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和北魏有个约会-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过头,拓跋的神情已稍安。我走到他身边道“若放心不下,就在外堂候着,我们一起等”,说着拉着他的手,引到外堂,又扶他坐下。

丫鬟端茶上来,我拿起茶杯试了一下,有些烫,遂吹了吹,递到拓跋手边。他依旧面无表情,不说话,也不碰茶杯。我把茶杯拿到他嘴边,缓缓的倾斜着茶杯,他总算抿了两口。

“妹妹可真是细心”,一抬头,看到冯妙莲风姿卓越的脸。

看来我的举止都已落在她眼里了,但比起对公子怀和皇上的担忧,她似乎对我更感兴趣。

也许是看到拓跋的脸色阴沉,遂说道“怀儿自小就擅于骑射,身体底子也好,一定会度过这一劫的”,说着走到拓跋的身边,双手微微抚在他的肩上,轻声道“臣妾刚才已经去佛堂替怀儿求了福了,受佛祖保佑,一定会没事的”

拓跋微微侧过脸,伸出手覆在她的手上。

我坐到对面的椅子上,忽然觉得自己很多余。

冯妙莲朝我露出狡黠的笑容,似乎在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告诫我,让我明白自己的斤两。

我起身道内堂,看到那个小女儿还在床边低低啜泣。我走到她身边柔声道“哥哥很快就能醒了,可是他醒的时候,看到你哭的稀里哗啦的,会不高兴的,哥哥最喜欢看你笑了。”

那小丫头歪着脑袋想了一下,然后用手背在脸上横了横,露出一个笑脸道“那我笑着等哥哥醒来,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就能看见我的笑了”

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脸,点点头。

不一会儿,公子怀苏醒了,太医也出了治疗之方。一番嘘寒问暖,叮咛嘱咐之后,大家也都要离开了。

“娘娘”那小丫头一把抓住我的衣襟,眨巴着小眼睛又说“娘娘,你是哪位娘娘,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瑛儿不许无礼”拓跋宏喝道。

她似乎有点害怕,不再说话。

我笑着道“记住了嘛,每天都要开心的笑”,说着做了个微笑的手势。

她点点头,随即露出一个笑脸。

小孩子,真单纯。

第三十七章 嬗变

这些天,没有再见过拓跋了,我倚在门外的木栏上。看着春吉春喜两个小丫头忙前忙后的,觉得日子过得有些无聊。

春喜的姐姐还在冯妙莲那里当差,那我的言行举止,她自然是向冯回报了,虽说我这里没什么秘密,可谁会喜欢被人监视,何况是我这注重人权的现代人呢。得想个办法把她弄走。可走了春喜,只怕还有夏喜,她若有心要看着我,总是会想出法子的。

不如随她去吧。

我正发着呆,远远的看到刘公公朝我这秋水阁来。

他微微行了个礼,道“皇上下旨,为了弘扬汉家文化,宫中下月举行汉试,朝中百官、皇子、嫔位以上的各宫娘娘都要参加。”

“娘娘们也参加?”,举办汉试不奇怪,可嫔妃们也参加倒是稀奇。拓跋果真是要把汉化改革贯彻到底了。

“娘娘你好好准备吧”,刘公公说着请福告退。

汉试?不知道要考些什么东西。想着以前的科举,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会一样。历史上,北魏是没有正规的科举考试的,也就没有一套正规的机制接纳汉族寒门学士,他虽广文纳谏,但所崇尚的还是门阀制度。想到这里,忽然觉得拓跋举办的这汉试不过是一次即兴表演而已。

我这秋水阁也没什么好书。可转念一想,娘娘们参加着比赛,不过是助兴,不必太当一回事。

一转眼,汉试的日子来了。

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光极堂。

朝臣和皇子一组,考题为“商鞅变法”

嫔妃们一组,考题为“金屋藏娇”

这两个题目,第一个是商量变法无疑影射拓跋的改革,一番高谈阔论之后,无疑会激起贵族保守党的反对。而第二个题目或多或少会提及前朝后寝的裙带关系,是变相的奚落现在大力联姻的汉家显族,例如朝中重臣李冲。

