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上田园-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华火腿”在前世可是远近闻名的,做法儿也不算复杂,还有自己试验过的灌肉肠,可以多做一些。

最关键是面食类,阿珠脑海里晃悠的全是一团一板的方便面形象,那东西好吃又好带,还轻易坏不了……

只有三天,全家齐动员,除了店铺最忙碌的时候,其余时间就扑在这件事儿上。

多了个“三胖儿”,好多麻烦事儿都不麻烦了,阿珠花高价买到了一头摔折了脖子的黄牛,从宰杀到烹制,只需要在一旁指挥就可以水到渠成,色香味儿还挺完*美。

阿珠已经很久没这么废寝忘食过了,方便面如何现身在这个莫名其妙的“诸葛”王朝,需要的实验阶段还太长。

首先,在面粉中加入水和成面团是肯定会有的程序,揉起面团来,也肯定要比平日里揉馒头要费劲儿的多。

陈大川跟“三胖儿”豁出命去了似的,硬是把面团揉的摔到案板上“啪啪”响,一丝丝都不粘手。

没有轧面机,还需要人工切成细细的面条儿,然后,上锅蒸熟。

蒸熟的面条没有什么滋味儿,加些盐巴效果也不好。

后来,把“蒸”又换成了“煮”面条,汤汁里加了肉类和佐料,捞出来以后的味道是不那么单调了,形状却还不是记忆里面的弯弯曲曲……

前世的非油炸方便面,可是需要利用95c的热风烘干的,目前没那条件。

那就只有油炸,着味后的面条切成段并分份儿,大火烧得旺旺的,用大锅的沸油炸制。

油炸过的面衣上有无数的洞眼,就像海绵一样,这是因为面衣是用水调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过程中会发散掉,形成“洞眼”,食用时加入开水,很快就会变软。

这样,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能同时解决保存和烹调的问题。

还有包装的问题,方便面需要隔离空气干燥保存,可是“塑料”那祸害还没被发明,阿珠只能琢磨着装瓷罐里蜡封口,或者干净的纸张包裹面板,一排排装进一个大油布口袋……

小世界里面出产的小麦磨得面粉,经过这么一番捯饬以后,香气扑鼻,酥脆易嚼,不需要加热水浸泡,就能直接拿起来吃。

送行的大道上,干将望着双眼熬红的小丫头,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百十多斤牛肉干儿,和一袋袋一罐罐的方便面,足足装满了两辆马车,别说到边疆了,再打个来回都够几个人吃的。

可是小丫头还在懊恼:“干将,其实还可以加上蔬菜包儿、调料包儿,那样你们吃起来就不担心营养不均衡了。”

正文、第一百四十七章 牛皮纸

“那——下次我回来,你再准备齐全点儿?”干将开着玩笑,伸出手指,想要揉一揉阿珠的头顶,又放下了。

“下次?用不着!我回头就琢磨那个,要不了多长时间,等做好了,再让千总叔安排给你送过去。”阿珠笑靥如花,说起吃食,浑然忘记了离别的伤感。

欢儿少爷早就又心里老大一个不乐意了,自从干将回家,周围的亲人朋友几乎都围着这位亲大哥去转了,阿珠做什么好吃的也会偏向着他……

这次那个什么“方便面”和“牛肉干儿”,一丁点儿没给欢儿少爷留下,阿珠包装的严严实实的,全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纠结不已的小孩儿在身边。

送走了千总府的大少爷,两位夫人好几天没露个大笑脸儿,家里的西席先生,倒是发现小少爷比之原来安静了许多,写大字的时候,有时候会忘记了数张数,偶尔多写一两张自己都不曾发觉。

小孩子的心性,坚持了没几天,欢儿少爷继续成为陈家铺子的常客,没人发现他曾经下过决心就此不搭理阿珠的事儿,因为欢儿跟在阿珠身后套近乎儿的场景跟从前并无二致。

阿珠很忙,尽管干将的送行礼物早就离开的远远的了,她还在跟“方便面”的包装与调料包儿较着劲儿……

请铁匠加工的手摇轧面机,也需要反复试验再修改,还有封口的机器,如何快捷便利的做好包装。

所以,阿珠真心没有空闲陪着欢儿跟阿穗东跑西窜、戳猫逗狗。纸袋子加了两层合在一起,都还是非常容易弄扯碰坏,尤其是见不得水汽。

而食物的包装,最关键的就是应该具有防潮、柔韧、不助燃、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等特点的,目前的桑皮纸白宣纸完全做不到。

阿珠很惆怅。在欢儿凑上前显摆自己又一次早早完成了先生布置的任务时,得到了小妹妹的白眼珠子两枚。

小手里还搓扭着两张宣纸,手指甲一划,就是一道裂痕。

“你嫌弃这纸一扯就碎?阿珠,我们家有扯不坏的狼皮纸、牛皮纸,等我拿来给你用!”

