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菩提只淡然一笑,挥了挥袖子,那吞龙碑立刻缩小,落到了他的手里来。
棺材颤抖了两下,说道:“你给我寻一处真炁充足的地方,而且要隐蔽,我需要尽快恢复力量。”
须菩提便道:“洛阳乃东土龙眼,不过气运已被一剑斩尽,都城龙气又在逐渐转移到长安去了,便送你进洛阳去可好?反正当今王朝也合该灭亡了。”
黑棺不由沉吟片刻,说道:“好是好,可就怕不保险。”
“龙眼之中,藏有百家圣贤,他们坐镇,外人不敢轻易进入,只怕不是不保险,而是无比保险。”须菩提笑道。
黑棺道:“好,那便送我去洛阳龙眼之中好了,你倒算计得不错,怕因果缠身,还让我去最后推这汉王朝一把。”
须菩提道:“你本不沾因果,又有何惧?”
只见须菩提大袖一挥,空中开了一洞,那棺材进了洞里,须臾便至洛阳龙眼之中,这一手神通,真是骇人听闻,以**力连击此地与洛阳龙眼,普天之下,不知又有几人可以办得到的?
送走了黑棺,须菩提才呼道:“无生进来!”
无生走到静室之中,躬身道:“师父,唤弟子有什么吩咐。”
须菩提将那吞龙碑送到她手里,道:“把这石碑给那猢狲送去。”
无生点了点头,道:“师父可明白了那吞龙碑上的文字?”
须菩提摇了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一说,怕是就有人听到了。”
无生听了,也不敢多问,将吞龙碑收了,问道:“不知那猢狲的第二身又在哪里?”
须菩提道:“在二郎神的灌江口真君庙里偷他的香火哩,你去那里找他!”
无生笑道:“这猢狲,给了杨戬那地煞七十二变的完整法门,却也不肯吃亏,偷吃人家香火。我这便去了!”
须菩提道:“去吧,去吧!”
无生也不多说,转身出了静室,望南蟾部洲而去了。
到了灌江口来,心中有了作弄的意思,便化作凡人,时日尚早,才是黎明前,真君庙里还没有凡人来献香火。
她走进大殿里,便看到那高大的二郎神像,运起神通,只见齐天道人盘坐在那神像之中吸收香火,祭炼他的舍利。
“这猢狲倒是好气运,阿弥陀佛那经书我都修不来,他却已经修出了舍利了!实在是让人嫉妒啊!”无生心中暗道。
齐天道人见外边来了凡人,心中欢喜,今天人来得这么早,香火怕是不少,无生见那神像发一股蒙蒙光辉,凡人们以为这是真君显圣了,所以这几日来香火很足。
无生嘴里道:“还请真君完我心愿,这便奉上香火。”
她躬身一拜,里面的齐天道人只觉得元神颤抖,轰隆一声,神像垮塌,他也直接被震出了神像来,心里暗暗吃惊:“这人是谁,我竟然受不起她的一拜?”
齐天道人毕竟法力太低,哪里受得起无生这一拜?
齐天道人道:“你是什么人?!”
无生便笑道:“你这人倒不厚道,来这里偷人家的香火。”
齐天道人喜道:“师姐,原来是你啊!你这一拜,却把我吓死了。”
虽然无生改变了面貌和气质,但是声音却忘了变化,让齐天道人一下就听了出来。
无生化出本来模样,道:“你可是闯了大祸了,把那南天门一下射破,师父教我拿你上天去听玉帝发落。”
齐天道人吃了一惊,道:“不会吧?师姐你可别吓我,当心把我吓死。”
无生哈哈一笑,便骂道:“你还知道害怕,射那一箭的时候却不晓得收点气力,还差点把玉帝射死,若射死了玉帝,你也活不下去了。”
齐天道人听得暗暗心惊,竟然差点把玉帝给射死了,不过却也放下心来,无生适才肯定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呢,须菩提祖师如此神秘,哪里会听玉帝的话?心中又不由一动,知道是自己射破了南天门的好像只有三清吧?便笑嘻嘻道:“师姐,你老实告诉我,咱师父,是不是老君啊?”
无生道:“师父不是就叫须菩提吗!”
齐天道人听她打太极,也是无奈,拱了拱手,道:“不知道师姐找我来又是干什么?”
无生把真君庙的大门一关,放了吞龙碑出来,道:“师父得了这口石碑,教我拿来送你。”
齐天道人心中暗暗叫道:“果然啊,这吞龙碑恐怕还真是有九座了!”
