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唱这般哀婉的歌?”进来的果然是刚才在席间走出来的皇帝。
“这园子太寒清了。触景生情,令我心苍茫!”
“到宴席上便不冷清了!你……为何……”皇帝向前移了一步,他从混乱的席间拂袖而去,出来透了一口气,想起那只扬在空气里似有似无的细长手指,信步走去。听宫人们在讨论那个戴着纱帽的王妃,转出殿门,就听到歌声,一路循声过来。
“……今晚月亮真圆满,它陪着我。不知道中原的月亮有没有这么圆满?是了,这月亮就是那个月亮,在中原也是一样的,为何我看它不一样?”妍禧眼睛瞧着月亮,答非所问。
“莲香酥味道很不错,可惜送来的三指大小,妃给的太少了!”皇帝负手而站,也答非所问。
“只因为小才不会滞腻。才会……回味……”妍禧低头答道,风吹动她的纱帽,隐约是那生动的容颜。
“你给恪做的。也是这么小的么?”皇帝盯着妍禧看。
“我没有专诚给他做莲香酥!”
“为何?”
“因为莲子……陛下送来了莲子,我便与陛下做酥香酥!”妍禧半垂着头,连纱帽里的轮廓都看不清了。
“纱帽去了罢……你是有求于朕么?”
“纱帽可是遮……皇上,妾的确是有事求你,妾想回中原去!”
“为何……燕国不好么?你便舍得慕容恪?”
“慕容恪……我只怕他……他……我只怕……”妍禧欲言又止。
“只怕什么?”慕容儁又移上前一步,极力想看清妍禧那纱帽里的模样。
“他曾应许带我回中原……可是我怕。那不是我应该得到的……”
“什么是你不应该得到的?”
“恪也说会到中原的,他应许我为……后……啊……”妍禧突然惊呼一声。及时住嘴,后退一步。身子微微团起来,捂住嘴巴,看上去惊恐万分。
慕容儁的脸色一变道:“他应许你为……后……”
妍禧两只手急摆:“不不不……他什么也没有应许,皇上,只是恪私下与妾的玩笑话,作不得真的!”
慕容儁直直地站着,神色肃穆,看不清他想什么,但最后他的脸上现出一丝冷笑,说:“妃,你会回到中原的,我会带着你回中原……”
正说着,有内侍在唤:“皇上,有密报!”
慕容儁一听,急转过身子,又回头说:“邺城的宫殿……会给你的!一年……两年……”
他抬脚匆匆地走了几步,那内侍跟皇帝耳语几句,妍禧悄悄走近去听,只听到:“邺城……闵……”
妍禧的心如同烟熏火撩一般,本来借莲子之事引起常山那边的注意,不过她太心急了,大概也引起慕容恪的注意,现在不能急了,只能另寻机会了!
不过昨晚被截断的啸声是谁发出来的?听那啸音仿佛是全财!营救绿戟不成,又有人落入慕容恪的手上!这个慕容恪不好对付,比她之前碰到的任何人都难对付!
常山的人知道了她的下落,不知道闵哥哥知道了没有?她要找机会告诉闵哥哥,一群慕容在觊觎中原!
不知道闵哥哥怎么了?妍禧陷入沉思之中!
冉闵怎么了?慕容儁的密报知道,慕容儁匆匆回到大殿,刚才的混乱已解决了。慕容垂夬跟段氏妃并肩在一起,垂夬居然半抱着段氏妃,两个人面向长安君,颇有些同仇敌忾的意思!
原来长安君泼向段氏妃的酒是新烫的,没泼到段氏妃,倒泼到自己的姐姐皇后可足浑,正正泼到脖子上,可足浑只觉得脖子过一凉又一阵热,还道是被一剑刺过来,她一跳而起,她又是大嗓门,众人还道是来了刺客,四下惊散!
皇帝拂袖而去,长安君又羞又怒,扬手要打段氏妃,不料慕容垂夬眼疾手快,一把推开长安君,半揽着段氏妃说:“长安君息怒!皇后让你烫着了!怎怪我家段妃!”
长安君怒指段氏妃道:“她……她说我是做妾的!她才是做妾的!”
垂夬看着着段氏妃笑:“她是我的正妃,喝了皇上赐的百合酒!她怎么会是做妾的?倒是长安君你,还是未知的,谁知是不是……的命?”
段氏妃转头看着慕容垂夬笑:“侯爷,说得对!”
这一对未曾谋面的夫妻,在这个自己的婚礼上,惊人地志同道合。
ps:求正版订阅喔!