“笑话!皮子跟纸能一样吗?”

李家背景深厚。能保存着珍贵的狼皮牛皮做纸去涂画个“藏宝图”啥的,还真不稀罕,不过,放过人家那物件珍贵不说,几张薄薄的皮纸。又能包装几块儿方便面?

欢儿嘴里的“牛皮纸”,还真的就是用上等的小牛皮制作的,当然兼具了柔韧性与防水性。

阿珠摸着那一卷精致的小牛皮,也觉得感动了,欢儿虽然废话多,也肯干实事呢,被拒绝了都不在意,照旧把自家压箱子底儿的东西给偷拿了来。

“谢谢欢儿!不过。我不能留下你家的东西,咱也别打开,我已经想出办法来了。”

这不是客气。阿珠有一个成人的灵魂,揣摩着,这张小牛皮里面的内容应该是机密的,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故事,可不都这么说吗?藏宝图、军事地图啥的,可珍贵啦。谁泄了密都得被砍头。

万一更不幸,打开来里面是李家老祖宗的惊天*。被自己这个外人瞧见了,那就更加没办法解释了。

“可是——可是我想帮你的忙。你自己琢磨——多累啊!”

欢儿耷拉着头别提多丧气了。

阿珠笑了,那颗龅牙亮晶晶的在阳光下闪烁:“我知道自己钻了牛角尖儿,什么事儿都想着自己解决,这思路很受局限,我明白了。这么的,你先回家把牛皮送回去,再回来跟我一块儿找做纸的匠人,说不定咱们琢磨不出来的难事儿,人家看着却容易呢!”

“嗯嗯嗯——阿珠你等着我!”

欢儿跑的飞快,怀里抱着的牛皮始终没打开封,这样,原个儿放回去,家里大人也发现不了……

小阿穗大人般的摇头叹息:“珠——我就不明白了,凭你怎么不爱搭理欢儿,偏他非得跟你亲近,我让他帮我顺顺线,都不肯。”

其实三姑娘心灵手巧的,不像小时候那般懒惰,成日里只知道吃和睡,自从来到镇子上,愣是又喜欢上了针线女红,没事儿常拿根针,装模作样的缝个布片荷包,就是成品的模样都不咋地,白送给欢儿戴着都不肯。

一家人全是敬谢不敏的,好在还有一个陈大川不嫌弃闺女的手艺,头一天就把一个灰扑扑的荷包挂在腰上出门去了,到天黑回家,哭丧着脸,因为,里面的碎银子全漏了个干净,那荷包的针脚儿大了些……

但这些不妨碍三姑娘继续努力的决心,人家现在都开始跟王家姥娘学着剪鞋样儿了,据说等手劲儿足了,还要练习做鞋子呢!:wr。电子书。

阿珠可不怎么喜欢憋在屋里做针线,她宁愿在日头底下奔波辛苦……

“阿穗你也别掂着针转悠了,跟我们一块儿玩去——”。

貌似,唯一的那次叫“三姐姐”,还是哄人家上当,留在原地被王姥娘拧耳朵的。

三个小朋友在千总家的马车里往镇子外走,赶车的小厮认识那个纸品加工作坊,跟回陈家庄是反方向,挨着河边,据说做纸方便。

结果,人家还不让进去细看,怕流失了窍门,做纸是一门神奇的手艺,不是嫡系子弟还舍不得传授呢!

幸亏有两个千总府的小厮跟随,马车上也带着千总府的标志,三个小娃子勉强能跟人家做纸的老祖宗面对面交流了一番。

这老祖宗胡子都白的跟外门堆放的宣纸似的,据说姓万,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一种湿乎乎的味道。

“万爷爷,我想要一种纸,像牛皮一样,具备极好的柔韧性和抗撕裂强度,最好,还防水不怕湿,还得干净,包装食物没毒能直接吃——”。

阿珠说起自己的目标,侃侃而谈的不比欢儿的废话流差,一开口,就把万家老祖宗的注意力吸引来了。

老人家也是闲的无聊,他现在年纪大了,作坊里的活计都由儿孙们去做,成日里蹲在门房喝茶水,都要长毛儿啦!

听说还有可能造出这样的纸张,万老祖宗能不感兴趣吗?

