自有我去说。”说完,忽然露齿一笑,“你放心,他们一定会答应我不再纳妾之事。因为……” 停了停,故意压低声音道,“我会告诉他们,咱们老杨家,每年都会开枝散叶……”

阮蕙不由得抬手轻捶他的胸膛,“妾身又不是母……”

满室欢声笑语隐隐约约传出房外,房外的采青与芍药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

转眼就到了小杨宁满月的大日子。

这一日,佑王府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几乎全长宁的人都知道佑王府添了小世子,便是没有收到请柬的,也有很多结伴前来恭贺,毕竟,佑王是新晋权贵,又深得圣宠,巴结巴结那是有利无弊的。

阮蕙深为佑王府的主母,自然是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接待内眷们的任务。当然,因为还在小满月的日子里,女眷们也并不敢让她认真操劳,像晋王妃苏夫人等与阮蕙交好的贵妇们,都纷纷主动担负起协助接待的事情来,为阮蕙减轻了不少负担。

男客们在外院置办酒席,女眷们则在内院吃酒看戏。

老侯爷也算是荣归故里,自与之前的故交旧友们交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就连长乐王向来极少饮酒的人,也因为新添了男孙而淋漓畅快地喝了三大盅。

江家二老自然也不例外,张开的嘴始终没有合拢过,打心底里为新添了重外孙而感到高兴。

杨林与杨良看着川流不息的客人们,也是感概万千。想当初在长乐时,杨府何曾有过如此热闹的景象?人们常说,没有雪中送炭,只有锦上添花,这话可真是至理名言。

阮继丰与李氏双双率着阮蒙、阮茂兄弟俩前来贺喜,阮老太太也不知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还是心理的原因并没有亲自前来,只托李氏送上了阮家的传家玉麒麟以作恭贺之喜。

晋王妃因为与阮蕙议过了杨恬的亲事,对阮蒙自是另眼相看,而杨恬则因为议亲须得回避,便约了苏容到避到了阮蕙的房里。

李氏因为阮薇入宫以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就连佑王府小世子的满月礼上,都没有见到这个身为小世子嫡亲姨母“淑嫔”的贺礼,内心自然忐忑不已,只是宫门深似海,一入再不还,此时便要后悔,也已经迟了。她内心黯然,却也不便表露出来,想起阮蕙跟她提过的阮蒙议亲的事,自然对晋王妃十分热情,并旁敲侧击地打听长宁城中可有未婚的适龄女子,只差没有请晋王妃为她的小儿子阮茂做红媒了。

晋王妃对于李氏这样的妇人,自然是看不入眼的。不过因为李氏是阮蒙的继母,亲事方面还需要她的操办,就算将来成了亲,在没有独立门户之前,也还须看李氏的眼色,所以也不好十分得罪,便草草应付了一番。

李氏也并不愚笨,终于看出晋王妃的敷衍之态,自然颇觉不适。好在有胡夫人这样圆滑的人来圆场,才不致让场面过于尴尬。

景王妃因为与杨家算是族亲,也出席了小世子满月盛宴,因为她尊贵的身份,出手也颇为大方,竟是御赐的一柄长达三尺的玉如意,可谓是此次宴席中最为抢眼的贺礼了。

总而言之,佑王府小世子的这次满月大宴,热闹而隆重,一时成为长宁城中的街头巷尾的必谈之话题。

满月礼之后,阮蒙与杨恬的亲事就开始正式议定。因为杨恬年龄渐长的关系,晋王妃也就没有过多托辞,爽快地答应年后春闱之后便把喜事办了,大婚的日子就定在三月十八。

阮茂见阮蒙竟得了这样一门好亲,又得知杨恬不仅人生得美貌,且还性情温良,加上又是那样高贵的出身,自然少不得一番羡慕感叹。好在这几年他年纪渐长,也渐知世事,比起肤浅的阮薇来又多了几分见识,只在羡慕之余作出几声感叹,也并未生出什么非分之想来。毕竟,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阮蕙因为阮茂与阮薇之前对自己那样恶劣,对阮茂也并未心存好感,此时见他心态平和并没有什么艳羡之态,又想起当年他毕竟年小,很多事情只怕也是受了李氏的指使与蛊惑,对他的恶感不免就减少了几分,面上却仍是淡淡的与以往并没有分别。

阮蒙的亲事议定,他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笑容比起以前更加明朗,就连步履,也似乎更加稳健有力了。

因为之前阮蒙一直以柔弱的形象示人,现在一改从前那种文弱书生的形象,阮继丰看在眼里,对他的印象也大为改观了。

日子过得飞快。

阮薇终于从宫里传出了消息。

不过,这样的消息,并不比杳无音讯传来让人多出半点欣喜,反而让人忧心不已。当然,忧心的人,除了她的父母兄弟,再无他人。

前来朱雀胡同的宫人姓李,是贴身侍候淑嫔的,听说是淑嫔花费了大笔银子贿赂了宫人才让她出得宫来,说淑嫔得罪了圣上最宠爱的向贵妃,圣上看在她是佑王姨妹的份上才没有把她打入冷宫。淑嫔还说,她自入宫后,只蒙受一次圣恩,这数月来一直忍受着不堪重负的痛苦,希望母亲能请大姐入宫去看看她。

李氏听了李宫人简短的叙说,终于忍不住掉下泪来。女儿自小捧在手心,生怕她受了半点委屈,可万万想不到,她会在宫里受到那样的待遇!

