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爵门嫡女-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什么事,都是大人了。”谢天亮说着,唯恐木蓝蓝继续追问,不等她再说话,从木盆里踏出,赤脚就将措手不及的木蓝蓝抱上床,说:“时候不早了,早些安歇吧。”

一夜无话。

谢昆可不知道他正被他善良的娘惦挂,被狠心的爹嫌弃,然后他狠心地爹怕他善良的娘继续追问,就把他善良的娘吃干抹净了。

他这会正与于华拍手庆贺呢,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轮流打头阵探路,两天一夜没休息,愣是熬成了熊猫眼,终于赶在下雪之前出了山。因下山时高度紧张,两人的白眼球都是血丝,找了个简陋的客栈,饭也没吃,倒头就睡。

但凡谢昆和于华两个还有半分富贵人家的模样,就不会这么放心的睡觉,西北比起京城乱的不是一星半点,熟睡期间被牵了羊、绑了票、砍了脑袋的比比皆是。可是看看谢昆和于华这会的样子,拿上一根棍子就能混丐帮了,要不是看在谢昆掏啊掏的,掏出十几个铜板的份上,掌柜的都不想收容他们。一看就是刀尖上过活的人,这种天从山上下来,是被逼到绝路,没饭吃了。

谢昆和于华也是深谙此道,所以,两人是一点也不担心熟睡的时候会有意外。两人安安稳稳地睡了一天两夜,总算是缓过神来了。唯恐误了回京时间也不敢久待,粗茶淡饭饱餐一顿,买上几个馒头做干粮,找了个马行,挑了两批不算出彩的马,当天就又出发了。

“这日子,跟我绑你回京那会半斤八两了。”冬风呼呼的吹着,谢昆想起上次回京的趣事,忍不住苦中作乐调侃于华。

于华狠狠地抽了一下座驾,与谢昆并辔而行,没好气的说:“你那会就差将我绑在马后面拖着走了,你为了讨好我妹妹,真是拿我当垫脚石使了!”

“这你可冤枉我了,你自己说,我劝了你多少回了,是你不肯自己回。我只能照珊儿的吩咐,将你绑回去了,咱总不能失信于人。”谢昆见时隔这么长时间,于华还是怨气难消,很是不负责任的将缘由全推到了于家兄妹身上。

于华沉吟片刻,问道:“有个事情我一直想问你,若是妹妹没有让你将我弄回京城去,或者我自己主动回京城了,那我祖父的寿宴,你会不会赶回去?”于华的声音并不高,几乎是话音刚落,就被一阵冷风风吹散了。

于老爵爷的寿宴,就是为了给于府的几个女孩子选婿,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于珊。若是当初谢昆不回去,一直呆在边关,从头到尾参与这场战争从爆发到结束,那于珊绝对与他无缘无分的。

也不知谢昆是没有听到,还是假装没有听到,只听他‘驾’的一声,又领先了于华一个马身,于华恶作剧的笑了笑,也就不再追问。他也只是向谢昆提个醒,这话就算不是他问,将来于珊也会问的。

他以为他永远都得不到答案的。却不想,两人行至驿站,甫一跳下马,谢昆就重力锤着于华肩膀,语气真挚的说道:“谢谢!”

于华先是一愣,然后才咧开嘴笑了。如此说来,他可是谢昆和于华的媒人呀。

谢昆从于华问了这话就心情抑郁,那种险些错失于珊的懊恼将他的心填的满满的。这问题不难回答,若是当初于华自觉点自己回到京城,他就已经完成了于珊的嘱托,那他是绝对不会回京城的。他那时已经成人,回到京城就会被谢老太太逼婚,他怎么会心甘情愿回去。况且,那个时候,他还依然将于珊当成妹妹来看,完全想不到他对她的感情会变质。

所以,如果不是于华,他真的会错失于珊。

谢昆这么一想,就希望于珊此刻站在他面前,一刻也不想多等,在驿站出具身份证明换了军马,马不停蹄地又往京城赶。于华也不反对,只是看着越来越急迫的谢昆,眼里的戏谑越来越深,他唯一的亲妹妹,一定要幸福,也一定会幸福。

谢爵爷带着家眷与谢昆、于华兵分两路,都是急忙往京城赶,倒像是别着劲赛跑一样。他们的目的地——京城,这会却正是热闹的时候。

太子与太子妃的婚期也定了下来,礼部摇了正月二十六的日子,这日子选的非常好,正月里不上朝,送花灯的人也不着急回去,周边的州府闲来无事都往京城聚,都想瞻仰一下下代储君的风采,所以正月的京城,甚是热闹。