“到底是千总家的娃儿,这么大点儿,就聪明的超过很多大人了。”老祖宗说话清楚,脑子反应也不慢,先夸几句,一个大概的思路就出来了。

“你们要的这种纸,不求颜色,做浆其实比白宣纸简单,用不到最后几道工序,厚度上我估摸着没问题,这柔韧性么,得加些木材上的丝络试试,防水可能做不到,顶多不怕浪费钱,里面那层刷一道油……”。

果然是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比起阿珠自己蹲家里一层一层粘毛边纸和宣纸做试验可强多了。

“万爷爷,需要交多少定金?你们大胆的尝试就行,不怕失败,多试几次,总会做出我要的牛皮纸来的。”

阿珠双眼熠熠生辉,小拳头在头顶上挥舞,那精神头儿,比刚刚打了鸡血都活泛。

“哦?小娃娃还带着银子?”

万老祖宗捋着胡子笑得开心,人就是这样,年轻时可能嫌弃小孩子忒麻烦,上了年纪,就喜欢跟小不点儿说说话,逗逗闷子。

阿穗在后面咧咧嘴,心里嘀咕:“这个小娃娃是真有钱,那袖笼里面怀里面跟聚宝盆似的,啥时候都有,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欢儿一个纨绔少爷,零花钱都赶不上阿珠随手一抓的多。

两个自惭形秽的娃儿,互相拉起手来,这就是差距啊,红果果的差距!

阿珠果然在袖笼里摸出一个十两的银锭子,跟往外掏了一颗石头子儿一般轻松。

“万爷爷,等您试验成功了牛皮纸,我也不要求别的,能核定个合适的价格,保证我们家用就行,再多产出的量,随便您往外发卖。”

屁大的娃儿说话有理有据的,又唬的老祖宗心里痒痒,恨不能把这样伶俐的孩子领进自己家里去做亲孙女才好。

原先可没觉得武将出身的千总府上有多少灵气,万家祖宗都没看上眼过,这次可是大开了眼界,对李家老将军和如今的千总大人怀了敬仰之情。

其实都是乌龙,正宗的千总府少爷就在身后跟个“二傻子”似的只会听却插不上话呢,原先欢儿还能算是一个标准的“纨绔”代表,现在全走样了,“纨绔”不像“纨绔”,“良民”也不像“良民”……

结果,原先一块儿厮混的少爷们逐渐疏远,逮着空儿就想往陈家铺面跑,跟着俩女孩儿耍,又没人容他耍威风,性子自然又绵软了点儿,有时候,被阿穗指挥着缠绕彩色丝线,那模样,可是半点儿“纨绔跋扈”的影子都找不着。

幸亏阿珠嫌他烦,时不时安排他去教教俩弟弟认字,要是不认识,或者不会写,阿珠的打击就如雷霆暴雨,轰炸的小少爷晕头转向,只好回家时再找先生恶补一番。

就是这样流水的日子,欢儿读书没太大的出息,陈家铺面的生意却越来越火,当万老祖宗安排人给阿珠送来试验成功的“牛皮纸”时,火炕上烘烤“脱水蔬菜”的方法也能实施了,阿珠的第二次“创业”,即将展开手脚。

正文、第一百四十八章 狗的亲戚

万家出品的“牛皮纸”,应该是初次使用大量的木材纤维来制造的,名字正好符合这种经过特殊加工的纸张,黄褐色的,比桑皮纸毛边纸白宣纸都要有厚度并且柔韧。

尝试着做了面块儿的包装,阿珠发现,里面用不着刷油,只要不浸到水里去,这纸也能防潮。

万家前来送样品的是个小年轻,十三四岁,叫什么“万安康”,有点拗口。估计老祖宗的意思是想让这个眼高于顶的孩子跟阿珠见见面,免得老是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趾高气扬,一副天下尽在我手的牛气样儿。

安康同学见到了陈大川,态度还算正常,就是心底里腹诽几句:“不是说是千总府的小姐少爷去订购的纸张吗?竟然被指派到个平民的铺子里来了,这家人,打着千总府的旗号,唬弄老祖宗呢!”

这小年轻憋着一口气,就等着见到老祖宗口里夸得鲜花一朵的小丫头露面呢!