朝臣们先试,评阅之后,嫔妃们才开始。

我们坐在侧厅,各自在心里构思着如何作答。平时争锋相对的人,此时竟都默默寡言。

我们正喝着茶,就听到正殿那边传来拓跋的声音,似乎在发脾气。我们的神情立刻紧张起来。仔细听,约莫是在说谁的答卷暗含反对改革的言辞。

过不了一会儿,我们被请到正殿,开始考试。

看到各位嫔妃奋笔疾书,我压根不知道如何动笔。虽然写繁体字有些费难,但好在读了些书,帮助不小。眼下,是文思闭塞。

我四处张望,忽然碰上拓跋巡视的目光。我迅速低下头,冥思苦想。

金屋藏娇关我什么事儿啊,我在这里,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既没有家世,也无背景。所有的,不过是和拓跋之间似有若无的爱情。

不一会儿,各位嫔妃都陆续交卷了,一个个面含微笑,胸有成足。

我面前还是一块空白的帛。随便写点吧,总比空卷好。情急之下,遂写道: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头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迅速的交卷。

我们都回到侧厅。拓跋拿着我们的答卷过来,一部分放到案板上,另有几张持在手中。

“皇后以金屋藏娇为前车之鉴,论述了嫔妃们的职责和本分,条例清晰。答的很好”拓跋说道。

皇后微微一笑。各位嫔妃神态各异,或浅笑,或者微怒,或平静。

拓跋又拿着一张帛卷说道“冯昭仪借用乐府,描述自己年幼时的梦想,以及进宫直至而今的种种景象,言辞间感情真挚,并表达了身为妃嫔的自我约束,自我精进的追求,深得朕心。”

冯妙莲得意的起身道“多谢皇上”

他手上还有一张卷帛,他看了又看,但一直不说话。不知是哪位娘娘的卷子,竟让他这边为难。

罗夫人、李贵人、崔嫔等都仰头注视着拓跋,似乎盼着那卷子是她们的。

拓跋忽然说道“其他各位,答的都不错,但相较皇后和昭仪的略有逊色”

刘公公上前道“赐皇后、冯昭仪各宝玉手镯一对,各金钗一枚,各绸帛十匹”,又道“皇上下旨,今日在澄鸾殿给各位大臣、皇子、娘娘设宴。”

“多谢皇上”我们齐齐请福谢恩。

夜幕降临,澄鸾殿一片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席间,冯妙莲忽然起身说道“在我们之中,虞贵嫔是最晚进宫的,我们敬她一杯好不好”

我正不知所措,那崔嫔也附和道“冯昭仪说的及是,我们喝一杯吧”,说着对我做了个敬酒的姿势。

我虽不能喝酒,可眼下也不能推辞,遂起身拿起酒盅干杯。

我本以为,这就该了了。结果崔嫔倒是越发的来劲,看那架势,是要撺掇每个人都跟我喝一杯。这方面,我完全没经验,根本招架不住。

结果是稀里糊涂,狂饮了一通。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的秋水阁。

夜里,口干舌燥,我半坐起身,想要倒杯水喝。

一下床,才发现这里根本不是秋水阁。

我有些害怕,四下里打量了一下,一个人也没有。

头依旧昏昏沉沉的,我想赶紧离开,可到处找不到我的衣服,这可怎么办。

“你醒了?”拓跋宏从后面走出来。唉,这皇宫除了他,只怕没有别人会在意我。

“嗯,我怎么会在这里?这是哪里?”我问道

他走到我面前说道“这里是嘉福殿,先前看到你喝醉了,就把你带这里来了?”

我点点头“其他人呢”

他笑了笑,说道“什么时辰了,都回去了”

“那我也回去了”我说道,可想着衣服不见了,就问“我的衣服呢?”

“你喝醉了,吐得满身都是,把朕的衣服都弄脏了”他说道

听他这么说,我有些惊讶,然后又给他行礼“对不起”

他神色微嗔,眉毛微挑道“原来你真的不会喝酒”,又道“你的衣服,我让宫女拿下去了”

我细看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从里到外都不是自己的。难道。。。

许是看到我自己翻看衣服,他一脸平静的说“朕换的”。天啦,他怎么如此安静,如此自然。

“你骗我的吧?”我侧头轻声问道

“是你拉着我,不让我走的”他忽然高声道“那些侍女都被你给轰走了”

我在脑海拼命回忆,会有这事儿,我拉着他不让他走。可脑袋想破了,竟一点印象也没有。

“那。。。那除了换衣服,有没有。。。”我怔怔问道。

“有没有什么?”他倒笑了起来。

“坏死了,知道还要问”我转过脸去,不敢看他。

“你今天写的诗是给我的吗?”他忽问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说道“那只是眼看要交卷了,慌忙乱写的。脑海里有什么就写什么”。