相比较起来,于府对此的反应倒是平平,相当低调。与往常过年一样,只是张灯结彩挂上了红灯笼,甚少接三爵府之外的帖子,便是齐府,也是依着正月初二外嫁女回娘家才进了于府的门。

倒不是于府假清高,门槛高。于楠年前回府后,这拜帖就没有停过,谁都想通过于府与皇室攀上关系,木爵府倒是比以往冷清了,可于爵府正经的掌家人只有于老太太一人,杨思瑶到了冬天就生病,虽说于珊能顶半边天,可接待太太夫人的,于珊也就只能跟于楠一个层面,出面招待并不合适,于珊也就能招待招待于蕴。

于蕴在于静嫁了一年后,也就是两年前,便着急忙慌地嫁给了齐彦。并不曾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披红挂绿,毕竟战场上每天都在死人,谁家急着娶妻嫁女都是低调行事。只是像于蕴这么小,十三岁就不肯再等三五年的姑娘,倒是绝无仅有的。

她打了个好谱子,于府不待见她,她就要早早地去婆家闯天地。于是她做着官夫人的美梦,欢天喜地的嫁了,连嫁妆被杨思瑶克扣了三分之一都很大方地毫不在乎。

只是,甫一进门她就后悔了。

真要说起来,齐府与谢府并不对付。齐府是齐贵妃的势力,而于府是被划分在慧妃的势力之下的。两个贵妃在宫里是什么架势,两个府邸在京城就是什么架势。可当初,于蕴头发长见识短,看到齐府是尚书府,又有贵妃做后台,齐彦又是一表人才,对她垂涎欲滴,她自觉前程大好,屁颠屁颠地设计了齐彦娶她。

齐彦卖相的确相当不错,只是整天一副吊儿郎当,似笑非笑的风流样,只是风流样子不是装就能装出来的。齐彦还不曾成亲就在外面沾花惹草,于老爵爷寿辰的时候,他除了通房六名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无名无分的侍妾——车想容。

要说这车想容怎么入了齐彦的口,那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想当初,齐彦被于府请出府之后,便想重新拜车师傅为师。车师傅在车府办了个小小的教武馆,为不富裕人家的小孩子打打基础强身健体。他本不想收齐彦,当初教导齐彦也不过是看在谢府的面子上,齐彦偷奸耍滑,并不为车师傅所喜。可齐彦几乎每天到车府报道,但凡有什么节日,也提着重礼孝顺车师傅。人心不是铁打的,车师傅为他感化,勉强收下了他,也是当成普通的学员教导。

怎知,此举才是真的引狼入室。

不到一年的时间,齐彦十一岁,车想容十二岁的时候,在卫嬷嬷刻意的行方便之下,两人成了好事。这事一直瞒着车师傅,直到两年后车想容被搞大的肚子,车师傅才知道。

原本再忍个两年,等齐彦十五成人了,完全可以娶了这车想容,娶师傅的女儿,并不算过分,当初他也是这么跟车府承诺的。

可这车想容乃是蛮族之后,五官深邃,承齐彦**后,原本就美艳的长相越发的妖媚,过于异类的容貌,让齐尚书很是忌惮。虽说那时候与蛮族还不曾开战,可齐尚书觉得娶异族女不妥,若是两国开战,以他的身份地位,被揭举开来,只能死路一条。到头来齐尚书只跟他曾经许诺给齐彦的一样,许他纳车想容为妾。

只是,正妻未娶,这姨娘还暂时抬不得,须得再等上四年。车想容懦弱无主见,被卫嬷嬷一撺掇,欣然同意。一直在为车想容争取正室之位的车师傅险被气的吐了血,狠心将养了十多年不知廉耻的女儿逐出家门,卫嬷嬷是他外面请的人,车师傅也不敢擅自打死,便结清了束资,与车想容一起撵出府去。

不久后,拿掉孩子的车想容听从卫嬷嬷的安排,挎着小包袱到了齐府。可齐府并没有按照当初承诺的抬为姨娘。齐夫人义正言辞的说,抬姨娘得先有当家主母,于是这车想容就无名无分地在齐府住了下来,虽是自由身,可却连个通房都不如。

齐彦未成人就喜欢与车想容干那事,齐夫人担忧车想容恃宠而骄,扰乱后院,便做主点了几个姿色上等的给齐彦做了通房。所以,于老爵爷寿辰那天,齐彦的风流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于蕴嫁给齐彦后才知道车想容的存在。两人的身材都是极好的,不同的是,车想容个头高一些,于蕴小鸟依人一些。齐彦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日子过得舒坦。