第三百一十五章 恶神
(求订阅)
慕容恪拿眼神制止慕容垂夬再说话,对长安君说:“长安,快看看皇后娘娘!”长安君这才从恼恨中醒悟过来。
慕容恪又转头吩咐小侍内:“请太医丞过来看看皇后,可被烫伤了!”
一群宫女过来,拥着皇后进了偏殿去换衣,检查伤势,众人看着慕容恪,皇帝、皇后不在了,也不知道这婚宴要怎么进行,慕容恪手一抬说:“小事而已,这是垂夬弟弟的婚宴,垂夬弟弟跟妃伉俪情深,大家随意喝酒罢,!可别把垂弟弟灌醉了!”
三王爷大笑道:“别担心,别担心,垂弟弟那酒量,就算喝三百樽也能跟夫人进洞房!耽误不了好事!”
众人哈哈大笑,慕容垂夬笑得是最大声,笑到一半觉得怪异,侧身去看,原来慕容儁进来了,站在丹陛上,目光冷肃,垂夬的笑声一顿,向慕容儁行了一礼,众人都敛去笑声,向慕容儁行礼。
慕容儁一进殿门,就闻到殿前一股欢乐的气氛,慕容恪略站在前,众人脸向着他,慕容恪天然一段风华,绝代一般的姿势,就像一位首领。
慕容儁想着,快步走到慕容恪的跟前,慕容恪早就恭恭敬敬在等候了,慕容儁露了一丝笑容对众人说:“对了,这是垂弟弟的婚宴,你们敞开肚子喝,恪弟,你随我来。”
兄弟俩去到偏殿,慕容儁坐下来,一张脸肃整,也不看慕容恪。慕容恪不敢说话,静静地站着,仿佛是一场胶着的冷战,慕容儁不发话,慕容恪就这么站着。
又过了良久。慕容儁说:“恪弟,你没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慕容恪恭身说:“不知皇兄要臣弟说什么话?”
“石祗暂时不会向我们求援,或许事情有变……这是四弟说的罢?”
“是臣弟所说!”慕容恪答。
“现在事情有变了么?”慕容儁半垂着眼睛,但眼神凌厉地射过来。
慕容恪的心一突,慕容儁对他的态度突然有变,那凌厉的目光似刀如箭。分明是不信任。
慕容恪的脑袋紧张思索着,应该怎么回答能让皇帝卸下疑心?说不知道会被误为推搪,说知道更糟,比皇帝更英明,离死期不远了。到底是什么令皇帝对他起疑?
“四弟没有收到消息吗?”慕容儁不等他迟疑,冷冷逼过来一句话。
“臣弟正在殿前饮酒,没收到消息!”
“石祗正派人包围邺城,冉闵放弃攻襄国城,返回邺城去,四弟,你果然料事如神呀!”慕容儁说着“料事如神”四个字,字字冰冷。像雹子一般打在慕容恪的心上。
慕容恪的心一抖,从今往事,“料事如神”便是捆绑他的绳索。
“既是如此。燕国要应以什么策略应对?”慕容儁又问。
慕容恪只得说:“加紧兵力训练,静观其变!”
“四弟的意思是冉闵他们还会有变?”
“臣弟也不知道,臣弟与冉闵正面碰过在一起,他英武神勇,气势盖天,只怕……”
是的。此时的冉闵就是这样一副样子,英武神勇。气势盖天,他领着五行精兵。只半日之间就奔回到邺城,邺城城外围着石琨领来的十五万人马,在苍亭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更糟糕的是,赵国经营几十年,羯人在邺城的人数占了一半,现在看到石琨领兵来了,也迅速起事,他们组织起来包围了太武殿和东、西两殿,李农把所有的兵力调到太武殿外,勉强阻止羯人冲进宫里,邺城陷在内外交困之中,是一个一点就燃的危险之城。
冉闵手执长戟,飞驰而来,大黑马两足生风,把五千精兵远远地甩在后面,直冲进敌营。
石琨的十五万人马,成扇形散开,排列工整,冉闵一阵罡风一般直冲进去,手起刀落,守营的十几个将兵还没反应有过来,就身首异处,化成一缕缕的幽魂。
这是什么情况?这完全不符合正常的作战程序,自古以来也没见过哪一个大将军是这般不要命、不惜命的,这般单枪匹马,二话不说,顾不奋身地直取敌营进攻,要知道这里有十五万人,每个人动一下手指,再勇猛的人也要翻一个跟斗。
但是就是有这般不要命的将军,他宛如从地狱来的恶神,圆睁着一双眼睛,多少人没看清他长什么模样就成了刀下之鬼,又有多少人只看他一眼,就吓得魂飞魄散,命丧黄泉。
冉闵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嗜血恶魔,手起戟落,鲜血飞起,天地变得灰暗无光,只短短一柱香的功夫,就斩杀敌军三千。
石琨的队伍从混乱从镇定下来,已是满营尸首,几万将士拿着刀呆呆地看着冉闵,不能相信这个事实,营门口又一批铁骑滚滚而来,扬起的灰尘遮云蔽日,不知道有多少兵马。
突然石琨的军营里有人大喊了一声:“快逃呀,三十万魏军杀来了!”