“今天,你不会再拒绝朕了吧”他忽然柔柔说道。

噢,原来他还没有。算你是个君子,没有趁人之危。

我虽然有些犹豫,可再没有理由拒绝他。和他在一起的这些时日,他给我的不止是包容,温柔,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体会的东西。

他不由分说,抱着我喃喃道“刚才是你不让朕走的,现在,也不许你走”

我低头不语。本就头晕,此时身子都有些飘飘然。

他久久的吻着我,仿佛用尽所有的温柔。他身上淡淡的香味越发浓郁。

我不知不觉搂住他的脖子,浅浅的回应着他。

他把我横抱起,放到卧榻上,在我耳边喃喃道“小鱼儿,小鱼儿,我的小鱼儿”。

这一夜,竟如此安静,没有任何人打扰。没有突发的事故,没有十万火急的揍报,没有冯昭仪的突然晕倒。。。仿佛一切都在为我们让路。

清晨,阳光照入室内,身边的男人依然酣睡。我起身,在他唇边轻轻一吻。

一切,从此不同。

他忽然醒了,缓缓从枕头边拿出一个盒子,道“送你的”

“是什么?”我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一只玲珑剔透的玉戒指,上面还有一朵小兰花。

“我看你带的项链坠子是兰花的模样,所以命人做了这个”他悠悠说道。

我很喜欢这戒指,“多谢皇上”,我又说道“为什么要送我这个”

“送你东西,要有什么原因吗,喜欢送就送”拓跋神色有些不解。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区别。

第三十八章 少林偶遇

拓跋宏命人将秋水阁扩建。每天看到些工匠在秋水阁周围忙碌,我忽然有种感觉,好像是作茧自缚。

我原本是抱着一分侥幸,一分幻想,还有一分情不自禁留在这里。过去的这段时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不愿意去细想。我明白自己在这里的危险,在这里的遭人算计,我知道珠儿的受伤,还有秋环的死都和我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但我就如鸵鸟一般把自己的一半埋在沙子里。不去想,一切就海阔天空。只有当日子静得不能再静的时候,那种恐惧、那种孤独才会慢慢侵蚀着灵魂。

自从嘉福殿那一夜,我以为一切都会不一样,但其实,除了我,一切仍未改变。他依然是很多女人的丈夫,他依旧专宠着冯昭仪,虽偶尔也会宠幸别的女人,但毕竟是少数。

除了这秋水阁在扩建,只怕再没有什么能够证明,皇宫内院发生着变化。

偶尔遇到永巷那几个刁蛮的小丫头,她们竟也客气了几分。就连冯妙莲竟没有因为我夺去了她的“一夜”而找我的麻烦。嘉福殿里发生的事情,到底是被广而告之了,还是只有少数几个被警告要守口如瓶的人知道。

原本的几分新奇,几分眷念,恍惚间变成了落寞和无奈。深宫里的女人,我明白了几分。什么争锋吃醋,那不过是表面的,就连斗得你死我活的牵扯到身份地位的权谋算计,都不过是女人给自己带上的面具。她们不过是不甘心让如花的年华,就这样无声无息的一天天流逝,到最后,竟连个名字都不一定会被那个叫做“丈夫”的男人所记住。

我忽然有些后悔。我从未想过要去“争夺〃一个男人的爱,而非〃得到〃一个男人的爱。我一直侥幸着,我在这里的底线就是他对我会不一样。可是,没有不一样。他不是我的另一半,我也不是他的另一半。这一点,虽然我很早就知道,一直都知道,可我以为至少他会给我们一个空间,在那个空间里,只有我和他。

刘公公又来传旨了。拓跋宏下旨本月十五去少室山上给跋陀修建的寺庙巡视和祈福。随行的有李冲等几位要臣和皇子,还有皇后、冯昭仪、崔嫔、李贵人、罗夫人,当然我也在其中。

时值晚春,已经是芳草茵茵,百花竞放了。寺庙在一片丛林之中。

据说是跋陀好静,才选了这么个地方。

我们的马车行至,跋陀带领两个小弟子已经在外面恭候了。拓跋不知寺前,抬头四处巡视,蹙眉问道“何以没有寺名?”

