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日上三竿了,曹文清才好不容易摆脱了同僚的纠缠。疲倦的坐轿返回曹府,刚到曹府大门,隔着老远就听得轿夫为难的说道:“大人,今日我们曹府门前已是停满了轿子,现下,我们却已是没有办法再进去了!”
曹文清一听,大吃一惊,急忙探出头去一看,立时就傻了眼。
只见自家门前,大大小小。已经停满了不下百两小轿,密密匝匝,已经毫无可入的任何间隙了。
曹文清突然想起,方才自己被众人围拢的情形,立时感到头痛难忍。唯恐此时再被任何人看见了围攻,就急忙挥手,对轿夫说道:“速速离开这里!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看见了我!”
轿夫抬起轿子,却想起来,急声问道:“可是大人,我们现在要到哪里去啊?”
曹文清低声说道:“少说废话,飞速离开这里。越远越好!”
轿夫得令,脚下生风,立时就抬着小轿转出小巷。
直到夜深,曹文清才敢从偏门,偷偷溜进自己府中,却一眼看到。那花婆婆正穷凶极恶的站在前厅石阶之上,手执一只粗壮木棍,恶声恶气的对着十几个犹自不愿离去的媒婆吼道:“我们家的夫人,已经被你们吵得精疲力竭,现在都已经晕倒了!你们如果再多说一句话。我就立刻将你们打了出去!还不快滚将出去!”
那十几个媒婆,却毫不害怕,推推挤挤,吵吵嚷嚷,还要朝里涌,花婆婆瞪起双眼来,挥动手中木棍,果真就朝着她们砸了过去,众人一看,她真的发急下手,这才不情不愿的纷纷离开了曹府。
曹文清看这些人已经走得干净了,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正要溜进卧室,却被花婆婆一眼看到,厉声断喝住:“好我的曹大人啊!这整整一天,你都藏到哪里去了?这些多嘴长舌的媒婆们,可把夫人害惨了!吵吵闹闹,甚至大打出手,将我们家的好多贵重物品损坏了不少,还将前厅大门也挤掉了!夫人实在是忍无可忍,最后气得晕倒了!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呢!”
曹文清一听,脸色大变,急忙快步奔进卧室,看见柳氏正躺在床上,眼里含泪看着自己,低声求道:“大人啊,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你快些去告诉那个俏媒婆,就说我们家的四个孩儿,现在都已经有了婚配对象了!
并非是我不为我们的四个孩儿终生大事考虑,而实在是受不了了!否则,像今日这样,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只恐怕,还没有为孩儿们择选出合意对象,我早就被吵闹的一命呜呼了啊!经过近日之事,我再也不担心我们这四个孩儿的婚事了!”
曹文清看她如此痛苦不堪,心里霎时明白过来,自己这四个孩儿,其实不是找不到婚配对象,而实在是四个以万配一的金饽饽,香宝宝,抢手至极。
当夜,俏媒婆得到曹府老管家传来的消息,就得意洋洋,对老管家说道:“怎么样,我这个京师第一媒婆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吧?就这样,我还只是出了半分的力气,尚未全部用力呢!”
至此,此事就紧急暂停,曹府也自然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安谧。
这日一大清早,京城众多店铺就已经纷纷推开门板,亮出店铺,准备开门做生意了。
金巧将自家店门刚刚打开,冷不防,面前就冒出来一张笑脸来,着实将她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就笑着嗔怪道:“紫凝,你今日怎么这么早来啊?”
紫凝笑着,一边帮她取掉卡在门档之间的木板,一边轻声说道:“今天不是巧姐姐‘金家铺子’,开业五周年了吗?我们自然要来,替你们好好庆祝一番啊!”
金巧一听,急忙探头出去,却并没有见到其他三人,就惊异的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前来啊?你两个哥哥,还有维钰呢?”
紫凝扬起笑脸来,轻声说道:“他们随后就到!”
金巧摇头,笑着不再多问。
这五年以来,她和两位哥哥,一起开了这间锻造铺子,客源不断,生意红火。
但她知道,这四个孩子,为了自己的这间铺子,也费了不少的心力。
他们几乎每日都在闹市之中,逢人就夸“金家铺子”手艺一流,见人就说“金家铺子”信誉第一!