只这么一声喊,石琨的军营就崩溃了,兵士们回身便跑,只恨不得爹妈多长一双腿,只恨不能肋下长了翅膀能让他们飞出生天。
真是可怕的一个场面,兵士们你踩我,我踏你,鬼哭狼嚎,哀声震天!苍亭成了人间地狱!
邺城内的李农观望局事,忙指挥着将士将城门打大,命将士们齐叫:“魏皇归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邺城的那些羯人本来就是群龙无首的,听到冉闵回来,吓得一拍两散,邺城很快又回到冉闵的手上。
王远征不放心冉闵只率领了五千人,带着三十万人马不久也赶回来。冉闵血红着眼,跨上马又要赶到襄国城去,李农死死地抓住马辔,哀告说:“陛下不能再去了,邺城经此役,人心浮动,国家未定,陛下就征战四方,叫百姓何以为靠,陛下不是一个人的陛下,是天下汉民百姓的陛下!”
李农这么一说,所有的大臣都跪下来,王远征跪下,三十万兵士埋头跪下来。
冉闵一双眼睛睁得合不上来,他将手上的戟一丢,直直倒了下去,李农忙伸手扶住他,冉闵在他的手臂下睡过去了,浓发须髯,只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他终于倒了下去。
ps:恶神来啦,别被吓着啦!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亲征
(求订阅)
冉闵足足昏过去三天,清醒过来后,呆怔了三天,开始埋头当皇帝,听取众大臣的上奏,行饮至之礼,祭告宗庙,整顿核定九流,依据才能授予职任,儒学之后人多数得到显赫的官职,一时境内安宁和顺,可比作魏、晋之初。
再说慕容恪由钱穆领着准备出宫,皇命要他今晚便赶回幽州,慕容恪装了一肚子恶气,但面上仍是从容平静的!
看到等在殿门外的妍禧,慕容恪的脸上还能露出一丝浅浅的笑,那笑有些古怪,不知道是冷笑还是苦笑,妍禧向钱穆说:“钱穆大人,容我与王爷说几句话。”
钱穆忙说:“使得,王妃有话只管跟王爷说,我在旁候着!”
钱穆退到一边,妍禧侧过身子,只留小半张脸,慕容恪也侧着半边脸,负手而站。
两人各自怀了心事,默默无语,最后妍禧问:“恪王爷这是去哪里?”
慕容恪冷笑:“拜你所赐,今晚便去幽州!”
“王爷好走,别一个不小心回不来了!”
“你最好天天盼着我回来,我若回不来,你的……什么财什么权都会两空的!”
“果然是你!说你与……比肩,你连给他提鞋都不配!只会这些……”妍禧怒道。原来那一声断的了啸声真的是出自全财,难道连全权都来了?常山来了几人,都落入慕容恪的掌握之中么?闵哥哥可知道了?
“你与皇上说了甚么?挑拨我兄弟俩,你便是光明正大的?只怕未能如你的意!”
“慕容恪!你最好把我杀了,否则你和你的燕国便不得安宁!”
慕容恪突然扭住妍禧的手。将她逼到墙角,青筋暴起,咬牙道:“我现在就杀了你!”
妍禧并不畏惧,梗着脸直视慕容恪,嘻嘻冷笑道:“你生气了。你不是号称天下第一冷静王?你道你与你那皇帝哥哥真是我能挑拨的,只怕是你的皇帝哥哥从头到脚就没信任过你!与不能同心的人在一起,什么也得不到,你要么杀了我,要么放我走,还不失一个汉子!”
妍禧的话非常有道理。慕容恪瞳孔里的光放大了又缩回去,反复几次,终于伸手在她脸上抹了一把,说:“杀了你?我舍不得,留着你。叫你在火上烤,我非常乐意,叫你亲见我是怎么得的中原!叫你看他是怎么死的!”
妍禧突然不说话了,她垂下头来,慕容恪松开她,后退了几步。
“慕容恪,你便如此恨我?要拿我在火上烤?我用不着你叫我死,我自己会去死!”