跋陀低着头,打了个千道“正等待皇上赐名”

拓跋点点头,又若有所思的环顾四周,最后铿锵说道“此处密林丛生,既合你的心意,又适合参禅悟道,且称作‘少林寺’”

一众人拍手称好。这样,大名鼎鼎的少林寺便诞生了。但此时的寺庙和现代的样子大相径庭。毕竟历经的朝代太多,几经毁损,几经修缮。

拓跋和皇子大臣们在内堂和跋陀谈佛论经,而嫔妃们则被安排在侧堂内念经祈福。

不知是不是有些不习惯寺庙里檀香的气味,有点头晕。我出了侧堂,独自在寺庙后院散步。寺庙的后院和前院的绿绿葱葱决然不同,这里是一副五彩缤纷,花团锦簇的美景。有好些花我都叫不上名字,甚至都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大师从天竺带来的。

定睛一看,竟还有个园丁在整理着那些被雨水打损的花枝。

“娘娘”回头看到春吉拿着斗篷站在院门口,她走了进来,嘴里念叨“娘娘,虽说气候已经转暖了,但这深山密林里寒气还重得很”,说着帮我把斗篷系好。兴许是春吉的声音打扰了园丁,他缓缓起身。

忽然间,身子沉沉的,一下子跌倒在地上。

“娘娘”春吉紧张的在我身上摸索,看我是否有碍。

“春吉,我无碍,这后院空气极好,只是口渴得很,你去帮我拿一杯茶。”,她扶我在石凳上坐好。

“娘娘万福”,那园丁步至我跟前,给我请福。确切的说,他不只是园丁,而是陈泽成。

一时间,不知何以应答。有一种背弃信诺的感觉。虽然我和他之间从未有承诺,但是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们最终会殊途同归,携手相伴。

可如今,我已然是别人的女人。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百转千回的心绪,最后只有这几个字脱口而出。

“我已经回洛阳了,我和大师在几年前曾有一面之缘,这次也是因缘际会,才在这里暂住的。”陈泽成平静的说。

“你还好吗?翰儿呢”这是我最关心的。

“翰儿我托人照顾了,把他带在身边多有不便。”他淡淡说道,“既然要报仇,就要做好所有的准备”

他的神情如此平淡,可我的心忐忑不已。

他做了什么准备?有几分危险?

春吉端着茶水过来,陈泽成也不避讳,平静的起身离开。他竟没有问起我的种种,甚至没有为我这个‘娘娘’的名号而好奇。

难道他的心里已经完全被报仇占据了,难道他的心里已经完全不在意我的喜怒哀乐?

想着种种,头越发的晕得厉害。

春吉扶我会侧堂。所有人都不在,小沙弥说,刚才都被请到大堂去了,正准备去寻我。

小沙弥领着我来到大堂。所有人都坐定,我的迟到有点点失礼。还是跋陀大师宽怀的对我一笑,小沙弥看着大师的神情,领我坐下。

没想到我对面落座的竟是陈泽成。

大师介绍道“这位是贫僧的俗家弟子,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多年前,若不是得他相救,贫僧今日也无法在此讲佛传经了。”

拓跋微微点头道“既是大师的恩人,又是大师的高徒,有礼了”。看来拓跋对佛教还真是有一片赤诚之心。竟对一个陌生的佛家弟子如此礼待。可转念间,觉得有所不妥,他们曾是有一面之缘的。在洛阳的面馆,还曾谈政论经呢。难道他们互不相识了,还是各自另有盘算。

也罢,既然他们都不说,我也就不多说了。

席间,一番谈佛论经。几次三番和对面的陈泽成目光交汇,我特别的拘谨,心里也有几分忐忑,我担心旁人看出异样,再加上头晕得厉害,越发的难受。

挨到散席。

我赶紧回到厢房歇息。这一次要在寺里小住半月。

不知道又将发生些什么。

第三十九章 吾家有喜

寺庙里呆着,安静平和,可每天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有两次早班诵经祈福都没有参加。

好在寺庙的饮食清淡可口。

“虞妹妹,请李太医看一下吧”皇后看我才吃了小半碗就放下碗筷。

“只是头有些晕”我说道。

“还是看看吧,身子不好,就禀告皇上,提前安排你回宫。若留在这里,吃穿用度、食材药材都不济,只怕耽误妹妹的身体。再者,带病的身子来求福,只怕会折了福。”冯妙莲娓娓而言,听起来合情合理,可全是弦外之音。

也罢,回宫就回宫,免得在一起大眼瞪小眼。我点点头,浅笑道“多谢皇后和昭仪娘娘关心,那就请李太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