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伤寒论六经争论
类 别:经管教育 |
是否完成:全本 |
更新时间:2019-10-16 |
报告错误 |
小说大小:115K |
作 者:未知 |
收 藏 数:0 |
上传者:做男人挺好的 |
总点击数:14 |
本月点击:14 |
本周点击:14 |
首发状态:他站首发 |
总推荐数:3 |
本月推荐:1 |
本周推荐:1 |
|

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玉庆国 李宇航(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研研室)王履(保定市第一中医院)1.经络说朱肱提出:“治伤寒者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做(类证活人书)卷一专设经络图,示人经络循行之路以辨六经病症。如 “足太阳膀膀胱之经,从目内毗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囚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淇后汪藐等亦从此说,但并不限于足经,而是手足并论,使此说得到了井一步的沦展。2.脏腑说何志雄认为﹕“(伤寒论)六经,是为认识外感疾病的需要,在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对人体功能作出的另一层次的概括。首先将脏腑功能分为阴阳两大类﹕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然后再根据各脏腑的不同功能以及所属经络不同的循行部位,分为三阴三阳,名之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便是伤寒六经。每一经的功能并非是其所概括的脏或腑的功能的机械相加,而是综合了这些脏腑与外感疾病有关的功能。”其中“以肺气统属太阳,小肠隶属于阳明,是与《内经)的六经最明显的区别”。鲁福安亦云﹕“六经之中除表现有本经所属脏腑的病变以外,还包括有不少它经所属脏腑的病变。”可见近人以脏腑释六经,与古人不同,已不再拘泥于同名经所属的脏腑,而是结合六经病变特点予以了适。...
PS:再请大家收藏与推荐本书,谢谢。
**** **** **** **** **** **** **** **** **** **** ****
赶快推广加积分吧!(↓ 下方为推广链接,开始轻松赚积分吧!)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
说说你对《有关伤寒论六经争论》的意见和看法吧!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15-05-21)