“你不能死。你死了,多少人在陪着你死!”慕容恪挤出一句话来。
他走近妍禧,俯身在她耳边说:“咱们做个交易吧?”
“什么交易?”
慕容恪的唇在妍禧的耳朵上说了一句话。妍禧耳边有清香撩绕,几根发丝拂在慕容恪的脸上,他有些迷醉,伸手想抱住妍禧。
妍禧一闪,旋出了慕容恪的包围,说:“好。我接受你的提议!”
……
一眨眼六个月过去了,冉闵仍在邺城埋头做皇帝。他安抚百姓,给羯人以优惠的政策。那些策反的羯人吃饱穿暖的,也就不再作他想。
但是用兵从未停过,但他不在鲁莽行事,只坐阵邺城,将兵权交给王远征。
王远征缓缓用兵,将那些有异心羯人的领盘一个一个地收服,他有冉闵的勇武,所以王将军仿佛是冉闵的附身,所到之处羯人有的匍匐出城表示臣服,不肯臣服的就奔到襄国城投奔石祗,六个月后,中原只剩下襄国城及周边还在称赵国,其他要么归顺了,要么被征讨了,魏国气象万千,一派新朝的景象。
冬去春来,一年的春天又来了,一进入三月份,新柳才长出小小的绿芽,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冉闵就准备御驾亲征襄国城,李农劝谏好几次,冉闵的面上长满了茂密的髯须,从妍禧失踪之后就一直留着,没有人能看到他面上的神情,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隐在那一片髯须里。
冉闵摸了摸黑髯须说:“李农,你再多言,说起来你可是满意了?我听你的话,半年来一直按兵不动,只乖乖坐在太武殿做闲皇帝,休养生息,安抚百姓,我都做了,你还要怎么样,都听你的,我还是皇帝?”
李农叹了一口气说:“皇上,襄国城是要攻,石祗是要杀,但不能是你亲自动手!”
“我的面上长了胡须,屁股上却长出草来了!我不把石祗抓了来吃了他的血,就不舒服,你别拦着我,你拦着我,我先吃了你的血!”冉闵冷哼着说。
李农又叹了一口气,皇帝都这样发话了,就不能再说什么了。冉闵这六个月来,皇帝做得勤勉,每日早朝、午朝处理政事从不懈怠。他任贤用能,体恤百姓,举措英明,与任何一个有道明君一样,无可挑剔。
但惟一令人不安的是,听宫里快要生的仇贤妃(红铖)说给冉闵安排了不少美貌的女子,但他从不叫这些女子侍寝,他过得像苦行僧,每日清晨与晚间都以冷水浇身,在风地里吹上一柱香的功夫,就是结冰的隆冬也是如此。
表面看上去为了是强身健体,但方式近乎自虐与自苦,令李农非常不安,仿佛冉闵心里盘着一条毒蛇,表面是平静的,但实际是潜藏着种种按捺下去的危险。
半年过去了,潜伏在冉闵心里的毒蛇终于按捺不住要发作了,他非要双手沾满血,他的心里才能得到安歇,要不冉闵自己会把自己折磨死了。
李农与王远征都知道这是为了什么,那个空在皇上旁边的宝座,等着那个禧皇后来坐,禧皇后一日没有下落,这个皇帝终有一日还会发疯!
李农与王远征暗暗着急,一直派人去寻找妍禧,结果妍禧的消息从常山传出来,李农狠吃了一惊,把消息按下来,不敢告诉冉闵,如果冉闵知道妍禧在燕国,他会不顾一切举全国之兵直杀到燕国去,时机不成熟,周围群敌环伺,新朝未稳,绝对不能让冉闵做这样的事。
ps:已接近尾声,最多几万字了,心里在纠结着,所以不一定会准时更新,也在想新文写什么,所以就这样吧
第三百一十六章 包围
(求订阅喔)
于是妍禧在燕国的消息一直被李农按着不发,所有人在冉闵面前都不提“禧”字,只盼着冉闵做了皇帝,宫中美女如云,日久,冉闵对妍禧的思念自然就会慢慢淡下来。
但是半年过去,冉闵的疯狂还是发作了,且不听任何劝谏,调集所有精兵,直奔到襄国城。
但是冉闵在襄国城的做法叫所有人刮目相看,他没有如前一次那般疯狂鲁莽,他没有自己举着旗子第一个向前冲锋陷阵,掀起腥风血雨。
他真正像个御驾亲征的皇帝,坐在大帐里,叫二十万人密密地包围了襄国城,也不进攻,只是每日练兵,刀剑声,呼喝声,还有口号声,声声入耳,襄国城的军民们还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