尤其那沈玲珑和乔维钰,更是上心,甚至挨家挨户,手里拿着铺子里锻造出来的各样铁具、铜具,不停夸赞推销,竟然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就将生意源源不断的带了来。
当然了,金氏一族的锻造技术,原本就是顶尖无二,只要客人前来,只要用上一样,自然就再不去其他家了。
这不到半年的功夫,“金家铺子”的招牌,就已经在整个京师里家喻户晓了。
在这五年之间,金巧的两个哥哥也相继娶妻生子,家里人丁盛旺。半年之前,三人的老母亲病故,却也儿孙绕膝,死而无憾了。
但惟有这金巧,虽然登门求婚者踏破了门槛,却依然一概拒绝,坚决不嫁。金文、金武心里知道,自己的这个妹妹心里除了那个齐影就再无他人,虽然心里恼怒,却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只得任她耗费青春,徒自等待。
这时,金文、金武两兄弟也相继出来,见到紫凝,也是高兴不已。
几人说说笑笑,手下活计不停,不知不觉之间,街市之上,已是人来人往,一派喧闹繁华之景了。
紫凝看金巧三人正在忙着做活,就走出铺子,踮起脚尖来,举目去望。
金巧见她不时张望远方,心中疑惑,却也忙于手中铁具,无暇去细问端详。
突然,耳边一阵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门外的紫凝,不知何时,已经点燃两串大红鞭炮,噼啪作响,引得左邻右舍,纷纷出来瞧个仔细。
金巧和金文、金武相视一望,都急忙放下手中活计,奔出门去,一探究竟。
却见,一队三四十人的舞狮队伍,已经来到店铺门前,身后街市已是空无一人,全都拥在狮队之后,欢呼掌声不断响起。
金巧兄妹大喜过望,知道肯定是这四个孩子,特意为庆祝店铺五周年所为,眼中不觉都泛出泪花。
那两只狮子,翻飞跳跃,腾挪滚爬,交互嬉戏,竟然花样百出,创意无穷,引得四周百姓惊呼声阵阵,喝彩和掌声更是如雷鸣一般不断响起。
待得吉辰一到,鞭炮燃起,两道彩幅纷纷高挂店门之上,又引得围观者高声齐喊:“好!”
这时,两只狮子相继摆尾退步,将一条道路留了出来,身后就有无数男女,手里拿着礼物,相继走到金巧三人面前,向他们贺喜。
最先一人,就是不日之前开张营业的“天香”酒店周老板,笑呵呵,手执礼单,拱手对金巧三人说道:“大喜啊!‘金家铺子’享誉京师,今日五周年店庆,我们特来道喜!恭祝贵铺,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啊!”
说完,闪过一旁,身后有几名仆役,抬着一只沉重木柜送了进来。
金文好奇,伸手打开,竟然满是贵重礼品。
紧接着,刘老板、张老板……这京师之中,但凡能叫得上名号的大老板们,竟然一个不拉,都一一上前行了贺礼。
不一会儿,店铺之中就堆满了礼物。
☆、第九十章 看出苗头
金巧三人高兴的嘴也合不拢了,不停的拱手还礼,却只觉得,似乎这整个京师的商家店铺,都来了人,前来向自己贺礼,心中也不得不佩服,这“京城四少”的名号,却也绝非浪得虚名!
等得前来贺喜的人都已经纷纷离去了,三人这才想起,去对这四个孩子说声“谢谢”,但举目再去寻找,人海茫茫,却早不见了那狮队的影踪了!
金巧再抬头看看时候,竟然已是晌午时分了。
她心里感念孩子们的有心之举,正要迈步进去,却见一名粗髯大汉,正大步朝着自己走来,定睛再去细看,见他额前一道伤疤,直至眉间,很是显眼,就不觉倒退了几步,惊恐的看着他。
这大汉却已经快步走至店前,冷冷对她说道:“你们这五年之间,过得还好吧?”
金文和金武听得门外有人说话,而抬眼再看,见金巧一张脸变得煞白,急忙跨步过来,看到来人,也都是一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怎么,看到恩人来到,还如此冷漠无礼?”
这大汉低声说道,却也不待三人礼让,就自行迈步走进店铺,看见满屋的礼物,就高声说道:“看来,你们这日子过得很是不错吗!我莫鸣锋,运气果然不错啊!”
