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珍馐传-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记得自己那会儿可自信了,“好!”

等到她包的那一竹帘饺子下到镬子里,她傻眼了。

泰半饺子皮儿在水沸腾时,慢慢地散了开来,里头的饺子馅儿与饺子皮儿分离,一镬子饺子汤成了混汤水。

当汤妈妈将一盘煮得烂塌塌的饺子皮儿与一碗混着馅儿的饺子汤搁在她跟前,她的心情可想而知。

“娘亲可还记得女儿一开始学包饺子的事?”亦珍笑着低声问母亲曹氏。

曹氏闻言轻笑起来,“娘怎么不记得。我儿当时的脸色,往后可再没见过。”

众人包完了饺子,又包春卷,蒸八宝饭,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吃过午饭,曹氏给招娣发了压岁钱。

“原本该等到晚上再发的,只是珍儿说你要回家去,过午就该往家赶了,所以这压岁钱先给了你,望你阖家团圆,新年快乐。”

招娣双手接过曹氏给的压岁钱,跪在地上给曹氏磕了个头,“奴婢祝夫人小姐健康和乐,生意兴隆。”

待招娣起身,曹氏对招娣道,“你身上带着银钱,一个人出城去,叫人怪不放心的,我叫汤伯把你送到城门口,再托了同样回家去的老实人顺路与你一道回村里去。”

“多谢夫人。”招娣这才辞了曹氏出来,见小姐在院子里,向她一拎手里的食盒。

“带回去,给妹妹们尝个新鲜。”亦珍伴了招娣往外走,“回到家里,也别傻呵呵的,把月钱和我娘给你的压岁钱都交了,总要自己留一点傍身。”

招娣点点头。“那奴婢就家去了。”

亦珍送招娣出了门,一抬眼看见整条缸甏行里的店家的门板都已上了封条,这才恍惚惊觉一年已尽。

亦珍心道这一年间,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仿佛一眨眼,又仿佛极漫长。

到了晚间,曹氏将祖先牌位请出来,供在中堂正壁前的供桌上,摆好了祭品,燃起香烛,与女儿一道祭祀先祖。

等祭祀完了,一家人这才围在桌前,开始用年夜饭。

因曹氏熬不得夜,用过晚饭便回屋去了,亦珍陪着汤伯汤妈妈将饭桌收了,又在天井当间儿放了一挂爆竹,这才洗漱休息。

与此同时,知府季大人府里,大年夜的宴饮这才刚进入高。潮。季大人的女儿与两个庶子庶女给父亲母亲拜过年,接了压岁钱,退在一边。又有阖府上下的丫鬟婆子给老爷夫人磕头拜年。待拜完了年,这才开始用年夜饭。

除了传统的糕团饺子,冷菜热炒,桌上还摆了只炭火红铜火锅,官邸里的厨子将羊肉牛肉略略冻得硬了,拿快口薄刃的小刀子片成薄薄的片儿,整整齐齐码在盘子里,令配了冬日里极稀罕的翠绿小青菜、冬笋片儿、冻豆腐等,供老爷夫人公子小姐食用。

季大人吃得颇心不在焉,儿女叫他一起到中庭去看下人放爆竹高升,喊了他几次,他都充耳不闻,还是季夫人扯了他一把,他才回过神来。等放过了爆竹,季夫人叫奶妈将三个孩子带回屋去,洗漱安置,自己则陪了季大人进了正屋内室。

挥退了意欲上前来伺候的丫鬟,季大人坐在里间的圈椅上,为自己斟了一杯茶,也不喝,只拿在手中,轻轻转动。

季夫人站在自己的梳妆台前,微微倾身,对着一面比巴掌略大些的玻璃镜卸去头上的金钗与珠花,恰自镜子里看见他默然不语的模样。叶氏与季大人是多年的夫妻,虽说中间隔着妾室与庶子女,感情远不如新婚时那么甜蜜,但到底仍是最了解他的,遂一瞪眼睛,“大过年的,你这副死腔是做给谁看呢?”

季大人听见熟悉的河东狮吼,精神一振,放下茶杯,指一指身旁的另一张圈椅,“夫人也辛苦了一天了,快快请坐。”

季夫人卸去了满头珠翠,这才施施然来在季大人身旁,拿眼睛斜睨他。

叶氏心话你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来对着我,一有什么烦心事儿便到我跟前来做状!若非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娘才懒得理你!嘴上却劝道:“大过年的,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等过了年再说罢。”

季大人伸手取过黄花梨木雕花束腰方茶几上的茶杯,替夫人也斟了杯热茶,双手奉至叶氏跟前,“这些年教夫人跟我在任上,委屈了夫人了。”

叶氏接过茶杯,狐疑地瞟了季大人一眼,淡声问:“老爷可是有什么话要对妾身说?”