齐天道人知道是老师父送来的,也不客气,直接就把这第三座吞龙碑一下给收入囊中了,道:“多谢师父和师姐了,嘿嘿,老是麻烦师姐你跑腿,实在让师弟我过意不去啊!”
无生敲了敲他的脑袋,道:“你最近可莫要惹祸了,免得让人捉了去,我看你怎么办!”
齐天道人心道:“我就不告诉你我还有第三身藏在花果山哩!”拱了拱手,道:“师姐你把这杨戬的神像弄破了,却得帮我修好才行,不然杨戬出关,我可不好交待。”
无生冷哼了一声,使了个五鬼搬运**,唤来五个小鬼,道:“你们帮我把这神像修好,不然后果自负。”
“是是,大仙,我们定然不会怠慢,即刻便把神像修好了!”五鬼急忙作揖道。
五个小鬼去担来泥水,开始修复神像,齐天道人便将无生送出了真君庙去。
无生道:“乱世将临,好自为之!另外与你一说,那旷古杀劫约在二十余个甲子后降临,这千年来,千万不可怠慢,努力修持,免得到时候化了灰灰,丢我门派面皮。”
齐天道人面色肃然,道:“师弟我自当努力修持,万万不敢怠慢,师姐放心去就是了,转告老师父一声,我对他甚是想念。”
无生点了点头,驾云离去了。
齐天道人松了口气,重回道观当中,暗道:“杨兄这一次闭关怕不是要百年了,这九宫八卦颇难领悟,虽然他只是要领悟与地煞七十二变化有关的道理,但却也不容易。我在那八卦世界中,可是历经了八个会元啊!”
一会元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八个会元已经是一百多万年了,伏羲的术算之道神鬼莫测,并非一般人能够领悟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124章:东汉末年呈乱象
话表齐天道人得了第三座由无生送来的吞龙碑,又让那五鬼火速将她拜垮了雕像重新修好。
齐天道人心中暗道:“看来师姐还没有突破造物主的境界,不然的话,直接一手神通便能复原了。那天照圣王说她是法则境,也不知道这等境界要再进一步,又是如何困难呢?”
齐天道人本是悟空的第二身,与本体思想无异,除了性子稍微阴沉,基本就是第二个孙悟空了,悟空与如来过招,在八卦炉里熬炼了许久,悟通了许多道理,已经触到了这大罗金仙二重天的境界了。
其实,也差不多只要临门一脚就可以跨进去了,那第三身悟道一边在花果山内修炼肉身和元神,一边吃蟠桃积聚真炁,要将真炁三分,那需要的蟠桃就实在是太多了,一颗接一颗吃下去,不过还好,他的蟠桃够多,一个蟠桃园的蟠桃都被他席卷而来,只是可惜那王母未把母树种植在桃园里,不然一并卷去,那才快活了。
齐天道人心中暗道:“这又是一年,不晓得桃夭过得如何,得空了,却是要去看她了。”
桃夭于他有大恩情,这小妖精实在太够朋友了,差点为他丢了性命,必然是要对她有所报答的。
“便在这一段时间内好好修炼我的舍利好了,杨戬闭关前说了,真君庙里的香火供我使用。这香火还真是好东西,难怪佛门的菩萨和佛陀一个个都争夺香火,在西牛贺洲里扶持起来一个又一个的小国。”齐天道人见修好了神像,便让那五个小鬼退下,将庙门打开,跳进神像里继续修持。
日头自东边起来,一道道阳光落下,来真君庙上香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一道道香火愿力送入那神像当中,其中杂念颇多,这些人求平安、求财富、求姻缘、求官职,基本上是没有那种虔诚的教徒,不像佛教吠陀洲,整个吠陀洲都是崇拜如来的,每天给如来上香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每天吃饭前都要感谢佛祖赐给他们粮食和幸福。这样的香火愿力最是纯净,效果也最强大。
齐天道人清除这些香火愿力中的一丝丝杂念,然后才注入舍利当中进行祭炼,好在《彼岸经》颇为神妙,他清除这些杂念的速度极快,比那些佛门的佛陀都要快了许多。当然,他也会偶尔出手帮这些人完成他们的愿望,这让大家觉得真君显圣,香火也就越来越多。