说完,转过身来,高声对三人说道:“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久留。只是,今日我前来,只是索要五年之前,对你们金氏一族的施恩之礼!也不必拐弯抹角了,明日午时,拿一千两黄金过来!我在城东小树林里等你们!恕不多留,明日我们再见!”
说完,他就又大跨步,奔出门去。眨眼之间,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金巧呆愣愣抬起头来,看着同样惊愕不已的两个哥哥,半日才缓过神来。小声问道:“自打妈妈去世,我们兄妹三人撑起这个店铺,虽然生意不错,但总共也不过五六百两银子的闲钱。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哪里有一千两黄金,酬谢于他啊!”
金文低头沉思片刻,咬了咬牙,低声说道:“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当年受他救命之恩,如果不报,岂不被江湖之人耻笑?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一定要想办法,筹得这些钱来!”
金武为难的四顾看看,摊开两手,低声问道:“但是,即便我们真的将这家店铺卖掉。这一日之内,又如何寻得到买家?即便有幸寻得了买家,这京师之中,又有谁愿意出资一千两黄金,来买我们的店铺啊?”
金巧和金文一听,也不觉都感到,这确实是实在不可能为之之事。都摇头叹息,心里烦恼不已。
就在三人愁眉不展之时,却听得房外有人高声喊道:“巧姐姐,你们为什么都唉声叹气啊?”
话音未落,就见维钰、玲珑四人相继走了进来。
玲珑看金巧三人面面相觑,难以言说的为难样子。就微微一笑,朗声说道:“巧姐姐,两位哥哥,你们是在为什么事情而在发愁啊?”
维钰也跳了过来,搂住金巧的腰。大声问道:“是啊,是啊!巧姐姐,有什么大事,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啊!”
钰杰和紫凝也一并点头称是。
金巧看着四人热切的目光,感动不已,迟疑片刻,却还是摇头说道:“你们年纪尚轻,这件事情,你们根本就无能为力啊!”
维钰一听,急的脸都涨红了,大声催问道:“除了大把的金钱,我们‘京城四少’,手上确实没有之外,其余事情,没有我们办不到的啊!巧姐姐,你就快些说出来吧,究竟是什么事情啊?”
玲珑看金巧闻听此言,脸色大变,金文和金武也是对视一望,面色为难,立刻回过味来,低声问道:“难道,巧姐姐你们,现在真的是需要大把金钱不成?”
金巧一听,急忙岔开话题,笑着说道:“今天,真是谢谢你们兄妹四人了,为我们送了这样大的一个惊喜过来!你们说说,让巧姐姐送你们什么礼物好呢?”
维钰却依然皱紧眉头,大声说道:“什么嘛!难道是有人来敲诈勒索你们不成?你们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需要钱呢?”
乔维钰这一句话,本是说者无心,但听者,却都不觉大吃了一惊。
金文结结巴巴的问她道:“维钰,你又是如何知道,有人在敲诈勒索我们?”
维钰一听,就立即气的蹦起老高来,大声反问道:“什么?真的有人敢来欺负你们?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巧姐姐,你快些告诉我们,是谁这么不要脸,竟然敢来欺诈你们?我和哥哥,这就去会一会此人!”
金巧生气的瞪了一眼金文,急忙脸上带笑,拉住维钰的手,柔声说道:“维钰啊,你不要听他乱说!这整个京师里,又有谁敢来惹我们‘金家铺子’?有你们‘京城四少’的威名在,谁也没这个胆子啊!”
“除非,此人并非京师中人!”
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玲珑,突然出声说道。
金氏三兄妹一听,都吓了一跳,急忙抬头去看玲珑。
维钰等三人一听,也都抬眼去看玲珑。
玲珑走上前去,拉起金巧的手,轻声说道:“巧姐姐不要焦虑,就请相信我们,将实情告知我们,集思广益,我们必会想得一个好办法出来!”
维钰等三人也齐声应和,齐齐看向金巧。
金巧感动不已,就鼓足勇气,将事情来龙去脉,都细细讲给这四人去听。
玲珑听完之后,低头沉思片刻,又抬起头来,看向身旁众人,朗声说道:“江湖之上,义字当头!这人当年,出手相救于巧姐姐一家,原本也应是出于一片侠义之心!但是,时隔五年,却来以此要挟,向你们索要巨额钱款,这却就,恰与他当年所为大相径庭!实在是有悖常理!
我猜想,此人之所以能如此要求,不过两种可能!
