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偏偏让宋高宗说到了要害。也许,修德行确实比择险要更实用。南宋没有惜助金陵的虎踞龙蟠,竟然也守住了半壁江山。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宋高宗有没有恐金症且不去讨论,也不管他是不是投降路线,起码有一个问题说法清楚了,这就是南京的虎踞龙盘之势,并不能挽救亡国的厄运。宋高宗在对待金陵王气这一点上,是个明白人。东吴孙权修了石头城,南唐中主李璟修了三丈高的建康城,明太祖修筑了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所有这些,都无济于事。无论是东吴,还是南唐,包括显赫的大明朝,都是在第二代,就迫不及待地出了问题。自从东吴的皇帝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做了南京历史上的第一位亡国皇帝开始,南京便接二连三地出亡国皇帝。没有一个古老的城市像南京这样,拥有那么多著名的让人津津乐道的“后主”。所谓后主是亡国皇帝的别称。别处也有末代皇帝,可是都没有南京的末代皇帝名气大,别处也有亡国的故事,都没有南京的故事委婉动人。让人百思不解的是,金陵王气总是像个肥皂泡,而虎踞龙盘似乎从未帮过南京什么忙。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没有一场以胜利告终。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大兵一旦压境,南京便注定守不住。当年孙皓曾经在长江里设了一条铁索链,想以此阻挡住西晋的船队,这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想法,结果只能是笑柄。不妨看看末代皇帝们亡国时的可怜相。东吴后主孙皓投。...
PS:再请大家收藏与推荐本书,谢谢。
**** **** **** **** **** **** **** **** **** **** ****
赶快推广加积分吧!(↓ 下方为推广链接,开始轻松赚积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