相中了东西,那就到了谈产量谈价格的时候了,自然阿珠必须得露面。

脚底下两只狗最喜欢跟阿珠亲热,尤其最近她长期守在家里,三不五时的也会盛了小世界里面的泉水给它们喝,再加上黄金蟒有了训练那几只陈家庄带去的狗狗的经验,目前,受训之后的两只狗的智商,有了突飞猛进的转变。

最起码,学会“狗腿”了,小阿珠还没迈进客厅的屋门,其中一只已经殷勤的帮主人用嘴巴推开了门,然后警惕的围着万安康转悠一遭儿……

谁家还没几条恶犬啊?万安康背着手站在客厅中央,根本不在意这种档次的黄色土狗的巡视,不过,当阿珠进了门,扬起笑脸,正要打招呼的时候,眼前的安康公子,说了话。

“吃午饭了吗?”

这亲热劲儿,很符合华夏民族的寒暄习惯呢,见面就问“吃了吗?”。

阿珠的笑容开放的更真挚了,点着头应答:“吃过了——”。

结果,万万料不到的狗血对话——诞生了。

万安康微皱眉头,身子疑问似的弯了一些,轻飘飘的甩出一句话:“哦,我刚才问的——是狗——”。

你他么才是狗!

阿珠怒了,来不及考虑为什么一个初次见面的少年郎,非要跟自己一个小不点儿上劲儿,双手一抓身侧的土狗脑袋,狠命揉了两下,恶声恶气的训斥道:“买你们这么长时间,怎么都没坦白交代过,你们跟万家安康公子有亲戚?早说一声的话,上次就带着你们叙叙旧认亲了……”。

“腾”的一下,原本心里还暗自得意涮了别人的安康公子,脸色一下子紫胀了起来,双手也不费劲儿的背在身后摆造型了,指点着阿珠愤愤的质问:“谁跟你们家的狗有亲戚?小屁孩儿——”。

阿珠出了恶气,又自以为反击的很及时很给力,干脆抱着肚子先笑一会儿,对于被人称之为“小屁孩儿”,都能淡然处之。

两只狗狗很可能没听懂,或者听懂了之后不愿意认下这门亲戚关系,齐齐的对着安康公子“汪汪”吠叫,身子后躬蓄势,前爪子在地上抓挠着,随时准备出击……

要不是陈大川及时赶到,没准儿这会儿安康公子已经血流当场了。

“阿珠,这是咋啦?快把大黄二黄领出去——”。

“可是——这位哥哥跟大黄二黄——”,阿珠笑着接口,还没说完,就得到了少年郎拱手求饶的暗示。

这小子的心眼子转悠的倒快!阿珠笑得更欢了:“咯咯——这位安康哥哥——跟咱家的狗——”。

得了,拱手不管事儿,这厮改成作揖了,口中连称“不是——不是——”。

其实也没啥胆量嘛,那干嘛一出口就想糊弄人?

阿珠的灵魂是成年人的,自然懒得继续为这点事儿纠缠下去,艰难的忍住了笑,换成一本正经的小脸儿:“咱们还是谈谈价格,这位哥哥临来的时候,老祖宗肯定有交待吧?”

谈到生意,陈大川已经习惯了交给小闺女做主,此刻照应万公子就坐,自己支棱着耳朵只听就好。

要不是临行时万家老祖宗专门叮嘱了,一定要好好跟这个小丫头学学本事儿,安康公子还不至于憋着一口气等着涮阿珠一句呢,现在的年轻人,哪个愿意自己被一个屁大的丫头比下去?还跟她学习?学啥?“过饭饭儿”还是“梳小辫儿”?太埋汰小公子了嘛!

没占到便宜,还吃了个哑巴亏的万安康,收了心思,专心致志做起生意来,还是很合格的,临来时的准备做的也充分,把“牛皮纸”的用料和人工方面大体讲了讲,价格就定在每张三文钱。

这个时候的一张纸,其实就是一面捞纸的竹帘子的长宽度,阿珠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提出来可不可以再把晾晒好的牛皮纸给裁成需要的大小尺寸,当然,能给直接加工成包装袋是最好的。

“一张纸差不多能做出12个到15个袋子,如果你们负责加工好,我可以给加钱,四文钱一张纸,就是每12个袋子四文钱,你们可划算的多了。”

阿珠笑眯眯的抛出个高价的诱惑,头一次被老祖宗信任,派出来谈生意的万安康老是觉得哪儿不对劲儿,或者说他也进入了一种思维模式,觉得能被对方拿出来诱惑的东西,通常都是陷阱。

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小心,十几岁的少年郎这会儿手心里都出了汗呢。

“我想——我们家——人工少,剪裁一下还可以,做成包装袋儿,干不过来……”。

其实说的也有道理,万家做纸作坊,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非亲非故的可连进院子都进不去,干活儿的万家人自然不多。

“哦,这样啊,可惜了——”,阿珠皱起了小脸儿,再扬起来:“安康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