季大人读懂夫人面上表情,不由得苦笑,“夫人放心,为夫已有两妾,若再纳妾进门,教有心人看在眼里,便是一个把柄。”

礼法规定大夫止纳两妾,士族止一妾,庶人年五十无子方可纳妾。他如今已有两妾,若不想在仕途上被人抓住把柄,便万不可越过了礼法去。

叶氏哼了一声,“那老爷还有什么可忧心的?”

“如今为夫六年任期将届,寻思着……趁回京述职的机会,走动走动,谋个京官的位子。”季大人慢慢道。

叶氏闻言笑起来,“老爷这是试探妾身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老爷不知听没听说过,妾身却是信的。”

便是一个七品知县,不必刮地三尺,严刑贪酷,只消寻常年景地方上孝敬的银子,就有几万两之多。更不要说松江府这等富庶的鱼米之乡了。

反观京中,各衙门的属员人数众多,无权无勇,虽则清闲,也清贫得很,甚至比不上那些手握小权的胥吏。若回京走动,谋来谋去,谋个闲职,实在是得不偿失,远不如继续留任松江府来得自在呢。

“老爷难道没听过京里说书的,街头巷尾地埋汰哭穷的京曹?”叶氏捏了嗓子,学了那说书人,“淡饭儿才一饱,破被儿将一觉,奈有个枕边人却把家常道。道只道,非唠叨,你清俸无多用度饶,房主的租银促早,家人的工钱怪少,这一只空锅儿等米淘,那一座冷炉儿待炭烧,且莫管小儿索食傍门号,眼看这哑巴牲口无麸草,况明朝几家分子,典当没分毫……”

季大人听得失笑,眼睛却一亮。夫人虽说素日里是个横的,可是在这件事上,却是个明白的。“那夫人以为……”

叶氏一摆手,“若老爷有心留任,便只消打点好了上峰,将自己的意思透给上峰知晓。”她于政务上头一窍不通,可是这官场上的弯弯绕,却是自小就看明白了的。

季大人沉吟,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松江府不比西北贫瘠荒凉,不似闽浙有倭寇犯乱,又出许多贡往禁中的贡品,乃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松江知府一向成为众人争抢的肥差。

叶氏见老爷一副谨小慎微的表情,抿看一口茶水,随后将茶盏往茶几上一放,“妾身倒有个法子,老爷附耳过来。”

季大人半信半疑地附耳过去,听叶氏在自己耳边如此这般地一阵低语,不由得笑了开来。

“夫人真乃为夫的贵人也!”季大人一把抱住了叶氏,走了两步,搂着她齐齐倒在了拔步床上。

到了年初四,街上已开始热闹起来。有小贩挑着担子,进城来货卖自家土墙油纸斜窗的棚子里种的小黄瓜与四季豆。小黄瓜只手掌那么长,上头带着新鲜的黄瓜刺儿,四季豆翠嫩翠嫩的,整齐地码在竹箩筐里,看着都青翠喜人。

亦有那货郎,推个鸡公车,走街串巷叫卖从京中来的时新胭脂水粉银簪绢花儿,价钿不高,贵在样式看着稀罕,自有小娘子与妇人听了叫卖声,推开二楼沿街的窗子,喊住货郎,挑几样脂粉首饰。

方稚桐吃罢早饭,换了外出的棉袍,外罩绒布道袍,临出门前,奉砚上来给他披上件过年时新得的银鼠皮大氅,又将油纸伞交到他手里,“少爷,外头天冷地滑,您外出路上小心。”

方稚桐点点头,带着奉墨出门去了。

奉砚站在廊下注视着主仆二人渐渐走远了的背影,身后奉池挑帘子从偏厅里出来,冷嗤了一声,“姐姐还看什么看?别看了,再看少爷心里也装不下咱们。”

奉池挨了方稚桐一脚,本以为过些日子,少爷气消了,总还会再叫自己到跟前伺候的。哪料少爷从此就冷了她,人前人后也不教她服侍,只由了奉砚那面善心恶的蹄子近身伺候。

奉砚回身,望向一脸怨气的奉池,“少爷的心里,本就不是装我们这些做丫鬟的。”

奉池像是死了心,叫老子娘在过年时求了老夫人恩典,将她许给了老夫人陪嫁铺子的管事家的儿子,只等过了正月十五,便寻了日子出嫁。只是听她这说话的腔调,难免还是不甘心的罢?