杨戬要领悟地煞七十二变的完全法门,也并非是容易的事情,玉鼎真人太不负责,传了这么一个残缺的法门给他,使他从上古末期到而今修为都难以进步多少,若非悟空在八卦世界里得了伏羲传承,将这法门告诉了杨戬,他怕是一辈子都要卡在这里了。
**,一偶一奇,按照道家道理来说,**相合,是为无穷无尽,非止于七十二变尔。
这边杨戬闭关,齐天道人享受香火炼化舍利,悟空正被压于五行山下,悟道则在水帘洞中苦修,说来都是干燥无味。表过不题。
转说通天教主一剑断送了汉王朝最后的气运,汉明帝刘庄的身体每况愈下,卒于永平十八年,享年四十八岁,谥号孝明皇帝。
刘庄既死,由其五子刘炟继承帝位,刘炟即位,称汉章帝,开创盛世,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与民休息,使汉王朝延续了汉明帝时期的辉煌。不过,刘炟此人短命,于章和二年去世,时年三十一岁尔,谥号为孝章皇帝。
刘炟龙御归天后,则由其四子刘肇继承皇位,曰汉和帝,当其时刘肇尚且年幼,便有窦皇后执政,直到永元四年,刘肇才联合宦官,将窦氏一脉一网打尽,夺回皇权,这也为日后汉王朝的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窦太后乃是刚愎自用之人,又是一介女流,如何懂得执掌社稷,怕是比那汉高祖的老婆吕雉都不足了,她使得三代先帝的努力都付之一炬,朝纲混乱,刘肇重新把持社稷后才得以恢复清明,但比之从前已是大有不如了。
汉和帝刘肇此人许是也受到气运影响,不过二十七岁,便生了重病归天,卒于元兴元年。
而那下一任皇帝刘隆更是让人哭笑不得,生来不满百日便继承大统,一年后却又夭折了,只能追了个谥号为汉殇帝。
刘肇再无子嗣,只能由前太子刘庆之子,刘炟之孙刘祜来继承社稷,刘祜即位时候,汉王朝已是千疮百孔,宦官势大、内宫纷乱、太后干政,而且连年都在闹地龙翻身,四处发洪灾,下大冰雹,大汉子民可谓是过得苦不堪言。在位约十九年,也不过三十二岁而已。
其子汉顺帝刘宝即位,卒于三十岁,其皇位乃是靠一干宦官帮助得来,所以对于一干宦官颇为纵容,使得宦官与外戚梁氏勾结,将本就千疮百孔的汉王朝更是再捅了个大漏子。
宝死后,又由汉冲帝刘炳继位,刘炳仅有两岁便夭折了,卒于永熹元年,可见大汉王朝气运已经衰败到了如何地步。
皇帝年幼,宦官把持朝政,而且一代代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大汉王朝也是越来越乱,简直民不聊生,一代王朝,不复昔日盛景。
后有刘缵继承大统,不过这刘缵的年岁却也不大,年仅七岁,时有刘宝时候宦官勾结的外戚梁冀,于大殿之上受刘缵讥讽,刘缵讽梁冀曰:“此乃跋扈将军也。”梁冀恼恨,便使宦官下毒于食物中,将刘缵毒死。刘缵卒于本初元年,不过九岁尔。
缵既卒,则有汉桓帝刘志即位,此人名为刘志,实则胸无大志,为人奢靡,崇拜佛教,信任宦官,使得佛教在他在位时间得以快速发展,而宦官权力更加壮大起来,甚至卖官鬻爵,由一干草包来把持社稷,至此,东汉王朝的气运也将走到尽头了。
后人有诗为证,诗曰:
能嫌跋扈斩梁王,宁便荣枯信段张。
襄楷忠言谁佞惑,忍教奸祸起萧墙
汉桓帝驾崩,便由汉灵帝即位。
此时,汉灵帝也是年幼,便由两位栋梁之臣辅佐,乃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两人欲除宦官,却反被害去了性命,那宦官更是无人可以遏制,声势更大。
时至建宁二年,四月望日。
洛阳城的龙眼之中爬出一条青色巨蟒,此蛇乃是龙眼之中剩下不多的龙气所化的灵物,它游入皇宫之中,到了大殿之上,正是早朝时候。
“若是这些人识得我的来历,不拿剑来斩我,或许还可保存些许气运,若他们想要杀我,却也是气运将尽了!”巨蟒心中暗忖道,游入大殿,盘踞到了大梁之上,喷吐信子,看着下方百官和年幼的汉灵帝。
忽然外边吹来大风,巨蟒便顺势从梁上游了下来,盘踞到了椅上。
汉灵帝大惊,脸色惨白,呼道:“快来护驾!快来护驾!”