李氏没有诰封,没有圣谕宣诏自然不能入宫去见淑嫔。阮蕙就不同了,她贵为佑王妃,有着一品诰封,如果想入宫去见妹妹,自然可以入宫请见,再加上秦秋水的关系,皇后娘娘就是想拒见,也得找个过得去的理由才行。

李氏左思右想,在重重谢过了李宫人之后,便来到孔雀大街来见阮蕙。

308、进内宫

吃过午饭,阮蕙逗弄了一会儿小杨宁,正打算歇个午觉,就听芍药在门外说道,“王妃,太太来了。”

能被芍药称为太太的,自然就只有李氏了。阮蕙心里一忖,想了想,便道,“请她进来吧!”

芍药遂应声去了。少时,亲自领着李氏进来。

李氏老远看见阮蕙,就堆起满脸笑容,“听芍药说你正打算歇午觉,我可来得不巧了。”

阮蕙淡淡一笑,“可是有事?”她对李氏,再没有从前那般的恭顺卑谦了,就算阮蒙现在还在阮家,她也不再担心他会受到李氏虐待。

李氏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可不是有事?方才你薇妹妹从宫里传出信来了……”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便淡了几分,“说是过得不好。”

“哦?过得不好?”阮蕙似乎有些意外,“不是封了淑嫔么?怎么会过得不好?”

“她性子素来高傲,又不会做低伏小讨好圣上,想必……”李氏声音低了一度,“想必又得罪了宫里一干得宠的贵人,所以……”

见李氏吞吞吐吐的样子,阮蕙不由得淡淡说道,“这是您的猜测,还是她托人传出来的口信?”

李氏怔了怔,随即道,“是她托人传出来的口信。”

“您当真就信了传出来的口信?”阮蕙看了李氏一眼,“这个传信的人确实可靠?”

李氏不由得一愣,“这个……我倒是没想过。”

“这样吧,您要是实在不放心,改天我请旨进宫一趟去看淑嫔。”阮蕙轻笑一声,“您也跟我一道进宫吧!亲眼看到了淑嫔。您就会放心了。”

李氏想不到阮蕙竟会如此为她着想,感激之下,只觉眼眶泛酸,差点就落下泪来,想到自己从前待她的种种,更是心下羞愧不安。连正眼都不敢看她了。“……若能进宫见薇儿一面。那是再好不过了。”

阮蕙扫了她一眼,道,“您既如此担心,那我明日就进宫请旨。等得了消息,我再通知您吧!”

李氏自是喜不自禁,连连称好。

既然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李氏也就不再逗留,又问了小世子一些情况,这才告辞去了。

这一次。阮蕙亲自去李氏出门,直到二门处,才折了回来。

李氏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受宠若惊之感。毕竟,自来到长宁,阮蕙虽然不曾得罪过自己,却也几乎都没有给自己什么好脸色看过。没想到 这一次,她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帮助自己进宫见阮薇。李氏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有些过份,想着如果现在与阮蕙亲近,只怕又会被她误认为是在巴结佑王,一时心绪纷乱,悔恨交加。

且说阮蕙送走李氏,就吩咐芍药去准备明天进宫要穿的衣饰。她是一品诰命,进宫面圣,自然要按品着装。

待芍药去了,阮蕙就在床沿坐下,微微眯了眯眼,陷入了沉思。

这个阮薇,果然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才进宫不到数月,就落魄到了如此田地,看来深宫之中,的确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险恶。阮薇就算心中有恨,也只能恨她的母亲,毕竟,进宫的主意,最初是出于李氏的意思。

明天进宫见了阮薇,又该说些什么?仅仅说几句安慰的话?或者送她些金银首饰以备她不时之需?似乎,这些都不是关键。阮薇急着要她进宫,很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吧!

到底是什么原因,她不得而知。不过从李氏闪躲的眼神里,阮蕙总觉得有些不对。

芍药备好服饰回来,见阮蕙倚在床头靠着引枕,闭着眼睛似乎已经睡着,连忙过来展开被褥要为她盖上。

这微小的动静,立即惊醒了阮蕙。她睁开眼睛,看见芍药,便微微一笑,“没想到随便一靠,竟会睡着了。”

芍药便笑道,“这些日子您可费了神了,趁着现在小世子正睡着没有哭闹,您也赶紧眯一会儿吧!”