“你这副样子装给谁看?”奉池撇了撇嘴,“便是你再贤惠,也是枉然。”

想做出一副老实本分的样子来,以期留在少爷跟前,将来奶奶进门儿,看在她伺候少爷一场的分上,提她做姨娘?呸!奉池在心里啐了一声,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

两人之间气氛僵持,吓得院子里的丫鬟婆子都躲得远远的。

奉砚默默望着奉池,露出悲哀的表情。

她们是一道到少爷跟前伺候的,奉池泼辣,她稳重,当初老夫人与夫人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过,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奈何到了最后,她们没能成为最好的朋友,却对彼此有了心结。

奉砚有时深恨自己未生成男儿之身。若她是男儿,便不会被爹娘卖给牙婆子;若她是男儿,便可以读书进学,成就一番事业;若她是男儿,便无须琢磨着靠嫁个好人家来脱离困苦……若她是男儿!

奉砚不恨奉池对自己尖酸刻薄,因她知道,她的不甘,与奉池的不甘,都是她们身为女儿的不甘。

方稚桐自是不知道他院子里两个大丫鬟间的微妙紧张气氛,带着奉墨先去寻了霍昭查公子,三人又去寻谢停云。

谢府的下人将三人引到谢老夫人院里,三人向谢老夫人拜年,说明了来意。

“老身知道你们年年都在初四相约一道往未醒居小聚,只是今年……”谢老夫人转动手中的佛珠,“马上便要进京赶考了,麒哥儿的身子骨不好,你们也是晓得的,万一受了风寒,那便不好了。”

三人见此情景,也不好强求,只能告辞出来。

查公子是个忍不住话的脾气,不由得在谢府外跺脚,“谢贤弟这是要与我们生分了么?”

霍昭横了他一眼,“谢老夫人说的也是实情,何况往后还有机会,说什么生分不生分的。”

这时谢府的角门开了,谢停云的书童自门内走了出来,向三人团团作揖,先给三人拜了年,这才道:“我们少爷托我带话给三位公子,说他实在抱歉,不能与三位公子同去,还望三位公子原谅则个。”

他知道其实少爷是极想去的,年前便开始念叨了,可是老夫人下了严令,教少爷必须在家里好好休养,好以最佳状态赴京赶考。

赵姨娘也在一旁软语温存地劝着,少爷最后只好妥协。

霍昭一笑,“替我们回你家少爷,他的心意我们小的,教他好好在家中休养生息,到时候我们京中再会。”

“是是是,小的一定将话带到。”谢停云的书童迭声保证。

三人这才略带遗憾地往西市未醒居去了。

他们初四往未醒居小聚的习惯,还是入了东海翁门下后养成的。四人年纪相当,志趣相投,因年岁还小,正儿经八儿百地往对方家中拜年好似有些太过正式了,遂相约初四,在未醒居喝茶。

这未醒居老板也是奇人,商家过年关门歇业,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便是年三十晚上,也开门营业,不过做的是上门到烩的生意。哪家大户人家过年想吃个新鲜别致,便可以先在未醒居预约好了,由未醒居拟了菜单子给主家过目。待定下了菜单,一俟除夕夜里,下午时候便有未醒居的厨子小工将原料运至主家的厨房中。那些个材料早都已经洗切装配好了,只待主家传话开席,冷碟儿便先送上桌去,随后荤素热炒,汤羹点心,饺子松糕,一样不少地端上去。保管主家心满意足。

所以他们才选了未醒居做为小聚的地点。

三人一路谈笑,说起过了正月十五,便要动身往京城赶考,满怀憧憬之余,难免忐忑。

倏忽打斜里出来个穿着水貂皮的胖子,拦住了三人的去路,朝三人一作揖,“查公子,霍公子,方公子,又见面了。”

又说了一串拜年的吉祥话,这才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有幸遇上三位公子,若三位不嫌弃,还请到小店一坐。容在下请三位吃杯清茶。”

三人对望一眼,心道去哪里吃都是一样的,只要好友能聚在一处。

霍昭微微拱手,查公子心领神会,亦揖手道:“万老板,请。”

就这样未醒居的老板在初四这天近午时分,于西市官街上头被对面新开的玉膳坊万老板当街截了糊。

三人随万老板进了玉膳坊,由万老板亲自引着上了二楼雅间。

茶酒博士一见三人,忙殷勤地上前来,接了三人小厮递过来的裘皮大氅替三人在衣架上挂好了,回身朝三人作揖打千儿,“小的见过三位公子,给三位公子拜年了。”