镇殿将军急拔宝剑上来,挥剑就望巨蟒斩去,那百官见这巨蟒恐怖,竞相奔走,乱作一团。
镇殿将军宝剑正要斩下,却见那巨蟒忽然不见了,化作一团清气飘出了大殿去,不由心中暗暗吃惊,心想:“这巨蟒怕不是修成了精怪,竟然突然就不见了,委实恐怖吓人得很了!”
钦天监心中暗道:“龙蛇龙蛇,而今大汉气运崩坏,忽然现出青蟒来……怕是我大汉将毁于一旦了!”
汉灵帝道:“真是吓杀我也!”
那巨蟒又游回了龙脉之中,藏于龙脉之中的百家圣贤相互对视一眼,径出洛阳,望长安而去了。
自汉明帝驾崩以来,都城洛阳的龙气就一直在朝着长安转移,他们这些圣贤藏于龙眼之中,才得以蒙蔽天机,而且能够镇压住东土气运,使得东土气运不像西牛贺洲那般一下崩碎,到头来分列出无数小国。
走了青蟒蛇,是夜雷雨交加,巨大的冰雹夹杂其中,落到了半夜才止住,打坏了无数房屋。
复得二年,洛阳闹了地龙翻身,死伤无数,损失颇大。
又有海边起了海啸,沿海居民,亦是死伤惨重,逃荒者不计其数。
光和元年,各种不祥征兆纷纷降下,灵帝登台祭祀祷告,一干先帝神像却都裂开了,便连祭坛也在第二日被一种不知名的蚂蚁给啃残了,这些蚂蚁个个大如拇指,生一对獠牙,夹住人手就能扯下一块肉来,唾液还可腐蚀金属。
朝政不安,民不聊生,已属乱世,乱世当中,自然人心思乱,便有无数人起了造反的心思。
孔夫子起于高塔之上瞭望洛阳城,感叹道:“兴亡,百姓苦也!这一次大汉将亡,不知多少人要流离失所。”
一旁现出孟轲身影,躬身下去,作揖道:“老师忧国忧民,实乃我被楷模,不过,这人道皇朝更替,实属天道使然,灵宝天尊一剑断送大汉气运,自然有他道理。苦一时,却也比苦一世要好。”
孔丘听了学生之言,不由苦叹一声,然后点了点头,道:“孟轲你所说不错,这天下乱了,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安定了!”
孟轲看了一眼那城外的流民,不由心中酸痛,对孔丘道:“老师,另外诸子已动身前往长安了,我们也过去吧。”
孔子道:“我看长安也非龙脉长久安居之地,到时候怕是又要迁回洛阳来了。”
孟轲道:“此一时,彼一时,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吧,我等百家圣贤,镇压龙脉,也好教气运不崩散,使西牛贺洲那一干野心家无法得逞。”
孔丘点了点头,与孟轲一同离去了。
那黑棺,自是早到了长安龙眼之中,反正而今是乱世,龙脉都不长久,怎么吸都不怕。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125章:大圣小圣齐出关
却说冀州巨鹿郡有一落第秀才名为张角,这张角有两名兄弟,名为张梁、张宝。
张角家境贫寒,在而今动荡的时局下可谓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汉王朝已经历了几乎四百载,虽则西汉灭亡,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暂时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但而今汉王朝衰弱,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的问题又严重起来,各处土地都被掌握在王侯、贵族、宦官家属的手中,农民无地可耕,穷困潦倒,这乱世之中,便又多了许多流民、乱民。
这日,张角为谋生计,上山采药。
忽听人作歌,听得张角不由一阵神往,怎见得好歌?
歌曰: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干羽,莫之知载;
祸重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张角遂循声而去,绕过一条条曲折小路,听得那歌声越来越近,心中暗想:“不知道是哪个高人,竟能将庄子《南华经》唱出如此味道,实在让人佩服,且去看看,这乱世之中,怎会有如此高贤?”
上得山头,便见远方山上,有一道者高坐,隔得尚远,看不清楚,张角便继续前行,只不过,那山看来就在近前,他这一走,却是走了许久。行得半晌,不见近了那山,心中不由犯起嘀咕。不过张角毕竟是心志坚定之人,觉得此等高人定有不凡之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