第一,他这五年之内,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狭义之心,成为一个权欲熏心之人!
第二,他并未改变自身,但却因为近期急需大量钱款,不得已才四处游走筹集款项,待得到了这里,也是偶然想起曾有恩于你们,就前来尝试索取!
巧姐姐,此人如果是前一种可能,我们也就不必再与他谈什么知恩图报了!但,如果是后种可能,却要细听端详,再做决断了!
明日,我们几人不妨一同前往,先会一会此人!
待得摸清他此番,向你们索取这千两黄金的真正用途,再做决定不迟!
巧姐姐,这件事,你就交给我们兄妹几人去办!你们照常做你们的生意,不要因为此事,影响了自家声誉!”
众人听得他所说极为在理,也都点头称是。
金巧三兄妹一边点头,一边都不觉在心里暗自赞叹:“这个玲珑,果然智谋超凡!考虑问题总能面面俱到,并能切中要害,化解难题!”
维钰看房中众人,都对玲珑露出极为佩服的神情,心里欣喜万分,就挽住玲珑的胳膊,得意的对众人说道:“巧姐姐,你们再不必担忧!只要有我的哥哥在,这天下,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金巧三人都笑着点头,不断称是。
钰杰也走过来,笑着说道:“是啊,玲珑心思缜密,思量周全。这件事绝对可以化解!你们就放下心吧!”
紫凝一直站在众人身后,默默看着玲珑背影,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见玲珑突然转身,就急忙低下头去,将心中的千丈巨澜强自压下心去。
第二日,午时刚过。
玲珑、维钰四人就准时来到城东小林之中,远远看见一个虬髯大汉,正站立林中一块空旷之地,抬眼远看,见到几人来到,不禁皱起眉头,高声问道:“你们几人是谁?来这里干什么?那金氏一族的兄妹三人,为何不来?”
维钰一听,他说话粗鲁,声音沙哑。
她再抬头,上下左右打量了他一番,见他此时,双眼红肿,脸上满是疲惫之态,显然是没有睡好所致。
此时,他身上一袭紧身灰色小褂,裤脚收紧。脚上一双厚底便鞋,满是灰土。
维钰立即就了然于心,就撅起嘴来,出声反问他道:“我们自然是代表巧姐姐三人,来这里见你的啊!你又是何人?为什么狮子大开口,向巧姐姐索要一千两黄金?莫不是,你是个江洋大盗,夜里,去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营生?而且,连夜出入众多人家,却所获不丰!你要这么多的钱,究竟有何所用啊?”
“啊?你……你是谁?你怎会猜的我……”
这虬髯大汉,听到这里,竟然立即惊呼出声,看着面前的乔维钰四人,连连后退了几步。
维钰不屑的扭过头去,鄙夷的说道:“切!只要是个人,有眼睛即能看出!这还用猜?现在已是午后,你却还如此一身打扮,来不及去换就见生人,不是营生太多,就是贪得无厌!你一夜辛苦,此时脸上却毫无得意之色,不是失手,就是所得不足所愿!这些,都明明白白写在你的脸上,身上和脚上,还用的着本姑娘我去猜吗?”
☆、第九十一章 意外惊喜
玲珑等三人一听,都笑着摇头,知道这乔维钰鬼灵精怪,聪慧过人,常人看来极不寻常之事情,对于她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小事一桩!
钰杰看着身旁维钰,心里不觉就满溢怜爱之情,一双眼呆呆看着她,却再也舍不得离开半分了。
玲珑上前一步,对这人拱手行礼,朗声说道:“这位大伯,我们是金家兄妹的朋友,今日代表他们前来见你,只是想要细问端详,不知大伯,为何急需这千两黄金?还望大伯能告知我们实情!如果出于常理,我们自当想法,尽快筹钱于你!”
这大汉听得玲珑这话,皱紧眉头,低头沉思良久,这才抬起头来,低声说道:“这个小姑娘,三言两语,就识破了我近几日以来的所为,的确智力非凡!这位公子言语谨慎,不卑不亢,显然也非一般人才!我看你们几人今日前来,必是诚心而至,绝非挑事!那……我也就不必隐瞒了!今年,陕西境内大旱蝗灾,不知你们几人,是否有所耳闻?”
他突然抬眼,去看面前四人,朗声问道。
玲珑一惊,急忙应声答道:“自然知道,我听得京城之中,人人都在议论着,说是今年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