“太太这一来,跟我说了会儿话,倒把这磕睡赶走了不少。”阮蕙道,“罢了,时辰也不早了,你帮我磨墨,我写封书信。”

芍药一听,连忙去书房备好笔墨纸砚。少时,挽着袖子过来,笑道,“王妃,墨已经磨好了。”

阮蕙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笑道,“世子这会儿歇着呢!”

“是。刚刚吃过奶,这会儿睡着正香。”芍药笑道,“采青正守着他呢!”

说到采青,阮蕙也不由得笑了。自从小杨宁降生,那丫头就跟着了魔似的,除了睡觉,眼睛整天都盯在小杨宁身上,仿佛这孩子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一样。

芍药一边说,一边掀起帘子请阮蕙出来。

出得房来,看看日头已经偏西,估摸着时辰也不早了,阮蕙便笑道,“你也不必在书房候着了,有事尽管忙去吧!”

芍药答应一声,遂快步下去了。

阮蕙缓缓往书房踱去。她走得极慢,脚步显得十分沉重。

内院里的小花园已经修好了,且还种上了时鲜的花卉,乍眼看去,姹紫嫣红的竟还十分娇艳美丽。

阮蕙的目光在小花园上停留了片刻,目光有些悠远,脚步也微微一滞,好半晌,才继续前行。

书房与睡房,其实只隔了三间屋子,拐个弯,就到了。

可这短短的一段路,阮蕙却走得十分艰难。

就在这一段路程之中,她已经在心中作出了一个决定。

……

次日一早,阮蕙派人送了书信入宫请旨。

午时,宫中传出消息,准了阮蕙入宫的请求,并且还准许她携带一名随伴。

阮蕙当即让人去朱雀胡同送信,让李氏做好明天一早进宫的准备。

李氏在得知可以随阮蕙入宫的消息之后,显得十分激动,重重地赏了佑王府前来送信的人,这才返回自己的房间收拾起明天进宫的行头来。

阮蕙听人叙说了李氏得知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的表现,不由得冷冷一笑——难道她真的以为这天下有掉馅饼的好事?或者,她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对待阮蕙阮蒙姐弟俩的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个仇,不能不报。就算不为自己,仅仅因为冤枉致死的柳妈妈,阮蕙也不能让李氏如此逍遥快活地过日子。

那就借着这次进宫的机会,让李氏也受个小小的惩罚吧!

……

次日大早,杨恪一如往常地出门上朝。

杨恪出门不久,李氏便乘了辆平头黑漆小油车来到佑王府前。

因得了阮蕙的吩咐,看门的家人自是十分热情地将李氏迎入二门。

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的天气,按理说,整个长宁都应该降温了。可这几天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的,竟有些初夏的味道,人们都只穿了单薄的中衣。

因而在看到李氏满头珠翠,全身捂得不透一丝儿风的模样出现在内字,不仅阮蕙暗暗好笑,就连二门上的婆子也觉得有些太过庄重,不过想到是进宫见淑嫔娘娘的,便也不敢笑出声来。

李氏初着品装,本就觉得十分不适,进屋看见阮蕙虽然着了品装,却妆容清淡,并没有十分隆重的模样,想着自己浓妆艳抹的样子,不免心内有几分忐忑,便有些不安地问道,“我这样妆束,可有不妥?”

“这样,挺好。” 阮蕙淡淡一笑。“您初次进宫,自是隆重些的好。”

采青这时候已经斟上茶来。

李氏一见清亮透底的茶水,便知用的上品茶叶,便端起茶杯小啜了几口,才问,“现在,可以进宫了么?”

“自然可以。”阮蕙笑道,“现在便动身。”

一边说,一边吩咐采青叫人为李氏备车。

李氏忙道,“我刚才是坐了家里的马车来的,就不用备车了吧?”

家里的马车,便是那辆看去有些破落之感的平头黑漆小油车吧?阮蕙心里暗笑,“既然用的是佑王府的名义进宫,这车,也就一并用了府里的吧!”

李氏似乎这才明白过来,当即陪笑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

阮蕙便不再答,只叫人赶紧备车。

少时,有婆子来回,说是进宫的马车已经备好。

婆子的话音刚落,李氏就已经站起身来。

阮蕙不露声色地打量了李氏一眼,也慢慢站起身来——没想到,李氏竟已经急到这种程度了。

于是,阮蕙便吩咐小丫头搀了李氏出门。

出到府门,芍药与采青两个扶两人各自上了马车,随即也收了脚踏上车。

因两人各坐一辆马车,这一路上,显得颇为安静。这一路行来,

前后两批跟车的婆子仆妇也保持着沉默,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马车轱辘,碾着大街上的青石路板,发出清脆的回响,更显得格外宁静。

孔雀大街与长宁皇宫,相隔并不远,若走得快些,只需要一个时辰就可以到达。

这一次,也不知是马车夫故意把速度放慢,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