于蕴好似全然没有注意到她自己正妻的身份,整日打扮的花枝招展,跟一个无名无分的异族女争宠。齐彦倒是不偏不倚,今天睡车想容,明天就睡于蕴,可两年了,于蕴一直没有喜脉,而车想容在于蕴入府一年后,诞下一子——齐涵。

齐夫人终于抱上了孙子,满心欢喜地兑现了对车想容曾经的承诺。

之后齐彦过分了,都有些宠妾灭妻。偏偏于蕴就是个纸老虎,虽然恼恨车姨娘得宠,却从来没想过拿正妻的身份压她,因为当初在于府,徐姨娘也是比大杨氏得宠,而大杨氏向来是置之不理的。

于蕴死犟死犟的,过得不好也不到于府诉苦,唯恐被于珊看了笑话。想当初她以被旁人所不耻的手段嫁入齐府,知道不为老太太所喜,她自己又是小性的,这两年几乎断了与于府的联系。

是以于爵府并不能主动为于蕴出头,于蕴就这般深一脚浅一脚的自己闯,性子越发古怪。

在四皇子被立为太子之后,齐尚书反倒庆幸与于府的姻亲关系,只盼将来太子找齐府算账的时候,能顾及太子妃的娘家。可是在齐府于蕴并的得宠,婚后两年都不曾回于府去。齐府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与于府和解,只是吩咐于蕴大年初二回府去,然后这礼带的重重的。

如此,于蕴才算是被逼着与于府恢复了联系。大年初二那天,她唯恐于府的人看出她过的不好,打扮的花枝招展地回了于府,老太太一见就皱了眉头,发话让她去见杨思瑶去了。

于昭轩的三个闺女,没有一个随他的,皆肖生母。

于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论五官还是气质,都比大杨氏出彩一些,但也看不到于昭轩的影子;于丽长开后,单看五官长相就是花姨娘的翻版,细长的眼,尖尖地狐狸脸,只是她自小被花姨娘拘着,便没有花姨娘的风情;于蕴才是真真的徐姨娘的翻版,一米五出头的身高,童颜熟女,走一步路都要勾了人去的魅惑……可徐姨娘是妾,于蕴可是正妻,也不怪齐夫人不喜于蕴,觉得于蕴拿不出门。

于蕴拿不出门,车姨娘就更拿不出门去了,尤其这三年一直在与蛮族打仗,车姨娘在府外并没有任何名声。而于蕴死鸭子嘴硬,仗着府外听不到车姨娘的一星半语,向小杨氏、于珊等人,大肆炫耀自己的幸福。

熟不知这世上有一个词语叫乐极生悲。

第124章 :

时间飞逝;转眼就是元宵灯节。这天天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各式各样的花灯就已经摆满了华灯街,密密麻麻的好不壮观。

“祖母,我听说;今年的花灯尤其漂亮;各色小动物齐全,还有猛兽……那只大老虎;白天看都纹理很清晰,刘聪说,到了晚上,老虎肚腹的灯被点亮;简直栩栩如生呢。”于安托着下巴;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满怀期待地老太太。

吃罢晚饭;老太太有些犯懒,于珊、于楠、于安三个便留在静安堂陪着老太太和老爵爷说说闲话,这样子的日子,着实不多了。于安听到他们谈论起每年的花灯样式,立即双眼放光地插话,脸上带出了梦幻的色彩,蛊惑老太太。

于珊一看就知道于安又在打鬼主意,毫不客气的拍着他的小脑袋:“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于安脸色微微一僵,很快笑开了,说:“当然刘聪告诉我的。”

刘聪是于安的小厮,才十二岁,人很机灵,却与于安一样,很是贪玩。于安平日里甚少出府,外间的的消息一般都是刘聪打探回来告诉他,有什么稀罕玩意,刘聪就当个跑腿的,买回来给他。

于珊看了看于安,问:“刘聪告诉你,老虎的花纹很清晰?”

于安正想说‘是啊’,瞥见于楠正给他使眼色,而于珊的脸色有些似笑非笑,立即改口说:“我白天去看过了,所以知道老虎的花纹很清晰。”

于珊一顿,有些哭笑不得,这小子,改口改的倒是溜。

于安这小子,在大是大非上从来不说谎,但是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却一直秉持着能瞒则瞒的原则。他自己平时甚少出门,也不知怎么想的,就以为于珊不喜欢他出门。所以,每次出门都弄的偷偷摸摸的。于珊看他纠结,也从来不主动点破。

“好,那咱们就去看看。今年定是与以往不同的,前两年各州各府还避讳着战乱,花灯不能太花哨,舞龙弄狮也不好太喜庆。眼下将士胜师回朝,冷清不了。珊丫头你去安排一下……”老太太看于安‘乖巧’,很大方地松了口。

于安顿时呼喝开了,整个人挂在老太太的身上,‘啾’地亲了一口老太太,奉承道:“奶奶最好了!”