三人打赏了茶酒博士,这才与万老板分宾主落座。

“在下准备了薄酒小菜,还请三位不要嫌弃。”万老板寒暄罢了,一拍手,便有伙计陆续将酒菜端了上来。

当三人看见席上有凉拌鸭脯丝儿,清蒸蕈菇釀鹌鹑,竹荪排骨汤等在珍馐馆都曾见过的菜色,不由相互间交换了个眼色。

这些都是珍馐馆秋季菜单上的菜色,如今珍馐馆已换了冬季菜单了。而玉膳坊却是腊月里开的张,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方稚桐又想起查公子打听来的小道消息,说这位万老板,原本也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小角色,十年前才倏忽名声大噪,一跃成为宫中掌膳的。而亦珍与寡母却是十年前才方搬来的,一直都住在县里,开着茶摊,从未出过县。

一个京中衣锦还乡的御厨,一对深居简出的孤儿寡母,两相对照,不免耐人寻味得很。

万老板只做不曾注意三人交换眼神,一径劝三人进些薄酒,“这是在下珍藏的十年陈金华酒,今日有幸能请三位举人老爷莅临本店,实是在下的荣幸。在下敬三位一杯!”

万老板又是劝酒,又是劝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万老板这才说起正题。

“在下是个粗人,没读过书。可是在下远在京城时便曾听人提起过东海翁老先生的大名。在下仰慕老先生的书法,觉得老先生的字笔走龙蛇、出神入化……”说了好一堆奉承话,“在下得知三位乃是老先生的得意门生,贸然请三位来,想着能否由三位帮在下在老先生那里求一幅墨宝。”

万老板搓了搓手,“在下自不会教三位白白替在下求老先生的墨宝回来,在下与京中的赵王略有些渊源,三位若进京赶考,在下愿修书一封与王府的管事,举荐三位给赵王……”(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霍昭不由得慢慢放下手中酒杯,京中早有传闻说今上有意立赵王为储。万老板此言,分明是暗示他在京里很有些人脉,他们若能在松江府助他一臂之力,他也能在京中为他们略尽绵力。反之,他也有本事教他们在京里四处碰壁。

查公子“唰”一下展开折扇,慢条斯理地轻轻扇动起来。他的脾气,说起来其实是个混不吝的,要不是查老爷管他管得严,三位同窗好友为人又都比他沉稳,他这会说不得也是个遛猫逗狗游手好闲的衙内。

万老爷这话,旁人听了或许会信以为真,他却是不怕的。他姐夫乃是吴王,若真要人举荐,何需个厨子托了京中赵王府的管家引荐?

只不过——查公子看了霍昭与方稚桐一眼,许是万老板这话是对他二人说的?

霍昭握拳捣在口鼻处,轻声一咳,方稚桐闻之微笑,查公子一见,忙收了折扇,嘻嘻一笑,“万老板有心了。求墨宝一事,我等倒是可以到先生跟前为万老板提一提,只是先生答应与否,我等却是不能保证的。”

万老板忙一拱手,“只消三位肯替在下在老先生跟前美言几句,在下不胜感激。”

待用罢了饭,万老板亲自送三人下楼。等三人出了玉膳坊,万老板的两个徒弟这才从隔壁的雅间儿出来,来在万老板身后,“师傅,这三人能帮您求来东海翁的墨宝么?”

万老板阴沉着脸,返身回到玉膳坊后堂,往交椅上一坐,“哼,老子也不是那等干吃哑巴亏的!去,叫人打块牌子,上头刻‘江南才子’四个字,挂在刚才的雅间门口,再叫茶酒博士跟客人宣扬,东海翁的四个弟子,过年都在咱门店里宴饮小聚。往后他们中若有人高中,这牌子还可以再换。”

便是求不来墨宝,也要教他们替自己的玉膳坊做活招牌。

“师傅高明!”高个儿徒弟恭维道。

万老板一笑,“还有得你们慢慢学的呢!”

方稚桐三人出了玉膳坊,霍昭提醒方稚桐,“我看那万老板不是什么善主,如今未醒居是他最大对手,他无暇顾及旁的。待他压过未醒居一头,怕是要寻余家小娘子的麻烦。”

万老板一看就是那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俟他们上京赶考,若万老板着手对付珍馐馆,到时他们是鞭长莫及。

“唯今之计,最好是为余家小娘子寻个强有力的靠山,使得旁人不敢寻衅滋事。”霍昭淡淡道。

方稚桐喜欢余家小娘子,他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