其余人见此,都抿嘴轻笑,而老太太和于楠只是宠溺地看着于安,老爵爷和于珊却有些哭笑不得。真不知道,于安要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便是四岁的于诚、两岁的于琪都没有他这般会撒娇。

老太太将此事交给了于珊,于珊也不推拒含糊,反正狐假虎威、借用老太太名义的事她也做惯了。她打着老太太的名头,派人到各个主子房里,问是否有要同去的。结果不出于珊所料,小杨氏病了,赵氏潜了,唯有李氏带着于玲亲自到静安堂给老太太告罪了。

“母亲,琪儿烧还没不曾退,儿媳……”李氏的脸上带了些心疼与不安,于琪是她的小儿子,今年才两岁,长得虎头虎脑,老太太也喜欢。只是年后李氏回了趟娘家,路上于琪一时不注意受了凉,病了。

“那你快回去,小孩子本就离不得母亲,更何况他病还没好,我这里多带些丫鬟婆子也就是了。”老太太已经收拾妥当,不等李氏把话说完,就将李氏往外赶。

这几年看下来,倒是李氏这个庶媳最有孝心,办事也稳妥。小杨氏不必说,即便是每天一趟到静安堂报道,碰到出力的事躲得比谁都快,像陪着老太太赏灯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能避则避;至于赵氏,她被于倩打击地不轻,孩子已经不可能再有了,自从于静嫁人后,她越发没有盼头,整个人死气沉沉的,除了逢八到静安堂请安,基本上就不出二房的门。

李氏听老太太说完,顿时松了一口气,感激道:“多谢母亲体恤。”

老太太看了看跟在李氏身边的于玲憨憨地小脸,说:“玲姐儿也大了,老待在家里跟在你身边也不是那么回事,没得养的小家子气了。今天便跟着我出去吧,也算替你尽孝了。”

李氏眼睛微亮,看了看突然兴奋起来的于玲,说道:“母亲抬举,是玲姐儿的福分。”说着又整了整于玲的衣服,一字一句地嘱咐道:“出去万不可调皮贪玩,凡事听你祖母的,一定要跟在你祖母身边,替为娘照顾好你祖母……”

“呵呵,三婶放心吧,六妹妹一向乖巧懂事。”于珊安排好马车车夫,笑着从门外进来,见李氏拉着于玲不住声地嘱托这嘱托那的,于玲的小脸都有些不耐烦了,出口替于玲说话。

于玲眨了眨眼睛,很小声的嘟囔:“就是就是,四姐姐说的对。”

李氏耳朵尖,听到于玲大言不惭的话,轻戳她的脑门说:“你呀,但凡有你四姐姐一半的聪敏机灵,也不至于让我这么不放心。”

于玲脸上立时现出崇拜,点着头说道:“那是那是,娘亲说的对。”

众人忍不住轻笑出声,于玲的脸上就显出几分疑惑来。

李氏看着猛点着脑袋,听不明白好赖话的于玲,哭笑不得。

她与于昭澈成亲二十多年了,夫妻和睦,共育有两子一女——于通、于玲和于琪。眼下看来,三个孩子都随了于三爷,个个朴实憨厚。这种品性,放在男孩子身上自然是好事,谁都夸赞一句稳重,可若是放在女孩子身上,那就是木讷不机灵了。所以,李氏对于玲的教养虽用心,却总是不出成效,于玲的性格不讨喜,与于通玩泥巴长大,这都已经十一岁了,还是憨憨的不开窍。

可就是这样的于玲,让于珊很是羡慕,李氏对着这样的于玲绝不是真头疼。于玲养成这样子,还不是因为她与于三爷对于玲保护有加。别的不说,但凡于玲多一个庶姐庶妹比照着,她就养不出这么娇憨的性子。

“奶奶,外间都准备妥当了,星金庄的地字房已经定下了。”于珊看李氏又轻声嘱托于玲,不好开口再劝,只是接过夏竹递过来的大毡,给老太太系上。

“好,那咱们走吧,再晚了,舞龙舞狮的都要开始了。”老太太站起身,李氏急忙撇开于玲,上前扶着老太太。

“你也回去吧,若是琪哥儿还不见好,你就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